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外交学院迎来了建校50周年,“外交官意味着什么?”“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外交官?”等与外交官相关的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也专门采访了外交学院的领导。本文想补充一些看法。外交官的基本素质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对外交官提出过16字方针: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周总理还指出,外交官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这就要求外交官有铁的纪律和坚定的信念,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要求自己。周总理还说过,外交工作是有牺牲的,这就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中国前驻泰国大使、外交学会前副会长金…  相似文献   

2.
<正>人民外交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外交的一项创举,它以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为宗旨,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特色。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是由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亲自倡导成立并担任名誉会长的新中国第一个人民外交机构,成立于1949年12月15日,与人民共和国同龄。它以中国人民的名义,开创中国和世界外交的新篇,书写并见证了新中国人民外交70年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这一代外交官是周总理一手培养的,是在总理的谆谆教导和言传身教下成长的。总理告诉我们,外交干部是文装解放军,外交干部要牢记十六字方针: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去世至今也有42个年头了。有的人活在历史上,有的人活在人民心中。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第一次见到周总理  相似文献   

4.
在周恩来总理诞辰93周年前夕,外交学院和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共同召开了学习《周恩来外交文选》研讨会。40多位老大使、老外交工作者、教授、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周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直接领导人和决策者,他对战后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都作过深刻的研究和论说,为我们留下了  相似文献   

5.
翟隽 《世界知识》2021,(1):71-71
杨福昌大使是我国中东外交的开拓者、践行者和贡献者。他是新中国第一批公派赴埃及学习阿拉伯语的留学生,行前两次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也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外交官。他曾长期担任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阿拉伯语翻译,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多年奋战在中东外交一线。  相似文献   

6.
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91周年之际,回忆起我跟随周总理从事外交工作的情况,犹如昨日之事历历在目;思念起他老人家对我的亲切关怀和真诚教导,心潮起伏久难平息。建国初期,外交部干部很少,而且大都是从军队和地方上选调来的,不懂得外交工作怎么搞法。可以说,中国外交是在周总理亲自领导下,从无到有,一步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从方针政策,到干部培养,他抓得很具体。他是我们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我们在外交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周恩来总理。  相似文献   

7.
应众多读者,尤其是学生读者及其家长的要求,从本期起,本刊开设“象牙塔”专栏,对国际关系及相关学科的院校、专业和其他教研机构进行系统介绍,也欢迎愿在本刊进行介绍的相关院校系所与我们联系(010-65265934,shijie@vip.163.com)。外交学院,素称“外交官摇篮”,创建于1955年9月10日,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倡议并题写校名,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2001年《世界知识》杂志第17期"外交管窥"栏目《袁士槟:外交官出身的教授》一文介绍了外交学院教授袁士槟同志.一晃11年过去了,袁士槟教授于2012年1月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一生所热爱的事业.生前,他对外交事业忠诚尽责的品格,对教育事业开拓创新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  相似文献   

9.
法国人在重新认识中国——吴建民谈怎样介绍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他不再是一名外交官,但他的外交事业从未停止过,无论是出任外交学院院长,还是当选国展局主席,都是他外交事业的扩展和延伸。在采访中,他谈对中法关系的认识,谈外交官的职责,也谈中国的作为,其间流露出他思维的活跃、眼界的开阔和厚积薄发的素养。  相似文献   

10.
“我的理想是将来成为一名外交官……”许多年轻读者在给编辑部的信中,都表达了这样的愿望。以上两位同学的来信只是我们在大量来信中随意抽取的。《世界知识》长期致力于对中国外交成就的介绍和对我国优秀外交官的宣传,“外交”也成为《世界知识》的特色栏目。我国越来越深地融入了外部世界,我国外交工作的成就越来越突出,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外交工作,也就有越来越多的学子对外交官这个以往披着“神秘面纱”的职业产生了兴趣。有不少读者还向我们询问怎样报考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北大和人大等大学的有关院系,甚至怎样报考外交部公务员…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知识》2015,(5):79
2015年2月2日,由外交学院主办的2015年中国经济外交研讨会暨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经济外交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主持会议,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致辞,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做了主旨报告。来自外交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开发银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政府部门的官员,来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外交界和出版界的各位同志,新闻界的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高兴地看到,《世界外交大辞典》编纂完成,正式出版了。《世界外交大辞典》的问世,是中国外交界的一件盛事,也是中国出版界的一件盛事。50多年前,周恩来总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指出,外交是对外保卫国家利益的第一线工作,需要不断整理外交实践的经验,使他科学化、系统化、而成为一门学问。《世界外交大辞典》的编纂历经十多个春秋,这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也是推动中国外交学建设的过程。辞典的编纂者从世界外交的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中广泛…  相似文献   

13.
前方     
苏原 《世界知识》2014,(24):71-71
<正>在外常驻的外交官们习惯把国内和外交部称作"后方"或"家里",那么驻外使领馆自然就是"前方"了。所谓的"前方"和"后方",并非仅仅是指地理概念,它们更多地具有外交这个职业的特殊含义。周恩来总理在外交部成立伊始,就将外交官定位为"文装解放军"。就我个人理解,一是指驻外使领馆是国家的派出机构,在外代表着国家和政府,在国家主席或总理的授权下处理双边或领区内事务。二是在"前方"工作,的确需要面对许多复杂多变的情况,犹如在战场一般。  相似文献   

14.
研究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以及开展民间外交活动,始终是外交学会工作的两项基本任务。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于1949年12月15日成立的,这说明新中国从建国开始就重视开展民间外交,将它视为新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以及开展民间外交活动,始终是外交学会工作的两项基本任务。半个世纪以来,外交学会在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指引下,以灵活多样、具有特色的方式,广交朋友,沟通中外,“以民促官”,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和平国际环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3月2日和3日,外交部举办了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这是继今年1月在外交学院举行的学术讨论会后又一次举行这一主题的研讨会。杨尚昆、李鹏、吴学谦、秦基伟等出席了开幕式。李鹏、李先念向研讨会致书面贺词。钱其琛作了题为“认真研究周恩来的外交思想与实践”的讲话。耿飚、姬鹏飞、夏衍、李琦、韩念龙也发了言。外交部、外交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工作人员、离休外交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14,(24):53-53
<正>第13届全国大学生外交外事礼仪大赛11月23日在外交学院沙河校区举行。经过预赛和决赛中模拟青年会议、情景表演等环节的较量和角逐,外交学院代表队在29所院校中胜出,夺得大赛冠军。本次大赛以"秉仪天下,蕴礼四方"为主题,旨在秉承礼仪之道,通过学习将多样的外交文化礼仪蕴于青年内心,以青年外交官之担当,灵活应对外交外事,展现中华礼仪之邦尚和明礼的传统,提高青年外交素养。决赛分为三个  相似文献   

17.
文化播报     
中国形象,青年使命——大学生外交外事礼仪大赛2011年11月6日晚,由外交学院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外交外事礼仪大赛决赛暨外交外事礼仪大赛十周年庆典在钓鱼台大酒店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外交学院等全国多所重点高校的代表队参加了本次大赛。外交学院院长赵进军出席大赛并致辞。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人周恩来总理一贯重视外事翻译工作及翻译干部的培养,强调它是整个外交工作和外交队伍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于1959年至1968年在外交部参与过翻译培养、管理工作,对此感受很深。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0月16日,首届中国高校时事知识竞赛暨东亚问题研讨会在外交学院隆重举行。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国际关系学院等五所高校参加了此次时事知识竞赛。本次活动由中国高校时事研究联合会发起,外交学院团委主办。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分析国际关系的能力,联合各高校学生开发外交资源,加强大学生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扩大学生视野,发挥高校理论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上海黎迪清、广州梁文胜同学: 信悉。现将外交学院的一些情况向你们介绍一下。外交学院是外交部直属的一所培养德才兼备的外交干部和国际问题研究人才的高等学校。它是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基础上扩建成立的,“文革”期间被迫停办,1980年复校并开始招生。开设的课程除四门政治理论课和汉语课外,主要还有特殊用途英语、特殊用途法语、世界史、世界地理、世界经济、法学概论、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关系史、外国政治制度、战后国际政治等。目前,该院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