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颜德 《华东科技》2010,(10):50-51
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要完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的节能减排目标,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就在节能减排目标即将进入最后一个季度之时,多个省份出台严格的调控措施,诸如"限电、限产令"这样的"集中运动式"节能减排活动在各地蔓延。9月16日,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行业都应重视科技创新和应用,才能更好地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2011年5月31日至6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上海召开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会议对120多家中央企业中的32家企业进行了表彰,神华集团圆满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和国资委第二任期节能减排考核目标,荣获"十一五"中央企业节能减排优秀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3.
节能减排指的是降低废气排放和减少能源浪费。"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去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有关部门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发展循环经济是节能减排的主要着手点之一,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构建产业生态链,推进行业间废物循环。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节能战排是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关切和重视的中心工作,“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战排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本文通过对农村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有着巨大的潜力,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如何从改善农村能源利用结构、如何处理农村污染等方面做好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井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区域发展非均衡格局下的节能减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不包括台湾、港澳和西藏自治区)30个省、市、自治区的能源、经济、环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依据文章中提出的节能减排指数,对我国不同地区"十一五"以来的节能减排执行情况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并提出不同地区的节能减排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产生与排放、废物综合利用、环保治理及无害化等4个方面构建节能减排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边际效益递减原理构建一种全新的指标评价方法,并对福建省2001-2015年的节能减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节能减排绩效优劣顺序总体上为"十二五"、"十一五"、"十五".绩效评估结果较好的反映了福建省节能减排的实际,也体现节能减排的现状与不足,为福建省的节能减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东"十二五"减排重点是中小企业 广东省"十二五"的节能减排目标可能比"十一五"更高,"十一五"节能减排的重点特别是在工业领域,对大型企业抓得比较紧,但是对中小企业有所忽视。"十二五"发展我们将把对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作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自2007年11月国务院发布《节能减排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节能减排的问责制度开始启动,全国污染减排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当前的减排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离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对环保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安徽科技》2007,(11):32-32
安徽省节能减排科技行动近日正式启动。省科技厅制定的《节能减排科技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节能减排科技行动”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围绕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整合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一批节能减排技术成果,发展一批节能减排相关产品和产业.扶持一批节能减排示范企业。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支撑节能降耗调优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波 《安徽科技》2008,(12):39-40
“十一五”以来,我省科技系统围绕推进全省节能工作及实现“十一五”末全省万元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着力实施节能减排科技行动计划,扶持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产业发展。在相关科技计划中加大了对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的技术开发、示范与推广的支持力度.并强调科技项目与节能降耗重大工程建设相结合,为推动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提供全面科技支撑。我省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技术进步取得突破,节能降耗关键共性技术推广应用取得实效.科技创新对节能降耗工作支撑作用明显提高。日前,省政府决定对在2007年度节能工作中成绩突出的省节能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予以通报表扬.省科技厅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1.
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信息化与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具体要求。近年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在"十一五"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的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要减少10%。当前,以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2.
《广东科技》2011,20(19):31-33
广东“十二五”减排重点是中小企业 广东省“十二五”的节能减排目标可能比“十一五”更高,“十一五”节能减排的重点特别是在工业领域,对大型企业抓得比较紧,但是对中小企业有所忽视。“十二五”发展期间,我们将把对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作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将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以来,国务院成立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出台了多个文件;国家加大了投资力度;<节能法>修订出台,将节约资源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提出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党的十七大会议报告对节能减排也给予了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节能减排是当今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潮流与方向,"两化融合"战略的提出无疑为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契机.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倍增性和创新性优势,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企业传统设备和工艺、优化企业运转流程、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和手段成为"两化融合"提升节能减排总体水平的关键. 我国高能耗企业生产规模大、生产工艺复杂、产品种类繁多、能源消耗结构多元化,因而节能减排涉及技术、人员、管理、资源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必须运用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这些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通过协同运行与整体优化达到企业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面对居高不下的能耗数据,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十一五'目标前,有太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 不久前举行的中国科协年会上,节能减排成为科技界人士最关注的主题. 形势依然严峻:万元GDP能源消耗虽下降,但能耗总量依然不容小觑 科技部部长万钢说,"从1980年到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均9.8%的增长,是以能源消费年均5.6%的增长为支撑的.  相似文献   

16.
节能减排目标下的企业应对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企业视角,通过对Q市120家工业企业的抽样调查,分析节能减排指标对企业的影响,了解被调查企业对节能减排的主观态度和客观执行情况,探索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需求。重点考察了影响企业节能减排绩效的影响因素,例如企业规模、所有制、市场、企业原有环境绩效、上市情况等对节能减排活动的影响,以期为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提供阶段性评估,提出在企业层面落实和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制度安排,并为长期的经济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微观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7.
从2007中国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论坛上获悉,针对日益加剧的环境压力,国家环保总局将强化和扩大流域限批和区域限批政策,以确保"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目标的实现.在水污染控制方面,环保总局拟对污染企业实行无上限的处罚,而此前,污染企业受到的最高处罚仅为100万元.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以来.安徽省科技厅围绕“节能优先、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发展目标以及省政府的节能工作总体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大安徽省节能减排科技行动计划的推进力度,加强能源领域的资源整合和集成创新,为全省能源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新形势下,高耗能企业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实现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的协调发展。为对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协调度作出客观评价,建立高耗能企业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宝钢2005—201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实证分析宝钢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协调度发展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宝钢的科技创新系统和节能减排系统的协调发展度不断提高,呈现出由不协调到协调、后期互相促进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指出,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