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87年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实验室建立40周年,英国New Scientist杂志(1987年5月21日)为此聘请了7位英曾经或正在在该所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撰写纪念文章。这7位科学家中的6位都由于他们在该实验室的杰出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奖金。他们的文章回顾了自己从事研究的艰苦历程,以及在剑桥的生活。本刊现已组织把七篇纪念文章全部译成中文,并把它们献给本刊的广大读者。这七篇文章将分期刊登,请读者注意。  相似文献   

2.
1987年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实验室建立40周年,英国New Scientist杂志(1987年5月21日)为此聘请了7位英曾经或正在在该所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撰写纪念文章。这7位科学家中的6位都由于他们在该实验室的杰出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奖金。他们的文章回顾了自己从事研究的艰苦历程,以及在剑桥的生活。本刊现已组织把七篇纪念文章全部译成中文,并把它们献给本刊的广大读者。这七篇文章将分期刊登,请读者注意。  相似文献   

3.
1987年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实验室建立40周年,英国New Scientist杂志(1987年5月21日)为此聘请了7位英曾经或正在在该所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撰写纪念文章。这7位科学家中的6位都由于他们在该实验室的杰出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奖金。他们的文章回顾了自己从事研究的艰苦历程,以及在剑桥的生活。本刊现已组织把七篇纪念文章全部译成中文,并把它们献给本刊的广大读者。这七篇文章将分期刊登,请读者注意。  相似文献   

4.
1987年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实验室建立40周年,英国New Scientist杂志(1987年5月21日)为此聘请了7位英曾经或正在在该所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撰写纪念文章。这7位科学家中的6位都由于他们在该实验室的杰出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奖金。他们的文章回顾了自己从事研究的艰苦历程,以及在剑桥的生活。本刊现已组织把七篇纪念文章全部译成中文,并把它们献给本刊的广大读者。这七篇文章将分期刊登,请读者注意。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丰盛的晚餐或一次开怀痛饮以后 ,科学家们可能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打开记忆的闸门 ,于是那些曾经激励他们选择了科学生涯的往事又历历在目了。他们可能就关于成为一个科学家和从事科学这一点意味着什么向我们进行说明。这样的思考构成了迈克尔·阿普特的新的记录影片《我和牛顿》的核心内容 ,该影片描绘了七位科学家的传略 ,他们都是很杰出的信息传递者。七位科学家来自广泛的研究领域 ,有着不同的研究生涯 ;其中包括从玛加·玛塔利克———一个在南加州大学工作的年轻的机器人研究人员到格特鲁特·埃利恩———虽然未完成她的哲学博士学…  相似文献   

6.
当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台衔公布之日。又一批为科学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将受到人们的尊敬。然而过去一些荣获诺奖的科学家已在逐渐成为古人。光是1985年已有四位获奖科学家逝世为了纪念他们对科学事业所作的贡献,本刊特辑译了他们的事迹,汇为一组,借以表示对他们的哀思。  相似文献   

7.
在英国剑桥城郊外 ,有一幢灰色的四层楼房 ,它毫不起眼 ,却又赫赫有名。这就是英国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所在地。它从最初只有两个人的研究小组 ,发展到今天 ,已成为一个拥有200多位科学家、8个研究中心、3个研究所以及30个部门 ,并从事66项课题研究的大型科研基地。在其半个多世  相似文献   

8.
从事血液病研究的4名印度科学家和8名外国科学家已被选为今年国际塔特奖的接受人。这一纪念奖是多拉德先生为纪念因白血病去世的妻子于1932年设立的,每年授予一次。其金额为93,000英镑,专门授给从事血液研究,特别是白血病研究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象我们所知道的生命,可能起源于地球.现在有两位科学家提出了生命起源的新观点,他们是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F.Hoyle)和威克拉马辛(G.Wickramasinghe).他们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在化学上起源于外层空间巨大的气体尘埃云,星际云中的生物分子由彗星和流星带到地球和其他行星上.这两位科学家长期从事光波和射电波的研究,以获得宇宙化学结构的信息.他们发现在外层空间巨大的气体尘埃云中,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上卓著声誉的我国有机化学家黄鸣龙教授最近不幸去世。为纪念他在有机化学方面的贡献,著名作家王若望为本刊撰写了《黄鸣龙的光辉道路》一文。这也是本刊刊登的第一篇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文章。  相似文献   

11.
1983年11月,纪念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逝世35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科学家、专家、学者就徐光启的科学成就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刊摘其一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11月,纪念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逝世35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科学家、专家、学者就徐光启的科学成就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刊摘其一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1983年11月,纪念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逝世35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科学家、专家、学者就徐光启的科学成就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刊摘其一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83年11月,纪念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逝世35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科学家、专家、学者就徐光启的科学成就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刊摘其一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肖像     
钱学森,著名科学家,1991年10月因为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而荣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钱学森对本刊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先后于1985年第2期、1987年第1期在本刊发表文章,并多次致信本刊编辑部,就本刊的办刊方向、办刊成绩以及具体的文章等给予了肯定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 50周年 ,《科学美国人》杂志主编约翰·瑞尼(JohnRennie)不久前在位于纽约长岛冷泉港实验室詹姆斯·沃森的办公室 ,对这位著名科学家作了访谈 (沃森曾任该实验室主任达 2 5年之久 )。沃森把分子生物学的现状以及围绕遗传学的争论归于双螺旋的发现——  相似文献   

17.
七名患者成功接受人造膀胱移植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网站4月4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美国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膀胱,并顺利移植到7名患者体内。基于移植的膀胱由接受移植者的体内细胞培育而成,所以移植后的膀胱不会在患者体内发生排异现象。有媒体评论说,这是  相似文献   

18.
《世界科学》2004,(11):42-42
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索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 2002年:英国科学家约翰·劳尔斯顿和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在研究基因如何控制器官发育和细胞死亡过程方面作出了杰出贡  相似文献   

19.
1984年12月英国《科学文摘》刊载了一组专题报道,简要地介绍了英国当今100位出众的青年科学家及其成就,他们按十个学科分类: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物理学、心理学和冶金学。他们的提名人都是美国乃至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其中包括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是其中一位。文章还介绍了这些青年天才的共同特征,如出生背景,家庭环境,教育年限以及智力启蒙年龄等。并围绕“今后廿年内的大问题”发表了科学家们各自的看法。另一篇《天才的思维特征》,记述了历史上一些杰出科学家在作出重大发现时的思维状况,并以此与当今科学家的体验相印证。由此感到该文作者独具慧眼,不仅看到科学未来发展的大势与概貌,也了解到天才形成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文章分析有力、论证精确,旁征博引,读后有茅塞顿开之感。特选译部分以餐读者。  相似文献   

20.
本刊今年第四期刊登了中科院上海分院从事科坛生涯五十年受到表彰的二十位老科学家的照片。本期起将陆续刊出这些老科学家的事迹简介,特告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