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采用生物富集因子和重金属污染指数等方法研究乐安河-鄱阳湖段水土或底泥环境中Cu、Pb、Cd等重金属的含量及不同生境中自然生长的18种水生植物植株内的富集积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植物长势良好,未发现受害症状,一些植物的根区土壤Cu、Cd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3级标准,18种水生植物对Cu、Pb、Cd等3种重金属污染物中的1种或2种表现出超富集能力,其富集系数均大于l,其中苦草、青葙、金鱼藻对重金属Pb、Cd具有共富集特征,箭叶蓼对Cu、Cd具有共富集特征.植株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水土环境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及其根区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呈现出显著性或极显著的相关性.重金属污染指数(MPI)结果表明:以旱苗蓼的MPI值最高,达到2 102.25,反映出旱苗蓼生境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最高,MPI值能综合反映植物生境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18种水生植物对鄱阳湖湿地在Cu、Pb和Zn等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态修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氧化塘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水生植物凤眼莲、草芦、香蒲、菹草、浮萍等对氧化塘的NH3-N,COD和总磷及重金属的去除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证明:草芦去NH3-H最高达93.6%,凤眼莲去COD最高达63.82%,菹草去总磷高达96.0%,凤眼莲根富集能力很强,其中对Cu富集倍数为886,Cd富集倍数为175,Cr^6 富集倍数为2046,其中浮萍对Pb吸附最强,吸富倍数为858。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水生植物菖蒲和芦苇对复合重金属(V、Cr和Cd)的富集能力及对重金属的生理响应,以考察这两种植物对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浓度的提高,两种植物的耐性系数均有所下降,但菖蒲的生长状况优于芦苇.在不同重金属污染浓度下,菖蒲和芦苇均表现出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是Cr,而对V的富集能力相对较弱.在相同重金属浓度下,菖蒲对三种重金属的富集总量大于芦苇,在重金属质量浓度为15mg·L-1时,菖蒲对三种重金属的富集量分别是1065.02、1754.80和4372.40mg·kg-1,且菖蒲地下部分对V、Cr和Cd的富集系数分别是芦苇的2.1倍、1.5倍和1.8倍.综合考虑得出菖蒲比芦苇更适用于V、Cr和Cd复合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南湖水体多相介质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南湖水体中的水、 沉积物、 生物膜和悬浮物为研究对象, 对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与富集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采样点、 不同相中Zn的含量最高, Cd的含量最低, 但Cd的富集能力最强, 生物膜和悬浮物富集重金属的能力远大于沉积物的富集能力, 且Zn,Cu,Cd和Pb均表现出点源污染的特性; 采用社会科学统计程序(SPSS)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重金属元素(Zn,Cu,Cd,Pb,Fe和Mn)在固相介质中的相互关系, 结果显示, 沉积物、 生物膜和悬浮物中元素间的相关性趋势存在着一定差异, 3种固相介质中Cd与Fe的相关系数均大于Cd与Mn的相关系数, 而Pb与Fe的相关系数均小于Pb与Mn的相关系数, 说明铁氧化物对镉环境化学行为的贡献大于锰氧化物, 对铅环境化学行为的贡献小于锰氧化物.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水体中植物穗花狐尾藻和黑藻对重金属Cu、Zn、Pb、Cd、Hg、Cr的吸收。分别在重金属元素种类、含量不同的水体中培养植物,定时检测水体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并分析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研究了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重金属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对和睦湿地重金属蓄积植物研究的较少,本研究以马兰(Kalimeris indica)、菱角(Trapa bicornis)、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飞蓬(Erigeron speciosus)、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贯众(Dryopteris setosa)、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水鳖(Hydrocharis dubia)等8种典型的和睦湿地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重金属Cd、Cu、Pb、As、Zn的富集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飞蓬和水鳖对重金属Cd的富集能力较强;对Pb富集效果较好的植物有蒲公英和马兰;马兰和水鳖表现出对As较强的富集能力;马兰和白茅分别对重金属Cu和Zn污染有较强的净化能力.这5种植物可以有选择性种植用以修复和睦湿地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7.
对水生植物凤眼莲在净化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及富营养水体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为人们在控制凤眼莲种群生长的同时,挖掘和利用凤眼莲资源修复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湿地水生生物重金属污染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鄱阳湖区饶河入湖段、吴城自然保护区、南矶山自然保护区等典型样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田螺(C.cathayensis)、鲫鱼(Carassius auratus)、克氏鳌虾(procambius clarkii)、小虾等典型的水生动物以及湖区主要水生植物类群中Cu、Zn、Pb、Cd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水平及富集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动物样品中,田螺、克氏鳌虾、小虾体内具有较高的重金属含量;而各种水生植物对Cu、Zn、Pb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其中Zn和Cu作为生命的必需元素更易被植物所吸收或富集;而Pb与Cd作为毒性元素被植物体的吸收程度各不相同,其中绝大多数植物对Cd的吸收量极少,表现出一定的抗性.植物的重金属富集水平与其生长环境的重金属浓度相关性较明显,环境背景中重金属含量水平越高,植物富集重金属的含量水平也越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辽宁兴城松北铅锌矿化区玉米和艾草两种植物及其根系土壤系统中Cu、Mn、Pb、Zn和Ni的分布、富集和迁移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生物富集系数法和迁移系数法对该地区的重金属污染、富集和迁移情况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受到了Cu和Zn两种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在植物的各个器官中分布不均匀,Cu在两种植物的叶片中富集明显,其他重金属在两种植物各器官中的富集均不明显。两种植物对重金属的迁移特征相差较大,玉米中重金属的迁移能力为Cu Mn Zn Pb Ni,其中Cu的迁移能力最强,迁移系数达到了2. 8,Mn的迁移系数都在1左右,Zn、Pb和Ni的迁移系数均小于1。艾草中各重金属的迁移系数较为接近,均为2左右,其中Pb的迁移能力最强,迁移系数达到了2. 5,Ni的迁移系数最小,为1. 9。虽然艾草对土壤重金属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但其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相对较弱,与玉米相近,因此推断两种植物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泉州湾互花米草中重金属富集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分析泉州湾滩涂沉积物及互花米草成熟植株体内Cu,Zn,Ni,Mn,Co,Fe,V,Pb,Cr等金属的质量分数,研究互花米草的叶、茎、根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和富集能力,以及共存金属元素对金属富集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花米草的叶、茎、根内含一定量的Cu,Zn,Ni,Mn,Co,Fe,V,Pb,Cr等金属元素,泉州湾滩涂沉积物存在Cu,Pb,Zn,Cr的污染,互花米草植株体内也有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不再具有原来的经济价值.互花米草植株的根对Mn,Cr,Cu,Fe,Ni的富集系数大于或接近1.重金属元素的共存能促进其他重金属的吸收,降低滩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单株互花米草富集的重金属总量较大,互花米草的生物量大,通过收割富集重金属的互花米草地上部分,可以有效地降低互花米草生长环境中水体或沉积物的重金属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1.
以超积累植物垂序商陆为实验材料,通过温室实验,探讨其应用于污染水体的植物修复潜力.选取生长一致的垂序商陆幼苗置于不同重金属水平(Mn2+,Zn2+和Cd2+)的生长介质,分别在0,2,4,6,8和10 d测定溶液中的重金属含量;10 d后收获垂序商陆,并将植株分为地上部和根系,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植物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0 d内垂序商陆对Mn2+,Zn2+和Cd2+的去除率分别为35.4%~49.7%,38.1%~40.0%和50.8%~53.7%;在不同条件下垂序商陆体内重金属含量不同,但均随着生长介质中重金属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垂序商陆地上部分锰含量较高,而锌和镉则主要吸附在根系;垂序商陆对水体重金属的去除能力表现为植株吸收和根系吸附作用的复合;利用垂序商陆种苗实施低浓度重金属废水的植物修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作为研究材料,通过模拟富营养化水体实验,研究空心莲子草在消减重金属污染方面的能力;同时通过供应足量钾离子,进一步揭示空心莲子草植株钾离子水平与重金属富集能力及抗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对重金属元素Mn2+、pb2+及Cd2+有较好的富集能力,主要在地上部积累;空心莲子草对这3种重金属元素的敏感程度为Cd2+> Pb2+>Mn2+;在低浓度(1mM)K+供应下,高浓度(500 μM)的Mn2+、pb2+及Cd2+处理明显抑制空心莲子草的生长(Mn2+ 、pb2+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根系,Cr3+抑制植物整株),与对照相比,生物干重分别降低8.7%、22.60%与74%,提高K+浓度(10mM)可显著缓解这3种重金属对植株生长的抑制,生物干重分别有效提高22.2% 、39.3%与90.7%;此外,提高K+浓度(10mM)可显著提升植株对这3种重金属的耐受力和富集能力,整株水平上富集量分别提高23%、19%及30%.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一直是污染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为探讨浮萍科植物对煤矿塌陷区水体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淮南谢二矿塌陷区水样及青萍(Lemna minor L.)、紫背萍(Spirodela polyrrhiza(L.)Schleid)中Cu、Pb、Zn、Mn和Fe的含量,比较了同一水体中青萍和紫背萍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潜力。结果表明,青萍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为MnZnPbFeCu,紫背萍是MnZnFeCuPb,并且青萍对每一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均高于紫背萍。相较Cu、Pb、Fe,青萍与紫背萍均对Mn和Zn具有更好的富集效果,二者对Mn的富集系数分别高达865.6、801.1,对Zn的富集系数也分别高达215.5、117.6。根据上述结果,可以推断青萍比紫背萍在淮南煤矿塌陷区水体Mn与Zn的污染治理应用中可能具有更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探究信江流域地表水重金属的来源及污染特征,从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角度,运用多元统计和美国环保署(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cction Agency, US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析水体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污染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产生的风险。结果表明:地表水与地下水9种重金属初始来源不同,但局部的水力联系造成水体重金属出现同步富集现象;地表水重金属Mn、Fe、Cu和Zn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废水、废渣排放,Cd、Cr和Sr主要代表农业、渔业和生活废水排放等人为污染源,Ba和V主要源于矿物的自然风化侵蚀溶解作用;致癌重金属Cr和Cd高出可接受健康风险值2~3个数量级,是人体健康需要重点考虑的一级污染物,非致癌重金属V和Mn也需要特别关注。研究成果为南方集中式地表水源地保护和安全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野外试验采样调查研究,通过5种植物对江西定南县钨矿废渣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的吸收试验,定量分析矿区狗牙根(Cynodondactylon)、弯叶画眉草(Eragrostiscurvula)、百喜草(Paspalumnotatum)、多花木兰(Indigoferaamblyantha)、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5种草本植物对钨矿废渣地重金属As、Zn、Cu的吸收与富集作用各有特点.结果表明:①钨矿废渣地受到As、Zn、Cu的污染严重,狗牙根等植物对As、Zn、Cu作用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富集;②不同植物类型对重金属吸收与富集作用因重金属种类、植物类型和部位的不同而各异,植物根部对As和Cu的富集作用比根部以上(地上部分)突出,而对Zn相反;③多花木兰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对污染土壤的生物净化能力比其他植物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采集了重庆不同城市功能区的主要苔藓类型,分析了其重金属(Cu,Zn和Cd)含量,并选择几种分布较广苔藓进行重金属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重庆城区苔藓中Cu,Zn和Cd三种重金属含量因所处城市功能区的不同而不同,工业园区苔藓中重金属的含量是自然保护区的2~3倍.地钱属苔藓对三种重金属的都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是Zn和Cu.Cu,Zn和Cd在苔藓植物体内的含量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几种苔藓植物对三种金属离子的等温吸附可以很好的用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进行拟合.由Langmuir方程计算苔藓植物对重金属的最大吸附量,结果表明:白发藓属对铜的吸附量最大,为4.71mg/g.地钱属对锌的吸附量最大,为4.13mg/g.小锦藓属对镉的吸附量最大,为4.39mg/g.显示出较强的重金属吸附能力,可作为城区大气污染的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17.
栖霞山矿区植物对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矿粉运输道路两侧和转运站附近的土壤、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中重金属元素Cd、Pb、Zn、Cu、Mn、Cr的含量测试和分析,表明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经对比筛选,木本植物中泡桐(Paulownia fortunei)、白榆(Ulmus pumila)和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具有较高的重金属综合富集能力,雪松(Cedrus deodara)、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和女贞(Ligustrum lucidum)等树种亦有一定的富集能力,这些树种可被选为该区净化重金属污染的绿化树种;草本植物中,狗牙根(Cynodon dacytlon)的富集能力大大超过其他草本植物。因而在Cd、Pb和Zn严重污染的环境中,选择泡桐、白榆、构树和狗牙根的乔木和草本植物组合是该类污染区植物修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福州市郊农田土壤与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州市郊农田的蔬菜和土壤取样调查,测定分析Cu、Zn、Cr、Cd、Pb和Ni 6项重金属含量,开展了蔬菜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富集能力分析及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福州市郊农田土壤均受到了重金属Cd污染,个别点位土壤重金属Zn、Cu和Ni超标,超标率分别为25.00%,18.75%,6.25%,未受到Cr和Pb污染,农田土壤中Cd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蔬菜均未发现重金属超标现象,食用各种蔬菜不会产生重金属健康风险.不同品种蔬菜对同一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不尽相同.总之,叶菜类蔬菜对金属元素的富集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为Zn、Cu、Pb和Cr.  相似文献   

19.
广西荔浦锰矿区优势植物重金属累积特征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对复垦20余年的荔浦锰矿区进行野外调查、采样并对样品进行了室内分析.该矿区共有高等植物22科36种.矿区土壤和13种优势植物内重金属质量分数分析表明,土壤可能已受Mn污染,局部区域受到Cd污染,但Cu,Pb量较低.矿区植物的Cu,Pb量正常,但部分植物的Cd,Mn量超出正常范围.板栗、商陆对Cd和Mn的生物累积系数和生物转移系数均大于1,表现出很强的富集能力,适用于锰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但作为此矿区主要经济作物的板栗,其果实重金属的质量分数超过中国食品卫生标准,不宜食用.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超富集植物菊芋对土壤镉(Cd)的富集能力,以潍坊、徐州2个不同产地菊芋为供试植物,采用土培法探究施加石灰或NPK肥后对土壤理化性质、菊芋幼苗生长特性和Cd富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石灰后菊芋根际土壤pH达到最大,NPK肥处理下土壤养分状况显著提高,表明2种改良剂都可以有效改变土壤理化性质;2种改良剂单独施用后都有利于加强2个产地菊芋的植株根系活力,提高植株在Cd胁迫下的光合能力,抗氧化酶活也明显上升,说明改良剂还具有增强植株对重金属毒害的耐受性;分别施用石灰和NPK肥后,菊芋的根、茎、叶对Cd富集能力都有所增加,最大增幅分别达108.84%,99.20%,26.09%和69.84%,83.20%,17.19%,证实2种改良剂均有增进菊芋对Cd的富集能力.研究结果为Cd污染土壤的植物-化学联合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