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越南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的科和属为其主体成分,是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属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一部分,但带有大陆东南亚热带北缘性质和特点,与热带亚洲核心区植物区系有一定差异.在与中国热带北缘和马来西亚地区植物区系的比较上,越南植物区系与海南植物区系科相似性达90.8%,属相似性达85.7%,与马来半岛植物区系科相似性达94%,属相似性达69.4%.无论在优势科还是在代表科的组成上,越南植物区系都与中国热带北缘植物区系最接近,同属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热带北缘类型.  相似文献   

2.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对那坡县的2201种种子植物进行了种的分布区类型的统计分析,结合科、属的地理成分分析,总结了区系特点。种的分布类型分析显示,中国特有分布最多(43.6%),其次是热带亚洲分布(33.0)和东亚分布(12.8%)。以区系分区区划作为分析地理分布特征的单位,将那坡的中国特有分布型划分为3个分布亚型和11个变型,那坡与我国其它地区尤其是与西南、长江以南共有的种占很大比重(73.6%),反映上述区系的密切联系并有如下特点:①热带北缘性质;②特有现象显;③岩溶特性;④起源古老;⑤与越南北部区系和滇东南植物区系联系紧密,体现了北部湾区系区的整体性质。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型科与单型属来分析高黎贡山南段种子植物区系,结果显示其属于东亚植物区系,在起源上与古热带亚洲植物区系有一定历史渊源.单种科与单属科在界定区系性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数据分析显示高黎贡山南段完全符合区系热带边缘和北温带成分南延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广西那坡县种子植物区系种的地理成分分析及区系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对那坡县的2201种种子植物进行了种的分布区类型的统计分析,结合科、属的地理成分分析,总结了区系特点.种的分布类型分析显示,中国特有分布最多(43.6%),其次是热带亚洲分布(33.0)和东亚分布(12.8%).以区系分区区划作为分析地理分布特征的单位,将那坡的中国特有分布型划分为3个分布亚型和11个变型,那坡与我国其它地区尤其是与西南、长江以南共有的种占很大比重(73.6%),反映上述区系的密切联系并有如下特点①热带北缘性质;②特有现象显著;③岩溶特性;④起源古老;⑤与越南北部区系和滇东南植物区系联系紧密,体现了北部湾区系区的整体性质.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型科与单型属来分析高黎贡山南段种子植物区系,结果显示其属于东亚植物区系,在起源上与古热 带亚洲植物区系有一定历史渊源.单种科与单属科在界定区系性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数据分析显示高黎贡山南 段完全符合区系热带边缘和北温带成分南延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该文选取广西木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区系植物组成特征及科、属地理成分,计算科、属区系热带与温带成分的比值(R/T),并与纬度值临近地区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木论喀斯特植物区系被子植物53科93属108种,蕨类植物7科7属7种,研究区暂未发现裸子植物.2)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成分29科,温带成分10科.3)在属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成分62属,温带成分24属,中国特有属4属.4)热带与温带成分的被子植物物种丰富度较小,受岩溶区环境影响较大,同时区系植物岩溶性明显,体现喀斯特植物区系特征.5)植物区系科、属R/T值分别为2.90和2.58,呈现温带向热带性质过渡的特点,这与该区的海拔变化及复杂的地貌类型有关.6)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  相似文献   

7.
对山西省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蕨类植物共有16科23属46种,区系属于泛北极蕨类植物区,种类稀少,以卷柏科Lycopodi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等科属所含种数相对较多;从种的区系成分看,山西省蕨类植物区系可以划归为6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世界分布和热带分布构成了该区系的主体,反映了东亚和热带蕨类植物区系的统一性和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8.
在标本采集、鉴定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了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其地理成分.结果表明:历山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 246种,分别隶属于111科499属,其中裸子植物4科5属8种,被子植物107科494属1 238种(双子叶植物93科399属1 040种,单子叶植物14科95属198种).温带分布成分占绝对优势,其中温带科28科,占总科数的25.23%;温带属337属,占总属数的76.94%,说明本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热带科42科,占总科数的37.84%;热带属90属,占总属数的20.53%,表明本区系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与热带成分相联系的历史渊源.种的分布区类型中,中国特有分布500种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温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分布.  相似文献   

9.
四川木本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调查和四川树种名录,统计了在四川自然分布的木本植物1404种(含种以下单位),隶属于96科,311属.对区系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木本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主要以热带-亚热带分布型(29科占34.1%)和热带-温带分布型(17科占20%)为主.属的分布区类型主要以泛热带(53属占17.3%)、热带亚洲(39属占12.8%)、北温带(46属占15%)和东亚分布(44属占14.4%)4种类型为主.四川木本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①区系成分复杂,联系较为广泛;②热带、温带成分明显,特有现象显著;③区系起源古老,珍稀濒危和孑遗树种多;④裸子植物种类多;⑤川东、川西替代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0.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自然生种子植物157科904属2798种.植物区系优势科、属明显,含20种以上的优势科数虽只占总科数的26.75%,但其所含属数和种数却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69.8%和74.21%,含6种以上的120个优势属所含的种数占区内总种数的45.57%,这些科、属在本区系组成中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分布区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泛热带成分丰富,温带性质明显,并与热带成分有广泛的联系,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有和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丰富,植物区系具有古老、孑遗、原始性.  相似文献   

11.
云南冬樱花群落共有种子植物1421种,分属158科。696属,科、属、种的区系成分都以热带成分占显优势,分别为74.42%,76.08%,66.31%(不包括世界分布),说明该区系种子植物具显的热带性质。该区系与泛热带和热带亚洲联系最为密切,同时与热带大洋州、热带非洲、热带美洲、北温带、东亚等有一定程度的联系,而与地中海区、西亚、中亚联系最少。另外,该区系特有现象不十分显,特有科、属、种比例低于不同纬度上相邻的滇中高原和云南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12.
蒙古高原天门冬属(Asparagus)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蒙古高原天门冬属植物区系的显著特点是 :其东部渗入了东亚中生植物区系成分 (有 5种 ,甚至包括 A.dauricus) ,西部渗入了中亚旱生植物区系成分 ( 3种 ) .由于长期自然选择适应和演化结果 ,蒙古高原本属植物有一个特有种 .此外 ,在贺兰山及祁连山形成了我国青藏高原北部山区的特有种类 ( 1种、1变种 ) .通过 Jascal相似性系数分析 ,蒙古高原天门冬属植物区系与华北、东北、新疆、中西伯利亚的植物区系联系较紧密 .蒙古高原本属植物区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 ,主要受到热带非洲旱生植物区系和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中生植物区系的影响 ,分别形成了旱生植物区系成分和中生植物区系成分 ,并且两种植物区系成分在蒙古高原荒漠化草原区形成重叠 ,形成现今蒙古高原天门冬属植物区系格局 .  相似文献   

13.
横断山区与台湾苔藓植物的热带亲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首次探讨横断山区和台湾苔藓植物的热带亲缘关系。除较习见的一些热带苔类和藓类的科在两地区均分布外 ,近年来 ,又发现多达 14科、17属和 18种苔藓植物在中国仅见于台湾和横断山区 ,其中 13种为典型亚洲热带分布类型。分析表明这种现象的呈现有多种情况 ,而可能系原分布于两地区间的一些热带苔藓植物消失所致。同时表明 ,虽台湾海峡在第三纪后下沉已使台湾与亚洲大陆分离 ,但由于过去长期相互连接 ,台湾岛上的苔藓植物尚未产生根本性变异 ,上述热带亲缘关系也正证实了这点 ,台湾仍然是一个大陆型岛屿  相似文献   

14.
山西历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标本采集、鉴定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了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其地理成分.结果表明:历山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 246种,分别隶属于111科499属,其中裸子植物4科5属8种,被子植物107科494属1 238种(双子叶植物93科399属1 040种,单子叶植物14科95属198种).温带分布成分占绝对优势,其中温带科28科,占总科数的25.23%;温带属337属,占总属数的76.94%,说明本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热带科42科,占总科数的37.84%;热带属90属,占总属数的20.53%,表明本区系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与热带成分相联系的历史渊源.种的分布区类型中,中国特有分布500种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温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分布.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野生藤本植物共有160种(包括变种),隶属于25科46属,基本特点是小型科属和单种科属较多,而大型科、属较少.区系成分分析表明,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成分在各种成分中居首位,占21.74%,泛热带成分占19.57%,东亚成分为15.22%,热带亚洲成分为10.87%.河南藤本植物属的区系成分统计表明,热带成分温带成分大致相当,各类热带成分占总属数的43.48%,各类温带成分占总属数的43.48%.  相似文献   

16.
经野外采集和鉴定分析,贵州万山汞矿大水溪溪流生态系统苔藓植物由12科20属38种(含变种亚种)组成;其中,藓类含10科18属36种,苔类2科2属2种。丛藓科和真藓科为优势科,石灰藓属、真藓属、泽藓属为优势属。生活型含矮丛集型(44.74%)、高丛集型(36.84%)、交织型(13.16%)和平铺型(5.26%)4种类型。地理区系成分共7种,其中北温带分布、中国特有和热带亚洲为主要的地埋区系成分,具强烈的温热带性质,与该区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相吻合,与种子植物的区系分布特点也一致。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菊科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共有32属46种.区系成分多样,其中温带成分有7属,占21.9%;热带成分有6属,占18.7%;世界分布有3属,占9.3%;地中海—西亚—中亚分布有3属,占9.3%;东亚分布有3属,占9.3%;外来栽培属有10个,占31.6%.可见,陕西菊科观赏植物区系成分中温带性质明显,热带分布占相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在野外调查、标本检视和资料整理基础上,报道杭州西溪湿地种子植物(含栽培种)136科457属739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4属17种(栽培);野生被子植物中,有双子叶植物78科212属338种、单子叶植物18科76属110种.被子植物各科含属数差异显著,含1属的科占优势,共54个,占总科数的56.25%.禾本科、菊科、豆...  相似文献   

19.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标本整理的基础上,对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蕨类植物区系的摹本组成、分布类型以及生态类型.调查结果显示,该区有蕨类植物44科、88属、207种(包括种下单位),其中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