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在想方设法采用实验室培植的健康细胞代替受损组织治疗多种脑神经疾病。尽管科学家早已在培养皿中繁衍出神经细胞,但是构造与机能复杂的神经细胞始终未能如愿。目前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中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显然已经创造了这个奇迹。他们将实验室培植尚处于发育中分泌重要化学递质多巴胶的神经细胞植人鼠脑,从而实现了脑外与脑内神经细胞的对接。鉴于这些老鼠大脑中缺乏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而呈现人类帕金森氏疾病病变症状,在美国受这种变性神经疾病困扰的人达50万人之众。大脑中的多巴胺是一种对运动神经功能起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5月12日,《自然》发布封面文章: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结合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创建了一套皮质内脑机接口系统,此系统可将大脑控制"手写"的神经活动破译为"笔迹",再把"笔迹"实时转化成电脑屏幕上的文本,从而帮助瘫痪人士实现超越物理限制的"脑写"。这一创举是科学界的首次。  相似文献   

3.
杨智 《科学》2012,64(6)
【本刊讯】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刘景根课题组发现,小鼠戒断吗啡的负性情绪消退学习,有腹内侧前额叶皮质(vmPFC)中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观遗传机制参与。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窗     
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牙科医学院的唐·加西及合作者约翰·斯莱德克、西莉亚·斯莱德克的一项重要而有争论的研究表明,当一只老鼠胚胎的神经组织移植到另一只成熟老鼠的脑子里时,可为后者接受并产生功能,因为它改变了后者天生的功能缺陷。研究者用高度近亲繁殖的布拉特博罗雌鼠作试验,因为它们天生缺乏加压激素,且肾功能紊乱。它们大量排泄稀释的尿,喝水很多。加压素是位于脑底的脑垂体分泌的,而起端于下丘脑的神经  相似文献   

5.
苏炳银  蔡文琴  张成岗  B.Perbal 《科学通报》1999,44(12):1292-1296
用免疫细胞化学结合图象分析研究了E8 ̄P300大鼠脑NOV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发育规律。结果显示,出生前大鼠脑末检测到NOV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出生后早期较少,而后逐渐增加,出生后1 ̄2月间出现发育高峰,阳性神经元数量最多,分布范围广泛,阳性信号强。随年龄的增长,阳性神经元数量逐渐减少,分布范围逐渐减少小,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大脑扣带皮质,纹状皮质,海马,下丘脑,小脑和脑干。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探索》2003,(1):32-32
最近,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使得老鼠的大脑变大,看起来更像是人脑。虽然这种做法是否会促使老鼠变得更聪明还不得而知,但至少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一种基因竟然对老鼠的大脑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令研究人员始料不及。  相似文献   

7.
老鼠腿部肌肉这是一张老鼠腿部的全景放大图,图中可以看到老鼠腿部的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照片由犹他大学人类基因部的A.K.刘易斯、王永(音)以及加布里埃尔.卡顿三人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8.
大脑移植     
唐·马歇尔·加什医生和他在劳切斯特大学医疗中心的同事们已经首次成功地把幼小的老鼠的脑细胞移植到衰老的老鼠的脑里.被移植的脑组织形成了自己的供血系统,并且和衰老的老鼠的脑子合成一体.这一研究给人类脑细胞的移植前途带来了  相似文献   

9.
葛明 《世界科学》1989,11(3):64-64
美国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大学医学中心的神经外科医师采用脑移植手术,成功地将活性组织移植到亨丁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患者脑中,以治疗这种脑神经系统遗传退化疾病。首例手术是于今年1月由诺埃尔·图利落(Noel Tulipan)医师和他的同事共同进行,手术效果需观察一段时间才可得知。范得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治疗事丁顿病的脑移植手术开始是用老鼠等动物做试验,再逐渐过渡到临床上的。医师们给老鼠大脑注射一种从海藻中蒸馏出的常用于灭活肠虫的酸(kainic acid),模仿产生亨丁顿病,再施行脑移植手术。结果表明:注射过药但没有施行脑组织移植手术的老鼠全部死亡,而施行脑组织移植手术的老鼠有85%幸免于死。  相似文献   

10.
<正>中美科研人员合作,在生物体内首次成功应用电信号激活和诱导移植干细胞定向运动,迈出了电刺激应用于再生医学研究乃至后期临床工作的重要一步。研究人员将经绿色荧光标记的人神经干细胞移植到老鼠脑内特定区域,通常此区域所有的干细胞都会往嗅球方向移动。而加用了电场刺激之后发现,细胞克服了原来内生的、诱导细胞往嗅球方向运  相似文献   

11.
传植 《世界科学》2022,(3):21-22
结节性硬化综合征(TSC)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器官的肿瘤,常见的有:皮肤血管纤维瘤,脑部位的脑皮质结节、室管膜下结节(SEN)和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EGA),心脏横纹肌瘤,肺脏淋巴管平滑肌瘤(LAM)以及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细胞肿瘤.神经病学表现则为癫痫和TSC相关神经精神障碍,包括攻击行为、孤...  相似文献   

12.
美国俄亥俄医学院以约翰·勒普(John Rapp)为首的研究小组,在食用高盐食饵而产生高血压的老鼠身上,已经鉴定出某种与高血压有关的基因,这种基因至少是导致高血压的因素之一。基因位点命名为 Hyp-1(即高血压之意),它专为一种酶而编码,这种酶导致18-羟基-脱氧皮质甾体的合成。此甾体是一种激素,与已知能诱发人体血压增高的甾族化合物相似。基因位点是在 S 系老鼠中鉴定的。此种老鼠连续八周喂给高盐食饵时会产生异常高血压(200~240  相似文献   

13.
老鼠的梦     
美国科学家马休·威尔逊最近宣称,他已弄清楚他实验室里的老鼠在梦中想些什么。 他的实验方法是,把微电极置入实验鼠脑的海马区(海马区是专门负责记忆和学习的脑区),然后训练这些老鼠到绕环形跑道奔跑,在奔跑中对它们的大脑神经元放电进行监测。同样,在晚上老鼠入睡以后也对其进行监测。 实验结果发现,尽管老鼠入睡的神经元放电模式与老鼠奔跑时的放电模式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前者显然是基于后者的。也即是说,老鼠的夜梦内容是基于其日间生活中所经历的平凡小事。威尔逊的实验甚至可以测出在梦里老鼠跑到什么地方了。 人做梦时梦…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们正在逐渐探索癫痫的遗传奥秘,这是一种在人类中最常见的突然发作性神经系统疾病。这种复杂的神经失调症有几种临床表现,其病症被称为发作。波士顿的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发现,老鼠癫痫与三条染色体上的特殊区段有关。这些区段存在着三个基因,它们彼此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对于原发性癫痫的发作起控制作用。波士顿科学院的托马斯N.西弗德和他的同事们称,这类癫痫也存在人类中,包括癫痫大发作和子痫等。通过正常老鼠与患有癫痫的老鼠进行正反交配,科学家们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癫痫发作频度。结果表明,老鼠的2、4和9号染色体上分别带有癫痫基因。西弗德说,9号染色体上存在着控制癫痫的主基因,其它两条染色体上存在着控制这种严重神经失调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05,(8):7-7
老鼠在被搔痒痒时,会发出超声波的“哈哈”笑声;黑猩猩在玩耍打闹时,会发出快乐的喘气声。科学家最近指出,动物的这些兴奋表现显示,笑的意识很早就已在哺乳动物的大脑中进化出来。早在2003年就有人发现,当人用手指给老鼠搔痒痒时,老鼠会发出快活的叫声;甚至,你只需要对老鼠晃动你的手指头,就能引起它的嬉戏欲望,并且引它发笑。科学家说,老鼠的这种反应同人  相似文献   

16.
美国缅因州的巴尔—哈波尔镇可称之为世界实验老鼠培育中心。这里有一座世界最大的杰克逊老鼠研究和培育实验室,该实验室为各种遗传学、医学和生物学实验培育和繁殖着1700多种老鼠。仅1993年就从这里向世界32个国家输送了150万只实验老鼠。该实验室就象一座大型工厂,它占地38公顷,在36座大楼内,有13座专门用于培育老鼠,里面喂养着65万只老鼠。600多名专家、研究人员和职工整天为饲养这些小动物忙碌着。实验老鼠每天需饲料2吨,笼内的铺垫物(术屑、稻草)每天约需1350公斤。  相似文献   

17.
鼠年话奇鼠     
食蛇鼠 谁都知道,蛇是老鼠的天敌之一,但是在非洲的摩洛哥,有一种专门吃蛇的老鼠。它身上能分泌麻醉剂,使蛇的神经麻痹死去,然后食蛇鼠将其吞而食之。 食猫鼠 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等国家,生活着一种猫的克星——食猫鼠。它能从嘴里喷出一股具有麻醉性的唾液,使猫接触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08,(3):13
一项对老鼠的新研究表明,老鼠大脑处理暴力行为的感受就像它获得了奖赏一样,充满快感。科学家认为,老鼠大脑和人类大脑类似。这意味着人类渴望暴力就像渴望爱情和食物一样。  相似文献   

19.
通常吃饭总是分早晨、中午、晚上三餐进食。一到进餐时刻,消化酶的活性就会增高。仔细想起来,这是很奇怪的。在我们人体中,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并且安排得这样巧妙呢?据观察,实验室里的老鼠,尽管任何时候都有食物摆在面前,但仍然是一日只出现三次摄食高峰,虽然老鼠和人不一样,是在夜间吃食的。这表明夜行动物在夜间进食,昼行动物在昼间进食,明暗的节奏对进食产生着影响。现在都知道,人体内有一座知道昼夜交替并按其节奏来安排各种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生物钟,人们就是在这座钟的支配下睡眠、活动、吃饭的。这种钟在老鼠体内也有,它位于鼠脑的视叉上核处。实验室里的老鼠在通常情况下,夜间的进食量为90%,昼间只有10%。但如果把它的视叉上核——生物钟弄坏,由于进食的节奏破坏了,便出现昼间、夜间进食量各占一半的情  相似文献   

20.
在十二生肖中,老鼠形象不佳,但它聪明机灵,还是个鲜为人知的小演员。早在15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民间就已经有了"老鼠推磨"、"老鼠荡秋千"等鼠戏表演。到了清代,鼠戏盛行。《聊斋志异》、《清稗类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