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本文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冰方法,对不同海拔珠芽蓼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珠芽蓼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类型和酶带数目等均随海拔的改变而改变,为揭示珠芽蓼适应各种生境的机制提供了初步的生化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不同海拔珠芽谬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珠芽蓼过氧化物酶同基酶酶攻酶带数目等均随海拔的改变而改变,为提示球芽蓼适应各种生境的机制提供了初步的生化依据。  相似文献   

3.
合肥地区蓼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扫描电镜对合肥地区产的蓼属Polygnum植物14种2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本地区蓼属植物花粉形态有球形、近球形、近长球形及长球形四种类型;萌发器官具三孔沟和散孔两种类型;外壁纹饰有微剌一穿孔一光滑、微剌一凹穴细网状和粗网状四种类型。根据这些特征将该地区花粉划分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蓼属一新的花粉类型-长花蓼型,其外壁无覆盖层,表面具裸露的大小不等的鼓锤状基柱,是一种进化的类型,它起源于春蓼型。并讨论了该花粉类型的分类意义。  相似文献   

5.
蓼属一未知花粉类型及其系统演化位置和分类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蓼属一新的花粉类型———长花蓼型(Macranthumtype),其外壁无覆盖层,表面具裸露的大小不等的鼓锤状基柱,是一种进化的类型,它起源于春蓼型.并讨论了该花粉类型的分类意义.  相似文献   

6.
选取芦芽山珠芽蓼群落中的22个优势种,运用χ^2检验、Ochiai指数以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进行种间关联和种间相关的分析.结果表明,珠芽蓼群落整体上呈正关联,各种间相互依存.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优势种对间大多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生态位重叠幅度较大.根据优势种种间相关性和种群的生态适应特征,将22个优势种分为2个生态种组,第二种组与第一种组间相关不显著,组内种对间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蓼属酸模叶蓼、水蓼、绵毛酸模叶蓼、尼泊尔蓼、圆基长鬃蓼、小箭叶蓼等植物的茎叶进行了组织学的比较研究。并对上述植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6种植物在内皮层、腺鳞、非腺毛、色素块等的有无多少方面存在差异,为生药鉴别提供参考;6种植物均含有黄酮类及蒽醌类物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报道了两栖蓼有三种类型植株以及各种类型植株间随水条件变化而转化的情况。对两栖蓼各类型植株能否开花,是否具酸味以及两栖蓼分类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活性成分的功能并拓展该物种的应用场景,以水蓼植株作为原料,分别用水提法和醇提法提取水蓼的挥发性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物进行成分鉴定,通过抑菌实验和抑制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生长及存活实验探究水蓼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从水蓼醇提物中分离出16个组分,其中有4种化合物得到鉴定;从水蓼水提物中分离出15个组分,其中有3种化合物得到鉴定;水蓼提取物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抑制效果。研究结果提示: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在提取水蓼挥发性物质方面的效果要优于水的效果,且水蓼挥发性物质的生物活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蓼属蔓蓼组花粉外壁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壁的构造提供了若干在系统发育上有用的特征 ,其中外壁的层次、结构以及纹饰是基本的。为此 ,本文以花粉壁的内部结构为重点 ,用透射电镜的薄切片技术 ,对广义蓼属蔓蓼组的 4种植物花粉外壁构造的特点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 :外壁结构分化成两个明显的层次 ,即外面的外壁外层以及内面的外壁内层 ,其外壁外层由覆盖层、柱状层和底层组成的。然而由于每一部分发育状况的不同 ,而导致每一种植物花粉的外壁结构具有各自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1.
桑天牛成虫内分泌器官形态及其与卵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桑天牛成虫内分泌器官主要由脑神经分泌细胞、心侧体、咽侧体组成。脑神经分泌细胞包括前脑中部的脑间部神经分泌细胞和其外侧的侧神经分泌细胞。心侧体,咽侧体各一对,位于咽后方食管两侧。在生殖期间,雌虫咽侧体较雄虫咽侧体大。咽侧体积变化与卵成熟发育有关,卵成熟发育节律受律受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调控。  相似文献   

12.
13.
报道单子叶植物纲的一个新科——芒苞草科营养器官形态解剖学研究。芒苞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无直立茎,具结构特殊的根状茎,花葶具茎结构.根具四原型原生中柱。根状茎,花葶,叶脉均为外韧维管束,后生木质部与韧皮部交合线呈直线形至微波状至U字形,叶片线形,有背腹面之分,但叶肉细胞无分化,气孔下陷,气孔器为单子叶植物Ⅲ型。从芒苞草科,石蒜科,百合科的营养器官比较解剖研究得知,它们之间在系统发育上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
芡萼片宿存,花瓣3—6轮,外轮雄蕊片状,不育,子房陷于花托之内,为片状胎座。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昆虫传粉、闭花传粉三种。果实由三层果皮组成,表皮层有腺毛及粘液;中果皮较厚,成海绵组织,并分布有星芒状石细胞和维管束;内果皮只一层细胞,成熟果实分泌毛脱落,果柄柔软,果实下垂,可作为适时采收的指标。芡花和果实中存在的多酚氧化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以及丹宁等物质,对芡花和果实有保护作用。芡种子的种皮共有四层,成熟后坚硬,种皮外有假种皮,有增加浮力的作用。胚乳较早解体,由外胚乳作为养分的主要贮备场所。种子须在水中进行后熟,使胚体充分成熟,否则幼胚因失水而丧失萌发能力。文章探讨了花粉败育的原因和弥补措施。芡花和果实的结构、种子散布和传粉方式,说明了对水生环境的适应性及其与其他睡莲科植物的亲缘关系上存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龙洞山溪鲵胃体、十二指肠及皮肤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胃粘膜表面分布有许多胃小凹;粘膜上皮细胞大小不等,呈圆形、椭圆形和梭形等形状;细胞表面具短小的微绒毛.(2)十二指肠粘膜上皮向腔端突起,呈半球状;细胞表面具微绒毛结构.(3)皮肤表层下陷,形成近似平行的“埂”和“槽”相间结构;皮肤表层有丰富的粘液腺孔,细胞表面具丰富的微绒毛.  相似文献   

16.
新疆沙生植物粗柄独尾草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沙生植物粗柄独尾草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解剖学研究表明,为适应沙漠环境,其形态结构表现出下列特征:根肉质,皮层厚;茎皮层内有4—7层厚壁细胞组成的纤维带,维管束大致3轮;叶表皮细胞外壁有较厚的角质层。气孔器小,略下陷,孔下室发达,等面叶,环栅型,叶脉维管束发达;雌蕊三心皮三室,中轴胎座,直生胚珠。  相似文献   

17.
曹博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7):112-114
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非语言交际中存在着大量的非语言声音。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差异,也使得这些非语言声音差异颇大。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加大对这些非语言声音的中英对比研究,尽可能地避免其带来的误解,使得对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领域交流可以保持有效、通畅。  相似文献   

18.
白唇鹿为我国的特产动物,仅分布于四川、青海、甘肃、西藏的高寒高原地区,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关于白唇鹿的生态生物学资料已有一些报道。由于高原寒冷的原因。它的繁殖时间较其他鹿类晚,对其生殖器官的解剖特征,至今未见报道。本文根据得自青海祁连县两个白唇鹿成体的生殖器官进行解剖观察,以提供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以人体与物的关系为线索,探讨人体与物之间相互的界定问题,即人体向物的转化和物与人体结合的有关问题,如遗体、人体器官移植、人造器官等问题,以期对物权的客体有正确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牛蛙(Rana catesbeiana)脏体指数并分析各量化表征间的关系,获取牛蛙的选育指标。【方法】将42只雌性牛蛙和38只雄性牛蛙进行实验解剖并获取体长、体宽、头长、体质量和脏器质量的量化数据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多元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对牛蛙量化表征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牛蛙各量化表征间的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雄性牛蛙的头长-体长比值与双肺指数均比雌性牛蛙的这两项指标更高,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雌性牛蛙的生殖腺指数比雄性牛蛙的该项指标更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雌性牛蛙体质量密切相关的主要量化表征为:体宽、头长、脂肪体质量、生殖腺质量与双肺质量;与雄性牛蛙体质量密切相关的主要量化表征为:体宽、体长、脂肪体质量、心脏质量与双肺质量。【结论】体质量、体长、体宽与头长均可作为牛蛙的选育指标,其中体质量是首选选育指标,体宽则为次选选育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