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赖公信仰是赣南地区非常重要的民间信仰,初步形成于明代后期,盛于明清之际,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数百年来,在赣南地区修建了大量的赖公祠庙,流传着许多有关赖公的传说故事。赖公祭祀仪式也是赣南地区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动,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一系列的科仪和一些特殊的角色。这些关于赖公的民俗活动和传说故事一起构成了赣南赖公信仰历史,其中,口头传述部分则构成赖公信仰口述史。  相似文献   

2.
沙河道教斋醮科仪文化源远流长,尤其以大杜村的道教音乐活动最为典型。对沙河大杜村道教音乐及其发展历史进行初步探究,以期能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杨慧霞 《科技资讯》2006,(16):192-192
中国音乐史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必修课,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历来受到音乐学家们的关注并成为音乐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20世纪以来的中国音乐史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层层递进,表现出研究家们的极大兴趣和热忱,诸如郑瑾文的《中国音乐史》、王光祈的《中国音乐史》、杨荫浏的《中国音乐史纲》以及萧友梅、缪天瑞等的《中国音乐史稿》、吴钊、刘东升的《中国音乐史略》、夏野的《中国音乐史》、沈之白、孙继南的《中国音乐史简编》等与中国音乐史研究、教学有关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4.
从浙江道教与戏剧的历史及现状入手,以田野调查所获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客观地论述道教仪式与戏剧的密切关系:戏剧不仅在起源方面离不开道教,是道教仪式戏剧化、舞台化、民俗化的结果,而且以道教仪式为载体、与内坛法事互补互动、有机统一,赖道教仪式以生存,并从道教仪式中获得大量观众和市场,以求得自身的不断壮大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仪式及仪式音乐研究是近年来一个学术热点,并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重要方向。围绕“仪式音乐”,学界从个案到普遍,从实践到理论,均取得丰硕的成果,也建构了诸多理论与方法论模式。本文从对音乐概念的认知开始,强调由一般意义上的“音乐”到仪式中的“音声”之概念延伸,对仪式音乐这类特定语境中的“音乐”形式研究意义。同时,本文也梳理了中国学者在有关仪式音乐概念、仪式音乐分类、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阐释,希冀凝聚学术意识,让我们更好地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仪式音乐研究的中国术语,达到构建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1994年至2006年刊登于《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等十余种音乐期刊中的有关中国女性主义音乐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希望通过介绍国内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内所作的工作及取得的进展,借此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点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宇统 《菏泽学院学报》2012,(6):101-103,128
王光祈音乐论著中的音乐概念是解读王光祈音乐思想的最有直接的反映。他对"音乐"的定义展示了他的音乐思想的基石,他对音乐科学的国际性和民族性的分析,使他能够用发展的[光看待欧洲音乐的]化,最终形成了他的国乐创制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辩证唯物论普遍联系的观点出发 ,结合吴歌研究之实例 ,对音乐事象诸联系进行了理论分析 ;又以民族音乐学理论为据 ,对如何观察音乐事象 ,提出了具体意见。试图通过本文的论述 ,能为有志于音乐研究的志士仁人 ,提供一种科学的音乐观和先进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所遇到的困境进行分析研究,音乐学、心理学、生理学等为理论参考,以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初级长拳为例,进行新的教学尝试.运用音乐与武术两者特有的联系,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用音乐这一艺术栽体让更多的大学生走进武术课堂,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赣南客家葬俗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赣南客家山村的田野作业发现 ,赣南客家葬俗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过程 ,由病危、送终、治丧、新祀等四个阶段构成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仪式和要求 ,参与人不得违反 ,否则 ,被认为不祥。  相似文献   

11.
长久以来有一种看法,认为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界只关注音乐的文化研究,而不关注音乐的形态研究,这是误解.讨论音乐人类学关于"记谱与分析"之方法,旨在说明该领域既重文化也重形态研究的理论事实.民间音乐的记谱分析理论探讨,是音乐人类学自20世纪以来的重要话题.其核心是多元音乐世界需要多元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赣南客家山村的田野作业发现,赣南客家葬俗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过程,由病危、送终、治丧、新祀等四个阶段构成,每个阶段都有特定仪式和要求,参与人不得违反,否则,被认为不祥。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南山区民间信仰的神灵混杂,基本上是以道教统摄阐释,深圳民间信仰的底色是道教。民间道教信仰的宗教活动场所,绝大多数以文物保护单位存在。这些寺庙没有专门的神职人员,一般是流动的和尚、道士或者外来人员管理日常活动,寺庙的所有者是公司名目的村委会;香火钱和捐款是主要的经济来源;正规系统的科仪法事很少,主要的宗教活动是各种民俗祭祀活动。深圳道教受深圳社会的冲击和海外华人宗教的巨大影响,有明显的当代性和地方性。没有明显的宗教活动中心地域和核心人物,需要有专门的道教寺庙和有影响力的神职人员进行整合,深圳需要专门的道教寺庙。  相似文献   

14.
赣南采茶戏是客家文化艺术中一朵绚丽奇葩,2006年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遗"名录。剧目全是表现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爱情生活,没有一个才子佳人戏,角色行当主要是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最能表现赣南采茶戏艺术特征的,除了独具一格的音乐外,当数其歌、舞、戏三者并重的表演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5.
音乐美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具有美学-艺术哲学的性质和高度的抽象性、涵盖性,区别于音乐学中的其他学科。它侧重研究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并有它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及对象。音乐美学不仅要对音乐的形式、音乐的内容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同时还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推进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民族音乐学定义的多样性、界定一个学科的不同方式、"民族音乐学"这一术语的历史、民族音乐学家的主要研究活动以及最后在该领域找到自己的那一类人.此外还试图提出一个对全书来说是最重要的钳形定义,并且把它和四方面的信条连接在一起:(1)民族音乐学是研究文化中的音乐的;(2)民族音乐学是从比较的观点和相对主义的观点来研究世界上的音乐的;(3)大体上说,民族音乐学是研究田野调查之效用的;(4)民族音乐学是研究一个社会所有的音乐表现形式的.  相似文献   

17.
全域旅游就是要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本文通过对赣南客家人民间祈雨风俗的来历及方式等的简述,仪式中所呈现的赣南客家乡村普遍存在的信仰形态,体现了赣南客家旅游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和传承性,对挖掘和展示赣南客家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助力今天赣南客家地区的全域旅游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慧霞 《科技资讯》2006,(31):136-137
中国音乐史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必修课,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历来受到音乐学家们的关注并成为音乐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20世纪以来的中国音乐史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层层递进,表现出研究家们的极大兴趣和热忱,  相似文献   

19.
正客家古文是流行于江西省赣南地区(主要集中于南康、赣县、于都、信丰、瑞金等开发较早、人口较稠密的县、区)的民间曲艺形式,因其唱本内容多为古代故事,故称"古文",于2014年纳入国务院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赣南客家古文的内容与文学、音乐、戏剧等几大艺术门类彼此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赣南客家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20.
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已成为中国高校一项庄严而紧迫的任务.赣南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有着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江西理工大学作为一所长期扎根赣南苏区办学的大学,有着得天独厚的"赣南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和提炼"赣南红色文化"中具有真理性和时代性特点的内容,找准"赣南红色文化"与思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