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东阳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分别论述了各群落的结构特征.从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动态和种群的存活曲线方面分析了各优势种群的结构格局.结果,发现华山松群落、云杉群落、毛肋杜鹃群落、杉木群落、楠木和细叶青冈群落为下降种群,而细叶青冈群落为增长种群.由此可见东阳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多数处于衰退趋势,应加强对这些种群落的保护,以确保群落的稳定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森林病害发生危害特点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病害主要为青海云杉叶锈病、云杉落针病、云杉叶枯病、山杨黑斑病、山杨烂皮病、山杨毛毡病、山杨叶锈病、山杨缩叶病、桦木叶瘿螨、山柳枝枯病、青海杜鹃叶锈病、银露梅枝枯病等。发生面积最大,程度最严重的是青海云杉叶锈病。在1990s以来,因气候多为干旱年份,不适宜于病原菌流行,侵染性病害发生面积减少,而青海云杉林衰退病大面积发生,对森林健康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系统调查,确定主要危害的青海云杉蠹虫种类及发生情况、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通过调查,查明全区危害青海云杉的小蠹类害虫主要是云杉四眼小蠹、光臀八齿小蠹和黑条木小蠹等害虫。通过对不同种类蠹虫的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的动态监测,提出了科学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雪峰山梭罗(Reevesia pubescens var. xuefengensis)为中国特有梭罗树属植物,研究其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分析种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雪峰山梭罗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雪峰山梭罗群落进行调查,记录样地内每个雪峰山梭罗个体的胸径、树高、冠幅等指标,根据调查样地得到的数据,进行结构级划分和数量动态量化,编制静态生命表,得到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生存函数等,进行生存分析及时间序列预测,对湖南省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雪峰山梭罗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雪峰山梭罗种群低龄级个体占优势,在向中龄级成长过程中大量死亡;种群对环境的抗干扰能力低,稳定性差;出现3次死亡高峰;符合Deevey-Ⅱ型曲线;动态生存特征整体表现为前期阶段减少、中期阶段较为稳定、后期阶段衰退;时间序列分析预测表明,未来雪峰山梭罗种群个体数量有上升趋势。【结论】该地区雪峰山梭罗种群相对稳定,总体呈增长趋势,如果幼龄级个体存活率不能提高,随时间推移,中龄级个体数得不到很好的补充,种群结构将会发生变化。建议加强该种群的保护应结合环境要素,减少人为干扰,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崔贵文 《甘肃科技》2007,23(6):220-221
经多年调查采集植物标本签定和资料查阅确定,华隆林区现有分布裸子植物三科5属11种。祁连园柏是林区阳坡森林顶级群落的建群种,分布面积大。青海云杉是林区阴坡分布森林的建群树种,分布面小。阳坡应推广培育祁连园柏,增加植被盖度。阴坡开展青海云杉造林,改善林分结构,增加森林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丁向阳 《河南科学》2007,25(1):63-65
伏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经调查,基本摸清了国家保护植物七叶树林、领春木树林、连香树林、红豆杉树林、云杉树林、香果树林6种珍稀树种林分的组成与结构,研究了主要林分之间的相似性矩阵,同时提出了保护繁育对策,对开展研究和保护珍稀树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新疆巩留雪岭云杉自然保护区内陆栖脊椎动物在不同生境的分布、数量特征和动物地理从属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自然保护区内陆栖脊椎动物总计 14 6种 ,分属 4纲 ,2 1目 ,5 2科 ,10 9属 .  相似文献   

8.
通过二类资源调查数据总结了青海湟水流域祁连山南坡的青海云杉林的分布及生境、组成与结构、林型、生长规律及更新与演替。调查结果表明:云杉林分布地区属于山地森林气候,分布区降水量在400 mm左右,海拔2 560~3 060 m;多为同龄的单层纯林,是乔木层主要的建群种;林型有草类青海云杉林、灌丛青海云杉林、青海云杉-红桦混交林、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青海云杉-糙皮桦混交林、青海云杉林-山杨混交林、青海云杉-青杨混交林共7种;在郁闭度大的林分中天然更新一般较差,只有低海拔地段的青海云杉-白桦、红桦混交林下更新较好;在自然条件下,青海云杉林内其他树种难以生长,也抑制本身幼苗的生长,可通过封山育林、造林等人为干扰,更新成为相对稳定的针阔混交林或复层林更为有利于各类生态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发现,蛇的行走千姿百态,有时直线行走,有时蜿蜒曲折而前进.蛇之所以能爬行,在于它有三种特殊的运动方式.第一种为蜿蜒运动,所有的蛇都能以这种方式向前爬行.蛇体爬行时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使弯曲处的后边施力于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蛇体前进.第二种是履带式运动,这是由于蛇的结构所决定的.虽然蛇体没有胸骨,但是肋骨可以前后自由移动,靠肋皮肌把肋骨与腹鳞相连起来.当肋皮肌收缩时,肋骨便向前移动,这就带动宽大的腹鳞依次竖立,好像踩着地面.这时腹鳞在动而蛇身没有动,接着肋皮肌放松,让鳞的后缘施力于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蛇体推向前方,像坦克那样直线向前爬行.第三种为伸缩运动,蛇身前部抬起并尽力前伸出,蛇身后部接触到支持的物体时跟着缩向前去,然后再抬起身体前部向前伸,这样重复地交替伸缩,蛇就能不断地向前爬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适宜环境下青海云杉的分布潜力,可以为区域生态恢复、生态潜力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基于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分布数据及相关环境数据,利用生态位物种分布模型对青海云杉进行较高空间精度的潜在分布模拟,并对影响其分布特征的关键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最大熵模型(MaxEnt)、生物气候模型(Bioclim)、域模型(Domain)、生态位因子分析模型(ENF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下面积值(AUC)分别为0.977、0.936、0.959、0.904,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物种实际分布与模型AUC值,MaxEnt模型模拟效果最佳。【结论】运用空间分析,归纳多种环境要素与青海云杉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通过标准差椭圆方法,界定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青海云杉分布的环境要素边界,可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支撑,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的说明子午岭自然保护区与其它地区藓类植物区系之间的关系,真正揭示该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的特征,通过选取国内其它8个邻近地区,与子午岭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在物种丰富度、极点排序、聚类分析、区系地理成分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子午岭自然保护区与庞泉沟、七老图山和小五台山的藓类植物亲缘关系较近,神农架、佛坪、三工河、峨嵋山的藓类植物区系与子午岭自然保护区相差较远,大围山与该区亲缘关系最远。此结果与1963年陈邦杰教授关于苔藓植物的区系划分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121种,分属于54属,27科。其中担子菌106种,47属,22科;子囊菌15种,7属,5科。该地区的大型真菌可分为3个垂直带:低山带中的大型真菌;中山带中的大型真菌;山顶带中的大型真菌。  相似文献   

13.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九寨沟种子植物(按恩格勒系统)已鉴定的植物有88科299属744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10属27种,被子植物84科289属717种.从生长型来看,乔木81种,灌木141种,藤木37种,草本485种.属的系数41.7.区系分区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横断山脉地区.属分布区类型温带215属,占83.65%;热带分布27属,占10.51%.地中海成分8属,占3.12%;全世界分布42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7种.植被组成中以冷杉、云杉、松等属的植物为优势种,阔叶树的优势种是杨柳科、桦木科、椴树科等.主要灌木有茶藨子、蔷薇、枸子、悬钧子、花揪、忍冬、杜鹃等植物.草本以菊科、禾本科、莎草科、毛茛科等植物为主.  相似文献   

14.
Starting from the pressure on habitat of Jiuzhaigou Nature Reserve brought about by traveling activ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ch philosophy of community co-management of conservation-based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Jiuzhaigou Nature Reserve, According to this philosophy, emphasis is lai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ission of habitat protection, functional division, habitat maintenanc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study and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ystem.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lose rel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shared between nature reserve and resi-dents in community, as well as the value of community comanagement philosophy of conservation-base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nature reserve, have set an exemplary example for other nature reserves.  相似文献   

15.
庞泉沟地区山地杨桦林优势种种群格局与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群落的动态变化在各个阶段表现为优势种群数量增长和消亡及竞争强弱的变化,径级结构和格局分析能有效地描述这种变化的趋势.本文研究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山地杨桦林这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群落变化过程中,一定尺度范围内的山杨、白桦、青杄在小尺度上均为集群分布,在大尺度上趋于随机分布.山杨和青杄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占据相似的生境,青杄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在演替过程中将取代山杨.白桦和红桦在群落变化过程中较为稳定,在演替中可能将长期存在,与青杄形成针-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203种,分属于87属,42科。其中担子菌182种,子囊菌21种。根据该林区已定种的大型真菌,结合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已划分的植被群落分析该区大型真菌种类的分布差异。该地区的大型真菌可分为3个垂直带:低山带中的大型真菌;中山带中的大型真菌;山顶带中的大型真菌。  相似文献   

17.
贵州黎平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及其生态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黎平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146种,分属于75属,37科.其中担子菌135种,66属,33科;子囊菌11种,6属,4科.该地区的大型真菌可分为3个垂直带:低山带中的大型真菌;中山带中的大型真菌;山顶带中的大型真菌.同时,对植物群落中的大型真菌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曾小飚  苏仕林 《广西科学》2008,15(4):461-463
于2006年8月,采用路线调查法对广西达洪江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两栖动物17种,隶属11属5科1目,动物区系组成以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占整个保护区两栖动物物种总数的64.7%;17种两栖动物的海拔替代性分布不明显。达洪江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群落和同样地处桂西的龙滩自然保护区、底定自然保护区、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系数较高,而与桂东北地区的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和桂林漓江风景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19.
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评估九寨沟的游憩价值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旅行费用法TCM常用于评估旅游地的游憩价值,现有的TCM模型大致可分为3类:分区旅行费用法(ZTCM)、一般个人旅行费用法(ITCM)和高级个人旅行费用法(AITCM)。这3类模型各有特点,适用范围有所不同。针对九寨沟这类旅游地,上述3类模型的理论假设与旅游地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因而都不适用。作者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旅行费用分析方法——旅行费用区间分析(TCIA),并用该方法评估了九寨沟2000年的自然资源游憩价值,结果为10.8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