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兰州市叶菜类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兰州市叶菜类蔬菜中Cd、Hg、Pb、As和Cr 5种重金属含量状况调查,研究了蔬菜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健康风险.在兰州市3个大型蔬菜批发市场采集8种蔬菜61个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叶菜类蔬菜中Cd、Hg、Pb、As和Cr 5种重金属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2~0.083mg/kg、0.000 2~0.008 2mg/kg、0.003~1.103mg/kg、0.002~0.133mg/kg、0.001~0.138mg/kg,其中Pb的超标率比较高,在油麦菜中超标率最高达62.5%.兰州市叶菜类蔬菜中5种重金属的人均日暴露量都低于ADI值,最大为Pb,达0.063mg/(d.人),食用本研究中污染最严重的蔬菜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湘江长沙段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As、Pb、Cd、Cr、Hg)质量分数的调查,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段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湘江长沙段土壤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严重,土壤主要污染元素为Cd、Hg,沉积物主要污染元素为Cd、As、Pb.通过聚类分析,可将这5种重金属按来源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Pb、As;第二类为Cd、Hg;第三类为Cr.同时以TiO2为基准,结合粒度效应分析,对该地区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湘江长沙段沉积物中重金属As、Pb的来源为人为源和自然源的混合源;Cd、Hg、Cr污染的来源主要为人为源.  相似文献   

3.
对海口市美舍河沉积物重金属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重金属元素Cr、As和Cd的含量较高,并对美舍河沉积物重金属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其进行污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由地质累积指数可知:Cu、Zn和Pb元素属于无污染水平,其中Cu元素接近无污染到轻污染之间的水平;Ni元素属于轻污染水平;Cr和Cd元素属于轻污染到重污染之间的水平;As元素属于重污染水平;各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顺序为:Zn〈Cu〈Pb〈Ni〈Cd〈As〈Cr,各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系数顺序为:Zn〈Cu〈Pb〈Ni〈Cr〈As〈Cd,该研究区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肼平均值为45.28,属于轻微生态危害范围。  相似文献   

4.
利用地累计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估法对遗留工业场地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7种重金属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重金属污染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通过选择5种重金属Hg,As,Cd,Cr,Ni作为主要污染物,同时结合深度分层法和双标准法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区域作为公园绿地使用,As,Cd,Cr,Ni在土壤中均具有明显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处于不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内;污染程度为AsCdCrNiHg.  相似文献   

5.
精准评估不同土壤重金属来源的环境风险是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前提.选取济南市郊圣井镇为研究区,分别测试表层土壤(0~20 cm)样本中As,Cd,Co,Cr,Cu,Hg,Mn,Ni,Pb和Zn 10种重金属含量,运用重金属含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来揭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状态,采用受体模型正定矩阵分解法(Posit...  相似文献   

6.
呼兰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呼兰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ICP-MS)测定7个点位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了Cr、Ni、Cu、As、Pb和Cd的含量,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呼兰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中Cr、Ni、Cu、As、Pb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44、12.28、8.04、7.54、24.74、0.16 mg·kg-1,除Pb和Cd外,均低于松嫩平原土壤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有强到弱顺序为CdPbAsNiCuCr.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由高到低顺序为CdAsPbNiCuCr,Cd是呼兰河口湿地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各重金属间相关性较差,可能主要受地球化学成分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东海岛重化工厂对周围土壤环境的影响,在工厂周围共采集26个土壤样品,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样品中8种重金属的质量浓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Cr外,其余重金属As,Cd,Cu,Hg,Ni,Pb,Zn的最大质量浓度分别为15.6,0.116,53.8,0.055,76.1,31.6,103mg·kg-1,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风险筛选值,表明东海岛重化工厂周围土壤主要受Cr污染.8种重金属平均地累积指数都小于0,为无污染.通过综合潜在风险指数分析得出,研究区为轻微至中等生态风险程度.东海岛工业发展虽然对周围土壤重金属的影响较小,但仍需进行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8.
以海南岛砖红壤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砖红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并利用地质累积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海南岛砖红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由地质累积指数可知:Cr、Zn、Pb元素属于无污染到轻污染程度阶段,其中Cr元素接近轻污染水平;Ni、Cd元素属于轻污染水平;Cu、As元素处于轻污染到重污染阶段.以南方砖红壤背景值作为评价标准,发现Cd元素在研究区域已经达到重污染水平;Ni元素没有造成土壤污染,Cr、Cu、Zn、As、Pb元素在研究区域内达到了轻度污染水平;7种重金属污染元素的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Cd>Pb>Zn>Cu>As>Cr>Ni.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显示海南砖红壤中大部分重金属元素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个别元素在个别区域处于轻度污染水平;有些地区土壤虽未受到污染,但一些重金属元素达到警戒值,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海口市南渡江流域河塘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基于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分析了海口市南渡江流域典型河塘底泥0-30cm层Cu、Zn、Pb、Cd、Cr、Ni、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污染状况、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原因.结果发现:1)该河塘底泥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为Cd和Cu,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43mg·kg^-1和78.60mg·kg^-1,超标幅度分别为41.51%和36.71%.2)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该河塘底泥存重金属污染是以“轻微污染”和“中度污染”为主,轻微及以下等级的污染区域占总面积的74.20%,“中度污染”区域占总面积的25.80%;底泥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上游6种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大于下游;上游底泥Pb、As含量均值高于下游,而Cr、Ni、Cu、Zn、Cd、Hg含量低于下游,下游污染等级、污染面积较上游大.3) 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Cd和Hg元素具有一定潜在生态风险,河塘底泥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等级.4)河塘周边土壤及成土母质重金属背景值高、河塘附近采石场的弃土石场重金属含量高,是该河塘底泥重金属超标的主要原因;应该根据底泥的污染等级来决定其农业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0.
冀应斌  陈雷 《河南科技》2022,(1):117-120
通过采集海南岛环岛潮间带As、Cr、Cd、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数据,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海南岛环岛潮间带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海南岛环岛潮间带总体上污染较轻,从区域上看,污染主要集中于港口、海湾以及河口附近;从元素来看,产生污染的元素主要是Cr、Cu、Ni、Zn四种.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