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天器(包括卫星、飞船等)要到达宇宙空间的预定位置,离不开运载火箭的运送,运载火箭是开展研制各种空间活动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运载火箭的起飞重量要比航天器(卫星、飞船)重量大很多倍,例如,苏联发射的第1颗人造卫星只有83.6公斤重,而运载火箭的起飞重量达到267吨,为卫星重量的3194倍。后来的火箭进行了许多改进,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减轻了结构重量,提高了运载能力。目前,将航天器送入近地轨道,运载火箭的重量约为航天器重量的30多倍到100多倍。美国发射登月飞船时,登月舱在起飞时的重量是14.7吨,而运载火箭“土星5号的起飞重量是2930吨,为…  相似文献   

2.
太空杨帆     
无需燃料,也不用火箭作推力,仅凭一张帆,太空飞船就像帆船一样帆航行在浩瀚的太空——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却并非科幻。  相似文献   

3.
最大的能量     
科学幻想中,通过使用反物质的能量,空气中的力能用来推动火箭进入太空,这样能节约大量的燃料。仅有35毫克的反物质,比一个图钉还要小,能够装在进入太空运行轨道的物体中,这种物体的大小如同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的宇航飞船。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11,(8):6-6
欧洲航天巨头欧洲宇航防务集团不久前宣布,他们正在研发的“零排放极超音速运输”火箭飞机将在2060年前后投^运营,届时从巴黎飞到东京只需要2.5小时。这种载员50—100人的低污染火箭飞机有可能成为未来的飞机主要模式,它将运用由加工白海草的生物燃料驱动的常规引擎起飞,到达一定高度后转为火箭发动机驱动。  相似文献   

5.
今夏,加拿大将要发射一架靠地面微波站发射的动力推动的实验飞机。按设计要求,这架飞机将在太空运行几个月。到二十一世纪,能束动力发动机将普遍应用于航天飞机的起飞驱动,以比现在低得多的成本获得较大的净运载重量。  相似文献   

6.
闪耀新技术光辉的巨型火箭 我国发射载人飞船的火箭是“长征”二号F型,这是将“长征”二号一级火箭作为芯级,并在四周捆绑4枚液体助推火箭形成“长二捆”火箭后又改进了的新型火箭。火箭全长58.343米,起飞质量479.8吨,起飞推力604.4吨。芯级火箭直径3.35米,4枚助推火箭直径都是2.25米。“长征”二号F可将约9吨有效载荷送入离地面200-400千米的地球轨道上去。这种火箭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是排在前列的一种巍峨的巨型火箭。  相似文献   

7.
所有的办法都不能阻止它们。 我看到飞船的最后一道密封门也开始出现裂纹,这里已经是飞船的最后一段密封舱了.实际上它也是作为脱离火箭舱的飞船后置部分,准将号飞船属于火箭运载式飞船,在脱离类似地球引力的行星时还需要分离式助推火箭。而随着飞船发动机的改革。新的离子发动机使飞船的动力终于达到不再需要助推火箭的状态.但是准将号这样的老家伙依然还保留着助推火箭。我曾想过淘汰换新,但总是赚不够钱,加上助推火箭的价格一再降低,准将号就留到了现在。  相似文献   

8.
林佳 《科学通报》1962,7(3):1-1
近年来,发展极其迅速的宇宙航行事业同时活跃了各个有关的科学领域。其中,推进剂的化学就是重要的一项。为喷气推进系统提供能源的主要方式有化学反应和核反应,而当前实际应用的仅有化学反应一种。参加这些反应的全部组分统称为推进剂。一般的空气喷射发动机(如涡轮喷气发动机、冲压式发动机等)利用空气中的氧作为氧化剂,它们只需携带一定的燃料作为推进系统的能源。对于火箭发动机来说,除燃料外,还必须携带足够的氧化剂来完成提供能源的全部化学过程。这样,推进  相似文献   

9.
有天文学家建议,使用新型太空探测器来寻找外星人建造的飞船。这种观点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 美国宇航局最迟将于2008年6月发射一艘太空探测飞船——“开普勒号”飞船, 一旦升空它将用4年的时间,对大约10万颗恒星进行连续不断的监测。“开普勒号”飞船的目的是寻找围绕这些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开普勒号”的工作原理说起来很简单:当行星从正面经过其所环绕的母恒星时,恒星的亮度会出现暂时性的轻微下降。通过观测这种亮度变化,也许就能找到地外行星。(要知道,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各国发射的航天器,几乎都是在发射架上垂直发射升空的。这种发射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燃料。以美国航天飞机为例,它起飞时所消耗的燃料,大约占其携带燃料的90%,起飞时所消耗燃料的重量占航天飞机总重量的57%。航天器使用的燃料是非常昂贵的,每1吨燃料大约需花费500万美元;携带大量燃料又是航天器飞行中的累赘,增加航天器的起飞和飞行重量,大大提高了航天器的制造成本和飞行费用。如何降低航天器的发射和飞行费用,是当前世界各国航天科学家竞相探索的热门课题,他们正在  相似文献   

11.
当你从电视上观看火箭发射场景时,你一定会被其中的强大力量所折服。然而,“卡西尼”飞船(见本刊今年第7期)轨道的设计师们深知,现代火箭技术其实相当有限。举例而言,如果想让飞船直接往土星飞,那么它必须被以每秒10千米的高速抛向深空!发射“卡西尼”的“泰坦4型”推进器确能把“卡西尼”从地球抛向太空,不过,速度只能达到每秒大约4千米。这样,如何才能去土星呢?答案就是借助引力。简单地说,借助引力就是利用其他行星的引力来完成为飞船加速的工作。飞船速度大大增加后,最终就能飞抵土星。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美国航空航天…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宇航局最近启用了哈勃太空望远镜独有的能力,将对月球的探索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据了解,美国科学家利用哈勃拍摄的关于月球的紫外线地图,可以用来研究月球的矿藏含量。月球上钛铁矿中二氧化钛含量丰富,探明储量后,如果将二氧化钛中的氧分离出来,就会成为可供呼吸的氧气甚至火箭燃料。  相似文献   

13.
正指导航天任务的科学家们提请注意,不要破坏拥有潜在生命的地区。但是,当涉及太空中其他区域的时候,管理工作的指令却变得模糊不清了。我们已经在月球上留下了超过40万磅(1磅约0.45千克)的人造材料,火星表面上杂乱地散落着各种探测器以及废旧轨道飞行器的碎片。此外,科学家已经派出没有最终目的地的太空飞船,这艘飞船正在跨越冥王星。在我们自己的星系中,太空垃圾很多,包括废弃的人造卫星、破旧太空飞船的碎片和发射过的火箭残骸,有21 000  相似文献   

14.
预计一年后,西班牙一家公司开发的一种氦气球将把游客带到地球同温层。这种直径为128米的气球将爬升至离地35千米的高空,每人每趟5小时的旅行需花费人民币约90万元,但游客能体会到“太空旅游”的滋味,并且将有机会一瞥地球的曲线。乘坐这种“准飞船”应该会相当舒服,因为充压的吊舱直径达4米,  相似文献   

15.
为科学目的把人送入太空至今仍是花费巨大、值得争论的事情。不过,考虑到宇航员能为在空间望远镜选择新位置和完成空间望远镜的维护任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有理由继续推进载人航天计划。 当人类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进入太空时,许多人将其视为崭新的历史篇章,是人类向外太空移民这一必然的漫长过程的第一步。但迄今为止,宇航技术的发展并没有朝着太空移民目标前进多少。事实上,载人航天计划有时看起来似乎已经耗尽了这种初始爆发能量,正在凭惯性自由下落,就像用完了燃料的火箭沿着弧线飞回地球。  相似文献   

16.
协和式超音速喷气客机或许终有一天会陈列在博物馆中,然而,人类对超音速空中旅行的梦想仍然会继续下去。现今,正在研制的用于太空飞机的强有力火箭引擎能够以飞快的速度运送我们,并将以创新的方式将燃油重量限制到最低。科学家们正在研发可重复使用且强有力的火箭引擎。通常,亚轨道运行的太空飞机能够在四个小时内从伦敦飞到悉尼,包括使用普通喷气引擎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以2马赫(即两倍声速)速度飞行,而带有新型引擎的太空飞机其飞行速度将达到  相似文献   

17.
一个欧洲研究小组正在开发新一代Skylon航天飞机,这种飞机可重复使用,能将超过12t的货物送入轨道。而且飞机可以直接从跑道上起飞,在太空发射卫星后,自动安全地返回地球。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美国空客公司的"超音速喷气式飞机"获得了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的发明专利。这种超级飞机有效使用三种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和冲压式发动机三种,分别在不同状态下使用。通过机身下方的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离地起飞,飞  相似文献   

19.
前沿     
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0.
如果膨胀式太空飞船的原型机在飞行测试中成功的话,那么终有一天这种膨胀式“救生艇”就可以将在太空陷入进退两难的宇航员安全地送回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