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上海成立中国大陆第一个旅游集散中心以来,旅游集散中心在全国各大城市、景区(点)推广开来。一直以来,旅游集散中心的研究集中在其发展过程、运行模式、现存问题等方面,对旅游集散中心的类型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欠深入。而实际上,旅游集散中心有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在散客旅游规模不断扩大、散客旅游市场不断成熟的发展趋势下,旅游集散中心将朝规模化、信息化、专业化、网络化和联盟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韩雪 《科技咨询导报》2013,(18):253-254
旅游集散中心是一种新的散客旅游组织模式.它是由旅游部门监督指导,为进一步整合散客旅游资源和规范散客旅游市场提供综合性平台,更好的满足市民个性化旅游需求和促进自助游消费市场.旅游集散中心的出现,对优化城市旅游环境、提升城市的国际旅游形象和品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聊城市发展旅游集散中心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功能正由原来的散客空间组织向综合公共服务平台转变。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的发挥需要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景区空间整合的相关研究。笔者立足于解决城市旅游集散中心与旅游景区空间整合问题,基于设施选址理论,以创造城市游客总体满意程度最大为目标,构建了考虑交通方式、景区质量高低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与旅游景区空间整合模型 max∑i∈I∑j∈J∑k∈Kairig〗°ijkxijk。把所建模型应用于石家庄市,得出其合理的需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数目应为5个,确定了其旅游集散中心与旅游景区的空间整合联系,绘出整合图,提出了如下相关建议:1) 石家庄市应在当前的2个旅游集散中心基础上增加3个;2) 基于旅游集散中心与旅游景区整合的交通联系通道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需要加强;3) 平山县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应进一步加强,以保证旅游公共服务水平;4) 石家庄市政府需加大对旅游集散中心的介入程度,强化旅游集散中心公共务服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新疆旅游集散中心为研究对象,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政策、区位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对集散中心的建设背景进行分析,提出了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规划策略:选址布局上,建议选择交通港站型选址模式,构建网络化布局;运营上,建议选择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模式,实施规模化经营,提供智慧安全旅游服务,树立国际化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5.
当前,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功能正由原来的散客空间组织向综合公共服务平台转变。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的发挥需要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景区空间整合的相关研究。笔者立足于解决城市旅游集散中心与旅游景区空间整合问题,基于设施选址理论,以创造城市游客总体满意程度最大为目标,构建了考虑交通方式、景区质量高低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与旅游景区空间整合模型max∑i∈I∑j∈J∑k∈Kairig°ijkxijk。把所建模型应用于石家庄市,得出其合理的需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数目应为5个,确定了其旅游集散中心与旅游景区的空间整合联系,绘出整合图,提出了如下相关建议:1)石家庄市应在当前的2个旅游集散中心基础上增加3个;2)基于旅游集散中心与旅游景区整合的交通联系通道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需要加强;3)平山县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应进一步加强,以保证旅游公共服务水平;4)石家庄市政府需加大对旅游集散中心的介入程度,强化旅游集散中心公共务服功能。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及河南省构建"全国中部旅游集散中心"的重要城市,其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及运行将是满足该区域未来旅游业发展中散客旅游需求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对现有三种集散中心模型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郑州市旅游集散中心应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并从组建单位构成、经营定位、选址策略、服务内容、网站建设五个方面对郑州市旅游集散中心的运营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实践操作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当前,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功能正由原来的散客空间组织向综合公共服务平台转变.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的发挥需要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景区空间整合的相关研究.笔者立足于解决城市旅游集散中心与旅游景区空间整合问题,基于设施选址理论,以创造城市游客总体满意程度最大为目标,构建了考虑交通方式、景区质量高低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与旅游景区空间整合模型max∑∑∑i∈I j∈Jk∈Kairig°ijkxijk.把所建模型应用于石家庄市,得出其合理的需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数目应为5个,确定了其旅游集散中心与旅游景区的空间整合联系,绘出整合图,提出了如下相关建议:1)石家庄市应在当前的2个旅游集散中心基础上增加3个;2)基于旅游集散中心与旅游景区整合的交通联系通道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需要加强;3)平山县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应进一步加强,以保证旅游公共服务水平;4)石家庄市政府需加大对旅游集散中心的介入程度,强化旅游集散中心公共务服功能.  相似文献   

8.
袁洪渝 《科技信息》2011,(20):I0150-I0151,I0152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跨越式的发展,国内旅游市场日益成熟。与此同时,国内散客旅游市场在国内旅游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而也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关于国内散客旅游的研究主要内容集中表现在散客消费心理及行为、散客旅游市场、散客的旅行社服务、散客服务的电子商务以及旅游城市的散客集散中心与服务体系构建等几个方面。论文主要对国内散客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以期为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学者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南博会)的举办是南宁实现旅游业大跨步发展的启动器。南博会与南宁城市旅游相关产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发展会展旅游对南宁旅游业各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万州将成为三峡库区新兴的客流集散中心,具备建成三峡库区功能最完善的旅游服务中心的前提条件.把万州作为旅游接待中心必须围绕旅游交通通讯、旅游住宿、旅行社、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等方面精心建设,加强功能配套.把万州作为旅游目的地应以“山水移民生态城”作为总体产品,开发优势资源和特色文化,建设旅游精品.把万州建成三峡库区旅游服务中心,必须在旅游氛围营造、管理体制、旅游安全、产业政策、资金、人才、环保等方面建立起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凤凰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虽然局部地区在文化旅游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文化旅游规划缺乏顶层设计、旅游资源挖掘与整合不够、文化旅游设施建设薄弱、旅游人才队伍欠缺、区域合作有待加强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凤凰县文化旅游发展必须采取加强区域合作、强化政府主导型管理与引导、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打造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强化营销合作联动、加大旅游人才的建设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实现凤凰县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乐山市是一座具有悠久旅游文化历史的城市,但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滞后阻碍了乐山市旅游业的发展.乐山市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4个方面对旅游资源开发机制进行了合理的解析,弥补了乐山市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不足,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化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依据旅游关联城市的概念,分析我国旅游关联城市的特点以及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构建无障碍旅游目的地的角度,提出了旅游关联城市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创新旅游目的地评价方法为目的,基于旅游网络评论数据,从旅游目的地发展规模和质量两个维度构建旅游目的地关注度—满意度分析(ASA)模型.整合国内8大在线旅游平台评论数据,采集全国23 496个景点的1 368 052条有效评论,建立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基础数据库.通过模型化和可视化的方法对省域旅游目的地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网络旅游关注度呈现长尾和极化特征,约80%的在线旅游评论集中在10%的核心旅游景点;核心旅游景点空间聚集度呈现出由高到低的“东—中—西”格局;2)不同类型景点在网络关注度和满意度上均有明显差异,且游客对不同类型景点具有不同的正负面情感特征.基于上述特征分析,结合31个省市自治区ASA定位分析结果,提出了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发展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完善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将极大地促进旅游业发展。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旅游名城—桂林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进行研究,并用SPSS16.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桂林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存在信息网络重叠建设、市与县旅游咨询服务质量差距大等问题。藉此做出相应探讨,以期为桂林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余洁  王明康 《河南科学》2013,(10):1827-1832
通过构建济南市趵突泉景区游客满意度分析模型,运用SPSSl6.0分析软件对近300份有效样本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对该景区的游客满意度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趵突泉景区的满意度主要体现为5个感知维度,并且呈现出景区社会文化、游览舒适度、旅游吸引力、旅游服务、旅游设施依次递减的分布特征.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建议景区开发多元化多层次的泉水旅游产品,完善景区服务设施,优化景区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17.
李清 《科技信息》2010,(35):I0339-I0339,I0353
旅游业成为我国很多地方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为了推动荷塘区旅游业的发展,建议建立以仙庾岭为中心的生态旅游区、开发照明乡花木风光带旅游区、打造以东都文化广场为中心的商贸旅游区和开发以东湖公园为中心的人文旅游区;同时指出在发展地方旅游业时,政府部门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国际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徽省是旅游资源大省,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优势突出,现已成为安徽省重点发展产业.本文在分析安徽省国际旅游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海外客源市场的年际变化、空间分布、消费状况,着重探讨了其海外客源市场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对今后的海外客源市场开拓、国际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文山州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入手,运用聚集分形和关联分形的方法研究不同区域旅游景区(点)系统的空间分形结构特征,进而分析文山州景区(点)系统的分形结构特征和分维数,判断旅游景区之间的关联度,从而确定文山州旅游开发的空间构成情况和旅游开发的中心集散地,以此来分析文山旅游开发空间的发展轴线和节点,为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