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评述了相对论性核—核碰撞中弹核碎片的次级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目前 BNL/AGS 和 CERN/SPS 能区的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的物理。内容主要有: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的整体行为,领头重子的快度行为,重子与介子的横动量谱,奇异性产生,J/ψ压低,光子和氢子对的热力学发射,Bose-Einstein 关联,核阻止本领与核密度等。  相似文献   

3.
喷注淬灭现象是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可能产生高温高密新核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Gluon Plasma,QGP)的特征之一.我们分别测量质子-质子碰撞和重离子碰撞中的各种强子谱产额,并通过比较不同体系强子谱的产额,发现重离子碰撞中强子产额相对于质子-质子碰撞产额有所压低,进而研究喷注淬灭机制.不同强子产额的压低程度检验了一些理论预言,并为新的理论的提出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理想气体模型中麦克斯韦速度分量分布函数在高能核-核碰撞中的一些应用,得到了靶核和弹核碎片的分布规律以及相对论性单电荷粒子的赝快度分布.  相似文献   

5.
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最主要的物理目标之一是寻找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存在的证据并研究其特性.在研究QGP的诸多探针中,重味夸克偶素在重离子碰撞中由于"色屏蔽"效应而造成的压低被认为是QGP产生的直接信号.随着实验和理论的进展,人们发现QGP中的"再产生"和冷核物质效应也会显著地影响重味夸克偶素在重离子碰撞中的产额.近年来,以中美为主研制的STAR缪子探测器(MTD)大大提升了RHIC能区的重味夸克偶素实验研究能力,为探索其在QGP中的各项行为提供了精准的实验依据.本文总结了RHIC-STAR合作组近年来在200 GeV质子-金核和金核-金核对撞中重味夸克偶素J/ψ及Y的产生的实验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近年来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重味夸克偶素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极低横动量J/ψ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用柱模型研究了高能核-核碰撞中产生的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的结果表明,柱模型对实验给出的赝快度分布中的涨落现象给出了较好的解释.模型计算结果与200AGeV的质子,^16O和^32S与溴化银中心碰撞,14.6A和3.7A GeV的携Si与溴化银中心碰撞,以及158A GeV的208Pb-^208Pb中心碰撞的实验数据符合。  相似文献   

7.
根据高能核子—核碰撞中产生的簇射粒子的横能分布,考虑到核几何因素的影响后,得到了核—核碰撞的横能分布。计算结果与NA35协作组的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8.
引入密度函数与多重数分布的矩的定义,推广e^+e^-和pp作用中的矩分析到核作用中,分析相对论核-核碰撞的EMU01实验数据,计算了产生的带电粒子多重数分布的Hq值,系统研究了Hq对入射能量,射弹与靶核质量、赝快度区域以及碰撞中心度的依赖关系,比较和分析了简单与复杂碰撞系统的振荡结构以及可能的物理起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高能核碰撞中的粒子关联。首先将高能核碰撞分为三个能量区域,然后逐一研究其规律与特点,并分别计算其关联。本文重点是运用Q ̄(-r)K_r(Q)分布研究核碰撞中B-E关联,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10.
以J/ψ反常抑制现象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相变信号,在核与随动者吸收理论的基础上,导出了有相变产生时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J/ψ微分产生截面,并对NA50合作组给出的入射动量为158AGeV/c的Pb Pb碰撞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表明在NA50合作组的实验中,QGP物质已经产生.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高能核-核碰撞中直接电子对产生截面的理论结果,计算了高能氧核与核乳胶电磁作用中产生直接电子对的截面。  相似文献   

12.
在流体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袋模型分析了在零温有限密度极限下从夸克胶子等离子体(TGP)到强子气体(HG)的一级相变的演化图象。引入QGP所占系统体积的份额描述在有一级相变发生时QGP的强子化剩余率。结果表明强子化剩余率随固有时的增加从1(完全QGP相)逐渐减小到0(完全强子相)。给出了在QGP相、QGP和强子共存区以及强子气体相的能量密度和化学势随固有时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3.
Recently, significant abnormal enhancements in J/ψ and dilepton production have been observed in peripheral heavy-ion collisions at very low transverse momentum by the STAR, ALICE and ATLAS Collaborations. The observed excesses cannot be explained by hadronic prod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cold and hot medium effects, though it can be well described by coherent photoproduction calculations with nuclear overlap. Thes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of coherent photoproduction in hadronic heavy-ion collisions, which suggest novel probes for detecting the properties of quark-gluon plasma (QGP). In this work, we review recent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progress regarding coherent photoproduction in hadronic heavy-ion collisions.  相似文献   

14.
利用Glauber模型,讨论了重离子碰撞中的核子-核子碰撞数,并以此为基础,考虑了碰撞中核子的能量损失效应,给出了核-核碰撞末态多重数的赝快度分布随碰撞参数的变化方程.并用其分析了BRAHMS合作组在√sNN=200 GeV的Au+Au碰撞中的实验测量,所得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高能Au+Au碰撞末态多重数赝快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Glauber模型,计算出核核碰撞中的参与者数、旁观者数及二元核子核子碰撞数.考虑到能量损失和旁观者效应对末态带电粒子赝快度分布的影响,通过对核子核子碰撞快度分布的逐次叠加得到核核碰撞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并用其讨论了PHOBOS合作组在高能Au+Au碰撞所做的实验测量.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6.
在微扰QCD框架下,描述了强子—强子(p—p)作用中重夸克c-↑c和b-↑b的产生;基于Glauber模型,考虑核遮蔽效应,推广强子—强子相互作用到核—核(A—A)情况。模拟了LHC能区铅—铅(Pb—Pb)碰撞中重夸克产生和轻子衰变,预言了ALICE向前区域的μ子产生率和双μ不变质量谱,讨论了肛子产物的实验观察效应;建议了一种进行数据分析、抽出μ子对信号和背景产物的物理方案,预言了ALICE实验中关联μ子对的测量精度,解决了ALICE实验中复杂肛子产物的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RHIC能区质子-质子和重离子碰撞中粲物理的研究和进展.介绍了RHIC-STAR上开粲与粲偶素测量的最新成果.在从实验上验证QCD理论,理解重味夸克与介质相互作用,解释开粲与粲偶素不同的产生机制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并帮助我们研究和理解重离子碰撞产生的QGP新物质形态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