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对环梁施工重点难点进行了详尽的剖析,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J、K层预应力锚固头模板的三维模型用于整个环梁J、K层施工的模板加工、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前这三个重要阶段的控制。与以往的施工相比采用三维技术指导后整个施工过程得到了优化,从木工车间开始以精准的三维数据控制模板质量使得后续的一系列施工避免了质量风险,简化了后期的预应力管道的测量定位工作,节约了工期,提升了工程质量。展现了AutoCAD三维建模放样技术对环梁施工的突出贡献。同时对环梁的施工要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转换层模板与支架设计与施工研究,在相关工程技术概述中分别讨论了模板工程技术要求和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宜的转换层楼板施工中模板和支架的设计与计算点;然后探讨了类似工程设计参考的施工注意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制麦塔工程中锥底浸麦层这一特种结构层施工特点,着重介绍其工艺流程组织,构件定位,模板支设,钢筋预应力筋安装,预埋件安装,预应力筋张拉,为此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在于转换层的施工方案的确定,这将直接影响施工阶段的结构安全和工程质量,而在施工方案中对模板工程的控制又是重点。本文对转换结构的施工特点、施工控制要点做了介绍,并重点对模板工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施工阶段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统一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便于现场施工组织和安全检验,针对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建立了一个包含了基础刚度与施工模板支撑薄弱层参数的统一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建筑底部楼层承担的施工荷载随基础刚度降低而增大,当基础刚度降低到相当于0.5倍楼板厚度时,最大施工荷载比率会超过刚性基础条件下的最大施工荷载比率约3.2%;施工模板支撑薄弱层导致其上楼板承担的施工荷载增大,其下楼板承担的施工荷载减小,变化幅度约4.3%。因此,施工阶段必须考虑到基础刚度与模板支撑薄弱层。  相似文献   

6.
林国兴 《广东科技》2007,(8):107-108
本曾担任惠河高速公路第十三合同段大桥施工队长,主要负责本标段的4座大桥施工组织与管理.根据施工过程中施工与管理,总结桥面板高空模板安、拆、标高控制、现浇混凝土工艺,有所经验之谈,可做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雨田  吴昱娟 《广东科技》2010,19(14):93-94
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对转换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其自重及施工荷载较大,模板支撑的施工难度也较大,本文主要对转换层模板支撑形式及其选择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用实例加以说明,希望能对工程技术人员合理选用模板支撑形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施工技术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换层是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了转换层的施工特点、施工方法、模板支撑系统、钢筋工程及混凝土工程。  相似文献   

9.
根据梁式转换层结构施工难度大的特点,结合湛江霞湖广场怡福大厦工程实例,阐述了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模板支撑体系,钢筋、砼施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徐浚 《科技资讯》2006,(20):47-49
本文介绍了为使混凝土达到表面美观和内部密实、坚固耐久的目的,如何对现场混凝土施工进行质量控制。着重从模板的制安、隔离剂的选用、原材料的要求、配合比的制定、混凝土的拌合、灌注、捣固、养护方面分析了质量控制要点,同时对工程混凝土的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表面脱皮、砂面、“云彩”状及多气泡、裂纹等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避免措施,从而最终使混凝土施工达到“内实外美”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