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材料力学里,采取将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纵坐标正方向倒过来的方法,理顺了变形和内力关系。这样,有利于直观理解和记忆。将理顺后剪力图、弯矩图和挠曲线、转角以及危险截面应力图结合,使整个弯曲变形的内力图与实际变形的效果相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2.
如何用"荷载走向法"画剪力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中弯曲变形是最重要变形之一,分析弯曲内力是了解弯曲变形的关键,而弯曲内力包括剪力和弯矩两个内力因素,绘制弯曲时的内力图就是要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文章介绍了一种绘制剪力图的简单方法——荷载走向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利用材料力学方法结合微型机的绘图功能编写出的求多跨静定梁内力和变形的电算程序。本程序结构简单,计算方便,可以同时算出指定截面的内力和变形,並自动绘出全梁的剪力图、弯矩图和挠曲线。  相似文献   

4.
杨林 《甘肃科技》2006,22(8):88-90
利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绘制力学中的剪力图、弯矩图及内力包络图。  相似文献   

5.
简支梁、外伸梁和悬臂梁在集中力、集中力偶和分布载荷的作用下剪力和弯矩分析是工程力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正确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建立 ,有利于快速对梁进行弯曲应力分析和强度校核计算。本文试图通过运行VB程序 ,快速准确地生成剪力图和弯矩图 ,同时因VB可视化的特点 ,使运行界面更加友好和直观。这对工程分析和教学实践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叠加法是绘制承受复杂载荷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形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一方法,并重点分析了叠加法在成镜面对称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瑞清 《科技资讯》2011,(34):32-33
在《工程力学》中,绘制平面弯曲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是"直梁的弯曲"一章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规律绘图法用到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导数等相关知识,对于数学基础不很扎实的高职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本文中作者利用选取特殊点来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其方法更为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8.
本软件采用有限元法和截面法相结合,首先求出各种约束、各种荷载随机组合作用下的弯矩和剪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其次,采用C++Builder6.0,PhotoShop6.0程序,模拟显示了各种约束、各种荷载随机组合作用下的弯矩图和剪力图.  相似文献   

9.
利用荷载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关系及边界上外荷载与内力的关系,计算平面刚架的剪力的弯矩,并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相似文献   

10.
应用剪力图,弯矩图和代数二次函数极值的知识,对简支梁受移动载荷作用时最大剪力和最大弯矩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1.
阐明粱受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通用程序的一种设计方法。本方法输入参数少;输入直观简便且结果准确逼真。  相似文献   

12.
剪力的一阶导数等于梁上的载荷集度(载荷向下时为负值),弯矩的一阶导数等于剪力.承载剪力与弯矩的大小就是构件(梁)的载荷集度.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告诉我们:剪力图中某点处的斜率等于作用在梁上对应点处的载荷集度,弯矩图中某点处的斜率等于梁在对应截面上的剪力;而弯矩图中某一段曲线的凸凹性由该段上分布载荷的方向所决定.  相似文献   

13.
多跨梁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变形计算及其动态响应问题,在道路、桥梁及机械设计中广受重视.经典的力学方法对多跨超静定梁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的求解十分繁琐.采用奇异函数法,可以简化问题的求解.用奇异函数不需分段即可表示整梁的弯矩方程和挠度方程,输入到软件Mathcad中,通过数值计算和图形处理的功能模块,可以快速绘制任意横截面的内力及变形随移动载荷位置的变化曲线,进而确定指定截面的最不利荷载位置及全梁的最大弯矩及其截面位置.多跨梁在不同几何尺寸或不同大小的载荷作用下的内力图及变形图,只需在Mathcad软件中修改相应的参数即可得到.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现场测试结果,采用三维有限元技术分析低承台桥台桩基在台后路基填土过程中桩基沉降、桩身弯矩、桩顶水平变形、桩身剪力和桩侧附加水平挤压力随台后填土荷载增加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桩顶水平变形和桩身最大弯矩随填土荷载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深度方向20m范围内,桩身剪力图呈“S”型,桩侧附加水平挤压力图呈抛物线型.低承台桥台桩基力学模型等同于桩项和桩端嵌入一定深度、具有一定变位的超静定梁结构.本文所得结论可以为桥台桩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一种称之为“斜率跟踪法”的画剪力图和弯矩图的新方法用于“材料力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节省学时1/3左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由转角位移方程导出了一般形式刚架的变形校核公式。使用该公式时无需作弯矩图,仅由杆端弯矩即可对结构的计算结果进行校核。图9.参2。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滑移和剪切变形对部分充填式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变形影响,基于Timoshenk两广义位移理论和能量变分原理,提出组合梁变分计算模型和假定.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并结合边界条件,分别推导考虑双重变形模式的简支组合钢箱梁负弯矩区滑移微分方程、挠度及附加弯矩的联合弹性解析解.对比两根不同抗剪连接程度组合梁的实测值及理论公式计算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弹性阶段运用变分法推导的挠度及其滑移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吻合,从而证明了理论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张剑  张明钱 《科技信息》2009,(29):I0308-I0308,I0287
内力图是判断危险截面的依据之一,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内力图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材中阐述了用截面法列内力方程,求出各段截面的内力值,再画内力图的方法,但该方法计算量较大,作图效率低,出错率高。在分析研究了大量例题习题后,发现静定梁内力图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并且可以用这些规律判断剪力图和弯矩图正确与否.还可以简化作图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说是计算梁(轴)变形的一种数值计算法,然而由于建立了一个概念——等效弯矩,所以其结果却是精确解.因此称之为“等效弯矩法”. 等效弯矩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将一个弯矩方程表达的梁段,以一个具有常量的等效弯矩的梁段代替之,从而使梁的变形计算既简化又精确.此法亦便于用计算机进行运算. 此法能用于解静定梁、静不定梁、等截面梁、变截面梁、单根的梁与联合梁(轴系)等的变形。此法的优越性主要在于计算负载复杂的阶梯形变截面梁(轴)的变形。此法可推广到刚架的计算上.  相似文献   

20.
黎长发  李文兴  郑正 《科技信息》2011,(7):I0015-I0016
运用matlab数值分析软件,在保证梁的强度及其安全变形条件下,快速计算出梁各部弯矩及绘制弯矩图,找出梁上危险点,并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