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红楼梦》与《金瓶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和《红楼梦》与《金瓶梅》的比较 ,多方面阐述了《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红楼梦》对《金瓶梅》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汉初,《论语》出现了不同的传本。最著名的就是《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三《论》在出现的先后次序上是《齐论》、《鲁论》的出现要晚于《古论》。在内容、篇次、文字的异同上:《鲁论》与《古论》除篇次不同外。篇目、内容大体相同;《齐论》比《鲁论》和《古论》多“问王”、“知道”二篇,其他20篇中“细章文句”也多于《鲁论》和《古论》;在都有的20篇中,《齐论》、《鲁论》的篇次相同。在源流上,三《论》同源而异流。  相似文献   

3.
《授时历》被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历法,并且成为明朝《大统历》和朝鲜《七政算内篇》成书的基础。《七政算内篇》是朝鲜世宗时代(1418—1450年)取得的重要天文业绩之一,以《回回历》为基础,与《七政算外篇》一同于1444年编纂成书。《七政算内篇》的历元、天文常数和计算法等基本体系参照《授时历》,应数值则参照了《大统历》的辛巳应数。且把四余添加在推步的项目中,在计算日月食时使用的常数值则参考了元统1384年编纂的《大统历法通轨》,《七政算内篇》汲取了《授时历》和《大统历》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文选》是一部文学总集 ,问世较早。《晋纪总论》是《文选》中的一篇 ,通过《文选》与《晋书》和《资治通鉴》的对比 ,唯《文选》中的《晋纪总论》保持了原貌 ,这足以说明《文选》保存了大量已佚失的古籍片断 ,再加上诸多古人的注释中也保存了大量史籍的片断 ,能与正史“参互考校”,因而它对于辑佚、校勘、训诂、证史等诸多方面 ,是难能可贵的史料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深得金瓶壸奥”的脂批,道出了《红楼梦》与《金瓶梅》的渊源关系。本文从题材选择、构思立意、人物塑造、艺术表现、语言风貌五个方面和社会历史内涵与文化思想底蕴、艺术功力、诗意与美感、“蝉蜕于秽”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和超越,从而说明《红楼梦》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品位。  相似文献   

6.
历来讲《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基本不提或极少提到《世说新语》,本文则说明二者关系十分密切,具体表现在:《世说新语》为《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三国演义》不仅在运用这些资料时颇有特点,而且进行了充分的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相雨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3):76-80,119
《水浒传》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男英雄,但是其中的女英雄形象却不尽如人意;而《水浒后传》《后水浒传》和《荡寇志》等续书中的女英雄形象则不同程度地超越了《水浒传》。其中,《水浒后传》中的顾大嫂在外貌、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与《水浒传》中有所不同;《后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可爱的、充满女性色彩的女英雄屠俏;《荡寇志》则塑造了以陈丽卿、刘慧娘为首的一系列女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8.
明初《录鬼簿续编》记述了罗贯中创作《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部杂剧,却无创作《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记录,故而许多学者否认罗贯中拥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的著作权。但若从杂剧《风云会》的题材选择、思想倾向、人物形象、情节设计、文字语言等方面同《三国演义》、《水浒传》加以对比,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难以分割的内在关联。在未发现新的文献资料之前,戏曲家罗贯中拥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的著作权或部分著作权的观点,仍不失为一种最可信、最合理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两汉学术中始终存在兼治《易》、《老》的学术风气,这种学风直接促进了易学与道家思想的融合。《淮南子》以及严遵、扬雄、王充都追求《易》、《老》在义理上的契合,融汇贯通,成一家言。《周易参同契》则主要是运用《周易》和易学的思想来作为道教炼丹术的理论指导,形成独特的道家养生之术。总之,两汉兼治《易》、《老》的学术风气体现了儒、道思想的融合,不仅对魏晋玄学和道教易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为以儒道精神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鱼》     
董长晖 《科技智囊》2003,(2):109-109
记得在一年前有本流行一时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而当一些人在收到老板送来的“奶酪”时,就明白是递交辞呈的时候了。和《奶酪》一样,《鱼》也是一份管理快餐。不同的是,对于CEO来说,《鱼》更适合送给中层管理人员。因为它是一个很好的充电器——一个帮助员工和团队提高活力和效率的充电器。  相似文献   

11.
《左传》与《春秋》的关系,历来多有争辨,今人多以为《左传》为《春秋》之传。本文认为,《左传》与《春秋》各为自成体系的史书,并对各派观点进行了辨正。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先秦儒家的重要文献,《孟子》和《孝经》对"孝"都有着丰富的论述,前辈学者已经指出了两者的相似性。通过从"为何行孝"、"何谓孝"以及"如何行孝"等三个方面比较二者所蕴含的孝道思想,可见《孝经》与《孟子》的论述既有某些契合之处,又有着明显不同。这些不同显示出《孝经》鲜明的"移孝作忠"和"教孝劝忠"的思想特点,反映了先秦时期孝观念变化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3.
《群经音辨》为宋代贾昌朝所著的中国第一部多音多义词典。此书收录的字均见于《广韵》,一般认为,此书与《广韵》属于一个语音系统。但是,将此书的注音与《广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虽属同一语音系统,《音辨》却对《广韵》的反切仍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一、将类隔切改为音和切;二、按照当时的实际语音进行改变,表现出实际语音的音系情况。因此,《群经音辨》不仅反映了实际语音风貌,同时为《广韵》反切的研究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科技》2008,7(2):80-80
近日,英国《自然》杂志、美国《科学》杂志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分别以专题报道、专访和评论文章的形式纷纷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知彬和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Nils Stenseth的一项合作成果进行了报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南朝共有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分别记载宋齐梁陈的历史。通过对《宋书》《南齐书》《梁书》民族列传的研究,可以看到在南北朝时期虽然大一统中国出现了多个政权分立的状况,但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仍然在延续,中华民族共同体仍然在发展,而且为下一个历史时期更大规模的大一统格局进行着质和量的积累,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故研究《宋书》《南齐书》《梁书》民族列传中的南北方民族关系便具有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在民族史的撰述上有杰出的成就。《史记》在体例上有开创  性贡献 ,为我们研究这些民族的史事留下了最早最有权威性的历史资料 ;《史记》反映了司马迁进步的民族  史观。《汉书》继承《史记》对民族史的重视 ,也为各民族立传。班固在史观、史识方面比不上《史记》 ,但仍  取得了很多成就 ,在整齐体例、扩充材料等方面 ,大大丰富了民族史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广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的韵书,其中有46个字头下引用《周易》或说明《周易》的用字情况,部分保存了唐宋时《周易》的面貌。今就其所引《周易》与今本《周易》相异之处进行勘校。  相似文献   

18.
邓国雄 《科技信息》2011,(24):376-376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数与形结合的学好《高等代数》和《解析几何》两门数学专业基础课,本文讨论了将《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两门课程合并教学的必要性及两门课程合并后的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手段改进。  相似文献   

19.
《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文化典籍,融合兼采了多家思想,对《庄子》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接收态度,多处以不同形式援引化用《庄子》入文,包括以点明出处的方式引用《庄子》语句,对庄子寓言本义予以继承、发展、改造,或者直接吸收其思想观点.引用后的庄子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其固有的偏激苛责,更符合《吕氏春秋》所持的抚民以静的政治追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评析高中语文新增课文《宽容·序言》及《宽容》一书。文章介绍了房龙及其《宽容》的有关问题,侧重论析了“序言”的意义、《宽容》一书力主宽容反对专横暴虐的新人文倾向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