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危机矿山地质资料信息集成系统是危机矿山勘查项目成果集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户查询利用和共享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成果的一种网络服务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开发该系统的必要性,然后重点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和系统实现的功能。希望本文在危矿成果的推广应用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孙瑞 《科技信息》2010,(33):I0368-I0368,I0393
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多数矿山的勘查深度一般在500m以浅,而相当一部分危机矿山的深部和外围存在着许多未经充分勘查的成矿远景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试点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最新的成矿理论也表明在我国大陆深部蕴藏着潜力巨大的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3.
我国火山岩型铀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理论基础上,结合相山铀矿田危机矿山科研成果与前人成果资料,构建了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系统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要素的火山岩型铀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并阐述了其应用流程,对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勘查具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磊 《科技信息》2011,(33):I0046-I0046,I0054
随着黄金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后备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相继出现了一大批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危机黄金矿山,其实,对绝大多数危机矿山而言.其深部的资源并未枯竭,找矿潜力仍然很大。在此现状下,以构造地质研究为基础,选择合理的有效途径与方法,通过建立构造控矿模型、矿化空间分带模型和矿体空间定位模型,对深部矿体进行定位预测,可为矿山深部探矿提供可靠理论依据,是解决危机矿山后备资源不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坑道综合物探方法在生产矿山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决生产矿山资源危急问题 ,寻找危急矿山可接替资源 ,将综合物探方法技术引入到矿山的坑道勘探中 ,即充分利用矿山坑道的有利条件 ,根据具体情况 ,将自然电位法、视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充电电位法以及浅层地震等物探方法技术进行组合 ,灵活运用 ,解决了生产矿山矿体的产状及延深 ,在危急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等问题 ,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实践表明 :坑道物探方法对于指导生产矿山的巷道掘进、二轮找矿及矿山资源的有效利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甘肃花牛山铅锌矿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开泉 《甘肃科技》2010,26(12):38-40,30
甘肃柳园花牛山金银铅锌多金属矿田是1958年由甘肃省地质局发现并勘查评价后,由瓜州县政府组织开采,属国有矿山企业。通过多年开采证实,矿石储量变化较大,属严重危机矿山。2008年全国危机矿山办公室批准进行接替资源勘查,开展了物探工作,经地面磁测、激电中梯剖面测量,新发现异常(与原异常对比)重现性良好,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异常显示在主矿带的外围及深部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为此,在已知矿区上进行了物探方法对比,总结物探异常的找矿标志,建立了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7.
山南矿区横涧、岗上英、石马山矿床历经40余年开采,资源严重危机,急需开展接替资源勘查.在深化矿区铀成矿地质特征、关键成矿要素及铀矿化定位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认为矿区内三个铀矿床均可归属为斑岩型铀矿床,据此明确了接替资源勘查找矿目标及技术思路.基于相似类比和地质异常理论,通过攻深找盲物化探技术,提取了各类铀成矿信息,对矿区...  相似文献   

8.
伴随经济进展,矿产原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设定好的矿区,有着明晰的数量限制;再去发觉新矿区,是较艰难的.这种情形之下,带有技术特性的深部找矿,正逐渐被注重.深部找矿范畴之中的侧重点,整合了本源的地质调研、物探及对应着的化探技术.在这之中,地质调研得来的数值,是找矿依循的条件;物探及化探,是添加进来的技术支撑.金属矿床特有的深部找矿,能寻找出可用的接替资源,化解现今时段的短缺疑难.有必要明晰深部找矿特有的进展状态、地质作用态势下的找矿问题.经由地质研究,探究应被注重的多样难题.  相似文献   

9.
准确地厘定矿山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才能有效地开展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以水文地质学与矿山环境评价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入广致煤矿现场,复核矿山地质环境条件,详细分析矿山环境问题现状.基于矿业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开采深度、上下山移动角和边界角以及地下水均衡理论,系统地分析和计算广致煤矿采掘活动对矿山环境的不同类型影响范围:利用上下山移动角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影响大区、上下山边界角划定井下开采影响范围和采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大井法"定出矿区疏排水影响范围.开展矿山环境影响预测与综合评估,同时,依据矿山环境问题类型影响程度,相应地将其划分为矿山环境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较轻区三大类,并给出其量化指标.研究成果为广致煤矿开采过程所导致的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手段,通过对比研究蚀变矿物的空间分带特征和矿(化)体在空间的展布形态所建立的找矿预测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选取某斑岩型钼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蚀变矿物分带"找矿预测理论,展开蚀变矿物与矿体的空间分布关系的对比研究,并对蚀变矿物进行分带,最终建立起该矿区三维蚀变矿物空间分带模型。其结果显示,矿区蚀变矿物在空间上与矿(化)体之间关系密切,并具有向北部继续延伸的趋势,表明矿区在北部仍有较大的勘查找矿潜力;其结果与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所指示的方向是一致的,从而验证了"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蚀变矿物分带"理论在找矿预测工作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教学实践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运用教学新模式下的教学方法,把信息技术和专业知识充分地结合起来,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多媒体教学实践与教学效果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代表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方向,要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必须同时对所有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特别是专业技术基础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结合课程的现状和特点,发挥多媒体优势,突出技术教育规律,使之为现代教育思想服务,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多媒体教学向高水平持续发展,满足教育的根本需求。  相似文献   

12.
摘 要:在矿山实际生产过程中,涌水量精确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预测值准确度不够的问题,本文运用大井法和GMS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某矿坑涌水量双重预测对比分析。采用地下水动力学“大井法”的承压转无压公式:得出最大降深平均涌水量为47948m3/d,最小降深平均涌水量为46501m3/d;使用GMS数值模拟软件得出矿坑平均涌水量为32000m3/d,最大涌水量为38000m3/d。对二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大井法预测公式是在含水层水平、等厚、均质等严格条件下推导出来的,但矿山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满足公式的前提条件,其预测结果将会偏大;数值模拟方法适应性强,预测精度高,已经被大量应用于各个方面,由该方法得出的数据将会比大井法得出的数据范围小且更为精确。双重预测方法得出该矿坑涌水量的大范围和小范围预测值,结果表明该矿坑涌水量较大是不争的事实,研究成果将为开采矿山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工业生态学的矿山充填模式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工业生态学的观点阐述了矿山环境问题的新观念和矿山工业生态系统;建立了充分利用矿山废料的矿山充填模式,把矿山充填作为矿山固体废料资源化的有效手段,通过矿山充填将矿山废料转化为矿山内部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向地表排放矿山废料量,从根本上解决矿山环境污染问题,提高资源效率,实现矿山效益最大化;提出并阐述了矿山充填新模式的3个基本要素:充填技术、经济效益、废料资源化,分析了通过矿山充填实现矿山固体废料零排放在技术、经济和废料流量匹配条件等方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金川镍矿开采深度增加地压增大和品位降低,既增大采矿难度,也降低了采矿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矿山每年排放出大量废弃物,使矿山面临严峻的环保压力。利用固体废弃物开发新型充填胶凝材料,并以此为契机,实施废弃物资源化应用,是金川矿山实现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简要介绍充填胶凝材料研究进展,分析金川矿山开发新型充填胶凝材料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然后,提出利用矿渣开发金川矿山新型充填胶凝材料的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最后,针对金川矿山镍钴资源开采与利用现状,提出以新型充填胶凝材料为突破口,开展废石、废渣、尾砂等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途径,展望金川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人类社会发展与地下矿产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阐述了新千年的采矿业必须通过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工艺,合理、有效地利用地下资源,保护环境。同时在分析目前采矿业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定位与提升:“红色资源”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色”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从如何理解红色和资源对红色资源进行了定位,认为红色资源最本质的定义应为: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能够为我们今天所开发并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红色资源的拓展和提升离不开党史研究的深化和正确的红色资源观的树立。红色资源有效的转化不仅需要在红色资源的开发模式上共享,转化方式上的社会化、具象化和实践化,还需要在教育对象上因时、因人施教。  相似文献   

17.
王晓蕾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4):5457-5467
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量主要集中在大于3 500 m埋深范围内,对其实施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藏的主要分布范围,在总结分析深层页岩气藏中关于应力与物性关系、脆性与岩石破裂模式、水平应力差与压裂改造效果等方面的特征基础上,深入剖析在对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实施勘探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关于勘探开发风险深度、钻完井以及压裂技术等相关问题。对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埋深4 500 m为目前深层页岩气藏的勘探风险深度;在钻完井方面,建议采用强抑制水基钻井液,加强地震解释,优化水平井钻井轨迹和方位,采用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等;在水力压裂方面,建议改变射孔方式,采用拉链式同步压裂,使用多尺寸粒径支撑剂以充填多级裂缝,考虑使用液氮等环保型压裂介质,建立和优化多流体运移机制的试井数学模型等。  相似文献   

18.
煤矿井下清洁开采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矿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与矿井开采技术有直接的关系,对采矿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即废矸石、废水及粉尘、噪声等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全煤巷开拓方式、采区巷道全煤化、减少煤岩开采过程中混矸石量;采煤机径向雾屏降尘、溜煤眼粉尘的控制、凿岩时粉尘的治理、爆破时粉尘的控制;井下废水的处理;井下废水的净化;噪声控制等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实现清洁开采,保护生态环境和井下生产的安全,以保持能源生产、消费和生态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资源枯竭型城市灾害预测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业城市资源枯竭后,矿山开采衍生灾害长时间继续发生,同时还会形成新的灾害。资源枯竭城市灾害主要为地下、地表、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灾害。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灾害成因及演化过程,并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灾害预测与控制应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单头“W”形螺旋槽管强化传热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头“W”形螺旋槽管是在螺旋槽管的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新型强化管。本文研究了各种结构参数对流动和紊流换热特性的影响,从理论上探讨了其强化传热机理,并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管的性能明显优于光滑管,在p/e=10~14范围内且具有小螺距和适当槽深的单头“W”形螺旋槽管的综合性能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