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伴着2014年的新年钟声,全新改版的《知识就是力量》登台亮相,呈现给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作为杂志社新一届理事会的理事长,我谨代表理事会向《知识就是力量》的新老读者、作者、编者,以及所有关心、呵护过这本杂志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知识就是力量》已悄然走过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历程。1956年春,在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中,新中国迎来第一次科普高潮。当时,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劳动部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创办了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的《知识就是力量》科普期刊。"知识就是力量"——英国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这句名言,由此连同杂志一道,迅即风靡全国。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迎来科普的第二个春天,  相似文献   

2.
每当我拿到《知识就是力量》这本刊物时.发现几乎每期都登载有关鸟类知识的文章并配有精美、生动的鸟类照片。对于这类文章我都会反复、认真地拜读,仔细欣赏这些照片.让我受益匪浅。我感谢这些文章的作者和摄影家们.是他们让我丰富了这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在科普期刊的百花园里,《知识就是力量》这朵小花已经绽开了40个年头。如今,每当回忆起在它生长的土地上耕耘的10年,我总是怀着深深的留恋,别有一番思情在心头。 记得我在中学读书时,从我的酷爱读书的姐夫那里得到了自创刊以来的全套《知识就是力量》,由此,中学时代的我便格外钟情于这本杂志,并对它的编者产生敬仰之情。因此,当15年前,我步入《知识就是力量》编辑部的大门时,内心是何等的激动和喜悦啊!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正>大自然探索编辑部:我是《大自然探索》的一个老读者,自从发现并喜欢上这本"揭示自然奥秘,再现探索历程"的科学月刊后,一直把她视为我的文化生活方面的宝贵财富。因为这本16开80页全彩科学月刊,非常通俗地介绍了自然科学的知识;有力地帮助人们清除了迷信的、愚昧的糊涂思想。这样一来.也使读者的精神世界达到了丰富多彩。自2006年第1期开始至2012年12期为止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我是贵刊的新读者,看过几期《知识就是力量》后,发现这本刊物不仅有较高的品位和格调,而且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较好的指导性,不仅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而且能给读者广泛的知识和有益的启迪。从此以后,《知识就是力量》成了我的心爱之物。每次出差时,总忘不了带上一本《知识就是力量》,有了她陪伴我,旅途的孤独和寂寞全没了。而且,经常被邻座的旅客借阅。有时候几个人同时争着看。于是,我萌发了这样的念头:当一名《知识就是力量》的义务宣传员。即利用出差的机会,多带上几本《知识就是力量》,无论是乘飞机、坐火车…  相似文献   

6.
我可以说是《知识就是力量》的老朋友。这个“老”字有双重意义。其一,从年岁上看,是年龄老的朋友。其二,从与《知识就是力量》的关系上看,《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不久,我就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是作为一名忠实读者,后来是读者兼作者。它伴随我走过了从青年到老年的历程,对我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同它是有  相似文献   

7.
正《知识就是力量》创刊500期了。500期,是一本杂志铸造自己历史的500步。58年来,《知识就是力量》走过了在中国人民尤其是亿万青少年中传播科学知识、点燃科学梦想的不平凡历程。《知识就是力量》为我国科普事业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新的开始     
岁月把时光的幕布轻轻一掀,翩翩少年那如梦的双眸便逝去了天真,蓄满了深沉;岁月把年华的刻刀缓缓一划,婀娜少女光洁的额头上便抹去了稚嫩,倾注了成熟;岁月把传承的钢笔微微一顿,1956年创刊的《知识就是力量》便淡去了昨天,积攒了沉淀,掀开了新篇。欢迎你,我们的老朋友、新伙伴,让我们一同捧读这本《知识就是力量》。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老读者,我热烈祝贺《世界科学》创办20周年。趁这次征文活动表达我对她的热爱感激之情.并衷心祝愿她越办越有魅力。我是1985年见到《世界科学》的,1986年我就订阅她,至今已经整整10年了。订阅她是出于我对科学的关心和热爱,也是工作需要科技知识,由于她质量不错,所以我一年又一年地订阅,从没有间断过,别的杂志我很多是订阅一阵又不订了,唯独这一世界科学”10年来我没有停订过。10年来的阅读,对我工作和个人科学素养提高都帮助极大。因此我十分喜欢和重视这本杂志。尽管目前由于我国国民科技素质还不高,大家对科普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知识就是力量》2009,(3):80-80
我看《知识就是力量》:我是一名即将走上社会的女大学生。在中学时开始在阅览室浏览《知识就是力量》。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这本期刊可以说是包罗世间万象.以科学技术为主,人文经管为辅,趣味性也很吸引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知识就是力量》2006,(5):80-80
《知识就是力量》陪伴我40个年头了,很怀念童年看《知识就是力量》时的那份天真和幻想,现在想起来依然回味无穷。我也算是个比较新潮的老年人,喜欢科幻连载小说,看起来那叫一个起劲儿,真正做到了废寝忘食。“知力”里面的健康报道也很不错,对我们这样的老年人来说非常合适。希望你们可以多加点科幻、连载小说类和健康类的内容。我对你们充满希望。一个在“知力”熏陶下成长的“小孩”。吉林老韬在这个五彩缤纷的社会里千奇百怪的杂志琳琅满目。我为什么喜欢上了《知识就是力量》?包装和别的杂志没法比, 价格也没法比,封面更是不吸引人的注意力。但是她有丰富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作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战略选择,是科学腾飞的两翼。身为科普读物尖兵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依然走过了50年风雨历程,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即将步入更加辉煌的明天。历史的回顾在1956年中央提出的“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号召鼓舞下,中国迎来了第一次科普高潮,《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于此时。在创刊之初,刊物基本译转前苏联《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的文章,随着国家科学事业日益兴旺,开始刊发本土科普作品。在经历了不堪…  相似文献   

13.
王天一同志逝世的消息使我感到震惊,也使我心潮翻滚,回忆起许多往事以及和他深厚的友谊。 王天一,他是一名不知疲倦的科普战士,是中国科普期刊事业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一生是为科普事业奉献的一生,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他曾刨办过《科学大众》、《大众医学》、《大众农业》等科普期刊,而且也领导和编辑过《知识就是力量》,使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使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得以广泛传播。他科普工作的最大特点是把科普创作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来信内容被本栏目摘登过的朋友,将会收到杂志社赠送的礼品——本刊编辑部我是贵刊的老读者了,从初一就开始订阅《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一直坚持不懈整整8年,现在我已经上大学二年级了。很遗憾,学校的阅览室中没有我最喜爱杂志——《知识就是力量》,而且我在杭州城找了许许多多的书店,竟然也没有找到,就像很久没有看见老朋友一样地想念它。我想《知识就是力量》是一本很好的科学普及杂志,而杭州偌大一个城市,竟然如此稀缺。如果可能,我很乐意把贵刊向各书店推荐,以扩大贵刊发行量和影响力。浙江吴新像杭州这样著名的文化城市,都看不到零售的《…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在三个半月前,也就是步入千年的对天,那时也是我功课较为繁忙的时间为厂能够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使自己多懂得一些知识,在一个朋反的提议下,我订了半年的《大自然探索》。2O00年第一期到手后,班里的同学一个接一个的争着看这本杂志,语文老师看后也向同学们介绍:“这本杂志上的自然地理等知识很丰富,可以增长同学们的见识,看了是很有好处的。”听后自然便产生一种自豪的感觉。山西万计委五十、对去年我从同事家中偶然看到贵刊,稍稍阅读之后,觉得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科普读物,于是我自费今年订了。每期我都仔细地每又必读一遍,…  相似文献   

16.
热播《大长今》的时候,使我成了“长今迷”。偶然看到《知识就是力量》的一期封面要目上名为“《大长今》中的养生之道:鼓漱”。难道印象中内容枯燥严肃的科普杂志也这样紧跟时代脚步?当我打开这本杂志认真看完后,才知道原来大长今的保健方法都是中国典型的传统养生之术!随之而来让我对里面更多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在《筷子之思》中,原来小小的筷子也蕴含着很深奥的科学知识。美国登上火星的探测器中的装备就是利用筷子的原理研制而成,更有意思的是居然还有“筷子数学公式”。想看星星飞到“天象星座”,想看海底生物就游进“潜海世界”,要是…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来信内容被本栏目刊登的朋友将会收到杂志社的礼品。——本刊编辑部《知识就是力量》的编者:你们好我是在学校图书馆发现这本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知识就是力量》的编辑们:你们好!我已经是一名老读者了,而且希望继续成为《知力》的忠实朋友。我是一个很喜欢设想的人,常常因为有了新点子而感到欣喜若狂,也常常因为没有创造灵感而忧伤。我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投稿给贵社了,第一因为忙于考试,第二因为没有灵感。这些天也不怎么的,突然有了突破口,想了一些不成熟的玩意,草草写了出来,寄给贵社。希望莫见笑,权当我和编辑们聊天吧,你们真是在辛苦了!我想提一个建议,就是能否将《知力》改成半月刊,这样既能增加新知识的流动速度,又能使读者在单位时间内获得双倍于平常的知识。当然了,这也意味…  相似文献   

19.
和《世界科学》的姻缘正是说来话长。80年代初,自己刚刚步入科普创作大门,寻找题材成为当时最热衷的追求之一。一次偶然机会,在图书馆里拜读了《世界科学》,看着,看着,悠然之间觉得眼前一亮,发现其中一些文章,作为科普创作素材,具有非常难得的价值。譬如说,首先她很新鲜,是国际上科学进展的最新反映。其次,她说理透彻,知识层次高,具有权威性,而且涉及面广,特别是我感兴趣的生物学知识,占的比例颇大,几乎达四分之一,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面对着这本近乎理想化的刊物,骤然之间,自己就象找到了一处蕴…  相似文献   

20.
武汉读者严学余同志来信,要求了解《知识就是力量》创刊和发展经过,问询它的早期工作人员。为此我们专访了在《知识就是力量》开创初期,为它辛勤奔波、操劳的主要负责人王天一同志。 王天一同志是一位科普老编辑,今已80高龄。在他近60年的编辑生涯中,有很多值得铭记的事例。这里我们且从他身边的一摞“财富”来回溯往事。 这是什么“财富”呢?有抗战前仅出3期的《科学大众》,有坚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