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立人 《科学》2007,59(3):29-33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出现并大量使用了各种用途的卫星和航天器,绝大部分与信息有关,例如光学遥感卫星、微波遥感卫星、军事侦查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星座、GPS导航卫星、深空探测卫星、科学实验卫星,等等。卫星(包括各种航天器)之间,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目前采用微波手段,由于无线电载波频率的限制(约10吉赫),  相似文献   

2.
发射到宇宙空间的卫星向人类提供用其它方法无法获得的宝贵信息,但问题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大型卫星造价高昂,因此,发展小型廉价的卫星便成了空间技术研究人员的努力方向之一。目前,英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已经成功地研制出了被称为现代小卫星的微型、多功能卫星。这种微型卫星以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发展为基础,可以在非常小的体积和重量之下实现非常强的功能。跟大卫星一样,它同样可以提供通信、遥控以及科学实验方面的应用。这种微型卫星只有70cm高,30cm见方。每一个造价只须300万美元,而一颗大型的卫星造价则可达1.6亿美…  相似文献   

3.
据国家海洋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透露,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其中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洋监测卫星系列(又叫海陆雷达卫星),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同时,也加强对我国黄岩岛、钓鱼岛以及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目前,我国已发射3颗海洋卫星,包括2颗海洋1号系列水色卫星和1颗海洋2号系歹U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实现了对包括黄岩岛在内的南海海域的海洋环境观测监测。  相似文献   

4.
数字港城     
《科学》2006,58(3):F0004-F0004
临港新城卫星遥感景像图像,东海大桥,临港新城建设前的原貌,洋山深水港卫星遥感影像图  相似文献   

5.
国际媒体在2005年12月28日纷纷评论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首颗实验卫星“Giove-A”发射升空,认为“伽利略”卫星升空打破了美国的垄断,是对美GPS霸权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美国科学家最近宣布,两颗体积比移动电话大不了多少、与移动电话使用相同的无线技术的微型卫星,可能为通讯技术的未来铺平道路。 这两颗“微微卫星”(picosata)是有史以来被送入太空的最小卫星,于今年1月26日发射升空。两颗卫星的重量不到半磅,体积仅为4英寸X3英寸Xl英寸。 指挥这次实验飞行的航空航天公司的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该公司负责此次飞行计划的欧内斯特·鲁滨逊说,这两颗微型卫星证明了它们可以接收并传送地球发来的信号,从而开创了微型卫星的新时代。微型卫星将不可避免地取代如今正围绕地球飞行的众多…  相似文献   

7.
陈悦 《科学之友》2006,(5):34-36
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目前已经开始初样研制,“嫦娥探月”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 “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目前这种卫星已经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在该阶段,将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2颗初样卫星来承担卫星测试工作。 航天专家介绍,电性星的试验主要是用于一些带有电子性能设备的综合测试,结构星的试验主要是考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温度控制设计的合理性。这2颗初样星的结构制造现在已经完成,并开始整星测试。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嫦娥一号”正样卫星的研制,随后将进入卫星正样星的研制阶段。 此外,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目前己经投入生产。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长征三号甲”火箭进行了41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的可靠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地球上人们第天面对的问题很多,为什么还要对天上的问题加以注意?其实,空间事业同第一个人、每一项事业都密功相关。人类每天都在享受着空间事业带来的成果,比如卫星电视、卫星通讯、卫星气象预报。举个小例子,我国有关部门为股票交易市场设计了以卫星通讯为基础的股票交易信息传递系统:一种股票的交易去时只需0.27秒,整个空中段0.54秒就完成一笔交易.这样无论对上海、深圳,还是对边远地区如新疆的喀什、西藏的拉萨的股民,机会都是均等的。同时,人类还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卫星来监测大地、发现资源。在军事方面,卫星的作用就更为…  相似文献   

9.
GPS系统硬件延迟修正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常青  张东和  肖佐  张其善 《科学通报》2000,45(15):1676-1680
给出了GPS系统硬件延迟的估计模型及卫星和接收机相对硬件延迟的计算方法,给出了GPS系统硬件延迟、卫星和接收机相对硬件延迟和TEC的计算结果,并对GPS系统硬件延迟及卫星和接收机硬件延迟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它们是非常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2012年7月25日。我国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吕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成功地发射了天链一号03星,把卫星送人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数日后该星顺利定点于静止轨道预设位置。这标志着天链一号3颗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并有力地拓展了中国航天测控通信网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融化的南极     
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已经变成一座孤岛,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北极固冰盖面积在2008年8月只有526万平方千米,这是卫星观测30年以来的第二大夏季融冰纪录。  相似文献   

12.
太空救助     
截至2020年统计,地球宇宙空间已有4万多个飞行物,除3000多个各式卫星和空间站外,其余都成为太空垃圾。这些被废弃的卫星和散落的飞行器件,在围绕地球无规则地飞行,给宇宙事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已多次发生太空撞击事故。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空间治理公约”,并决定由4个国家的载人宇宙飞船轮换执行太空垃圾回收任务,这4个国家是:美国、俄国、中国和法国。美国飞船于2020年10月飞入太空,计划工作5个月。这艘飞船工作得很顺利,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回收废弃卫星6颗和太阳能天线架1个。每回收一颗卫星后,要取出卫星里的“黑匣子”…  相似文献   

13.
长暴与短暴 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发射了一组名为“维拉”(Vela)的探测卫星,其目的是探测发生在大气层和外层空间的核爆炸。那时,世界正处在冷战时期。美国想用这种卫星监测其他国家,尤其是苏联的核试验。  相似文献   

14.
结合TOPEX/Poseidon(T/P)SE星和Jason-1卫星高度计资料,对连续12年多的卫星测高资料,采用调和分析方法计算卫星沿轨各点的潮汐调和常数,根据无潮点周围迟角的变化规律来探讨该海域的S2分潮无潮点存在性问题.结果表明:在大纳土纳岛附近不存在S2分潮的无潮点,而是存在一条驻波的节线,在节线上,S2分潮的振幅接近于零.  相似文献   

15.
1960年8月中旬,艾森豪威尔总统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成功地回收了在发现者XIII号卫星上飞人运行轨道的美国国旗。由于座舱内运载的旗子溅落在夏威夷海洋东北部,所以这面旗子被海军直升飞机回收,挂在一艘等候艇的甲板上。这是首次把物体送人太空,并安全返回地球的一次重大事件。艾森豪威尔骄傲地展开这面旗子对记者说.发现者号卫星的发射是致力于探索空间环境条件的科学研究之组成部分。但他是不诚实的。发现者号卫星无非是掩护被称为Corona的秘密空间侦察计划。中央情报局和空军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研制的Corona卫星是打算送回苏联和中…  相似文献   

16.
<正>技术进步和商业激励的步伐远远超过太空规则的制定。根据向通信监管理机构提交许可申请数量做出的预测是,到2027年可能有数十万颗人造卫星在近地轨道中环绕地球运行。2019年大约有3 300颗活跃和废弃的近地轨道卫星,而现在的数字是约6 300颗。当全球各地的公司急匆匆地发射大量卫星进入近地轨道,天文学家们在考虑潜在影响:太空能容纳多少卫星?  相似文献   

17.
早在70年代中期,当人造卫星的应用趋于商业化时,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远程教育便应运而生,当时的主要用户是企业,通过租赁卫星,由公司总部用统一的教材通过卫星对分布在外地的子公司实施员工培训计划。明年代中期,卫星远程教育开始广泛用于对边远地区实施基础教育,实践证实其效果十分显著。进入叨年代后,尤其是因特网的崛起,使远程教育开始走向网络化;而近几年普及网络教育的呼声在许多国家日益高涨,其势头不亚于网络商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lpes年7月在其一项调查报告中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教育滞…  相似文献   

18.
顾炳鑫 《科学之友》2002,(12):11-11
在当前世界高、新、尖技术领域里,卫星产业堪称佼佼者。在多彩的卫星大家族中,现代小卫星脱颖而出,成为日渐威风的新一族。卫星最初以重量作依据划分为大卫星与小卫星,如英国目前流行的分类是:大于3.5t为巨卫星,大于1.5t为大卫星,大于500千克为中卫星,小于500千克为小卫星。后有了新概念,按每千克重量所能提供的功能即“功能密度”划分,小卫星即分为简单小卫星和现代小卫星。人们现在通常指的小卫星就是现代小卫星,国际上对它称呼很多,诸如廉价卫星、超小卫星、微卫星、纳卫星、皮卫星、飞卫星等皆是。  相似文献   

19.
《世界科学》2009,(5):F0002-F0002
不久前,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卡西尼”号航天器拍摄的一系列精美土星图片,展示了土星、土星轨道卫星、土星环等概貌,包括土星大气及表面状况,如在土星环中,安静、优美的土星环零叠围绕在土星的轨道上,与土星轨道卫星坑坑洼洼的表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20.
2009年2月10日,美国一颗商用通信卫星“铱33”号与俄罗斯一颗报废卫星“宇宙2251”号,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上空、相距地面大约790千米的太空相撞,相撞后两颗粉身碎骨的卫星产生的“残碎片云”便散布在茫茫太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