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羚牛,又称扭角羚, 仅产于亚洲的中国、印 度、尼泊尔、不丹和缅甸 五个国家,中国是羚牛资 源最丰昌的国家,分布区域在北纬25°15′-34°10′,东经97°30°-109°30′之间。羚牛属中国一级保护动物,被中国公布的红皮书列为濒危种,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公布的红皮书列为珍贵级。 1984年,美国纽约动物学会国际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组织负责人乔治B·沙勒博士,在四川北部岷山地区见到了扭角羚。沙勒博士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后,把这种动物称为“六不像”:庞大的背脊隆起像棕熊,绷紧的脸部像驼鹿,宽而扁的…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05,(12):76-76
塑翌,’一 追踪大食蚊兽 动物的脸 动物如何导航 时间:打造兰花成熟之美 植物的智慧 动物界的“爱迪生” 秦岭羚牛 千奇百怪的动物家庭 卫星跟踪滇金丝猴 鼻行怪物 植物旅行家 地球诞生之谜 走进巴颜喀拉山 永不平静的地球 生命起源之源 多彩的纳米布沙漠 505,全球变暖 深入龙桥地下暗河 征战南极 中国人首漂科罗拉多大峡谷 夏威夷:漂在海上的火山 大自然美丽的瞬间 海豚抚慰你受伤的心灵 “四不像”的鸭嘴兽 动物世界爱意浓 臭花有理 海洋馆里的故事(上篇) 动物第六感 非凡的鸟 帝企鹅王国寻宝 奇特的蒙哥家庭 海洋馆里的故事(下篇) 喜马…  相似文献   

3.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是我国野生大熊猫重要研究基地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熊猫研究工作者在保护区内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大熊猫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对区内大熊猫的长期跟踪观测,更使他们获得了许多有关大熊猫的鲜为人知的生存和繁衍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秦岭羚牛     
夏天的秦岭山脊上,呈现一片花的海洋,高大的冷杉林下金背杜鹃花竞相开放,高山灌丛中的绣线菊像盆景一样摆得严严实实。而在山顶草甸上,许多不知名的小花,黄的、红的、青的、紫的,都绣在绿色的地毯上。夏天的秦岭简直美得使人心醉。享受这一壮丽美景的不只是偶尔涉足此地的人类,更多的是长期生息在这里的珍禽异兽,秦岭羚牛是它们中最主要的成员之一,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知识就是力量》2008,(7):F0003-F0003
羚牛有四个亚种(秦岭、四川、高黎贡、不丹),大部分生活在中国,是国内外的稀有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它独特的形态.在牛科动物系统演化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中的是四川亚种.它们分布在四川的岷山山系.邛崃山系、相岭山系.凉山山系等地.甘肃南部也有部分分布。它们主要栖息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亚高山森林、灌丛或草甸。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憨态可掬,国宝,世界珍稀动物。这些关键词概括了我对大熊猫了解的全部。应该说,我对它既熟悉又陌生。称熟悉,是我在北京动物园多次见过它。谈陌生,是因为我对它生活习性和生存地域的了解均为空白。两年前的12月初,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有关同志赴大熊猫重要产地陕西佛坪考察,我随同前往,从而给我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缘。我们是从北京乘飞机飞往陕西的。航行中,我想象12月初的佛坪不该是北方的面貌,寒风凛冽,万木萧疏;而应为一派南国风情,阳光和煦,满目葱茏。否则,大熊猫吃什么?秦岭翠竹佛坪保护区开车来咸阳机场接站的人说,从机…  相似文献   

7.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老弱病残牛羚能否利用亟待探讨(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四川628100)鲜方海牛羚,又叫扭角羚、羚牛、盘羊,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共分为4个亚种,在四川分布最广。唐家河保护区的牛羚属“四川亚种”。它们的体形粗壮像牛,成年的...  相似文献   

8.
自杀是一种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不仅在人类中存在,而且在许多动物中也存在。除了我们听说比较多的鲸类自杀外,其他动物自杀的也不少。它们既有成群结队的集体行动,又有形单影只的个体行为。下面具体地展示一些动物的自杀场面:1994年7月19日,地处秦岭的陕西省某县水磨村的一  相似文献   

9.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当今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之一,这里不仅植物种类众多、品种齐全,而且还有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据有关资料记载,仅墨脱自然保护区内就有国际级保护野生动物Ⅰ级14种、Ⅱ级8种,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Ⅰ级21种、Ⅱ级45种,而在众多被保护的野生动物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藏羚牛。 藏羚牛,学名扭角羚牛,俗称羚牛;主要生活于西藏藏东南地区,属国家一类珍稀保护动物。据说大峡谷内一群羚牛少则几头、多则几十头。因此,寻找它当然就成为我们穿越大峡谷的重要任务之一。此行,我是跟随西藏林业厅组织的专家考察组…  相似文献   

10.
伪装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技能,成功的伪装使动物摆脱了许多麻烦。一些动物可以使自己与周围的环境完美地融为一体,如果不仔细寻找,你根本无法发现它们的存在;一些动物则给自己披上色彩斑斓的“外套”,并饰以特殊“徽章”,把自己伪装成危险的、有毒的种类,好让天敌敬而远之。动物的伪装本领有时候让人类也自叹弗如。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外研究小组表示他们在西班牙一个历时1.1亿年之久的琥珀中发现一些未知昆虫残骸,而这些昆虫早在恐龙之前就已经在地球上灭绝了。古生物学家伊恩里克·佩纳尔弗教授说,琥珀是在北部省份坎塔布里亚的“El Soplao”洞穴中发现的,保存得相当完好。他指出,琥珀中发现的一些蜘蛛纲动物、蜘蛛网和植物残骸已经变成化石。这是迄今为止在西班牙,也可能是在全欧洲发现的最为重要的琥珀。发现年代如此久远的琥珀在世界上来说也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12.
秦岭的呼唤     
秦岭野生动物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自有它的地位。它集古北界与东洋界两大动物种类于一地。种群丰富,种类繁多。特别是那濒于灭绝的珍禽异兽的特异性更是举世瞩目。秦岭最后的一只虎于1964年被猎杀之后,至今杳无踪迹;朱鹮从发现时的7只,经过近20年的保护,至今存世才200多只,它那神秘的面纱,我们才刚刚掀开一个角;秦岭大熊猫数量仅200多只,而科学史上  相似文献   

13.
羚牛     
羚牛已被我国列入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按照现代动物学分类,隶属于哺乳动物纲,单子宫亚纲,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羚牛体大粗重,一般身长2米,体重280公斤左右。四肢粗壮,肩高于臀部,前额突起,尾巴短小,鼻部裸露。它的角形特殊,先向上,而后扭向外侧,近尖端稍向内弯,故有扭角羚之美称。羚牛全身棕黄色,上下唇边缘为白色,鼻耳外及前后肢下半部呈黑色,尾尖端具深棕褐色束毛。羚牛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西藏、四川、陕西和青海。栖息在海拔2000~40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带。通常3~5只或10余只小群活动,最多可达60~70只以上。在角斗中败下阵来的雄牛、老牛或病牛常独栖。牛群活动范围一般与群体大小有关,大群活动范围可达50~70公里,小群则为20  相似文献   

14.
由于工作和爱好、太空美术和动物美术作品就成为我几十年来欣赏和收藏的对象。1987年我在外文书店偶然买到一册北美动物画家的彩色画集,其中收集了10多位加拿大和美国画家的200多幅动物美术名作,使众多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形态跃然纸上,生动而可爱。当时我仅仅从这本画集中了解到一些画家和作品,并未想及其他。1991年我从一期《参考消息》上读到一篇“北美掀起野生动物画热潮”的文章,对这本画册所反映的动物画家和作品有了进一步了解,随后又在美国《读者文摘》上看到介绍北美动物画家的文章,进一步引起我的注意。但是直到我到了美国之后,才比较全面地认识到北美野生动物运动的规模、意义和对环境保护所起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植物中表达农用医用动物基因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对动物基因在植物中的整合、转录和表达作了回顾,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人们喜欢欣赏一些特别体型的动物,对一些大型动物保持着好奇的态度,对小型动物则保持一种喜爱和珍惜的心情。小动物会让人们感到安全,也让人们感到神秘。在自然界,的确有许多动物小到出乎我们的意料,这些小动物充分展示了生物的多样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小动物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7.
在植物界,很多植物有保护自己的独特方法。刺槐等植物的树枝上布满硬刺,牛、羊等动物为防止被硬刺扎伤,就不敢轻易食用这种植物的叶子了;夹竹桃的叶子中含有强心苷,动物吃了它的叶子,就会危及生命。高粱的幼苗、合欢树的叶子中含有氰化物,动物吃了容易中毒死亡;一些植物的果实未成熟时,产生大量苦涩的单宁,使动物难以入口;一些蕨类植物中含  相似文献   

18.
重返侏罗纪     
灭绝的动物真会在地球上永远消失吗?也许若干年后,科学家们就能依赖现代生物技术的神厅,恐龙和其他早已灭绝的动物重新出现在地球上,至那时或许我们真的能看到电影《侏罗纪公园》里面的景象,这绝非天方夜谭,对于面临灭绝或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目前就有不少生物学家家正在从事保护和使它们再生的种科研究。英国《每日电讯》前不久报导,美国科学家已经用沉睡塘底:300年的桡足动物的卵、成功地孵出了桡足动物的幼虫,这些虫卵属桡足亚纲,孵化出的幼虫呈水滴状,其表面长满了触须和进食、游动器官科学害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法对虫卵所在…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地球上,生活着成千上万种动物。它们的存在,使人类的生活环境更加丰富多彩。有些动物,人类对其有着特别的好感。因此,一些国家的军用飞机问世后,便用这些动物的名字命名。这既显示了人们对动物的宠爱,又使没有生命的军用飞机显得富有灵性了。从目前世界上军用飞机的绰号来看,被各国军用飞机"借用"了名字的动物可谓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20.
北秦岭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胡能高 《科学通报》1994,39(21):2013-2013
近年来,在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东部相继发现了多处含柯石英榴辉岩,这些超高压变质岩均产在南秦岭造山带.1993年在陕豫交界的秦岭群中发现了榴辉岩等高压变质岩,最近又在榴辉岩中发现了柯石英,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