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掌握土地整理项目区水资源平衡情况,验证项目是否可行、水利工程设计是否合理,故从补给量(大气降水量、地表水径流入渗量、区外地下水补给量)和排泄量(蒸发量、径流量、综合用水量)进行水资源动态平衡分析,特别是利用地下水动力学知识解决开采时地下水补给增量的问题,同时进行灌溉定额、工程抽水、可动用水量三者之间的静态平衡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结果是补给量大于排泄量,从而得出丰田土地整理项目是可行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在此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不是很完善。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以湖北省某县三个村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土地整理效益分析综合判断模型,对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行研究分析,对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充分考虑土地整理的现实性和其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性基础上,本文提出建立土地整理评价模型,使土地整理的后期综合效益评价有据可循。通过数据分析法,结合实际项目,本文提出了对比评价模型和实际效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两种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犍为县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四川省犍为县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对该地区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后的土地整理效益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土地整理给农民带来的效益.结果表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项目区耕地面积得到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得到了提高,说明土地整理大大地提高了项目区的综合效益,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剖析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内涵的基础上,利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可以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的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可量化土地整理的效益水平。案例分析表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对较弱。建议从完善土地整理管理体系、制定绩效评价规程等方面入手,建立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经济效益分析——以贵州省天柱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天柱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采用静态经济效益分析、动态经济效益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为主的3种分析方法对土地整理过程中的土地经济效益进行详细分析和综合评价,为土地整理的实施提供经济合理性论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大同落阵营农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区的基本情况和项目概况,分析了项目实施后的影响以及群众对项目的评价,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验效益3个方面评价了项目实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7,(9):1445-1450
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应当妥善协调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与耕地红线的关系.构建以耕地坡度级、利用等指数、耕地连片性、区位条件、灌溉保证率为因子的基本农田质量评价体系,按照项目类别分类的方式,对隆昌市划出或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进行评价,分析不同类别项目对基本农田综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因交通、规划、工业园等项目划出基本农田会对其综合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矿业工矿类、农业类、聚居点类等项目划出基本农田对其综合质量影响不明显或有所提升.同时,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对于基本农田综合质量提升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整理目标仍停留在扩大耕地数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层面上,未进入以提高生态环境品质和农地质量为目标的阶段。针对这种现状,该文以江西省某县3个村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土地整理效益分析综合判断模型,对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行研究分析,对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南丘陵山区土地整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丘陵山区的土地整理工程受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变化无常的气候,破碎的土地资源、不均的水资源分布以及频发的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对多个已实施的土地整理项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西南丘陵山区土地存在重视增加耕地数量,但忽视提高耕地质量,工程设计脱离实际,与相关规划衔接不够等关键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这些关键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文武  姜树伟 《科技资讯》2014,(29):115-115
土地整理,主要是对土地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综合整治以及调整改造,以此改善生态环境,增加耕地面积,维护生态平衡,并提高土地治理能力,从而使土地的产出率与耕种率得到提升,并使农民生活条件与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的过程。而实现以上内容的重点则是加强土地复垦整理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工作。该文主要对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项目管理的改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富顺县怀德镇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研究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状况,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了社会效益分析、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及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土地整理规划中的水资源需求分析与工程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整理是对项目区的田、水、路、林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的活动.这些活动影响了灌溉水的可获取性及获取量、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地表水文结构和灌溉水质量以及区域水资源的分配.结合国家投资湖北省安陆市辛榨乡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分析了项目区的需水量、供水量及水量平衡,讨论了灌排系统的参数设计及工程设计.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规划方案可以改善区域农业水环境,优化区域灌排系统.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苇子沟乡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农民增收潜力等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 并对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表明: 通过土地整理, 可使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了优化, 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 生产成本降低,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该项研究对新农村建设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米吉克乡欧勒旁等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位于木扎提河灌区,建设规模为775 hm2,该区地表水明渠灌溉,原状灌溉基础设施较落后,保证率低,利用率低;项目实施后灌溉保证率可达75%,水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综合效益显著。该文介绍了该项目工程设计过程的关键技术成果及对科学有效促进新疆地区农田土地整理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的实际经验,以溧阳市和宜兴市两个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对丘陵区和平原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谨供大家作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中,有关农业用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方法,并以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为例,通过灌排方案的选择和当地水源的分析,拟定了合理的规划方案,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贾国文  杞超 《广东科技》2013,(14):177+167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形成完善的体系及作业的方法,大量的优秀造价软件如雨后春笋,给国内土地整治项目造价带来了新的水平。但随着数据量的增加,项目的增多及多样化工程项目,无法实现以各种软件数据的通用及各类指标的汇总分析,没有统一的标准,慢慢显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弱点,因此,经过对各种类型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分析,提出预算审查及数据管理软件的编制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研究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状况.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了资源条件分析和效益分析,并运用静态经济效益分析、动态经济效益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对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进行了论证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张敏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3):100-103
研究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土地资源持续性和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论述当前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尝试以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红华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土地整理可持续性评价,分析实际项目运行中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