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钼酸铵是一种微量元素肥料,虽然植物需要量小,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元素。钼是固氮酶和硝酸还原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理代谢上主要参与生物同化作用和促进植物体内氮、磷、钾营养代谢作用。绿肥草子的根上长有根瘤,根瘤内的根瘤菌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素,钼能使固氮菌的固氮能力提高几十到几百倍,增强植物的抗病、抗旱和抗寒能力,每亩  相似文献   

2.
土壤有效钼的分析与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钼是动植物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特别是钼在植物生理中参与固氮、氮的转化和磷的代谢,因此,土壤中钼含量的多少对作物有明显的影响。我国土壤中钼的平均含量是1.7mg/kg,有效钼含量更少,一般在0.1mg/kg以下。为了准确测定不同土壤的有效钼含量和分布状况,研究其分析、测定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土壤有效钼的分析一般包括下述几个主要环节: 一、有效钼的分离  相似文献   

3.
小兴安岭改造后的森林沼泽是兴安落叶松-泥炭藓沼泽经挖掘沟排水改造而成,测试分析表明该沼泽土壤与植物中含微量元素20余种,对植物生长发育最有影响的元素为锰,锌,硼铜,铜,钴五种,它们在土壤与植物中的含量有明显差异,但也有共性,即锰〉锌〉硼〉铜〉钴,土壤各层次与植物各器官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亦有不同,时空和季节变化的规律明显,本项工作对兴安岭落叶松生产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非豆科双子叶根瘤固氮植物由于具有固定大气中游离态氮的能力,因此它们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氮素循环,植物演替和造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类植物在荒山荒地造林的生产实践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土壤微量元素养分供应不足在我省主要农区已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限制因子,试验证明:硼、钼、锌肥等在水稻、油菜、紫云英、大豆等多种作物上,均取得一定增产效果.因此,为了探索我省水稻土中微量元素的供给情况,对硼、钼、锌、铜和锰等典型微量元素和功能相近的铁元素进行含量和分布规律调查,搜集我省农业生产中应用这些微量元素的情况,作为上述规律的评价的验证,为全省化肥区划和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  相似文献   

6.
细菌——植物叶际联合固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学观点来看,自然界存在着三种生物固氨体系:自生固氮体系,如自生固氮菌在土壤中或培养基中独立生活时固定分子态氮;共生固氮体系,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时才能固定分子态氮,或者只在共生条件下才表现旺盛的固氮作用;联合固氮体系,是自生固氮体系与共生固氮体系的中间类型,固氮菌与相应联合的植物之间有较密切的相互影响,但既不同于典型的共生固氮体系,因为它不形成根瘤一样的特殊形态结构——根瘤,也不同於自生固氮体系,因为它有较大的寄主专一性,并且固氮作用比  相似文献   

7.
微量元素对香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盆钵试验,研究了Cu、Zn、Mn和Mo 4种微量元素对香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增施微量元素肥料具有明显的增加产量的作用;同时,土壤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含量与香稻品质的一些性状也呈显著相关.在土壤中补充锰、铜、锌、钼等养分,能协调平衡其他养分,形成适应香稻优质生产良好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8.
海南不同桉树人工林微量元素(Cu、Mn)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仅开展对海南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铜、锰)含量的研究来揭示微量元素(铜、锰)在按树人工林中的分布特征,以及它们有可能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南桉树人工林土壤中铜的平均值为38.3mg/kg,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mg/kg),锰的全量水平较低,平均值为518.6mg/kg,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10mg/kg).铜、锰在土层中的分布特征基本是呈自上而下增加的规律.在海南的西北部地区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铜、锰的含量均高于海南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微量元素铜的含量和北部地区微量元素锰的含量是最低的.以海南西部海尾地区为例,在相同的土壤类型上,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铜、锰的含量均低于对照样地(灌木林)土壤微量元素铜、锰的含量.第一代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铜的含量高于第三代桉树人工林,但锰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桤木种源(家系)苗期根瘤固氮能力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1年生桤木种源(家系)苗期的根瘤固氮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桤木苗期的根瘤鲜重、固氮酶活性、固氮量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都存在着显或极显差异;根瘤个数种源间差异不显,种源内家系问差异极显。根瘤个数、根瘤鲜重、固氮酶活性和固氮量的种源遗传力分别为0.1760,0.9172,0.1199,0.1896,首次揭示出根瘤鲜重为高度遗传,而其他3个性状属于弱度遗传。根瘤鲜重、固氮酶活性和固氮量与生态梯度值(EGA)的正相关均达到显水平,呈以经度为主的梯度变异。  相似文献   

10.
杉木,檫木,柏木等林分下土壤微量元素状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调查分析了皖南等低山丘陵地区杉木,檫木,柏木不同林分下12个样土壤剖面的微量元素(铜、锌、铁、锰、钼)状况,分析了其有效含量,并调查了各林分的林木生长状况。通过生态系列比较法。初步探明了不同林分下各微量元素的变化及其与混交方式下的差异。指出在林地土壤富含有机质的情况下,某些林分下土壤中个别微量元素的有效量仍较低,甚至处于临界水平之下,可能存在铜、锌、钼不足的问题和铁、锰富集现象,同时认为混交可改善  相似文献   

11.
据有关人体生命科学的科研部门分析.人体内所含的微量元素大体分为两大类,即必需微量元素和毒性微量元素。前者包括铁、锌、锰、铜.钴.铬、碘、氟、钨、钼、硅、钒、镍等。后者其中有汞、砷、铅、锑、铝、铋等,这些毒性微量元素, 是人们应当避免摄入的元素.相反前者却是人们在日常饮食生活中应当有意适量摄入之元素。尽管这些元素在人体内含量低于体重的万分之一.但是它们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具有极其重量低于体重的万分之一.但是它们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有关的基因涉及根瘤菌基因和宿主基因,根瘤菌基因有结瘤基因(nodD,nodAB-CIJ和hsn基因),根瘤菌细胞表面结构基因(exs,lps和ndv基因)和固氮基因(nif和fix基因);宿主基因主要是结瘤素基因(ENOD和NOD基因)。根瘤菌结瘤基因表达后诱导产生结瘤因子。在根瘤发育过程中,这些基因在根瘤菌与植物之间进行着信息交换,并且具有不同的表达水平。结瘤因子和植物激素对它们进行着调节。  相似文献   

13.
发莱与地木耳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青海东部地区发菜地木耳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及无机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发菜蛋白质含量21.3%。地木耳蛋白质含量18.0%。发菜和地木耳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6%左右。发菜和地木耳中含有铜锌、锰、钴、钼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钙等营养素含量也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一种在植物中具有转移信号作用的小自由基分子。大量的NO在根瘤发育的不同阶段积累,表明NO在共生期间执行特定的信号和代谢功能。利用60篇文献,综述了NO信号分子参与结瘤的不同阶段,NO在结瘤过程中的代谢和信号作用,以及NO对共生固氮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NO在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中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14种:锌、硒、碘、铁、铜、锰、铬、镍、钒、硅、锡、钼、锶、氟。调查显示,我国膳食中普遍摄入不足的微量元素有碘、锌,其次是硒。宏量元素中摄入不足的有钙、钾、镁。从医学角度看,许多疾病的发生就与这些元素的长期摄入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期遮光对蚕豆根瘤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遮光对蚕豆根瘤生长及根、茎、叶、花荚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光照条件下,有利于蚕豆根瘤的形成,根瘤衰亡期推迟,而遮光导致蚕豆根瘤数量减少,根瘤衰亡速度加快;遮光后对根瘤分布的影响,表现在侧根上的根瘤数量比例增大,主根上的根瘤数量比例降低,从而影响根瘤的整体固氮效率。在蚕豆各生育时期,开花结荚和鼓粒期遮光对蚕豆根瘤生长的影响最大,植物器官叶和茎干物质重显著增加;根、花和荚果干物质重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秦岭南坡低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微量元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南宁陕县旬阳坝镇为例,对比分析了铜、铁、锰、锌4种微量元素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含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明显,铜、铁、锰、锌4种微量元素乔木林地明显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用地,铜、铁元素全量含量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荒草地坡耕地果园,锰、锌元素全量含量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坡耕地果园荒草地,林地最利于微量元素富集;不同退耕年限的林地微量元素迁入与迁出存在差异,微量元素全量含量随退耕年限先减少后增加,在退耕5年左右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达到最大,然后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稳定后林地微量元素含量仍然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基因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co基因突变株HKmco,并探究了mco基因突变对根瘤菌生长、抗氧化以及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mco基因缺失不影响华癸中慢生根瘤菌的生长能力,突变株对无机过氧化物H_2O_2不敏感,但对有机氧化物氢过氧化枯烯(CUOOH)非常敏感.植物盆栽实验表明,突变株HKmco感染紫云英宿主能形成红色有效根瘤,但mco基因突变株Hkmco的根瘤中的类菌体形态发生了改变,固氮酶活降低了29.8%.表明根瘤菌mco基因在抗氧化和共生固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铅锌矿对植物反射光谱的影响,以毛轴蕨野外测试光谱和叶灰分微量元素含量为基础,分析铅锌矿区和对照区毛轴蕨光谱特征和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并研究红边蓝移量和叶绿素归一化指数与各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矿区毛轴蕨在近红外区域反射率要低于背景区,毛轴蕨红边位置发生了2~20nm的蓝移,根据叶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确定毛轴蕨叶对铅、锌、锰、锶、钡、砷6种元素有较强的积累作用;毛轴蕨红边蓝移偏移量与锰、锶、铅、锌、钡、砷等几种微量元素含量均成正相关,除锶元素外,叶绿素归一化指数与几种主要元素均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河南科学院的科技工作者,在进行全省土壤普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配制成多种复合微肥,在小麦、玉米、棉花、西瓜、花生、柑桔等作物上进行了大量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最近,他们又与开封县合作,在二十多个乡推广小麦微肥拌种近六万亩. 植物同人体一样,在其生长发育中需要铁、锌、锰、钼、镍、硼等元素,这些元素同植物体中的碳、氢、氧、氮、磷、钾相比,含量较少,仅占植物体的万分之几或十万分之几,缺乏时,稍加补充,则可以起到明显的增产效果.故此,人们把它们做成微量元素肥料.简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