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前馈补偿法在空调系统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机理分析和实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变风量空调的数学模型,并依据此模型建立了四输入、四输出的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针对该系统采用前馈补偿法设计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解耦补偿器,该解耦补偿器可以使所研究的变风量空调控制系统的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矩阵都变换为对角矩阵,从而解除各个控制回路之间的耦合,使变风量空调系统实现解耦.实验结果表明,该解耦控制方法在变风量空调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提高了系统的控制品质和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模糊控制器和自适应神经元解耦补偿器的解耦控制技术 ,对耦合强烈的具有变风量空调系统传递函数矩阵形式的 4维传递函数矩阵系统进行解耦控制。通过解耦系统仿真研究 ,为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解耦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模糊—自适应神经元解耦控制在VAV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佟威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2,22(2):134-136,140
采用模糊控制器和自适应神经元解耦补偿器的解耦控制技术,对耦合强烈的具有变风量空调系统传递函数矩阵形式的4维传递函数矩阵系统进行解耦控制。通过解耦系统仿真研究,为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解耦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模糊解耦控制技术在VAV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带模糊积分器多变量模糊解耦控制技术,对耦合强烈的四维传递函数矩陈进行解耦,该传递函数矩阵是通过理论分析和动态系统辨识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的。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仿真。取得了较好的解耦效果。该技术可以应用到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解耦控制中。  相似文献   

5.
PID神经网络解耦控制技术在VAV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采用PID系统神经元网络解耦控制技术,对耦合强烈的具有变风量空调系统传递函数矩阵形式的4维传递函数矩阵系统进行解耦控制,通过解耦控制仿真研究,可以看出取得了很好的解耦效果,为变风量空调系统(4个回路)的解耦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烟草行业大力推广绿色工房建设,围绕着提质降耗、节能减排的目标,着力阐述了双冷热源恒温恒湿空调机组在烟草检测室的应用前景,从控制精度以及能耗对比分析中不难看出,双冷热源恒温恒湿空调机组较传统电加热恒温恒湿空调机组控制精度相当,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大建筑逐渐屹立在城市中间,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不仅促进了空调的普及,更对其恒温恒湿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述通过对当前国内现存的恒温恒湿类空调工程进行分析,以及阐述其国内外发展现状,总结出传统的恒温恒湿类空调运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已达到的技术水平,对高大建筑恒温恒湿类空调工程提出了高效、节能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付郁璋 《科技资讯》2007,(20):250-251
本文阐述了低温恒温恒湿档案库房设置新风和排风的必要性,对在低温恒温恒湿档案库房内设置新风和排风的空调设计方案,从系统稳定性和节能性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给出了此类档案库房空调系统设计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某实验楼恒温恒湿空调改造工程的安装及调试。空调设备采用风冷恒温恒湿空调机组。本文总结了该工程从安装到调试全过程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苏建锋 《科技资讯》2011,(26):57-57
本文针对在过渡季节、冬季和夏季3种典型工况下恒温恒湿空调的自动控制,对三种工况下空气处理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分解了湿度和温度的控制,同时对控制系统本身造成的控制精度问题进行了分析,供恒温恒湿空调的控制改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多变量系统子结构解耦零点,系统零点与系统整体解耦零点和系统零仍点的关系。结果表明子结构解耦零点和系统零点在最大子集意义上可由整体的解耦零点和传递函数阵零极点递阶描述并具结构分离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一类多输人多输出系统的容错控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多变量反馈控制系统在某环节发生故障或失效时的系统稳定性分析,得出系统稳定性与其回差矩阵有关.提出了针对一类开环传递函数矩阵对象为本质稳定及解耦后仍是本质稳定时系统的冗余设计方法.通过控制律的重构,能有效解决环节发生故障或失效时系统稳定性的问题,达到对复杂控制系统实现容错控制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冗余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了在多输入多输出的非解耦系统中,采用单位输出负反馈的系统结构,并且系统前向通路串入解耦补偿器组.可实现系统解耦的一种方法.并分析了系统的解耦条件和解耦补偿器的作用原理,给出了解耦补偿器传递矩阵 G,(s)的计算公式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复杂消声器中穿孔管传递矩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数值解耦分析的基础上,对复杂穿孔管消声器中几种常见的穿孔管结构进行分析,推导出了各自的传递矩阵。与声学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数值解耦分析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在中低频率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精度。数值解耦分析方法对复杂穿孔管消声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且相对于有限元分析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电能封闭传动中能量封闭环的特点,选取适当点“截断”能量环取出输入与输出参数,推导出具有双输入双输出双闭环控制的电能封闭传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传递矩阵。并通过传递矩阵导出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稳态解耦的基本条件,从而为闭环控制的电能封闭传动控制系统的合理设计和进一步进行动态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多变量控制系统的逆Nyquist阵列频域设计法,对可控电流源型逆变器供电的感应电机(CCIM)调速传动系统进行设计.通过设计简单的解耦补偿器,使系统传递函数矩阵成为对角优势,以传感应电机定子电流和转速近似解耦.对电机转速和定子电流控制环按单回路独立设计,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参数和反馈系数,使控制系统达到稳定且满足一定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