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通过分析复旦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讨论课、研究生助教制度等内容,探计了课程与教学管理、教学范式改革,以及本科通识教育改革的路径与方法;提出课程设置与有效教学是通识教育改革的关键;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实施与教学范式的改革密切相关,教师需要在授课形式方面做更多改变;教学范式的改革需要理念更新,以学生为本,也需要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高等教育的教学观也应从过去只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2.
面对现今艺术高校过分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探讨了通识教育的本质,强调了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针对艺术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从追求高素质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尝试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及其内容体系进行规划和建构,希望能够对艺术高校的通识教育具有相应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小红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5):36-37,53
分析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指出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对立和统一,探讨21世纪综合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的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4.
哈佛大学与北京大学在通识课程的目标、设置、管理机构及配套制度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在课程目标方面,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全人”;北京大学则将扩宽知识面,为专业打基础作为其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在本科生课程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通识课程数量多,涉及领域广;而北京大学通识课程的比例远小于专业课程,只占三分之一,其内部全校性公共课所占比例较大,通选课比例较小,通识课程数量较少。在课程的管理方面,哈佛大学有着专门的管理机构;而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则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仍旧归属教务部门管理。鉴于此,应借鉴哈佛大学之可取之处:理清通识教育的内涵,明确通识课程的目标;加强通识课程建设;建立独立的通识课程管理机构及相应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所学专业知识方法的结合,计算机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中融入计算思维形成通识教育的优势.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教学改革优化了通识型教学体系的知识结构,培养了通识型应用人才的自主学习意识,奠定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了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通识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具体课程,通过案例研究方式,对通识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一般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漳州师院学报》2017,(1):102-106
我国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从考试标准的国标省考到国家统考,从考试省份的试点改革到全面铺开,从考试内容的范围规定到扩展延伸,从考试成绩认定的无限期到有效期限,从教师类别的不分学科专业到科目学段分开,从证书使用的区域限制到全国流动等多方面,都对教师教育机构的创新发展提出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开设教师教育通识教育与选修课程平台,实现学科、专业和课程一体化建设以及坚定师范专业办学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开放教师教育体系下必须深化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通识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概念与内涵入手,分析了两者的契合与联系,提出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融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利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践平台开发通识教育隐性课程,从而彼此促进,使两者在中国大学中深深扎根。  相似文献   

9.
IC人才培养中系列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大学本科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中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系列课程的改革与教学实践。具体以吉林大学为例,介绍了相关系列课程建设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以及所开展的教学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操作性、实用性、知识性并存的课程,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部分,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是复合型人才的基础教育。高校计算机基础文化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全面认识计算机的原理、多媒体技术、网络知识等内容,并且学会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和系统软件。本文将首先阐述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然后对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分模块教学实践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