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在冻土选线原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伏 《甘肃科技》2002,18(4):22-22
1 概述青藏铁路起自兰 (州 )青 (海 )铁路终点———青海省会西宁市 ,终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 ,全长 195 6km。其中西宁至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木市 (简称西格段 ) ,长 846km(含格尔木至南山口 ) ,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建成并投入运营。格尔木至拉萨(简称格拉段 ) ,起自格尔木市 ,基本沿青藏公路南侧 ,途径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沿、雁石坪 ,翻越唐古拉山进入西藏自治区境内 ,经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 ,线路全长 114 2km。其中利用格尔木至南山口既有铁路全长 3 2km ,新建铁路全长110 0km。青藏铁路格拉段位于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2.
1概述 青藏铁路起自兰(州)青(海)铁路终点--青海省会西宁市,终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956 km.其中西宁至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木市(简称西格段),长846km(含格尔木至南山口),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建成并投入运营.格尔木至拉萨(简称格拉段),起自格尔木市,基本沿青藏公路南侧,途径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沿、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进入西藏自治区境内,经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线路全长1142km.其中利用格尔木至南山口既有铁路全长32km,新建铁路全长1100km.  相似文献   

3.
张学伏 《甘肃科技》2002,18(5):28-29
1 概述青藏铁路起自兰 (州 )青 (海 )铁路终点 ,青海省省会西宁市 ,终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 ,全长 195 6km。其中西宁至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木市 (简称西格段 ) ,长 846km(含格尔木至南山口 ) ,已于 1979年建成 ,1984年交付运营。格尔木至拉萨 (简称格拉段 )线路全长 114 2km ,其中利用格尔木至南山口现有铁路长 32km ,新建铁路全长 1110km。青藏铁路格拉段位于青藏高原腹地 ,跨越青海、西藏两省区 ,地处北纬 2 9°30’~ 94°5 5’之间。线路北起青海省西部重镇海拔 2 82 8m的格尔木市 ,基本沿青藏公路南行 ,沿途翻越昆仑山、…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铁路——青藏铁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导报(北京)》2005,23(1):28-28
青藏铁路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km;其中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南山口站846km,1979年建成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正在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属二期工程,自格尔木起,沿青藏公路南行,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  相似文献   

5.
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最高在唐古拉山,海拔为5072米,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青藏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区里程达550公里。创世界高原铁路最高时速。列车在冻土地段时速100公里,非冻土地段时速120公里。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世界最高隧道风火山隧道位于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标高4905米,全部位于永久性高原冻土层内。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是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海拔最高的…  相似文献   

6.
王飞 《甘肃科技》2007,23(10):109-110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其间穿越多年冻土层550公里,先后攻克多年冻土隧道、桥梁、路基使用应用技术等世界性难题,创造性地采用了热棒、片石通风路基、片石通风护道、通风管路基、铺设保温板等多项设施提高冻土路基的稳定性,不少冻土工程措施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7.
“世界冻土工程博物馆”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是目前全球穿越永久性冻土地带最长的高原铁路,这条铁路处于多年冻土区的线路就长达550公里.而冻土对温度极为敏感,随着温度的变化,它会“发胖”或“变瘦”.  相似文献   

8.
世界首列高原高寒列车最近,世界首列高原高寒动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问世。该列车专为西部大开发所需研制,经过线路运用试验后,将正式在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上线运营。据悉,青藏铁路二期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里,途经长年冻土地地段550多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多公里。高寒缺氧、长年冻土、生态脆弱给机车车辆的研发提出了特殊的高性能要求。目前世界范围内,尚  相似文献   

9.
“世界冻土工程博物馆“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是目前全球穿越永久性冻土地带最长的高原铁路,这条铁路处于多年冻土区的线路就长达550公里.而冻土对温度极为敏感,随着温度的变化,它会“发胖“或“变瘦“.   ……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既有线补强,对高寒地区耐腐蚀性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出可行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热管之谜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200千米,其中有600千米属于高海拔寒冷区冻土地质。冻土层地基的稳定性是青藏铁路面临的最大难题!为保证青藏铁路路基的稳固,我国科学家使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热管。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15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尔木一拉萨段)正线全线完成铺轨,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这标志着,在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我国研究人员成功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科技难题。  相似文献   

13.
新建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全长1139千米,由北至南穿越格尔木与昆仑山之间的柴达木荒漠与昆仑山北坡的山地荒漠地带;昆仑山与唐古拉山之间的高寒草原地带;唐古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的高寒草甸地带;以及拉萨河与其支流堆龙曲的河谷灌丛草原地带。其中所穿越的高寒草甸生态  相似文献   

14.
首趟“青1”次进藏旅客列车于7月1日上午9时从青海格尔木火车站始发,前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这是第一列发往拉萨的旅客列车,标志着青藏铁路开始全线通车运行。2000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作出了青藏铁路新线建设“应该下决心尽快开工修建”的指示。这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大举措,青海、西藏两省区人民倍受鼓舞。回顾历史,青藏高原的铁路建设,融汇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宏愿,经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终于,科学家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克服了一切困难,圆了中华儿女一个世纪的梦。克服冻土拦路虎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的专家介绍说,建成后的青藏铁…  相似文献   

15.
雪域天路     
正2006年7月1日, 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之际,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创造了在世界屋脊上开行列车的奇迹;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青藏铁路通车15周年,成为造福西藏的幸福路、小康路。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在高寒缺氧的高原修建的最长铁路。  相似文献   

16.
杨柳 《科技信息》2008,29(2):319-320
青藏铁路开通一年多来,青藏铁路公司抓住发展机遇,全路干部职工面对新的考验,努力奋斗,扎实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对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开通后,铁路客、货运量的变化以及对青藏高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着重就青藏铁路格拉段开通后,铁路运输市场所凸现的特点给予了深入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对后期研究和展望铁路运输市场的发展前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连接英伦三岛和欧洲大陆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今年5月6日正式建成通车。从此,天堑变通途,英、法两国往来,只需驱车35分钟;如果乘坐高速列车,3个小时即可从伦敦直达巴黎,比乘飞机还要快1个多小时。英吉利海底隧道全长50.5公里,其中海底部分长37公里。它由两条火车隧道和1条服务隧道组成。整个工程历时6年,耗资高达150亿美元。它的建成通车,无疑是人类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迹。建设海底隧道,最大的技术难题,一是如何在水下数十米深处挖掘通道,二是如何确保隧道运行的安全。水下施工的方法,目前主要有“盾构法”和“沉管法”两  相似文献   

18.
苏联第二条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一九七四年四月开始修建的。原来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是有一条铁路干线的,即西伯利亚大铁路。它西起南乌拉尔的车里雅宾斯克,经贝加尔湖南端而东,起到海参崴,全长七千四百一十六公里。现在苏联为了侵略扩张目的,又从泰谢特开始,由贝加尔湖的北端向东修建一条新线,直奔太平洋沿岸的苏维埃港,全长四千二百七十五公里(另有几条南北支线,连接两条平行的西伯利亚铁路)。其中泰谢特—乌斯特库特(六百八十公里)和共青城—苏维埃港(四百五十公里)两段已建成通车。目前正在修建从贝加尔湖以北勒拿河上的乌斯特库特到阿穆尔河(黑龙江)畔的共青城之间的区段,全长三千一百四十五公里。苏联报刊把这一段称作贝加尔—阿穆尔干线,或以这  相似文献   

19.
苏联称为“世纪工程”的贝阿铁路,经10年紧张施工,耗资150亿美元,终于在去年10月27日“全线通车”,预计将在第12个五年计划(1986-1990)期间正式交付运营。这条铁路西起乌斯季库特,东至共青城,长3,145公里,连同早已建成的秋明至乌斯季库特段(长3,355公里),全长6,500公里,是苏联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苏联称北西伯利亚铁路。它的建成,对苏联在经济和军事上,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其经济意义主要表现在:1、为开发苏联东部地区提供了有利条件。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约占苏联总面积的一半,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据预测,煤的储量为880亿吨,木材总储量为120亿立方  相似文献   

20.
本论述主要介绍了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戈壁沼泽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该段内线路方案及作为应急工程紧急施工的状况.在同一地貌单元上,通过布置地质剖面,查清了特殊岩土(泥炭、淤泥质粉质黏土)的分布范围、厚度和下卧层的工程地质特性,为线路方案的比选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岩土参数,降低了投资费用,进而保证了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