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室内沙疗室实验阶段空气和沙体间热量传递规律。运用计算机流体力学(CFD)技术建立了室内沙疗室实验阶段三维热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应用Fluent软件计算了沙疗室内气固耦合传热问题,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了空气和沙体温度场的变化。结果表明模拟与实验中空气和沙体的温度场变化规律吻合良好;与吐鲁番沙疗场相对照,模拟得到了适宜室内进行沙疗的温度稳态层及其埋沙深度;通过单口热压自然通风使室内沙疗室的空气热环境具有一定的热舒适度。因而,室内沙疗室可提供沙疗所需温度且相对舒适的热环境,为进一步完善室内沙疗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抗衰老研究及中医灸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抗衰老研究现状和主要衰老机理学说,重点介绍了传统中医灸疗抗衰老研究情况,包括传统中医灸疗机理研究和传统中医灸疗的现代仪器实现研究。  相似文献   

3.
 超声热疗是利用生物组织吸收超声波能量使自身温度升高的特性,通过高温致死病变组织或低温促使病变组织康复的热疗技术.该热疗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等特点.利用高温致死病变组织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已应用于子宫肌瘤、乳腺肿瘤、前列腺肿瘤、肝肿瘤等的临床治疗,在脑肿瘤及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尚处于临床应用研究阶段.低强度超声的低温升热疗对于产后出血治疗和神经组织愈合等有较好疗效.本文综述高强度聚焦超声和低强度超声热疗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热疗中热场(比吸收率和温度)分布形态是检验其装置优劣和能否获得较好疗效的主要依据,借助于计算机图形学,用模拟计算方法来预测热区的SAR和温度分布,以研究并优选加热场形态,对指导热疗装置的研制和临床热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仅以腔道肿瘤热疗和射频容性势疗为例,介绍计算机 形学在肿瘤势疗的势场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往对《诗》学思想的研究,主要以论《诗》、解《诗》材料为基本素材。而有关《诗》的编纂、传习、应用情况的记述,由于其主旨都不在于思想的阐发,因而多被作为辅助性材料来使用。在这种认识下,先秦时期可供思想研究的《诗》学材料十分有限。但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从赋《诗》、引《诗》的记载中分析、把握用《诗》者对《诗》的理解。此外,《诗》学思想的表达也并不局限于对《诗》的理解。引《诗》可以作为一种思想的纽带,将引《诗》所佐证的思想观念联结在一起,并由此组织起一个自由的《诗》学义理空间。引《诗》条目的组织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在独立的篇章中自由地表达其对社会秩序与价值的见解。这构成了《诗》学思想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京都长安是杜牧诗歌生涯所涉及的一个重要地域,京都长安的生活贯穿着杜牧的一生,影响着杜牧的诗歌创作;杜牧的诗歌也反映着京都长安的诸多方面。以“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为诗歌追求的杜牧,充分发挥了诗歌批判、疗救社会的功能,在诗中反映了京都的时局及政治问题、讽刺了京都的腐朽政权、鞭挞了贵族统治阶级、观照了封建统治下的普通民众,呈现了晚唐时期京都长安的种种社会现象,指摘着社会的弊病。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我院206例脑血栓患者,按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随机分组,血疗组106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丹参、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阿斯匹林及潘生丁。血疗组在用上述药物的同时,加用量子血疗,通过30天的治疗观察,分析统计结果,血疗组康复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血栓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量子血疗,其作用是积极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在柏拉图时代,诗与哲学之间的争吵就已经开始了。进入当代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则要解构"诗与哲学之争"。这其中,海德格尔从建构以存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本体论"出发,通过阐述"诗"与"思"的关系入手,要求实现了"诗"与"思"的同一;而德里达则从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出发,通过哲学和隐喻关系的分析,实现哲学与文学的同一。两个人的目标都是要解构"诗与哲学的论争"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9.
 肿瘤热疗是用加热方式杀死癌细胞,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肿瘤热疗分为传统热疗(41~45℃)和热消融治疗(>60℃).在肿瘤热疗中,对治疗区组织温度及热凝固区进行无创测控是保证热疗安全和提高疗效的关键,本文综述肿瘤热疗超声无创测温及热凝固区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超声无创测温主要基于声速和热膨胀、超声衰减系数、背向散射能量、B 超图像纹理等参数的温度相关性.热凝固区超声检测主要基于超声组织定征技术,包括Nakagami 统计模型、超声衰减、超声背向散射积分、超声弹性成像、组织散射子平均间距、次谐波低频声发射等.提出了肿瘤热疗超声无创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监测精度验证方法的研究、针对组织个体差异自适应调整参数的研究、减少组织运动干扰的方法研究、多维多参数监测方法研究、实时计算技术的研究及肿瘤热疗实验数据共享中心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菲利普·锡德尼的《诗辩》从几个方面对诗人进行了辩护,并针对英国文学的弊病提出了当时的英国文学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研究《诗辩》的写作背景,揭示了锡德尼提出的诗人要有原创性的创作观的现实意义,并通过锡德尼同时期及之后的代表诗人的文学风格研究其提出的观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除夕”这一节俗学题材一直受到古人的重视。唐人创作了不少除夕诗,但却很少引起研究的注意。通过分析唐人除夕诗的内容及其蕴涵的传统化精神,可以揭示出不同时期除夕诗的审美特征,看出盛唐气象的逐步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的诗经学专著《诗本义》是北宋诗经学的开山之作和代表之作,《诗本义》一书提出了诸多解《诗》的新见解和新方法,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在解诗方法上,将《诗经》的文学研究方法纳入经学研究轨道,迈出了从经学转向文学的第一步。探讨《诗本义》如何从《诗》的艺术形式入手研究《诗》,并以此体现出《诗本义》在诗经学逐渐摆脱经学的桎梏,从而走向文学研究的过程中所做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羰基铁粉作为动脉栓塞热疗的一种新型介质的可行性,通过进行羰基铁粉形态学观察和粒径分布检测,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初步表征;利用L929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并进行大鼠体内毒性实验,检查羰基铁粉的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体外升温实验中,将羰基铁粉和碘油的混悬液暴露于外界交变磁场,通过设置不同的羰基铁粉含量和磁场强度,评价羰基铁粉在外界交变磁场下的升温情况;体内实验中,以正常新西兰大耳白兔作为动物模型,对其肝动脉进行经动脉栓塞热疗,对比热疗过程中肝组织温度和体温变化情况,并对热疗后兔肝进行病理学检查。细胞毒性研究表明,羰基铁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体内和体外的升温情况表明,在外界交变磁场作用下,羰基铁粉具有理想的升温特性。由此说明,对于动脉栓塞热疗来说,羰基铁粉是一种极具潜力的临床应用候选介质。  相似文献   

14.
《小雅·采薇》一诗是《诗经》中的名篇,亦是《诗经》战争诗中的重要作品,对其主旨的研究,先贤前哲众说纷纭,争议不断。文章挖掘大量文献资料,通过对"薇"和古代祭祀关系的研究,对《采薇》的主旨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钱仲联于清诗研究用力最勤,成就卓著。《钱仲联讲论清诗》连类旁征,纵横博论,几乎包罗清诗研究的所有主要学术问题。《论清诗》反映出钱仲联不追随时势、不避好恶的治学精神。他强调清诗研究的诸多方法,如爱国诗和反清诗研究、选本研究、典故分析、比较研究,以及"现实性"原则和"神韵"、"趣味"等艺术标准,都深值总结和学习。  相似文献   

16.
禅意与诗兴──唐代山水诗创作与禅宗佛理之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一种诗歌形式,唐代山水诗创作与佛教禅宗思想之间的联系。首先分析了诗的意境和思想所产生的文化背景;其次简要介绍了禅宗的哲学观点和艺术主张;通过二者的对比和参照去透视诗在唐代勃兴的原因,从而试图为唐诗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选择用于治疗肝肿瘤的激光间质热疗剂量,通过体外培养肝肿瘤细胞H22,建立小鼠皮下移植肝肿瘤模型,采用4组功率(1.2/1.4/1.9/2.1 W)激光在相同加热时间(600 s)下进行肿瘤激光热疗,并于术前、术后进行磁共振扫描,观察小鼠肝肿瘤经热疗后的损伤区域磁共振成像(MRI)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激光热疗过程中肿瘤组织加热中心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且激光功率越大,温度上升幅度越大;4组功率热疗后,肿瘤内部均呈现明显的凝固坏死区域,肿瘤内部损伤区域大小和位置在MRI图中清晰可辨,与周围未发生损伤的组织边界明显;1.2/1.4/1.9 W组损伤区域较小,2.1 W组损伤区域明显较其他3组大.研究发现:不同激光功率下激光间质热疗对小鼠肝肿瘤均有治疗效果,2.1 W组效果明显;MRI对热疗损伤区域的变化情况有理想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临床灸疗热敏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探索灸疗热敏现象的出现规律,溯源腧穴原始定义,提出腧穴敏化论,创新热敏灸新技术,循证评价疗效,进行基础研究,构建热敏灸理论新体系,展示了热敏灸开辟人体机能体表热敏调控的新天地。分析表明,提高临床疗效是针灸临床工作者永恒的科研主题,坚持继承和创新是保持、发扬针灸特色与优势的主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沙疗过程中沙体温度及血液灌注率对于人体膝关节部位温度场分布以及骨骼热应力的影响,在生物传热学以及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上,通过运用将膝关节部位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数据导入3D逆向建模软件Mimics建立三维模型,并将模型导入COMSOL软件并进行传热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了沙疗过程中膝关节温度场以及热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45℃沙体环境下沙疗30 min,膝关节骨骼的温度和热应力主要集中在髌骨和胫骨上,而在胫骨的长骨部位尤为集中.由骨骼热应力变化曲线可以知道骨骼平均热应力在沙疗20 min时达到顶峰,在20~30 min出现下降趋势,然后在30 min以后随着时间增加开始逐渐减退.可见合适的沙疗时间在20 min左右为最佳,但不超过30 min为宜.在整个沙疗过程中,血液灌注率对于人体的温度场以及应力场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细胞内磁热疗研究概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热疗即加热疗法,是指通过升高肿瘤温度,利用热能杀灭癌细胞和肿瘤组织的一种物理疗法.通过在磁性纳米粒子表面进行各种修饰,提高磁性纳米粒子进入肿瘤细胞的效率及选择性,在体外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促使进入细胞内的纳米磁性粒子产热而杀伤肿瘤细胞,这种方法称为细胞内磁热疗.作者就肿瘤细胞内磁热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