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声乐是听觉艺术,呼吸是歌唱艺术的基础,正确掌握呼吸的方法,对演唱歌曲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无论是初学歌唱者还是从事歌唱事业的人,都应该培养自己有一个良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加强演唱时呼吸的训练,这样才能达到演唱的目的,收到歌唱艺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赞宗 《科技资讯》2010,(16):216-216
作为一名优秀的歌唱者,其悦耳动听的歌声是建立在良好气息运用的基础上,而正确的歌唱气息是建立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因此,气息在歌唱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呼吸呼吸作为声乐训练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训练的目的是直接运用到歌唱中去的。由此可见,正确的呼吸方法在歌唱、训练中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声乐学习中取得成效的极为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呼吸在歌唱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歌唱的动力源泉。要想取得好的声音,必须要有好的合理的呼吸给予支持,否则歌唱者将无法歌唱。  相似文献   

4.
韩文敏 《科技信息》2009,(2):219-219
歌唱家应该是能够发展到足以响御整个宏大剧场的音量和魅力,应该声音甜美,音高准确,使音乐作品有淋漓尽致的表现。歌唱者,应具备那种“有人情味”的演唱,要求他们在正确要求其它方面的基础上,更要有正确“字”“情”的结合,歌唱中的“声情并茂,字正腔圆”说明了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5.
歌唱声音前后走向的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其中,歌唱中歌唱者的主观感觉与客观效果是不一致的,歌唱时声音自我感觉应该是靠后的,而客观实际效果是靠前的,靠后是歌唱中的过程和意念,靠前是歌唱者最终的结果或效果。  相似文献   

6.
歌唱的心理     
歌唱的心理 ,决定着歌唱者的成功与失败。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 ,必须注意培养正确、稳定、平和的心理状态 ,这样才能克服由于异常心理造成的歌唱呼吸紧张 ,声音不通畅等诸多不足 ,逐渐走上健康的歌唱道路。  相似文献   

7.
歌唱的心理     
歌唱的心理,决定着歌唱者的成功与失败.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正确、稳定、平和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克服由于异常心理造成的歌唱呼吸紧张,声音不通畅等诸多不足,逐渐走上健康的歌唱道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唱歌所具备的基本素养,通过总结目前歌唱中存在的问题,从歌唱练习、歌唱情感、歌唱者的自信心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正确的歌唱气息练习方法、歌唱感情的表达和歌唱者自信心培养从而引导歌唱者更好的唱歌。  相似文献   

9.
声乐教学中呼吸的训练与运用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歌唱中没有科学的呼吸就没有美妙的声音,进行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训练,可以对演唱者的声乐水平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良好的气息技巧对于歌唱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歌唱的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也是歌唱富于表现力的有力手段。发声的准确、音质的优美和歌唱的表情都与呼吸密切相关,歌唱中的许多毛病,也往往因歌唱者不善于运用呼吸所造成的。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歌唱呼吸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歌唱艺术既是"声"的艺术,又是"情"的艺术,表达正确的感情,塑造立体而准确的艺术形象是歌唱的最终目的。要想使歌唱感染人,首先就要对声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处理;其次以正确的方法进行表达。文章以歌曲《二月里见罢到如今》为例,从感受词意主题、理解作品内涵,运用歌曲旋律予以正确表达以及演唱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钢琴艺术指导从本质上看隶属于音乐表演范畴,这就决定其本身的艺术性和创新性。以《玫瑰三愿》和《故乡》为例论述钢琴艺术指导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指出钢琴艺术指导教师应该具备了解歌唱艺术、歌唱语言、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基本素质,以便更好地完成钢琴艺术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
楚凋“唐音”歌吟是我国传统吟诵众多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文章阐述了楚调“唐音”歌吟(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流,并对其基本特点进行归纳与总结。楚调“唐音”歌吟可吟多种诗词体裁,且在同一首诗(词)中可分别采用如歌、如诉、如泣三种吟唱模式,为丰富吟诵音乐形态的地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歌唱艺术中,男高音经常被称为"难高音",其明亮的音质和极富穿透力的特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掌握成熟的高音技术,是男高音歌唱艺术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条件。本文总结了男高音"高音"的解决方法,即建立稳定良好的中低声区、实现换声区的平稳过渡、训练"关闭"唱法及哼鸣和弱声等.  相似文献   

15.
声乐跨界演唱现象作为传统唱法的现代创新演绎,以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广大的音乐市场生存空间,契合了当代和谐中国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主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兼容并蓄,注入“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将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声乐训练是特殊的技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训练过程,目前已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并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拓展。探讨声乐训练中的气息、哼鸣、咬字与体态动作及声乐表演中体态动作与民族风格、形象塑造、歌曲韵味有密切关系,"以动辅唱、以动辅教"的训练方法,丰富了声乐教学训练的科学体系;发挥体态动作辅助在声乐训练和声乐表演中独特的作用,并以之辅助演唱和诠释歌曲,是行之有效而令人愉快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7.
荆轲刺秦王未遂被杀,尔时"秦腔"已传遍咸阳城,并被注入了许多秦国文化的元素,即从唱到吼。秦地老百姓喜欢的就是那慷慨悲凉的味道。秦腔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已经相当成熟,六种唱腔、十三门角色都有严格的规矩。适值易俗社成立12周年之际,鲁迅专门题写了"古调独弹",包含着对秦腔的赞美。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原功能"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秦腔名段"西湖山水还依旧"语言风格及艺术成就,必然有助于中国传统戏曲的大众化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18.
歌唱艺术是指演唱者对属于一度创作的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形式。其中包括"演"和"唱"两部分内容,即运用歌声技巧和形体表演技巧体现作品的主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学习声乐演唱的过程中,现在许多声乐演员和正在学习声乐的学生,更加注重的是歌唱声音部分,在声音上精益求精,力求通过科学的演唱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声音表现力和自己的演唱水平,而不重视对歌唱艺术中形体表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教学误区,根据教学实践,在"单音"、"哼名"、"低音"、"性质"、"节奏"、"视唱"方面总结了纠偏与练习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纠正练习中的弊端。  相似文献   

20.
介绍咽音的无声练习和有声练习。并特别从呼吸与共鸣的角度来诠释这两大特定的练习在提高歌唱者演唱水平上的独到之处,进而说明“咽音练声体系”这一新颖特别的边缘科学在歌唱中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