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能源是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人类发展和生产力发展最基本、最重要、最关键问题首先是发展能源动力问题。没有发展动力,一切将无从谈起。电力生产即是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动力。在当前全球爆发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调整能源经济结构,优化能源产业布局成为经济工作的核心,火电项目则是目前我国能源产业的宏观调控重点。2004年7月,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后,政府仅从社会和经济公共管理的角度审核企业的投  相似文献   

2.
彭玉利 《河南科技》2012,(19):67-68
<正>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保障,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主要途径,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最理想的特殊性能优越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产业,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重大项目工程,是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为实现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均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我国也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列入新能源发展计划之中。本文,笔者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和我国的发展现状,对太阳能光伏发电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并对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开发和先进能源技术的利用,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动力。生物质能源有明显的优势,既能保障能源安全,又能减轻环境污染,还是可再生能源。不仅有资源再生、技术可靠的特点,还有对环境无害、经济可行的发展优势。目  相似文献   

4.
<正>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由于世界性的石油危机,自从七十年代起,导致了太阳能的利用日益被各国所重视。太阳能热利用是太阳能利用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而太阳能热水器则又是太阳能热利用中应用最广泛的装置,作为一种产品,它又是太阳能应用中在经济上能与常规能源相竞争的一种装置。因此,国内外对它都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和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种新的农业产业──植物能源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悄然萌生。而这一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为了开发新的能源,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下大气力开创和发展中国的石油农业。 何谓石油农业?人们都熟悉的能源主要是石油、煤、电,还有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世界上最基本的能源是石油和煤,尤以石油最为重要,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经济的命脉。矿物石油组分主要是烃和非烃。而植物中有些也含有天然的可燃烃油,可以大量直接生产石油,如乔灌木、草类、藻类等,可称之为石油植物。从事此种生产的农业,…  相似文献   

6.
节能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我国的能源不足问题,只有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去解决最为有效。为实现节能减排的工程实践要求,依托上海某市政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分离式加铺工程,本文设计了一系列有效的节能工程及相应的施工管理措施,并在实体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我国建筑能耗的总最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费总最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未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8%.可见.建筑能耗已成为危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建筑节能已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电气能耗是建筑能耗的主要构成之一,控制建筑电气能耗和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建筑节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氢能是一种可以再生的永久性能源。它可以用各种一次性能源,特别是核能和太阳能将水直接分解来获得。氢燃烧后产生的水蒸气又可以重新恢复为水,这种水-氢/氧-水之间的永久性循环,使氢成为最理想的能源。氢燃料用于汽车时性能优越。氢的单位质量放热量为120975KJ/kg,约为汽油的放热量的2.8倍多。氢燃烧后的生成物具有更高的温度,氢的  相似文献   

9.
氢能是一种可以再生的永久性能源。它可以用各种一次性能源,特别是核能和太阳能将水直接分解来获得。氢燃烧后产生的水蒸气又可以重新恢复为水,这种水-氢/氧-水之间的永久性循环,使氢成为最理想的能源。氢燃料用于汽车时性能优越。氢的单位质量放热量为120975KJ/kg,约为汽油的放热量的2.8倍多。氢燃烧后的生成物具有更高的温度,氢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对能源的开采十分的频繁,使得我国能源十分的紧缺,能源紧缺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在实行节能措施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开发新的能源,勘测新的能源产地,在能源资源开发过程中就要使用到地质勘察技术。目前地质勘察技术主要是GPS RTK技术的应用,它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水工环地质勘察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对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