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评价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玄武岩纤维的掺入改善混合料路用性能展开了研究.通过室内相关试验,在SMA-13沥青玛蹄脂混合料中掺入玄武岩纤维,主要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高温稳定性、低温抗开裂能力以及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纤维掺量时,玄武岩纤维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明显优于木质素纤维混合料;玄武岩纤维的加入对混合料低温抗开裂能力有显著增强作用,可以延缓沥青路面破坏变形的发生速率,改善水-温冻融循环对混合料损伤程度,提高沥青路面抗水毁破坏的能力;最终确定,玄武岩纤维最佳用量为0.3%,纤维最佳长度6 mm.  相似文献   

2.
李献勇 《河南科学》2019,37(5):792-796
重交通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路面破坏较为严重,夏季高温季节易出现车辙、推移、拥包等病害,多雨季节易出现坑槽、松散、剥落等水毁病害.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纤维来改善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施工工艺,相比其他类型的纤维,玄武岩纤维具有传统纤维所不具备的优势,与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相容性,避免纤维与混合料离析的现象.通过对SMA-13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开裂性、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研究得出: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3%、长度为6 mm时,沥青混合料整体路用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沥青路面常用的厂拌热再生技术存在掺量低,且容易发生早期病害(尤其是开裂病害)等问题,通过将玄武岩纤维掺入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来提高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RAP)的利用率,并改善其路用性能.单轴贯入试验、理想开裂试验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玄武岩纤维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RAP掺量可由30%提高至50%,且综合路用性能更优.将玄武岩纤维用于再生沥青混合料,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优化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玄武岩短切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沥青路面的质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探讨玄武岩短切纤维在增强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方面的适用性,选用AC-13C型级配,通过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性能、疲劳性能,对比研究玄武岩短切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短切纤维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均能满足规格的要求.掺加玄武岩短切纤维可提高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5.
孔令绅  李文凯 《河南科学》2020,38(5):791-796
选用玄武岩纤维、木质素纤维以及聚酯纤维对AC-13C、SMA-13沥青混合料展开研究.通过对三种纤维沥青混合料相关性能研究,确定路用性能改善效果最优的纤维及纤维的最佳掺量;通过对不同纤维AC-13C、SMA-13混合料进行矿料级配设计及马歇尔试验,确定不同纤维掺量时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及最佳纤维掺量;通过对不同纤维在最佳掺量时AC-13C、SMA-13混合料进行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以及抗水毁等路用性能试验得出,AC-13C沥青混合料玄武岩纤维、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最佳掺量分别为0.4%、0.4%、0.3%,SMA-13沥青混合料玄武岩纤维、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最佳掺量分别为0.5%、0.4%、0.4%,三种纤维在最佳掺量时均能改善AC-13C、SMA-13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其中玄武岩纤维改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学》2017,(10):1677-1682
现阶段随着交通量及重轴载车辆的日益增加,我国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逐渐缩短.因此,改善道路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周期是我们道路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玄武岩纤维与常规纤维相比具有韧性好、强度高、密度大、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与沥青混合料具有很好的相容性等优点.通过对掺入0.3%玄武岩纤维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得出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抗水毁性能、低温开裂等性能得到了改善;掺入玄武岩纤维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提高1.30倍,残留稳定度提高了1.05倍,冻融劈裂强度比提高了1.05倍.  相似文献   

7.
李志刚  杨俊鹏  李烨世龙 《河南科学》2019,37(11):1812-1816
砾石是酸性矿料,与沥青的黏附性较差,沥青混合料选用酸性砾石作为矿料会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抗水毁能力,降低路面的使用年限.玄武岩纤维属于矿物纤维,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能够改善酸性砾石与沥青之间的黏结能力,增强沥青路面的抗水毁能力.通过对玄武岩纤维酸性砾石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抗车辙试验、低温抗开裂试验以及水稳定性试验,分析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时,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从高温稳定性方面考虑,纤维最佳掺量为0.3%,从低温抗开裂、抗水毁能力方面考虑,纤维最佳掺量为0.4%.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解决冬季冰雪覆盖对沥青路面行车安全的困扰,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研究了钢丝绒纤维长度、掺量对沥青混合料除冰效果与路用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钢丝绒纤维沥青混合料电磁感应加热除冰机理。结果表明:钢丝绒纤维沥青混合料电磁感应加热除冰效果显著,钢丝绒纤维长度、掺量与感应加热平均融冰速率呈正相关趋势;掺量6%的5mm钢丝绒纤维沥青混合料平均融冰速率最快,达0.47℃·s-1;掺入钢丝绒纤维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均得到改善;4%掺量的5mm钢丝绒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达到最佳;综合考虑,推荐掺入4%的5mm钢丝绒纤维为沥青混合料电磁感应加热除冰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开级配排水式磨耗层OGFC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采用一种絮状且性能优良的特种玄武岩纤维作为增强稳定剂。通过选取不同岩纤维掺量,分别进行了OGFC-13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最佳油石比下的各项路用性能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特种玄武岩纤维能很好地吸附沥青并将粗集料骨架粘结成牢固的整体,使得岩纤维增强OGFC-13的高温、低温和水稳等路用性能均得到明显的提高。然而,当岩纤维掺量过高时,部分岩纤维增强沥青胶浆因分散于OGFC-13的连通空隙中而造成空隙率降低,且少量分散不均的岩纤维易形成混合料结构中的薄弱点,从而影响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由此确定特种玄武岩纤维的适宜掺量范围为0.3%~0.5%,最佳掺量为0.4%,可供排水降噪沥青路面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丛涛 《科技信息》2010,(20):I0314-I0315
随着中国公路交通的迅猛发展,交通量的日益增长,对公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纤维沥青混凝土以其各种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不同纤维掺量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稳定性能、水稳定性能及低温抗裂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纤维掺量存在最佳值,当纤维掺量小于最佳掺量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改善,超过最佳掺量后,其路用性能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