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私的泄露问题不仅包含用户提交的位置和查询数据,更是包含了其中隐藏的用户身份、兴趣爱好、社会习惯、行为模式等。对位置服务隐私保护的技术进行综述,介绍了位置服务的应用场景、位置隐私的攻击方法。对现有的隐私保护体系结构和保护技术进行整理归纳。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一种基于缓存的时空扰动方法和LBS隐私保护度量假设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数据库驱动认知无线电网络(cognitive radio networks)存在的位置隐私泄露风险,提出两种攻击方法:覆盖交集攻击和频道切换攻击,可根据二级用户(secondary user,SU)频道使用情况,在不直接获取查询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的前提下,间接推断SU位置。为应对上述攻击,提出查询信息盲化机制来实现隐私保护的频谱查询,同时对频道选择方案进行优化使得SU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自身位置隐私。根据真实数据进行的攻击实验提高了对SU的定位精度,基于模拟数据的隐私保护方案验证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保护方案的有效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隐形区的位置混淆技术是实现位置隐私广泛研究的技术,但该技术需要可信第三方且无法防止基于背景信息的推理攻击,容易泄露位置隐私。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差分扰动位置隐私保护方法,不需要可信第三方,同时增强了用户位置隐私。该方法采用修改的Hilbert曲线映射技术将地图中用户的每个位置投影到一维空间,通过组合k匿名和差分隐私技术随机产生扰动,并将扰动位置作为用户真实位置提交给服务商。为了解决移动设备资源受限问题,采用基于四分树的方法将用户的上下文存储和转换为比特流,由此获得了有效的时空复杂度和很高的检索准确率。安全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保护用户位置隐私;实验评估表明,与采用标准Hilbert曲线映射的方法相比检索准确率平均提高了15.4%。所提方法在隐私保护和服务精度之间取得了较好的权衡,对隐私保护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有大多数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的隐私保护算法都将对用户位置隐私的保护等同于对整个LBS查询服务隐私的保护. 但是,在用户位置信息已知的前提下,这些算法有可能面临推断攻击. 在考虑用户个性化隐私需求的情况下,基于四分树结构提出了能够避免此类推断攻击的隐私保护算法;为了有效的减小隐惹区域的大小基于半象限的定义对该算法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抵御推理攻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兼顾共享位置数据的可用性和隐私保护需求,针对第三方收集的用户共享位置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隐私的LBS用户位置隐私保护方案.首先,对共享位置数据集进行预处理,使用字典查询方式构建位置事务数据库,采用Trie树结构存储位置数据和频率,提高查询效率,减少加噪次数;其次,在Trie树上进行频繁位置选取,并使用差分隐私下...  相似文献   

6.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 IoV)中不可靠的社交用户可能会故意泄露用户隐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强度的车联网位置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用户的属性特征和行为特征计算用户的关系强度,并将关系强度较高的用户构建成通信组。其次,使用区块链节点存储组内用户发送的传输数据,这实现了传输数据的可追溯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实现了用户的位置隐私保护,而且还降低了用户通信过程的时延和消息曝光率。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位置隐私区域的切换成功率,实现个性化位置隐私保护,基于空间混淆位置隐私保护方法提出了两种位置隐私区域生成算法,即初级形心偏移法和高级形心偏移法.初级形心偏移法通过将切换后的位置隐私区域的形心相对切换前的位置隐私区域发生一定的偏移来实现,偏移幅度由用户周围其他用户的分布决定.高级形心偏移法将切换前位置隐私区域的形心偏移至切换后位置隐私区域的外部,再根据用户周围其他用户的分布生成与切换前位置隐私区域无重叠的新的位置隐私区域.实验结果表明:在中心点攻击下,初级形心偏移法的切换成功率保持在90%以上,高级形心偏移法的切换成功率亦接近100%;在无差别攻击下,高级形心偏移法的切换成功率亦接近100%.  相似文献   

8.
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严重地威胁到用户的隐私.为了在保护用户位置隐私的同时降低用户的查询代价,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索引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location privacy protection method based on secure index, LPPMSI).LPPMSI不需要用户搜集数据信息,数据拥有者为虚假位置信息建立安全索引.用户能够安全、快速地检索到虚假位置信息,服务器再执行基于虚假位置的LBS.并且还提出了基于滑动窗口的候选位置选择算法,有效减少候选位置选择时间.实验结果表明,LPPMSI在不改变隐私保护能力的前提下,不需要用户花费大量时间搜集数据分布及查询概率信息.  相似文献   

9.
空间定位与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基于位置服务的普及,近邻查询作为位置服务的基本操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位置服务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位置隐私保护问题,随着人们对个体隐私的日益关注,保护位置隐私近邻查询成为数据库领域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隐私信息检索以其能提供高强度隐私保护、无需可信第三方等优点得到了研究者的持续关注.针对已有的基于隐私信息检索的保护位置隐私近邻查询方法普遍存在预处理时间长、查询效率较低的不足,提出基于隐私信息检索的近邻查询方法 PRN_kNN,通过空间加密使用户可以在本地快速查询k近邻候选集;同时,引入伪随机数加密规则替代查询计划,抵御模式攻击的同时减少预处理时间;在数据组织方面,采用连续储存POI实体的策略避免部分块存储大量假实体的情况,实现对查询效率的提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轨迹数据的隐私保护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的工作很少考虑不同的隐私敏感位置之间的区别,也较少考虑不同的轨迹应用之间的区别(例如保险推销和紧急救助).鉴于轨迹数据用途的多样性以及用户个性化的隐私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细粒度的基于标签的轨迹数据隐私保护方案,此方案能让用户够灵活自主地控制不同隐私敏感的轨迹片段对不同轨迹应用的访问授权.此外,考虑到大部分的隐私敏感位置都与轨迹停留相关,为了合理地隐藏轨迹中不可见的采样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将不可见的隐私敏感轨迹片段中的位置采样点,合理散布到周围频繁访问的多个位置中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在有效保护轨迹隐私的同时只引入较小的额外计算负担.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位置隐私保护中遭遇的背景知识攻击,服务器不可靠等原因所造成的问题,在Wi-Fi指纹定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RAPPOR算法,提出了一种满足本地差分隐私的室内位置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通过参考点的无线电信号特征来划分位室内环境的区域,使得用户数据满足RAPPOR算法的输入,最后将扰动向量作为输出发送到服务器端.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也表明,该方案在保证位置隐私的前提下也能得到不错的数据效用性.  相似文献   

12.
用户的移动设备中基于位置的服务会不断地向服务器发送用户当前的地理信息,通过地理位置查询出相应的结果并返回给用户.如何同时保证服务质量和地理信息不被泄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保护用户的真实地点,提出一种基于虚假地点的方法,设备每次将发送多个地点给服务器来保护用户的真实地点.对于用户可能到达的地点,提出一种启发式算法划分需要发送的地点集合,并使用δ隐私来保证攻击者根据轨迹中的前后地点也无法获得更多有关敏感地点的信息.最后,在一个无线网接入数据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该数据集上平均需要发送5到6个地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移动用户使用基于位置的服务。当用户将查询请求发送给不可信的位置服务器时,由于查询请求中包含用户隐私信息,因而出现了用户隐私泄露问题。现有大部分匿名方法主要针对用户位置和标识符信息的保护,很少有人考虑到用户敏感信息泄露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基于用户个性化隐私需求,公路网络中敏感信息保护问题。为了防止道路网络中的敏感同质性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换和合并的敏感信息保护方法——划分匿名路段集(DASS),即利用深度优先搜索在图中找出最初路段集,再经过交换、合并操作,寻找满足一定要求的匿名路段集。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位置隐私的安全与效率问题,提出一种k-匿名批量认证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案。方案在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 LBS)请求用户身份匿名化处理的基础上,在相邻网格区域中生成2k个假位置,采用位置熵进一步选取最优的k-1个,合并真实用户位置形成k-匿名,增强用户隐私度;通过LBS批量认证k个用户匿名身份,提高运算效率,降低服务响应时间。安全性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案满足匿名性、不可伪造性、抗假冒攻击等安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不仅在隐私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而且在效率上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已有位置k匿名方法不能很好地权衡位置隐私和服务可用性之间的关系、易于遭受背景知识推理攻击、资源开销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抵御推理攻击的服务相似性位置k匿名隐私保护方法。通过引入服务相似性生成标签相似地图,并根据服务相似度将用户所在分区与其他分区合并,生成满足用户服务质量需求的匿名候选区。为抵御推理攻击,在选择k匿名集时使用位置熵对攻击者的背景知识进行量化以生成熵最大的k匿名集。在生成k匿名集时,采用贪心策略并在匿名集随机选取一个位置点请求服务以降低资源开销。安全性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已有位置k匿名方法,在相同条件下,所提方法的隐私保护度和服务可用性平均提高了48.49%和60.01%,时间开销和通信开销平均降低了86.12%和66.57%。所提方法在隐私保护度、服务可用性和资源开销之间取得了更好的权衡,且可有效抵御背景知识推理攻击。  相似文献   

16.
用户位置信息的准确度反比于用户的隐私保护安全系数k(privacy protection level),正比于查询服务质量;为了平衡由位置信息的准确性引起的隐私保护安全与查询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借助位置k-匿名模型,提出了圆形区域划分匿名方法.将整个区域划分为相切圆及相邻的4个相切圆的顶点组成的曲边菱形形成的组合区域,当用户位置区域含有的用户数量不满足隐私保护安全系数要求时,利用区域扩充公式得到合适的匿名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小了匿名区域的面积,提高了相对匿名度,从而平衡了k与QoS的矛盾;并从匿名成功率、服务质量和信息处理时间3个角度确定了基于位置k-匿名隐私保护方法的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基于位置服务中移动终端用户位置隐私保护存在时空关联和背景知识攻击的问题,提出一种分配查询的k-匿名位置隐私保护方案。基于查询概率和欧氏距离,在相邻网格区域内筛选假位置,合并真实用户位置形成k-匿名;通过兴趣点语义四叉树为假位置分配合理的查询,从时间、位置及查询3个维度提升用户被识别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用户隐私度。安全性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案满足匿名性、不可伪造性和抵抗查询服务跟踪等安全特性。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案具有较高的隐私保护度和效率以及较低的通信开销。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5G环境下高频次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带来的位置隐私暴露问题,分析了5G环境下移动用户位置隐私泄露风险,梳理了已有隐私保护技术,并对3类常见方法进行分析对比,针对5G环境下位置隐私保护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一种适合5G环境的隐私保护方法,即融合定位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通过降维初步处理、融合隐私算法及传输加密方法,在不提升复杂度的情况下,处理了从定位维度选择、定位中间过程乃至传输全链路的风险.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混合场景下实现高效的隐私保护,适用于5G超密集高频次位置服务.   相似文献   

19.
在位置隐私保护中,协作用户之间可能存在共谋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信息论的角度加以分析,并提出了基于网格划分和属性基加密处理的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通过信息流分析了潜在的共谋信息披露量,利用属性基加密防止协作用户共谋获取隐私信息,同时进一步使用网格划分有效的防止中心服务器和位置提供商对用户隐私信息的获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定位技术的发展,与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s,LBS)有关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使用和重视.一方面LBS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另一方面用户的隐私泄露风险也成为最大的安全威胁.用户的隐私主要包括用户时空位置隐私、有关时间序列的轨迹隐私和用户身份隐私.国内外研究学者针对该问题的基于不同的隐私保护技术系统结构提出了诸多解决方法,可分为假名技术、假位置技术和隐匿时空技术,分别保护了用户的身份信息隐私、位置隐私和轨迹隐私.本文对比现有的隐私保护技术,分析了LBS面临的挑战,归纳了现有的研究工作,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