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应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11月20~23日出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十八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十八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十届东亚峰会,并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11月21日下午,李克强在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出席第十八次10+1领导人会议。李克强在发言中说,中国和东盟关系超越双边范畴,日益成为东亚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基石。中方始终将东盟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将坚定支持东盟一体化,支持东盟  相似文献   

2.
<正>应东盟轮值主席国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吴登盛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11月12日至14日出席在缅甸内比都举行的第十七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十七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九届东亚峰会,并对缅甸进行正式访问。13日上午,李克强在内比都出席第九届东亚峰会。东盟十国领导人以及韩、日、美、俄、印、澳、新等国领导人一同出席。缅甸总统吴登盛主持会议。李克强在讲话中说,东亚在过去几十年能够快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有一  相似文献   

3.
<正>11月12~16日,应东盟轮值主席国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马尼拉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在会后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11月12日下午,李克强乘专机抵达马尼拉。11月13日下午,李克强出席第20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李克强在发言中表示,中方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国际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始终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坚持与东盟做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携手构建  相似文献   

4.
资讯     
<正>时事·民政部1.12月17日-18日,由民政部主办的东盟灾害管理合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次会议旨在落实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第十六次中国一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关于深化中国与东盟防灾救灾领域务实合作的倡议,推动中国—东盟灾害管理合作走向机制化,常态化与高效化。  相似文献   

5.
<正>应新加坡外长尚穆根、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外长阿尼法邀请,外交部长王毅于8月2~3日访问新加坡,于8月4~7日访问马来西亚并出席在吉隆坡举行的中国—东盟(10+1)外长会、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东亚峰会(EAS)外长会和东盟地区论坛(ARF)外长会。8月3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总统府会见王毅。  相似文献   

6.
外交动态     
<正>李克强总理赴欧举行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正式访问克罗地亚4月8日~12日,经中欧双方商定,并应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出席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赴克罗地亚出席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正式访问克罗地亚。4月9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布鲁塞尔欧洲理事会总部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主持第  相似文献   

7.
《科技智囊》2014,(2):88-89
1. 12月17日-18日.由民政部主办的中国一东盟灾害管理合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旨在落实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第十六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关于深化中国与东盟防灾救灾领域务实合作的倡议,推动中国一东盟灾害管理合作走向机制化、常态化与高效化。  相似文献   

8.
时事概览     
11月28日至3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对老挝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了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第八次东盟与中日韩(10 3)、中国与东盟(10 1)和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10 1会议上,温总理提出了“平等互信、合作共赢”这一指导双方关系长远发展的基本方针。双方发表了《落实中  相似文献   

9.
财经剪贴     
正1中国与新加坡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11月12日,在李克强总理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见证下,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傅自应与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部长陈振声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新加坡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签署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是落实党  相似文献   

10.
骆永昆 《世界知识》2011,(23):20-21
11月17日至19日,温家宝总理在巴厘岛出席第14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纪念峰会、第14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日韩领导人会晤及第六届东亚峰会。温家宝在赴会途中就对记者说,这次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并不轻松。  相似文献   

11.
正新加坡作为2018东盟主席国,向来自诩为中国与东盟关系间的"忠实可靠的中间人"(honest broker),然而实际上中新关系同时却有着难以言明的微妙性。2017年11月14日,东盟第31届峰会在马尼拉举行。此次峰会闭幕式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从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手中,接过了象征轮值主席国地位的木槌。随后,李显龙在讲话中公布了2018  相似文献   

12.
<正>11月2日至4日,第35届东盟峰会、第22届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22届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14届东亚峰会在泰国曼谷举行。其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重大进展。11月4日晚举行的第3次RCEP领导人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声明宣布,15个参与国已结束全部20个章节的文本谈判以及实质上所有的市场准入问题谈判,有望在完成法律文本审核工作后,于2020年正式签署协定。敏锐的媒体立即捕捉到,联合声明列出的谈判参与方数字有了变化。RCEP谈判自2012年启动,历经7年,先后举行了3次领  相似文献   

13.
时事概览     
温家宝出访欧亚五国并出席多边会议12月4日至15日,温家宝总理对法国、斯洛伐克、捷克、葡萄牙、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吉隆坡举行的第九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九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首届东亚峰会。在法国访问期间,温总理与德维尔潘总理举行会谈,会见希拉克总统和德勃雷议长,在巴黎发表重要演讲。此外,温总理还参观法国和欧洲的航空、航天企业。两国还将签署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如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与空中客车公司签署了中国购买150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框架协议。这是空客公司进入中国二十年以来所获…  相似文献   

14.
时事概览     
温总理:新年首次出访,接受访日邀请1月13至16日,温家宝总理出席了在菲律宾宿务举行的第十次东盟与中日韩(10+3)、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二届东亚峰会,主持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新年伊始中国的一次重要周边外交行动。陪同访问的李肇星外长表示,温总理此次访问日程密集,务实高效,多边、双边活动交织,成果丰硕。李肇星表示,温总理此访旨在倡导和推动东亚合作,推进中日韩三方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与东盟毗邻而居,人员、贸易、投资的密切联系决定了联防联控疫情的必然性。4月14日,李克强总理在东盟与中日韩抗击新冠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上表示,从防控疫情角度讲,我们命运与共;从维护经济发展角度看,我们利益攸关。中国是东盟开展抗疫合作的第一个对象国,双方的合作很快与中日韩合作、东盟—中日韩(10+3)  相似文献   

16.
<正>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理马西莫夫、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理武契奇、泰王国总理巴育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4年12月14日至20日对哈萨克斯坦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哈总理第二次定期会晤,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出席在塞尔维亚举行的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塞尔维亚进行正式访问,赴泰国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12月14日下午,李克强在阿斯塔纳同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举行中哈总理第二次定期会晤。会晤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  相似文献   

17.
正1月10日~11日,应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共同主席国柬埔寨首相洪森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离开北京,前往金边出席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并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1月10日下午,李克强在金边和平大厦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李克强和洪森共同主持会议。老挝总理通伦、泰国总理巴育、越南总理阮春福和缅甸副总统吴敏瑞出席。李克强表示,澜湄合作是首个由流域六国共同创建的新型次区域  相似文献   

18.
时事概览     
温家宝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并访问新加坡第13届东盟首脑会议11月20日在新加坡开幕。东盟10国领导人在会上就加速东盟一体化进程,特别是对如期实现2015年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的目标、加强区域合作、气候变化以及能源和环境等问题进行广  相似文献   

19.
正7月5~8日,应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保加利亚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这是中国与中东欧16国(16+1)多领域合作框架内举行的第七次领导人峰会。峰会达成《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索非亚纲要》。与会各方认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和众多成果,确信16+1各领域合作蓬勃发展,日益成为务实的跨区域合作机制,惠及各方。但与此同时,一些欧洲大国和美国对"16+1合作"机制的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1日下午,第六次中国、日本、韩国领导人会议在首尔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韩国总统朴槿惠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会议。会议由朴槿惠主持。三国领导人对中日韩合作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并就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看法。李克强表示,中日韩是陆海邻国,同属东亚文化圈,也是东亚三大经济体,对地区和全球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