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冶勒水电站水库对陆生脊椎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冶勒乡进行了陆生脊椎动物调查,有两栖类12种,爬行类6种,鸟类149种,兽类52种.按其分类及资源类型、区系组成、分布特点,结合自然条件、水库形态、库容、运行特点等,分析了水库修建期间及蓄水后对陆生脊椎动物的影响,预测其演变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间,对浙江省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现存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89种,隶属于27目、75科.185属,包括两栖类34种,爬行类49种,鸟类145种和哺乳类61种,其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45种.分析了保护区的动物区系特点、生态特点,动物资源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对策与建议,为保护区动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除胎生的哺乳动物和少数卵胎生的鱼、两栖、爬虫类以外,绝大多数脊椎动物都是以卵生方式传宗接代的.不过,从许多方面比较起来,鸟类的卵生繁殖方式是最完美的.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爬虫类进化而来的高等脊椎动物.鸟类为什么还保持卵生繁殖方式呢?这是因为,鸟类使后代在体外生长发育,可以减轻亲鸟体重,有利于飞行.它  相似文献   

4.
鸟类是人们所喜爱而又熟知的脊椎动物.世界上现存的鸟类9000多种,我国鸟类1186种,占世界鸟类的13.1%.可以说,我国是世界鸟类最多的国家.鸟类是脊椎动物中最繁盛、分布最广的一类.凡人迹所到之处,无不见有鸟类的踪迹.从热带的雨林到冰天雪地的北极,从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到开阔的荒野沙漠,从浩翰的林海到一望无际的海洋,从辽阔田野到袅  相似文献   

5.
宝兴的91.13%陆生脊椎动物为恒温动物。鸟类季节相与我国东部南北均不相同,川滇及喜马拉雅山地的区系成分多达30.5%.根据其各植被带夏季的陆栖脊椎动物区系的相似率将分别为3个垂直带.探讨各垂直带的动物区系的现状和起源演变后认为:当地阔叶林带的动物区系的历史和现状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致相同;其余则受新构造运动和更新世冰川进退影响较大;生物进化过程的加快使之川滇喜马拉雅山区可能成为某些分类群的次级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6.
山旺鸟化石     
现生鸟类非常繁盛,据估计,约有一万五千多种.它们与现生鱼类、哺乳类共同分享着现今世界上的海、陆、空三大领域.可是,化石鸟类却并不那么丰富,它是五大类脊椎动物中化石资料最少的一类.难怪有关鸟类的进化关系知道得最为不详.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在地史时期中,鸟类本身就不兴旺?不见得.学者公认,自从进入新生代(距今约七千万年前)以来,鸟  相似文献   

7.
龟鳖作为爬行动物的一类,已在地球上存在了两亿多年。在脊椎动物中,只有鱼类和两栖类的历史可与它们相比。后两类动物都是水中生活或从水到陆地生活的过渡类型,而龟鳖类则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的起源较鳄类还要早。虽说龟鳖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但确有一些龟鳖终生都生活在水中。如某些淡水龟类、鳖类和海产龟类。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们都是陆生祖先的后裔,它们身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都留下陆生祖先的烙印。比如,它们体表都有角质化的盾甲(鳖类和棱皮龟除外);有四肢;以肺呼吸;特别是它们必须到陆地上产卵,连海产龟类也不…  相似文献   

8.
金蛇捕猎     
蛇属爬行动物,它的家族在地球上曾有过最辉煌的历史——它们是最先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真正征服陆地的脊椎动物,也是所有后来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即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祖先。在欧洲,蛇象征着健康与吉祥;在我国,有关蛇的神话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这其中有一则传说,认为中国人最早的祖先就是蛇的化身。蛇的视力近于零,可是它却能在黑夜里准确地发现并捕获几十米外的田鼠、青蛙和蜥蜴等猎物,这是因为蛇芯(舌头)具有神奇的红外线感知能力,借此蛇便能清楚地“看”到发出热量的猎物。现在我们来制作一条大金蛇,看看它捕捉猎物时的身手如何。  相似文献   

9.
人类从古代就开始梦想能够像鸟类一样飞上蓝天,自由地翱翔。科技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借助各种飞行器械,实现了这一梦想。然而,每当看见鸟类展翅在蓝天中自由的翱翔时,我们依然为它们如此高超和优美的飞行感到惊叹! 鸟类以它们流线形的体型和长着羽毛的翅膀区别于其它脊椎动物。每种生物的成功都有其特定的因素,鸟类的成功主要在于它们占据了一个广阔的生存空间,避免了与其它脊椎动物激烈的生存竞争。这个生存空间就是辽阔的天空。实际上,在脊椎动物的演化历史过程中,以蓝天为家的脊椎动物不止鸟类。比如早在6500万年前已经绝灭的翼龙就在天空中称霸了长达1亿多年。另外,和我们人类同属哺乳动物的蝙蝠也具有很好的飞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
鸟类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完整的鸟类资源名录对于理解地区生物多样性及资源分布现状是十分必要的.《宁夏脊椎动物志》出版至今的30余年里,陆续有宁夏鸟类分布新记录报道,在《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四版)新的现代鸟类分类系统下,宁夏的鸟类资源缺乏最新的资源名录,这给相关研究工作带来不便.依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四版)分类系统,以《宁夏脊椎动物志》中鸟类种类统计为基础,结合宁夏鸟类新记录文献资料,对宁夏的鸟类资源进行重新整理统计,形成最新的宁夏鸟类资源名录.结果表明,截至2023年6月底,宁夏现有野生鸟类21目68科204属419种(446种及亚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9种.在区系组成上,古北种鸟类有290种(占总种数的69.21%)、东洋种鸟类有45种(占总种数的10.74%)、广布种有84种(占总种数的20.05%),古北种鸟类占绝对优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评估列入红色濒危物种名录的极危(CR)有2种、濒危(EN)有5种、...  相似文献   

11.
两栖动物进化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的一个重要类群,尽管它们种类很少,分布也不十分广泛,但在脊椎动物进化中的意义却是十分重大,因为两栖类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到陆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在两栖动物出现之前,所有的脊椎动物都生活在水域中,而陆地上的生活条件远比水中的要复杂多样,登陆使动物有了向更高级和更为多样化发展的可能性。两栖动物的名称很能反映这类动物的特点,它们的英文名是Amphibian,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有两种生活的动物”。因为大多数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像鱼一样有尾巴,并用鳃呼吸,而它们的成体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尾巴消失。这个发育的过程叫“变态”,是  相似文献   

12.
生活在海水、其他多盐环境或是干旱条件的许多陆生脊椎动物,由于面临高渗或缺水的外界环境,给自身体内的盐分代谢造成困难,为此这些动物进化出了”肾外排盐”结构,即盐腺。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可能就数分别以信天翁和海龟为代表的海洋鸟类及海生爬行动物所具有的鼻腺(nasal gland)。  相似文献   

13.
鱼类是典型的水栖脊椎动物,爬行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而两栖类是承前启后、水陆两栖的中间过渡类群.在受精方式上和繁殖行为中,两栖类的"过渡"特征和"桥梁"烙印,都充分表现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在鱼类的繁殖基础上,历尽沧桑,艰难跋涉,对受精方式和繁殖行为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对策"、"尝试"和"探索",从而对爬行类开创陆地繁殖,建立了卓著的一功.青蛙、蟾蜍,是世人皆知的无尾两栖类.它们  相似文献   

14.
该文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相结合对江西省变电站及其周边线路鸟类多样性与习性进行分析,共统计到鸟类15目122种,其中陆生鸟类63种,水鸟59种.在陆生鸟类中,雀形目种类最多(48种),占总物种数的39.34%,其次是鹰形目(8种),占总物种数的6.56%; 在水鸟中,鸻形目种类最多(19种),占总物种数的15.57%.共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它们分别为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枕鹤(Grus vipio)、白头鹤(Grus monacha)、黑鹳(Ciconia nigra)和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 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6种.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合计21种,占总物种数的17.21%.在居留型方面以留鸟和冬候鸟为主,分别占总物种数的40.98%和36.89%.在122种鸟类中,以中型和小型鸟类为主,分别占总物种数的35.25%和26.23%,略大型和大型鸟类种类合计占总物种数的25.41%.食性以动物性食性为主(60.66%),其次为杂食性(23.77%); 在农田生境中活动的鸟类种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69.67%,其次为湿地(55.74%)和林地(45.08%).66.39%的鸟类会停歇在电力设备上,35.25%的鸟类会集成上百只的大群.大体型的鸟类、在电力设备上活动和集大群的鸟类易引发电网故障.该文对电网涉鸟故障的防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世界》2013,(2):96
脊椎动物的出现,是进化史上飞跃性的进步,水中的生命由此逐步走向陆地生活。从最早的脊椎动物鱼类,到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再到哺乳类,这中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在占地球表面积约70%的海洋中,生存着数量庞大的脊椎动物类群。由于受环境的影响,这些海洋脊椎动物的外形和结构更趋近于鱼类,身体的功能器官也为了适应环境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鲸和海豹为代表的脊椎动物,是如何重新适应在海洋中生活的?它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到底是进化的必然,还是偶然?本书以精美的标本图片,"自内而外"地展现了一个前所未知的海洋世界。海洋脊椎动物的  相似文献   

16.
在动物世界里,鸟类是一类高度进化、数量仅次于鱼类的高等脊椎动物。鸟类由于前肢形成翼翅能够飞翔而有别于其他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腿是鸟类运动的重要器官,它除了协助前肢飞行外,还是保证鸟类休息或行走的不可缺少的“工具”。鸟类的行为习性是鸟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现代鸟类的栖息行为大致上可以分为树栖和地栖两大类。如果再细分,还可以将树栖分为主要树栖和攀援两类。树栖鸟类就是指在树上生活,并完成各种生活行为的鸟类,如多数鸣禽类;地栖鸟类是指在地面生活的鸟类,如走禽或陆禽等;而攀禽和大量猛禽,则主…  相似文献   

17.
被子植物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子植物的起源是有关生物进化的重大、悬而未决问题之一,本文一反传统的陆生植物单元起源的观点,倡导三元起源论,由此探讨陆生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起源,提出演化阶段与大叶系、小叶系、有节系相结合的分类体系,支配陆生植物以至陆生脊椎动物演化的基本规律是“生长迟滞论”,导致生长迟滞的原因是年温差渐增的古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从染色体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的系统发生是当今细胞遗传学的主要倾向之一.染色体的进化已成为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众所周知,两栖类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占有特殊地位,它介于水生脊椎动物和陆生脊椎动物之间,对研究及认识动物界的演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再加之它的染色体大,且数目少,因此是从染色体及分子水平上研究物种进化的好材料。本文报道泽蛙(R.limnocharis Boie)的核型及核仁组织者区(NORs)的研究,便是试图从这方面做些初浅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在鸟类的进化过程中,形态的变异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选择的影响。而鸟类染色体核型的研究,对于了解物种的特性,探索物种的遗传、进化、系统发育及分类地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鸟类核型的研究现状在脊椎动物方面,鸟类染色体的研究最为缓慢,这是由于鸟类染色体数目较多,其中小染色体又难于计数,制作上又比较困难,研究鸟类染色体的作者较少,截至1990年底,在鸟类已知的27个目、155个科、8436种中,却仅有671种进行了核型研究,仅占鸟类的7.95%左右。下面是27个目、155个科中鸟类核型的研  相似文献   

20.
脊椎动物进化中的模糊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类群,故根据古生物学、现代生物学和生物进化论研究成就,就脊椎动物祖先、鱼类、爬行类、鸟类进化中的模糊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