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解思深 《科学通报》1993,38(22):2024-2024
在电弧法制备富勒烯(C_(60),C_(70)等)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石墨的、纳米尺寸的管状物(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发现大大地开拓了碳纤维的研究领域.碳纳米管(直径约为2—20nm,长度约为几微米)是一种新型低维材料.它引起了物理学家、化学家的极大兴趣.自从碳纳米管发现以来,有关碳纳米管的工作已有不少报道.理论研究指出碳纳米管的电子特性和它们  相似文献   

2.
碳纳米管由于具有优异的导热、导电和机械性能,为开发多功能导热材料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碳纳米管在热管理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碳纳米管在改性导热填料、各向异性碳纳米管薄膜导热膜材料以及复合热界面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提出高密度、高取向碳纳米管薄膜及大管径碳纳米管阵列复合薄膜材料有望成为解决未来高频、高速器件、柔性器件等散热问题的优良材料体系之一.  相似文献   

3.
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一维量子材料,由石墨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由于拥有潜在的优越性能,碳纳米管无论在物理、化学还是在材料学领域都将有重大发展前景。近年来,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等国家相继成立了纳米材料研究机构,使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随之加快,并在制备及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赵梦强  张强  贾希来  黄佳琦  张英皓  魏飞 《科学通报》2010,55(12):1194-1194
将一维的碳纳米管与二维的片层材料组合形成多级有序的三维纳米结构材料, 可获得许多奇特的新性能. 目前将碳纳米管分散在基体中形成了多种复合材料, 发现其力学、电学、磁学、热学以及输运性能都呈现了显著的增强, 但是在基体中均匀地分散碳纳米管往往是材料组装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发展有效可控的一维/二维材料有序组装方法是获得高性能材料的关键. 碳纳米管生长结束后, 在表面活性剂、生物大分子辅助下超声、剪切、搅拌等是其分散常用的方法. 如果能利用碳纳米管生长过程中借助特殊结构的催化剂及工艺对碳纳米管的排列及分散进行原位控制, 这样就有望一步获得碳纳米管高度分散、多级有序、高性能的三维纳米复合材料. .....  相似文献   

5.
拉曼光谱在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云  李凌云  谭平恒  刘璐琪  张忠 《科学通报》2010,55(22):2165-2176
拉曼光谱学不仅被广泛地用来确定碳纳米管的物理性质、表面功能化程度及取向性等, 也逐渐被发展成为研究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相互作用的绝佳工具. 本文综述了拉曼光谱在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 基于碳纳米管拉曼光谱峰位的变化能够灵敏地反映碳纳米管的形变程度, 因此通过拉曼光谱能够定量地评估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与聚合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监测聚合物的相变过程、以及进行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中的应力分析和计算碳纳米管的杨氏模量. 同时, 给出了将拉曼光谱应用到碳纳米管宏观聚集体(包括碳纳米管薄膜、碳纳米管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纤维)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如分析了碳纳米管宏观聚集体材料的微观变形机理和从宏观结构到微观结构的应变传递效率, 揭示了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性因素, 并实现了碳纳米管宏观聚集体杨氏模量的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6.
碳纳米管的操纵和剪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宇军  李鹏  胡元中  王慧  黄兰 《科学通报》2002,47(14):1066-1070
纳米级微操纵技术是纳米制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目前科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运用原子力显微镜的显微探针操纵技术,成功地对CVD方法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进行了操纵和剪切,以预先设计 方案任意操纵碳纳米管,并且在实际中观测到了碳纳米管在操纵过程中弯曲、扭转联合变形的特性,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碳纳米管切割分段,从而剪切掉局部晶格有缺陷的部分,得到管径分布均匀、晶格较完整的纳米零件材料,这为未来的纳米机械装配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所谓的碳纳米管是指直径约为1纳米的空心碳分子,它们极为牢固,且导电性能良好,多年来一直被材料科学家所看好。研究人员现已证实,单壁碳纳米管能把电信号传导给神经细胞,这意味着碳纳米管可被用作神经修复元件(一种用来替换受损神经或缺失神经的装置)与人体之间的电接口。这对于那些希望用纳米管激活或替代眼睛、大脑以及脊髓中神经细胞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相似文献   

8.
封面说明     
<正>单壁碳纳米管具有结构依赖的导电属性,即碳原子排布方式的不同可使得单壁碳纳米管表现为金属性或半导体性.金属性单壁碳纳米管可用于电路连接导线及构建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可作为场效应晶体管的沟道材料等.然而,通常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样品中包含约1/3的金属性和2/3的半导体性碳纳米管,这极大制约了单壁碳纳米管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因此,单一  相似文献   

9.
表面上单壁碳纳米管的可控生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段小洁  何茂帅  王璇  张锦  刘忠范 《科学通报》2004,49(23):2377-2385
单壁碳纳米管因其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电学性质可能成为未来纳米器件的支撑材料之一. 如何获得结构和性能完全可控的单壁碳纳米管, 如何用碳纳米管构筑各种可能的器件结构单元, 这是人们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实现单壁碳纳米管在表面的直接可控生长将有助于获得结构和性能可控的纳米管. 本文主要从表面上单壁碳纳米管的生长条件、生长的可控性和生长机理等几个方面对单壁碳纳米管在表面上的可控生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拔热──隔热防漏的新建材赋春一种美国新型建筑材料—拔热,正努力进入中国市场。拔热由六层超铝箔及高密度聚酯材料复合而成,表面非常平整光亮,反射率高达95%,因此隔绝热辐射性能特高。光滑的铝箔对热辐射具有非常强的反射作用,但普通的铝箔表面粗糙反射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彭飞  罗达  孙昊  王金泳  杨烽  李若铭  杨娟  李彦 《科学通报》2013,(Z1):495-496
由于单壁碳纳米管(SWNTs)具有优异的电子学性质,一直被看作是下一代纳电子器件的首选材料[1].对于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大家比较公认的是VLS(vapor-liquid-solid)机理.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控制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其直径的控制是第一步.  相似文献   

12.
救火     
《科学24小时》2012,(12):43
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化学家和一个统计学家被召到院长办公室,他们刚刚坐定就发现一个废纸篓着火了。物理学家说:"我知道怎么办,把材料温度降至可燃温度以下,火自然就灭了。"化学家不同意:"不对,必须先切断氧气的供应,缺少了反应物,火才会灭。"正当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争论不休的时候,他们  相似文献   

13.
<正>拓扑效应可能隐藏在非常普通的材料中,等待着揭示奇异的新粒子或支撑量子计算。查尔斯·凯恩(Charles Kane)从未想到过,他会和拓扑学家一起共事。"我不像数学家一样思考。"凯恩如此承认。他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研究对象更多地聚焦于关于固体材料的实际问题。并不单单只有他这么想。物理学家通常极少关注拓扑学——那是对形状和它们的空间排列的数学研究。但现在凯恩和其他物理学家蜂拥到拓扑学领域。  相似文献   

14.
徐颖  朱婧  张小燕  章仁毅  何品刚  方禹之 《科学通报》2011,56(22):1790-1793
在直立碳纳米管制备过程中, 以碳纤维为基底, 合成出碳纤维固载型直立碳纳米管材料, 用于制备相关碳纳米管微电极, 开展了电化学活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电化学检测. 结果表明该微电极对5-羟色胺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效应, 灵敏度高. 恒电位解吸附处理方法能很好解决电极对5-羟色胺氧化产物的吸附问题, 使电极得到重生.  相似文献   

15.
碳纳米管上的沉积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金属铂沉积在碳纳米管上的新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氮气的气氛下,在碳纳米管表面沉积的铂颗粒分布均匀,尺寸较小,经过预处理后,沉积在碳纳米管上的铂颗粒尺寸大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16.
彭飞  罗达  孙昊  王金泳  杨烽  李若铭  杨娟  李彦 《科学通报》2013,58(5-6):495-496
由于单壁碳纳米管(SWNTs)具有优异的电子学性质, 一直被看作是下一代纳电子器件的首选材料[1]. 对于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 大家比较公认的是VLS(vapor-liquid-solid)机理.  相似文献   

17.
定向多壁碳纳米管的电化学储氢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定向多壁碳纳米管和非定向碳纳米管混以铜粉制成的电极进行了恒流充放电电化学实验,对其化学储氢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混以铜粉的定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的储氢量是石墨电极的10倍,是非定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的13倍,比电容量高达1625mA.h/g,对应储氢量为5.7%(质量分数),说明定向多壁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储氢性能。  相似文献   

18.
碳纳米管的有机化学修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刘璐琪  郭志新  戴黎明  朱道本 《科学通报》2001,46(19):1590-1595
碳纳米管的有机化学修饰是近几个发展未来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从共价修饰和共非价修饰两个方面评述了碳纳米管有机化学修饰的发展过程以及碳纳米管有机化学修饰的最新进展,详细讨论了有机化学修饰的碳纳米管的合成以及性质研究等,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展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科学通报》2007,52(16):1978-1978
基于碳纳米管的优异性能(可控的半导体性能、可调的禁带宽度和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清华大学机械系王昆林研究小组开展了碳纳米管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双壁碳纳米管薄膜为转换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达0.5V,短路电流达14mA/cm2,太阳能转换效率达1.3%.尽管转换效率仍很低,但正如审稿人所指出  相似文献   

20.
改性碳纳米管的表面特性及其对Pb2+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硝酸酸煮法氧化改性了碳纳米管。红外光谱仪的测定结果表明改性碳纳米管表面引入了羟基(-OH)、羟基(-C=O)等官能基团,比表面仪测定结果显示改性碳纳米管表面积略有增加,采用改性碳纳米管进行了吸附Pb^2 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吸附除Pb^2 效能较未改性的纳米管 了显著提高,在所实验的温度范围内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反应级数为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