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一些传奇故事中,国家元首、将军、恐怖分子领袖等某些特殊人物都有替身,进行一些礼仪性的活动。我们普通人也曾幻想有一个替身帮我们去上班、开会或上学。现在,日本大阪大学的石黑浩教授和美国的一个初中生阿希姆·纳斯利用高科技实现了这个梦想,他们都拥有一个机器人替身。机器人代替患病孩子上学对健康孩子而言,去学校上学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对于那些因病需长期住院治疗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空想。阿希姆·纳斯是一名因患严重皮疹而长期住院的孩子,但幸运的是,他可以通过自己在学校的机器人“替身”来上课。对他而言,课堂“近…  相似文献   

2.
我的孩子今年5岁,因为我和孩子母亲都有高度近视,孩子一生下来视力就不是很好,后来去医院检查,发现孩子视力只有0.6.去了好多家医院,都没有方法,许多医院都说要配镜矫正,等到孩子大了,眼睛不再发育了,做激光手术.但是现在孩子怎么办呢?后来听人介绍说程红锋教授在治疗儿童近弱视方面有独特的方法,我们就来了.程教授用梅花针大概治疗了3个月吧,孩子的视力就在1.0左右了,现在还在稳步地提高.我们刚开始还担心孩子会怕疼,孩子对我说,一点儿都不疼.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孩子金贵得很,特别是独生子女,更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作父母的都希望自已的孩子成"龙"变"凤",智力超群,于是,便去给孩子测定智商,测得高者心花怒放,测得低者闷闷不乐。这些家长们还千方百计去寻找什么"聪明药",只要是广告上说得好的,则不惜钱财让孩子服用。想让智商高者更高,笨的也变能。父母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是好事,但却不自觉地陷入了误区:认为智商的高低  相似文献   

4.
现在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好习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是每一个妈妈都愿意努力去做的。但很多妈妈  相似文献   

5.
当一个孩子结束了幼儿园的生活以后,所面临的是一个新的转折——学习将成为他生活的主旋律。那么,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怎样帮助孩子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呢?美国拉德福特大学一位教育学专家维吉·D·林克丝建议:每个孩子的父母都应寻找一些创造性的方法去鼓励自己的孩子,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从一开始起就应该让孩子懂得学习是件非常重  相似文献   

6.
国人长期以来总认为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相比.一直过着所有时间都被排得满满当当的苦行僧生活,而美国孩子则是在玩耍中度过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时光。当你看了下面这个作息表后,一定会感到吃惊,因为这是一个美国女中学生的时间安排:“我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5点到滑冰场。7点滑冰结束,然后去学校。放学后,我练习钢琴,做家庭作业,再到滑冰场练一个小时,然后回家,9点半上床睡觉。”这是美国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在新近出版的自传《非同寻常——赖斯成长回忆录》中如此描述自己的中学生活。  相似文献   

7.
正直到十年前,提起动物园和水族馆,大家可能还会认为,这里仅仅是一个可以带孩子"看动物"或是"玩乐"的地方,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么,未来我们到底应该拥有怎样的动物园和水族馆呢?10年前,当人们来到动物园,站在笼子前看到一只东北虎不停地来回踱步,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这里面蕴含的伦理问题。然而,现如今,所有野生动物的饲养展示机构都受到了公众和科学界的监督。我们现在开始更多地关注动物园和水族馆中的野生动物是如何生活的。与  相似文献   

8.
2012年1月13日,居住在意大利奇维塔韦基亚港口的菲尔德·福特汉姆一家要去比萨的爷爷家参加一个生日聚会. 福特汉姆是瓦伦岛的牧师,同时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船员.这是一个充满爱与欢乐的家庭,妻子奥德丽温柔贤淑,4个孩子——15岁的大儿子罗比、13岁的二儿子希尔、11岁的三女儿莉莲和6岁的小女儿莉莎,全都聪明可爱.孩子们出生在港口,成长在港口,所以年纪虽小,却都是游泳高手.  相似文献   

9.
<正>还记得上次带孩子去游乐园是什么时候吗,还记得承诺过孩子的一次假期旅游吗?孩子希望你带他去看世界,而你却在手机里遨游。还记得儿时许下的诺言,长大了要带父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吗?而如今,你的父母只能许久接到你的一通电话,而你却在手机的世界里"销声匿迹"。我们有多久没有放下手机,放下平板电脑,和家人"一起真正生活"了。我们有多久没有离开电子屏幕,心平气和地专注做一件手头的事了——无论是看几页书,还是写几行字,或者,只是像个孩子一样,从头到尾听完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0.
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父母?以下是一个小小的测验,请对十几个做法答"是"或"非",然后对照标准答案,你就可以知道自己对养儿育女的知识有多少。一、对孩子忍让,保持良好关系,总比坚持己见及与孩子争论好一些。二.不随便打孩子,这样孩子的表现会更好。三.要孩子尊重父母,父母也得尊重孩子。四.孩子不应在生活上自作主张,除非他们已够成熟。五.要孩子做家务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及影响了  相似文献   

11.
下面的这件事情发生在美国. 一位中国人应邀去一家美国人家作客,主人将他让到一个座位上,没想到这一让竟捅了马蜂窝,原来,这个座位是这家的小主人平常坐的位子,看到座位被客人占了,小家伙不干了,开始大哭大闹起来.这种事如果发生在中国家庭,家长的必然反应一定是哄孩子,而大人们最终肯定得向孩子妥协,将座位让出来息事宁人.  相似文献   

12.
如今,在许多家庭中,家长对孩子最伤脑筋的莫过于孩子的逆反行为。许多次家长会上,家长们都提出一个共同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只听教师的,家长的话不仅充耳不闻,而且还反其道而行之,这到底是为什么?一些家  相似文献   

13.
子洁 《科学之友》2005,(6):68-68
下面的这件事情发生在美国。一位中国人应邀去一家美国人家作客,主人将他让到一个座位上,没想到这一让竟捅了马蜂窝,原来,这个座位是这家的小主人平常坐的位子,看到座位被客人占了,小家伙不干了,开始大哭大闹起来。这种事如果发生在中国家庭,家长的必然反应一定是哄孩子,而大人  相似文献   

14.
今天,在反毒浪潮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毒品对孩子的影响决不能低估。家庭、学校对此忧心忡忡。所有做父母的,时刻关注着孩子的健康,更担心自己的孩子沾染上毒品。父母能使孩子远离吸毒,只要他们知道怎么去引导。下面是父母预防孩子沾染毒品的7个措施。1.谆谆教导最近美国一机构对加州中学的2700名一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只有34%的人从父母那里知道药  相似文献   

15.
要使孩子的心身到得良好的发育,做父母的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孩子的心理需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才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需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每天都需要一个好的开端。父母最好把早点买回家与孩子一起吃,不要让孩子自己买早点,一边走一边吃;当孩子离家前,应该与孩子亲一亲,或说句鼓励的话,使孩子一大早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友》2014,(3):88-89
<正>中国有个词很有意思:孩子气。在成人眼里,孩子只不过是无理取闹、完全懵懂、智商低又让人头大的小动物。然而,事实却可能让我们大跌眼镜!换个角度看,孩子到底是什么?心理学研究的就是一个"我",孩子们身体内那个独立的"我"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去探寻那独有的"我"之奥秘。  相似文献   

17.
那一天,我同怀孕八个月的妻子奥德丽出去购物。红灯亮时我把车停下来。奥德丽的一个朋友发现了我们,奔过来看我们是不是已经有了孩子。她透过车窗往后排座上看,上面躺着一个幼仔,用毛毯包着,头露在外面睡着。忽然,那个女人的笑容消失了,换上了一副惊状的表情——她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不是婴儿,而是一个刚出生的小黑猩猩。奥德丽急忙把车窗玻璃降下来,向她解释着。绿灯亮了,我们相互告别,驱车而去。一路上我都在说笑着这个戏剧性的幽默。第二天,奥德丽给她所有的朋友打电话,告诉他们我们收养了黑猩猩幼仔的事。几年前的这一个秋日,一…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3月的最后一周,美国加州南部的一个9岁女孩和一个10岁男孩被流感击倒。虽然当时已经是流感季末期,他们却都出现了典型的流感症状:突然发烧、咳嗽和极度疲乏。这两名孩子彼此并无关联——他们分别住在两个相邻的县。但巧合的是,他们父母带孩子去的两间诊所都参与了美国疾控中心主办的流感监测计划。该计划跟踪的不仅是美国本土,而且是全球范围的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19.
用什么样的词来描绘父母的心情?——“内疚”。在孩子生长的过程中,父母拼命地告诉子女如何生活得更好,并且慷慨解囊,想尽一切办法为他们提供最优越的物质条件。大多数的父母,所得到的是什么呢?“什么都给”的牺牲者。而孩子无论给什么都不够,最终导致一场可怕的悲剧。 现在我们回到正题上:什么是父母对子女应尽的义务呢?为了回  相似文献   

20.
性格的形成,有其先天的一面,更与其后天的环境有关。而快乐性格,可能比智力因素更能关系到孩子今后的成长、生活、工作与幸福。那么,如何使自己的宝宝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就是每一对年轻夫妻应该懂得的了。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俗话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家庭中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