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走近南极     
南极是地球上惟一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南极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除沿岸的山脉、裸露的岩石外,98%的地方为冰雪所覆盖。这里年平均气温为零下50℃,最低气温为零下82.8℃。为了揭开南极神秘的面纱,一批又一批科学家、探险者登上了南极。最早在南极建立考察站的是苏格兰的一批气象学家。1904年2月20日,由布鲁斯领导的苏格兰考察队乘船抵达南极,在南奥克尼群岛上建立了气象观察站,开展了多项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人类建立的第一个南极考察工作站。一个世纪以来,美国、苏联、英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韩国、印度、智利、新西兰等40多个国家的…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的南极实际上是指南极地区,即由南大洋和南极洲组成。南极地区面积约5200万平方千米,其中南大洋面积3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相当于中国大陆面积的1.45倍,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土著居民的大陆。1774年1月30日,英国船长库克在南纬71°10′发现了南极  相似文献   

3.
南极的面积有1400多万平方公里,比欧洲或大洋洲的面积都大。尽管面积不小,但那里的气候却十分严醣,甚至比北极还要寒冷,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25度左右。在漫长的南极夜里,气温一般都在零下50—60℃,有的地方甚至更低。例如1960年原苏联在南极的沃斯托克基地观察的气温是零下88.3℃,是地球观测史上最低的气温。繁茂的种子植物对于地球上的生物而言,南极可以说是过于严酷的生存环境。因此南极的植物也只限于菌类、苔藓、帅衣之类的低等植物而已。但是,现在南极大陆的植物世界正在发生变异。据英国南极考察队福伯特博士的调查,在南极半岛的南纬68度以北正生长着南极绿石竹和南极发草两种种子植物,而且其分布状况,从1964年到1990年的26年间,分别扩大了5倍和25倍。所谓南极半岛是指西南极洲向北朝南美洲南端  相似文献   

4.
<正>冰雪大陆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它的面积有140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9.4%,比欧洲和大洋洲总面积还大。南极的四周是浩瀚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它远离地球上其他大陆,即使距离最近的南美洲,遥遥相望也有960千米。另外,无论从历史上哪个时代来看,这里都是地球上唯一无人居住的地方,是  相似文献   

5.
南极是一块被冰雪覆盖的大陆南极大陆总面积1400平方公里,大于中国和印度的面积之和,相当于一个半美国的面积。这本是块起伏不平的高原,有平地,也有山谷,但银白色的冰雪却掩盖了一切,南极成了一个广阔无垠的冰原c据统计,南极大陆除了不到2%的地方有裸露的山岩之外,其余超过98%的地方全为冰雪所覆盖。从高空俯瞰,可以发现南极大陆是一个由隆起的中部向四周逐渐倾斜的高原,巨大而深厚的冰层就像一个银铸的大锅盖,倒扣在地球的南极。因此,人们又形象地把南极大陆上的冰层称为冰共JllLo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冰盖,它堪称地球的冰库…  相似文献   

6.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后开发的一块陆地,人们对它了解不多,但科学家在那里考察也发现一些奇与趣。一、南极的时间、方向和物重。如果你站在南极点上看地球转动,南半球将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如果你站在南极极点上无论向那个方向走都是向北走,那里没有东西南方向。在南极点上任何国家钟表时间都是准确的,因为地球上所有的经线都在这里汇集。没有时区之分。  相似文献   

7.
邢光福 《科学通报》1997,42(15):1647-1651
1 地质背景乔治工岛是南极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约1200km~2,大部分地区长年被冰雪覆盖.全岛广泛分布第三纪火山岩,也零星出露相应侵入岩及晚中生代和第四纪火山岩.南设得兰群岛是一发育于硅铝质基底之上的、时代为侏罗纪-第三纪的陆缘火岩弧,其岩浆活动受太平洋板块向南极大陆板块的俯冲所制约;它曾是南极大陆西部濒太平洋边缘的一部分,直到约2Ma前,在俯冲作用停止和边缘盆地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张开后才从南极半岛西北部分离出来(图1).  相似文献   

8.
青海高原大气O_3及紫外辐射UV-B观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郭松 《科学通报》1994,39(1):50-50
近10年来,南极臭氧洞以及全球性臭氧减少的趋势,已得到国际大气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英国环境部门1991年的环境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1年间,北半球中纬地区的臭氧总量在春季大约减少了8%,这主要是平流层臭氧的减少,而对流层臭氧的年增长率约为1%.WMO 1992年南极臭氧公报也指出:1992年不仅南极臭氧洞的最大面积比往年大25%,而且测到了105D.U.(Dobson单位=10~(-3)atm.cm)的历史极端低值,持续时间也大大超过往年.同时,据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气象部门的报告,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大气臭氧往总量在1992年冬春季也比往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十年来,南极臭氧层出现空洞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好在近几年来南极臭氧层空洞逐步变小,这个问题也渐渐被人们淡忘了。然而,最近科学家们发现北极地区也出现了臭氧层空洞,而且面积已经很大,这让人们始料未及。这可能是该地区有史以来出现的最大的空洞,已与每年在南极形成的臭氧层空洞面积相当。目前,北极中部的大部分地区(覆盖面积约为格陵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南极及其陆架区矿产资源了解得并不多,原因很简单:面积巨大、厚达几千米的冰盖和恶劣的自然环境限制了科学家的调查。但是科学家通过几十年不间断地工作,已经在南极发现矿床、矿点百余处。美国地质调查所把南极大陆划分成三个主要成矿区:安第斯多金属成矿区,主要为铜、铂、金、银、铬、镍、钻等矿产:横贯南极山脉的多金属成矿区,  相似文献   

11.
被冰雪盖住的大陆 独立在地球最南端的南极大陆有95%的面积被厚厚的冰盖所覆盖。南极虽被称为旱极,但低温却使极少的降雪终年不化。年复一年,下层的积雪在上层积雪的重力作用下,被压实排出气体并发生重结晶作用,从而形成坚硬的冰。据研究,今天的南极大陆形成于3000万年前,而南极冰盖却约形成于200万年前。冰盖的平均厚度达  相似文献   

12.
地球上的冰雪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例如,南极夏季是全世界接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但仍然是最冷的地区,其主要原因就是面积为14.1百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大陆有98%经常为冰雪覆盖着。同时,南极附近还有广阔的海冰环绕。  相似文献   

13.
无线电回波测深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开创了南极研究的新篇章。这里,一位极地探险家介绍了这项伟大工作的经过以及由此得到的重大发现。读完这篇文章,你会感到:南极大险——地球上这位高傲矜持的白衣少女,已经羞答答地在人类面前露出了动人的风姿……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关南极冰盖科考的报道中出现了一些误差。虽然南极95%的面积被平均厚达2000多m的冰雪所覆盖,但是海拔4000多m的冰盖最高点并非是南极大陆的最高点,最高点应该是位于西南极洲的南极大陆最高峰——海拔5140m的文森峰。南极冰盖的最高点,并不像山峰的峰顶那样挺拔明显。国家  相似文献   

15.
去年10月,南极上空臭氧层的损耗已经与1987年间的最低记录一样了.到9月中旬,臭氧空洞覆盖的面积已达到1900万平方公里,其中南半球占7.5%.这一现象是通过"雨云卫星"七号上的一台名为"总臭氧测绘光谱仪"(TOMS)的仪器观测到的.这是科学家们利用TOMS监测南极上空臭氧层春季损耗的第11个连续的年份.该仪器已很好地完成  相似文献   

16.
雪龙探极     
<正>据已查明的资源分布来看,南极仅煤、石油和铁的储量就稳居世界第一——煤炭储量约为5000亿吨,石油储存量约为500~1000亿桶,铁矿蕴藏量可供全世界开发利用200年……南极硕大无比的亘古冰盖,如同一座蕴藏着无数宝贵的大气和气候历史信息的图书馆。这里是研究地球空间的最佳之地,也是地球上研究宇宙的最好地方……南极既是净土,也是沃土。有关南极大陆未来的开发利用,早已成为  相似文献   

17.
生活在绿色世界的人们,如今不能不把目光投向遥远的白色世界. 冰雪覆盖的南极冰原,冰海茫茫的产冰洋.耸立云端的珠穆玛的雪岭冰峰,号称地球的"三极",由于气候酷寒,冰天雪地,这里形成了与人类生存繁衍的绿色世界迥然不同的白色世界.  相似文献   

18.
李斌 《科学之友》2005,(4):40-40
目前有关可极冰盖科考的报道中出现了一些误差。虽然南极95%的面积被平均厚达2000多m的冰雪所覆盖,但是海拔4000多m冰盖最高点并非是南极大陆的最高点.最高点应该是位于西南极洲的南极大陆最高峰——海拔5140m的文森峰。  相似文献   

19.
南极臭氧洞     
南极春季大气臭氧明显减少,这种现象1984年忠钵繁根据日本南极昭和站的观测资料和1985年J.C.Farman根据英国南极哈莱湾站的观测资料就已经发现。美国南极阿蒙森一斯科特站的地面观测和国家宇航局的卫星观测也发现南极大气臭氧从七十年代后半期开始减少,并确认八十年代南极春季上空  相似文献   

20.
位于伊丽莎白公主地西南方向、面积3200平方公里的格罗夫山是南极内陆地区极少数未被任何国家开展正规考察的地区之一。南极考察,原本就是一项非常困苦而艰辛的工作。而在格罗夫山考察,历业远离中山站区,则更为艰苦卓绝。来自中国第十六次南极考察队的十位科考勇士不顾死亡的威胁,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最终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张南极内陆地形图——《南极格罗夫山土形图》的测图任务,同时还完成了南极内陆地质、冰川、陨石等相关学科的考察研究工作。这标志着中国人结束了长期在南极大陆边缘徘徊的局面,真正向南极纵深挺进,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