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Internet网络层安全协议IPSEC和网络地址协议NAT不兼容,这严重限制了IPSEC的应用范围.解决的方法必须是既能使IPSEC数据流穿越NAT,又不必修改路由器和NAT,部署方便.本文分析了现有解决方案的局限性,对IETF(因特网工程任务组)提出的基于UDP封装的IPSec穿越NAT方案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封装格式,即封装整个IPSec数据报,将主机自身的IP地址一同进行封装,经过UDP封装后,其源地址被更改为原始IP地址,保护了原始IP地址和端口号,了IPSec报文对NAT设备的透明穿越.该方案通过对IPSec协议的扩展,有效地支持了IPSec数据流传输路径中的NAT转换.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网络安全协议IPSec和网络地址转换协议NAT之间的冲突问题,并对IETF提出的现有UDP封装草案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封装格式,将主机自身的IP地址一同进行封装,以解决不兼容问题.从NAT网关内部发往NAT网关外部的数据包,在经过UDP解封装后,其源地址被更改为原始IP地址,因此目标主机的IP层以上各层将以原始地址为目的地址进行通信.利用改进后的UDP封装方案,实现了IPSec报文对NAT设备的透明穿越.该方案通过对IPSec协议的扩展,有效地支持了IPSec数据流传输路径中的NAT转换.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改进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封装方案.该方案使用UDP/IP头对施加了IP安全协议(IPSec)保护的整个IP包进行封装,解决了IETF的为解决网络地址转换(NAT)应用和基于IPSec技术的虚拟专用网(VPN)不兼容的UDP封装方案建议中存在认证头包(AH)失败、TCP校验和出错等问题。对改进方案的具体实现细节进行了规范化描述,使得新的改进方案比原方案更易实现。最后讨论了改进UDP封装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对网络性能和安全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IPSec协议体系是IETF制定的新一代网络安全协议标准.本文深入剖析了IPSec协议体系,结合网络层安全协议的特色,提出了基于IP(v4/v6)的IPSec实现方法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自主设计和开发了基于IPSec的VPN组件,经测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IPSec的NAT兼容性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Internet网络层安全协议(IPSec)工作机制提出 一种改进的隧道封装方法. 通过数据发送方在数据包中封装本主机的IP地址, 并在接收方对 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解决IPSec与网络地址翻译技术NAT兼容性问题的基础上, 使得通 信双方可以灵活决定对通信的保护方式. 与Internet工程任务组的解决方案相比, 在不损失 安全性及只增加很小开销的前提下, 保持了灵活设置安全策略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霍静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3):6-6,57
IPSec主要是通过对整个IP报文进行加密和认证,防止外部对IP头信息的访问来提供安全服务,而NAT要访问或者修改IP报文的头信息。局域网内用户如何让IPSec、NAT协调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是在数据报文应用完IPSec协议之后增加一个外部头,这个外部头可以方便NAT处理又不与IPSec产生冲突,实现了两者的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IPSec协议和NAT协议的冲突问题,对IETF的基于UDP封装的IPSec—NAT穿越方案,提出一种UDP封装的改进方案。该方案通过对IPSec协议的扩展,有效地支持了IPSec数据流传输路径中的NAT。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IPSec协议的两种工作模式以及这些模式下IP包的变化,继而阐述了密钥交换协议的功能与操作过程。在对加密算法与IP报文加密了解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认证头与封装安全载荷对外出和进入数据包的处理方式以及检查完整性检查值的整个过程,分析了IPSec在安全网关中的一些最新技术运用。最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专用网技术的安全网关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IPSec协议的两种工作模式以及这些模式下IP包的变化,继而阐述了密钥交换协议的功能与操作过程。在对加密算法与IP报文加密了解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认证头与封装安全载荷对外出和进入数据包的处理方式以及检查完整性检查值的整个过程,分析了IPSec在安全网关中的一些最新技术运用。最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专用网技术的安全网关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广泛应用的基于IPSec的VPN系统中,为解决NAT出现给网络安全带来的复杂性,针对IPSec协议与NAT协议所存在的矛盾,并从VPN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协作方式基于隧道接力的IPSec解决方案,从而解决了IPSec隧道穿透双向NAT的问题,最后进行了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加密学基础的IPSec协议是解决公用网上IP数据传输安全性的一个有效手段。文章通过研究和分析IPSec协议,提出了Linux操作系统下IPSec安全网关和VPN(虚拟局域网)系统的构建方案,实现了一种根据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基础以及工程实际需求提出的基于IPSec的VPN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IP安全机制、网络密钥交换和安全关联的基础上,确定了基于IP安全机制的关联数据库所应包含的基本数据结构,并给出了在Linux环境下的结构说明及其中每个参数的具体含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IPSec和NAT协议的技术内涵及二者的兼容性,给出了一个使IPSec完全兼容NAT的应用模型,并论述了其中的报文结构及其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4.
MPLS VPN与IPSec VPN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企业用户侧重对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和对网络服务质量的不同需求,出现了基于IPSec技术和基于Mpls技术的VPN,文章对这两种VPN技术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及实现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基于这两种技术的VPN相互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并针对传输安全性和传输速率这一对矛盾,经深入分析比较后,提出将基于IPSec的VPN和基于MPLS的VPN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充分发挥MPLS和IPSec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清华大学研制的高性能安全路由器中基于IPSec协议族的路由器安全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其主要特点是将分组过滤和IPSec相结合 ,并在分布式路由器平台上实现其分布式结构 .在实现完善而可靠的安全功能基础上 ,采用各种优化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性能 ,使安全路由器具有实际商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MPLS的VPDN网络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拨号专用网络(VPDN:Virtual Private Dialup Network)是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应用扩展.为有效地降低封装开销,在简要介绍了VPDN第2层实现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对VPDN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了PPTP(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l)和L2TP(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隧道协议封装形式以及IPSec的安全特点.提出了第3层基于MPLS(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实现VPDN的设计方法以及VPDN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该方案可降低封装开销约5.8%,为第3层VPDN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