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技术攻关,采用了真空精炼提纯技术和双真空冶炼工艺,技术先进,有独创性.钢的纯净度(质量分数)达到S≤0.002%,P≤0.005%,O≤0.0020%,N≤0.015%.F206钢经合理的热处理后成为一种高纯度、超细晶粒、高断裂韧度钢.通过透射电...  相似文献   

2.
介绍采用电弧炉冶炼,加强脱氧操作,减少氧化铝夹杂,研制的X10CrAl18铁素钢体不锈钢,针对该钢晶粒易于粗化的特点,通过采取低温加工的方法,达到了细化晶粒的目的,得到了细晶组织.并通过采用合理的冷轧变形工艺,有效地控制了板材质量钢的塑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控制中厚板中间坯长时间待温导致的晶粒长大,研究了中间强制水冷却对奥氏体组织的影响.通过对Q345B钢和含Nb-Ti钢采用1050℃变形后快冷至1050-950℃预定温度保温的热模拟方法,确定了中间坯冷却过程中的晶粒尺寸变化规律,提出了中厚板冷却过程中晶粒长大的控制方法,建立了Q345B钢和含Nb-Ti钢在中间冷却过程中的晶粒长大模型.在中间冷却过程中,Q345B钢晶粒稳定性较差,而含Nb-Ti钢晶粒稳定性良好,归因于以铌为主的析出相对奥氏体晶界的钉扎作用.中间坯的强制冷却可控制奥氏体晶粒长大,63mm厚中间坯强制冷却可有效减小平均晶粒尺寸约20μm.在实际生产中,经中间强制冷却后16mm厚度Q345B钢板的冲击韧性提高25%-70%.  相似文献   

4.
40Cr钢表面纳米层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了高能表面处理后40 Cr钢表面纳米层的组织结构,探讨了表面纳米层的形成机理.利用纳米压痕仪测定了表面纳米层的硬度.结果表明,采用高能表面处理技术在40 Cr钢表面制备出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1nm的表面纳米层.纳米层的形成过程中,粒状渗碳体易于产生应力集中,在集中应力的作用下通过破裂碎化形成纳米晶;铁素体通过位错产生、缠结等,细化为小尺寸晶粒.表面纳米层的硬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淬火-回火的新工艺,使冷轧实验钢Fe-11Mn在700~800℃淬火后得到铁素体和奥氏体的双相组织.通过拉伸实验可得实验钢抗拉强度达到920~1150MPa,延伸率达到35%~65%.通过XRD对试样拉伸变形前后的组织进行了分析,表明实验钢在拉伸过程中发生了TRIP效应.通过分析冷轧实验钢拉伸过程中的应变硬化行为,证明了合适的铁素体数量和奥氏体晶粒尺寸使奥氏体发生TRIP效应的时机最佳,从而得到优良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超细晶粒Q235钢板力学性能和强韧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添加合金元素Nb和Ti及配以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得到了强韧性配合良好的超细晶粒Q235钢板。在对钢的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的基础上,研究了超细晶粒钢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超细晶粒Q235钢的组织为铁素体加珠光体;但其性能较传统Q235钢翻了一番;强度改善是控轧控冷工艺和加入微合金化元素Nb和Ti综合作用的结果。超细晶粒Q235钢板的强韧化机制主要是细晶强化,其次为沉淀强化。  相似文献   

7.
在热模拟机上采用激光膨胀仪测定82B钢等温相变下的膨胀曲线,采用带晶粒尺寸修正的Avrami方程描述不同奥氏体化温度和不同等温温度下的转变体积分数.时间曲线。对动力学方程中的时间指数n和晶粒尺寸指数m与文献报道的数据作了对比。结果表明,用得到的动力学方程计算的相变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400MPa级超细晶粒钢普通CO2气体保护焊HAZ晶粒长大行为,并对晶粒长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过热区内晶粒明显长大,并随着热输入量的增加,晶粒粗化程度加重,热影响区总宽度变宽.超细晶粒钢细小的晶粒尺寸使其在受热时晶粒长大驱动力增大,但焊接时热影响区内的温度梯度将对奥氏体晶粒长大产生热钉扎效应,有利于减小晶粒长大的趋势;CO2气体分解时吸热,在焊接过程中能起到冷却作用。也减弱了HAZ晶粒长大趋势.实验条件下,对于400Mpa级超细晶粒钢,采用1.68~2.8kJ/cm线能量的普通CO2气体保护焊,HAZ晶粒虽有长大行为但程度并不严重,证明400MPa级超细晶粒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细丝、中小线能量的普通CO2气体保护焊适用于400MPa级超细晶粒钢的焊接.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温固溶加热法,在300轧机上模拟现场连铸坯热装炉轧制工艺,分别考察了K16Mn钢不同热装温度和开轧温度对轧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装轧制和常规冷装轧制屈服、抗拉强度相当,热装轧制成品塑性、韧性均较好.热装轧制工艺对K16Mn钢组织的影响,随着热装温度的提高,轧前奥氏体晶粒变得粗大,并且轧后组织混晶程度提高.这可通过提高开轧温度,首道次采用大压下量促使铸坯发生完全再结晶来消除,从而细化晶粒,改善成品组织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热处理实验,探讨了945钢组织遗传倾向,试验结果表明,945钢晶粒长大倾向较小,为本质细晶粒钢。  相似文献   

11.
随着锅炉蒸汽参数的提高,对受热面管材的要求愈发苛刻,新型奥氏体耐热钢以其高蠕变强度、优良的抗腐蚀和氧化性能逐步取代马氏体耐热钢应用到高参数机组的过热器和再热器,但其导热性差、膨胀系数大、合金元素含量高等问题,易导致焊接缺陷。此外,奥氏体耐热钢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有可能析出σ和Cr2N等有害相,降低材料的高温性能。因此,增加奥氏体耐热钢中Cr和Ni含量,通过多元合金化,以Z相、MX相和M23C6相共同复合强化,并借助合理的冷热成型加工工艺,获得适宜的晶粒尺寸和表面质量,进一步提高组织稳定性及高温性能,以满足更高蒸汽参数超超临界锅炉的过热器和再热器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硼对2.25Cr—1.0Mo钢热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2.25Cr-1.0Mo钢的高温力学性能。探讨了硼对高温力学性能的主要影响,结合溶质原子晶界偏聚理论分析了硼对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中发现,在连铸过程中,硼添加到钢中,显著推迟了选共析铁素体的析出,抑制了P,S等元素在晶界的偏聚。根据研究结果,结论向钢中加入微量元素硼,这样可以控制2.25Cr-1.0Mo钢的表面裂纹产生,提高产品质量和成材率。  相似文献   

13.
铜/钢反向凝固及加工变形的结合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铜/钢反向凝固及加工变形复合的工艺过程,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铜和钢界面形态、组织结构·在Instron拉伸机上测定了铜/钢界面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经预处理的钢丝表面呈现细微的凸凹不平状态,特别有利于液态铜在钢丝表面异质形核、凝固、结晶,使铜和钢的晶粒在界面上相互镶嵌,达到良好结合·此外,CS线再经加工变形后,伴随着晶粒的拉长和界面的扩展,导致晶粒间相互插入,机械咬合能力加强,使铜/钢界面结合强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超硬含铝高速钢及其他难加工材料在工具行业的不断应用,对刀具的磨削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BN砂轮具有热稳定性好,化学惰性强,耐磨性好,磨削效率高,加工表面质量高,无烧伤和裂纹等特点,因此,运用CBN砂轮进行超硬含铝高速钢磨削加工将获得极优的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5.
郭淑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1):2705-2707
本文结合抚钢生产的小尺寸冷拔材—马氏体气阀钢粗晶、脆断问题现状,着重对气阀钢的成分、相变点、热加工制度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进行了工艺标定试验。结果表明:终轧温度对粗晶影响较大,终轧温度≥850℃可保证获得细晶达8 ~10级;严格进行电炉冶炼操作,将钢中Si含量控制在中下线较为有利;避免在临界变形量为7-14%范围内成型,基本上成功解决了气阀钢断口粗晶问题。此外,640~720℃?h,500℃出炉空冷退火处理对原本细化的钢材不会产生粗晶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X70管线钢生产过程中的钢水洁净度的研究与评价,对高级别管线钢生产中适宜洁净度的选取和控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管线钢质量的提高与钢水洁净度的提高并不存在着线性关系,不应追求过高的钢水洁净度,注重在合理的钢水洁净度的情况下,寻求均匀、细小、弥散的夹杂物分布更加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线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控轧过程中KQ450钢的晶粒细化和析出物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量金相,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小角度散射方法研究KQ450微合金钢在不同控制轧制条件下,工艺参数对其铁素体晶粒细化和析出物行为的影响,结晶表明:加热温度对KQ450微合金钢晶粒粗化比较敏感;析出相是面心立方结构的NbC,VC和V(CN)。析出物的平均尺寸随冷却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结晶器铜管使用条件、制造工艺,得出结晶器铜管通钢量与冷却水流量、温度、水质及铜管制造质量等因素有关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使结晶器铜管平均通钢量从612t/支提高到1938t/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退火方式对深冲压钢板晶粒尺寸不均匀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连续退火或罩式退火后的深冲钢板和超深冲钢板的组织以及织构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罩式退火后钢板表面晶粒比心部的细小,而连续退火后钢板表面晶粒比心部的粗.这种区别主要来源于热轧钢板原有组织和织构的不均匀性,退火加热过程也会对钢板表面和心部晶粒尺寸的不均匀性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