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02年,兴教强国的文明圣火在江宁府北极阁前点燃,三江师范学堂宣告成立。嗣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工学院等院校的百年承续,一批又一批持科教强国之志的学人肩负历史重任,兴科学风,育栋梁材,用辛劳铸就求索创新的民族精神。江南大学亲历了这百余年的沧桑岁月。  相似文献   

2.
《江南学院学报》2007,6(6):F0002-F0002
1902年,兴教强国的文明圣火在江宁府北极阁前点燃,三江师范学堂宣告成立,嗣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工学院等院校的百年承续,一批又一批持科教强国之志的学人肩负历史重任,兴科学风,育栋梁才,用辛劳铸就求索创新的民族精神。江南大学亲历了这百余年的沧桑岁月。  相似文献   

3.
1902年,兴教强国的文明圣火在江宁府北极阁前点燃,三江师范学堂宣告成立。嗣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工学院等院校的百年承续,一批又一批持科教强国之志的学人肩负历史重任,兴科学风,育栋梁材,用辛劳铸就求索创新的民族精神。江南大学亲历了这百余年的沧桑岁月。  相似文献   

4.
1902年,兴教强国的文明圣火在江宁府北极阁前点燃,三江师范学堂宣告成立,嗣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工学院等院校的百年承续,一批又一批持科教强国之志的学人肩负历史重任,兴科学风,育栋梁才,用辛劳铸就求索创新的民族精神。江南大学亲历了这百余年的沧桑岁月。  相似文献   

5.
1902年,兴教强国的文明圣火在江宁府北极阁前点燃,三江师范学堂宣告成立。嗣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工学院等院校的百年承续,一批又一批持科教强国之志的学人肩负历史重任,兴科学风,育栋梁材,用辛劳铸就求索创新的民族精神。江南大学亲历了这百余年的沧桑岁月。  相似文献   

6.
1902年,兴教强国的文明圣火在江宁府北极阁前点燃,三江师范学常宣告成立.嗣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工学院等院校的百年承续,一批又一批持科教强国之志的学人肩负历史重任,兴科学风,育栋梁材,用辛劳去铸就求索创新的民族精神。江南大学亲历了这百余年的沧桑岁月。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是铸就强国的牢固根基,是无惧惊涛骇浪的中流砥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方略,需要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1902年,兴教强国的文明圣火在江宁府北极阁前点燃,三江师范学堂宣告成立,嗣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工学院等院校的百年承续,一批又一批持科教强国之志的学人肩负历史重任,兴科学风,育栋梁才,用辛劳铸就求索创新的民族精神。江南大学亲历了这百余年的沧桑岁月。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体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开始了独立办学的创业征程。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不久进行了国家“211工程”一期、二期重点建设,成为璀璨的“轻工高教的明珠”。新世纪第一春,教育部直属的“2…  相似文献   

9.
1902年,兴教强国的文明圣火在江宁府北极阁前点燃,三江师范学堂宣告成立,嗣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工学院等院校的百年承续,一批又一批持科教强国之志的学人肩负历史重任,兴科学风,育栋梁才,用辛劳去铸就求索创新的民族精神。江南大学亲历了这百余年的沧桑岁月。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体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开始了独立办学的创业征程。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不久进行了国家“211工程”一期、二期重点建设,成为璀璨的“轻工高教的明珠”。新世纪第一春,教育部直属的…  相似文献   

10.
左凤荣 《世界知识》2008,(11):50-51
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一改过去的风貌,在以普京为首的一批年富力强的领导人的带领下,国家走上了复兴之路,强国地位进一步确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人们在普京路线的旗帜下团结起来了。  相似文献   

11.
关于郑州建设旅游强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丹丹 《科技信息》2008,(10):209-210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有一批旅游强市,郑州作为中部崛起的首发城市和核心城市更要利用自身有利条件率先建设成为旅游强市,为旅游强国这个目标实实在在的落实下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深入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教育部通过加强高校创新体系的建设,形成了一批能持续产生重大科研成果的创新平台和基地,并吸引和凝聚了相当一批的  相似文献   

13.
近日,由临洮美兰花卉公司作为科研主持方培育的彩色马蹄莲新品种“美彩2号”,顺利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认定,第一批种球已出口世界花卉强国荷兰,这标志着中国首个彩色马蹄莲新品种在该县诞生。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赋予中国体育院校新使命。体育强国建设需要体育院校培养一大批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能够当担体育强国建设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体育院校具有“争创一流”的发展理念和品质追求,聚焦卓越师资队伍、卓越学生质量、卓越科学研究、卓越体育文化、卓越社会服务。体育院校应把服务国家体育强国战略、教育强国战略、健康中国战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和在新时代应有的担当。  相似文献   

15.
陈华 《华东科技》2006,(2):14-20
前言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隆重开幕。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要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  相似文献   

16.
<正>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17浦江创新论坛作题为"面向科技强国的基础研究"主旨演讲时指出,基础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迫切需要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需要将基础研究与产业和技术的需求紧密联系,形成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基础研究是科技发展的最重要基石。如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所说,"我国在基础研究的投入占RD比重非  相似文献   

17.
“百年科技创新强国梦”是引领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伟大目标。科学地建立科技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与世界科技强国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任务、精准加快科技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科学强国、技术强国、创新强国和科技发展条件等4个维度构建世界科技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强国建设在近十年迈上了新台阶,已位列全球第六位,但与美国、瑞士和德国等科技强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尤其在顶级国际科技大奖和研发人员占比方面的短板明显。基于此,我国在今后一段时间必须长期坚持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并重,加快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以加速成为更为领先的世界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18.
 回顾400年科技发展的历史,从事过科学研究的人,以数十亿计,而真正使人类社会发生变革的科学家,仅数百人。中国现有超过九千万的庞大科研队伍,做到世界科技领先并非艰难之事。但是,这需要国家创造一个宽松的科学研究环境,保障一批志存高远的创造者能够安心静心、专心精心地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建立一种有效且持久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让资本为科技创新服务,科技为经济质量服务,经济为人民生活服务。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科技强国、民族复兴,就有希望。  相似文献   

19.
苏联解体,作为原苏联主要继承者的俄罗斯,经济转轨困难重重。虽然俄罗斯具有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潜力,但要在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建成与美、欧、日等并驾齐驱的世界经济强国,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经济中的一极,看来不太可能。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产出了大量论文和专利成果,并建成一批研发机构,体现出成为人工智能强国的实力和潜力,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智能领域的高科技奠定了基础。文章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发展情况,从逐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有力的结构性支撑;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发展目标,需要运用人工智能;夯实科技安全根基,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保障等方面展望新征程上人工智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