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指出在钢筋混凝土框构桥顶进过程中,应积极开发新工艺,采取新技术手段来控制其施工过程,使框构桥正确就位并在竣工后投入正常使用,保证工程质量以及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榆次客站北咽喉立交疏解工程石下205 582三孔斜交框构桥顶进实例,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斜交框构桥项进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同源高速公路2~14 m双孔框架地道桥位于太原铁路局管辖内万吨重载铁路——大秦线上,通过对现场考察,并对线路采用I50和I45两种工字钢进行加固处理,成功将框构桥采用顶进施工法项推安装就位.  相似文献   

4.
蟑螂浓核病毒全核苷酸序列与基因组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郭海涛  张珈敏  胡远扬 《科学通报》2000,45(10):1076-1080
测定了黑胸大蠊浓核病毒(pfDNV)复制型(RF)DNA的核苷酸序列,确定pfDNV基因组全长为5454个核苷酸,基因组两末端存在典型的发夹结构和侄 置重复序列,PfDNV基因正链有4个大的可读框(ORF),负链含3个大的可读框,并且可读框都集中在敏条链的5′端,两个可能的功能性启动了分别位于图距单位3和97处,基因组存在基因重叠现象和内含子区域,半对pfDNV基因组与同科其他细小病毒进行同源性比  相似文献   

5.
基因转录作为中心法则的关键环节,将遗传信息由DNA传递至RNA,从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转录起始过程发生在几万种不同基因的高度多样化的启动子区,启动子区转录前起始复合物(PIC)的装配是转录起始的关键步骤,受到极其复杂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的核心。数十年来,大量基于TBP-TATA框体系开展的PIC结构和功能研究逐步揭示了基于TBP的PIC在TATA框启动子上的组装机制。近年来,研究显示,人类超过85%基因启动子不含有TATA框,并且几乎所有的基因转录过程都需要TFIID参与,且功能并不能够被TBP所替代。近期,基于TFIID的不同组装阶段的PIC结构和包含+1核小体的复合物结构的研究突破,首次系统地展示了PIC识别不同类型启动子及其在染色质上组装的分子过程,为后续研究基因表达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Word7.0中有关于“框”的使用,其中字框、边框和图文框的使用非常有趣且很有用。字框是在文档中给字加框,目的是使加框的字与其他字有所区别,是一种对字的修饰。如下所示: 唐诗一首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加字框的方法是:使用鼠标,使鼠标箭头对准Word编辑菜单中的“工具”,单击鼠标左键,打开工具菜单框,选择“设置增强功能”命令。在Word编辑窗口中出现如下工具按钮窗口。(见图1)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带框矩阵及其乘法.在图论中,用带框矩阵乘法可充分必要地判定与求出某图是否存在Euler 通路或环路,是否存在Hamil-ton 通路或环路.定义1 矩阵A~k=(a_i~kj)_(m×n)的带框矩阵记为A~k,表示为:  相似文献   

8.
人纺锤体素cDNA 的克隆定位和组织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纺锤体是细胞有丝分裂及配子成熟分裂过程中特有的亚细胞结构,它的结构和功能物正常与直接影响生物个体的发育、分化、生长和繁殖、最近的研究表明,小鼠Mos/MAPK途径对纺锤体的作用与纺锤体素蛋白的磷酸化过程密切相关,采用同源筛选方法从人睾丸CDNA分子克隆到一个与小鼠纺锤体素基因编码序列高度同源,长1929bp的cDNA片段,计算机软件分析发现,该cDNA的271-984nt是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  相似文献   

9.
将小鼠Cacng2基因的编码区与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性分析,得到一个与小鼠Cacng2基因在435bp中有75%同源的EST(GenBank:W29095)。在该EST中设计引物与cDNA文库载体臂上引物行巢式PCR和RACE反应,在人脑前叶皮质cDNA文库和人脑Ready cDNA中获得cDNA序列1545bp,其中包含一个948bp的可读框,编码315个氨基酸。该可读框经确证命名为CACNG3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某框构立交顶进扎头的经过、原因、预防纠正措施,以及将框构退回重新项进的处理方案进行了完整的描述,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和扎头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白鲫鱼金属硫蛋白全长cDNA: MT-A, MT-B的克隆及其基因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宏伟 《科学通报》2000,45(14):1520-1525
应用阻抑性RACE方法克隆得到白鲫鱼的两个MT全长cDNA(MT-A和MT-B),它们可读框间的同源性为92.3%,用封闭式充氮层析系统得到高纯度的两个白鲫鱼肝MT蛋白,并用Edman法测定了N-端氨基酸序列。据此证明了MT-B是表达MT-2蛋白的基因,MT-A是表达MT-1蛋白的基因。此外测序过程中发现MT-1的N-端被封闭,而MT-2则是非封闭的。这提示它们在转录及翻译后调控机制的不同。白鲫鱼  相似文献   

12.
首选视线”是人类视觉“黄金分割”的分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瑞泰 《自然杂志》2006,28(6):345-348
“首选视线”是人类建构“最佳视框”的分割线。“最佳视框”是人类感受“黄金分割”的视觉机制,是经由左眼“首选视线”和右眼“首选视线”同时分割左右视野而形成的长方形视觉框架。“最佳视框”边框的长与宽的比是一个衡量,吻合于黄金分割。“最佳视觉框架”为人类“舒适与和谐”的视觉体验提供了生理学基础。在人类感受自然、优化自我、创造未来的进程中,关于“首选视线”以及“最佳视觉框架”的研究具有不可低估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苜蓿根瘤菌nodD3P1启动子下游序列的调节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冰  戴小密  朱家璧  俞冠翘  沈善炯 《科学通报》1999,44(21):2308-2313
苜蓿根瘤菌结瘤正调节基因nodD3的P1启动子到编码区间有一长660bp的序列,称为P1下游序列,内含有两个潜在的开发放阅读框,即ORF1和ORF2,其中ORF2可编码一个含8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  相似文献   

14.
将小鼠Cacng2基因的编码区与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性分析,得到一个与小鼠Cacng2基因在 435 bp中有 75%同源的 EST(GenBank: W29095).在该 EST中设计引物与 cDNA文库载体臂上引物行巢式 PCR和 RACE反应,在人脑前叶皮质 cDNA文库和人脑 Ready cDNA中获得 cDNA序列 1545 bp,其中包含一个 948 bp的可读框,编码 315个氨基酸.该可读框经确证命名为 CACNG3.CACNG3基因与大规模测序中定位于16p12-p13.1的BAC克隆AC004125完全一致,从而将该基因定位于16p12-p13.1,并由此获得它的基因组结构,编码区由4个外显子组成.经RT-PCR分析,CACNG3在成人脑和胎脑有表达.运用PCR-SSCP在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视网膜色素变性伴耳聋和癫痫家系进行突变检测,未检测到突变.  相似文献   

15.
利用烟草坏死病毒A中国大豆分离物(Tobacco necrosis virus A Chinese isolate,TNV-AC)的全长侵染性cDNA克隆构建系列突变体进行体外转录.在枯斑寄主苋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上的侵染性检测结果表明,TNV-AC亚基因组RNA1的转录起始位点位于基因组RNA的G2184,亚基因组RNA2的转录起始位点位于基因组RNA的G2460.进一步分析表明,亚基因组RNA1中p8和p6基因的翻译灭活突变可导致病毒在苋色藜上的侵染症状消失,但不影响病毒在烟草原生质体中的复制,说明p8和p6基因产物可能影响病毒在细胞之间的移动,是病毒造成枯斑所必需的基因.通过原核表达产物分析,证明了亚基因组RNA2中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可读框起始于基因组RNA的2612~2614位AUG.CP可读框核苷酸替换或缺失突变分析表明,完整的CP蛋白虽不是病毒建立侵染所必需的,但其翻译起始密码子区域的核苷酸序列保守性及可读框核酸序列的完整性对病毒侵染苋色藜后产生枯斑的数量、显症时间和病毒RNA的积累量具有明显影响.综合以上结果,对TNV-AC的cp基因在侵染枯斑寄主苋色藜过程中的其他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与鼠LIM结构域结构蛋白Ldb1有较高一致性人ESTAA452734设计筛库引物,在人胎脑cDNA文库中筛出一长度为2398bp的cDNA克隆。其开放读码框编码347个氨基酸与鼠Ldb1、爪蟾XLdb1及果蝇Chip蛋白高度同源,含LIM相互作用结构域及核定位信号。  相似文献   

17.
刘建北 《科学之友》2009,(12):38-39
文章介绍了加筋土挡墙桥台采用钢筋砼框梁加固的基本方法和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加筋土挡墙桥台采用钢筋砼框梁加固的基本方法和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利用烟草坏死病毒A中国大豆分离物(Tobacco necrosis virus A Chinese isolate, TNV-AC)的全长侵染性cDNA克隆构建系列突变体进行体外转录. 在枯斑寄主苋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上的侵染性检测结果表明, TNV-AC亚基因组RNA1的转录起始位点位于基因组RNA的G2184, 亚基因组RNA2的转录起始位点位于基因组RNA的G2460. 进一步分析表明, 亚基因组RNA1中p8和p6基因的翻译灭活突变可导致病毒在苋色藜上的侵染症状消失, 但不影响病毒在烟草原生质体中的复制, 说明p8和p6基因产物可能影响病毒在细胞之间的移动, 是病毒造成枯斑所必需的基因. 通过原核表达产物分析, 证明了亚基因组RNA2 中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基因的可读框起始于基因组RNA的2612~2614位AUG. CP可读框核苷酸替换或缺失突变分析表明, 完整的CP蛋白虽不是病毒建立侵染所必需的, 但其翻译起始密码子区域的核苷酸序列保守性及可读框核酸序列的完整性对病毒侵染苋色藜后产生枯斑的数量、显症时间和病毒RNA的积累量具有明显影响. 综合以上结果, 对 TNV-AC的cp基因在侵染枯斑寄主苋色藜过程中的其他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应用阻抑性RACE方法克隆得到白鲫鱼的两个MT全长CDNA(MT-A和MT-B),它们可读框间的同源性为92.3%.用封闭式充氮层析系统得到高纯度的两个白鲫鱼肝MT蛋白,并用Edman法测定了N-端氨基酸序列.据此证明了MT-B是表达MT-2蛋白的基因,MT-A是表达MT-1蛋白的基因.此外测序过程中发现MT-1的N-端被封闭,而MT-2则是非封闭的,这提示它们在转录及翻译后调控机制的不同.白鲫鱼MT两基因的核酸序列和尾部非翻译区长度的差异(MT-A约150 hp, MT-B约360 bp),以及两 MT蛋白亚型的N-端封闭情况的不同,都为解释它们在组织中分布及其功能的差异性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