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从Myxococcus macrosporus STXZ54发酵液中高效地分离纯化出抗肿瘤活性蛋白WGF5,收集STXZ54发酵上清液,先后利用优化后的硫酸铵沉淀方法沉淀蛋白,强阳离子交换、分子筛色谱分离等方法对蛋白粗提物进行精细分离.利用CCK-8试剂盒,倒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观察WGF5对肿瘤细胞形态的影响,台盼蓝染色进一步检测WGF5对肿瘤细胞的毒力.实验结果观察到WGF5能够显著改变肿瘤细胞形态,与原分离体系相比较,优化后的抗肿瘤活性蛋白分离方法更为高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新的粘细菌次级代谢产物,分别采用滤纸片和大肠杆菌两种诱导法诱导粘细菌子实体的形成,挑取子实体多次转接以纯化菌株,从中筛选获得1株粘细菌CA3.通过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同源性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归类,确认其为叶柄粘球菌(Myxococcus stipitatus)新菌CA3.对粘球菌CA3发酵上清液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其对肿瘤细胞B16和SMMC-7721有很强的抑制效果,为后续的抗肿瘤活性组分结构解析和抗肿瘤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了肉豆蔻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平板扩散法研究了肉豆蔻挥发油对6种细菌和6种真菌的抑菌活性,同时研究了高温对挥发油抑菌活性的影响和肉豆蔻挥发油对煮熟土豆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从肉豆蔻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31种化合物,主要含有肉豆蔻醚(35.84%),4-松油醇(19.36%),细辛脑(11.19%)等物质.挥发油对6种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6种真菌的抑制效果较弱.高温加热减弱肉豆蔻挥发油的抑菌活性.肉豆蔻挥发油对煮熟的土豆保鲜10d不变质.  相似文献   

4.
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作为微生物杀菌剂,能产生多种抗菌活性物质,杀菌谱广;对病原菌具有防治作用,可防治作物、蔬菜、瓜果病害,使用该杀菌剂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保证食品安全.对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细菌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抗细菌活性物质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健康的鸡、鼠、兔肠道内容物及胃内分离得到6株乳酸菌,通过单层平板扩散试验筛选出了3种有明显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乳酸菌.用盐酸和过氧化氢对照实验,排除酸和过氧化物的干扰,用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明显降低,确定该乳酸菌能够发酵生产细菌素类抑菌物质.  相似文献   

6.
甘草内生真菌HGC6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代谢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甘草内生真菌HGC6的抑菌活性成分。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硅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对甘草内生真菌HGC6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同时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及18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从甘草内生真菌HGC6发酵液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R)-6-Hydroxymellein(1)、β-谷甾醇(2)、Pseurotin A(3)及甘草次酸(4),菌株HGC6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该研究表明甘草内生真菌HGC6发酵液中存在大量活性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活性追踪指导下,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分离技术,从海南青梅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白藜芦醇类化合物.根据ESIMS、NMR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并通过与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diptoindonesin G(1),(+)-ε-viniferin(2),hopeahainol(3)和hopeahainol C(4),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抗肿瘤活性表明,化合物1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均具有微弱的增殖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36.1,20.4μM.  相似文献   

8.
对中药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ex Widder)全草的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正反高效液相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对苍耳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对甲氧基苯甲酸(1)、蒲公英赛醇(2)、羽扇豆酮(3)、α-菠甾醇(4)和苍耳皂素(5).其中,化合物2和3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以平板打孔法测试提取化合物对不同菌种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2~5对蕃茄早疫、黄瓜枯萎、蕃茄灰霉和苹果腐烂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CCK-8法考察了5种具有分子内E→Bi配位作用(E=O, N, S)的环状铋(Ⅲ)化合物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铋化合物对MCF-7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程度的抗增殖作用,且该系列铋(Ⅲ)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常用的抗肿瘤药物顺铂。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配位原子的类型及配体骨架的空间位阻能够实现对该类铋(Ⅲ)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滇产百日青(Podocarpus neriifolius D.Don)叶的甲醇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以及反相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反复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分别鉴定它们的结构为异香草醛(isovanillin)(1)、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2)、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3)、松甾酮A(ponasterone A)(4)、stigmast-5-ene-3β,7α-diol(5).其中化合物(1)、(3)、(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二、活性酵素 活性酵素是液态发酵后再经固化处理的粉状菌体,浅红色,微臭,活性物质稳定,易贮存.活性酵素是由复合多菌株,如光合细菌、硫化细菌(厌氧)、硝化细菌(厌氧)等组成,能吸收水中的氨态氮、硫化氢、亚硝酸盐及甲烷气体等有机废物,减少水体中的化学耗氧量,具有很强的净化水质、抑制有害细菌繁殖的能力和明显的除臭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从土壤中自行分离的219株芽胞杆菌中筛选的一株枯草芽胞杆菌菌株HX08为研究对象,通过菌落形态观察、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进行菌体形态观察以及16S rRNA基因同源性分析等一系列方法鉴定,该株细菌属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命名为HX08,并将其16S rRNA基因序列提交上Genebank数据库,获得登陆号KF774302.通过生测发现,HX08菌株在60 h发酵时间段对棉铃虫的致死效果最好.对该菌株发酵液提取的活性蛋白进行初步研究,建立了HPLC技术分离体系,使用H2O做流动相,以0.5 mL/min流速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15、254和280 nm,收集第15 mL收集管处即保留时间为31 min的2号峰粗分离物活性较高.切取SDS-PAGE胶上相对应活性峰目的蛋白质条带酶解,利用质谱(LTQ-MS)技术进行了分子特性分析,鉴定发现杀虫活性蛋白成分为草酸脱羧酶.  相似文献   

13.
从紫球藻中提取的水溶性粗多糖,用Sevage法脱蛋白后,经DEAE-纤维素52柱层析可得到纯品.利用圆形纸片法对紫球藻多糖提取物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紫球藻多糖提取物对稻瘟病病原菌和赤皮病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抗细菌活性与抗真菌活性没有明显差别,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mg/mL.  相似文献   

14.
从发酵白菜中筛选获得乳酸菌.其中,植物乳杆菌A2发酵产物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在排除酸性产物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初步确定抑菌性产物为乳酸菌素类物质,确定其最适发酵生产条件为(%):麸皮水解液,蛋白胨1,酵母膏1.5,葡萄糖10,KH2PO4 0.4.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检测了龙眼核95%乙醇提取物对8种病原菌和四种丝状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龙眼核酒精提取物能有效抑制除大肠杆菌ATCC35218外7种供试病原菌生长,包括真菌白色念珠菌;对四种丝状真菌中的秀珍菇和杏鲍菇的抑制活性要强于两种药用菌灵芝和北虫草;对7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不高于100mg/mL,抑菌活性随pH升高有下降趋势,抑菌活性物质有较强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宋兴民 《聊城师院学报》2002,15(1):17-19,23
合成了2-乙酰吡啶缩氨基硫脲与铜Cu(Ⅱ)配合物[CuLX](X=Br,I,NCS),并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磁矩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活性明显高于配体本身,且[CuLI]对三种细菌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17.
花椒挥发油化学组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了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并采用气相扩散法、平板扩散法研究了花椒挥发油对6种细菌和5种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花椒挥发油主要含有烯醇及其酯类、萜烯类化合物,且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花椒挥发油对6种细菌和5种真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或MFC):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5.00mL/L,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为12.50mL/L,沙门氏菌为6.25mL/L,黑曲霉、青霉、黄曲霉、酵母为12.50mL/L,根霉为25.00mL/L.高温加热减弱挥发油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噬菌体7肽库筛选出aFGF特异性结合噬菌体并鉴定其活性.经过四轮淘选,ELISA检测结合活性,然后挑取单克隆测序.竞争抑制试验验证阳性克隆与aFGF的结合活性.MTT法检测阳性噬菌体对aFGF诱导的Balb/c3T3细胞增殖的影响,一系列实验结果显示,筛选出的P8号阳性噬菌体与aFGF结合的特异性很高,对aFGF诱导的Balb/c3T3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通过本实验,获得了具有与aFGF高度结合的噬菌体短肽,可为抗肿瘤新药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云南西双版纳产扁枝石松(Diphasiastrum complanatum L.)干燥全草用甲醇提取,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反相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6个Lycopodine型生物碱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6β-hydroxylycopodine(1),lycopodine(2),6α-hydroxylycopodine(3),4α-hydroxylycopodine(4),lycoclavine(5),15α-methyl-lcopodane-5β,6α-diol(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西双版纳产扁枝石松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设计合成了12个4'-取代黄酮衍生物(其中1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 H NMR进行了表征.采用MTT法测定了这些化合物对Hela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增殖活性,初步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黄酮母核的4’-位F取代时体外抗肿瘤活性强于其他3种基团取代,优选出的化合物7b具有潜在的抗肿瘤增殖活性,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