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条件下钾长石低温提钾的工艺过程。以钾长石为原料,在超声波辅助下用草酸、磷酸的混合酸与钾长石反应,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钾溶出率的影响。以温度、超声波时间、磷酸浓度、草酸浓度作为四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钾溶出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磷酸浓度超声波时间草酸浓度温度。在固液比为1:15(钾长石的量为2.0000 g)的条件下,对体系进行单因素分析,探究得最佳提钾条件为温度40℃,磷酸浓度60%,草酸浓度0.6 mol/L,间歇超声波时间4 h,钾溶出率为15.82%,二次溶解的钾溶出率为28.17%。超声波辅助磷酸和草酸提钾,条件温和,能有效地提高钾的溶出率。  相似文献   

2.
分别用常规溶出和超声波强化溶出对12CaO.7Al2O3的溶出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超声波作用时碳钠质量浓度为80 g.L-1的氧化铝溶出率高于碳钠质量浓度为120 g.L-1的常规溶出的氧化铝溶出率;溶出温度为69℃的氧化铝溶出率高于常规溶出78℃时的氧化铝溶出率;在0~60 min内,超声波作用时间越长强化效果越好;超声波功率在40~140 W之间变化时,氧化铝溶出率呈逐渐增加而后平缓的趋势.此外,还初步探讨了超声波作用机理:超声波的照射提高了离子的运动速度,加速了传质的进行,破坏了颗粒之间的团聚,从而提高了氧化铝溶出率.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个严重缺钾的国家,安徽省钾长石矿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易采易选,是非金属矿产资源之一,但尚未很好开发利用.国内外钾长石提钾工艺非常成熟,但还存在不足之处,现以宁国钾长石矿为主要原料,采用共烧结工艺提钾,研究钾长石共烧结温度、时间及添加剂CaCl2用量对钾溶出率的影响,从而确定共烧结工艺的最佳参数,即m(CaCl2)∶m(钾长石矿)≥0.809∶1,时间≥30 min,温度≥800 ℃,钾长石中K2O溶出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4.
贵州高硫高品位铝土矿硫溶出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硫含量的贵州高硫铝土矿硫的溶出率进行了研究。在铝土矿硫含量一定的条件下,考查石灰添加量、溶出温度、苛性碱浓度和溶出时间等对硫的溶出率的影响,得出对硫溶出率影响较大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中等硫含量的高硫铝土矿能得到较低硫溶出率,较适宜的溶出条件为溶出温度260℃,碱浓度195 g/l,石灰添加量CaO12%,时间50 min.  相似文献   

5.
用硫──氟混酸从钾长石中提钾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提了出了用硫酸、氢氧酸混合液分解钾长石以提取钾的工艺。并对时间、温度、氢氧酸的浓度对钾长石分解率的影响及中和时pH值对产品K2SO4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钾的总收率为85.4%。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溶垢剂DEED 溶垢效果的影响因素,采用失重法对溶垢剂开展了溶垢剂浓度、温度、时间以及pH 值 对溶垢效果影响因素实验研究。首先,采用化学方法对溶垢剂的溶垢机理进行分析,得出溶垢剂DEED 中能够与Ba2+ 发生螯合反应的主要官能团,从而更准确合理地解释各因素对溶垢剂溶垢效果的影响。其次,对影响溶垢剂溶垢效果 的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条件下,溶垢剂浓度为9% 时,溶垢率高达82.41%。溶垢时间和温度对溶垢效果影响较 大,随着溶垢时间的增加,溶垢率逐渐增加,在前24 h,溶垢率增加幅度较大,符合油田施工要求。在溶垢时间为24 h 时,当温度从25 ?C升高到85 ?C 的过程中,溶垢率由32.02% 增加到82.88%。pH 值对溶垢剂化学结构中羧基的电离 度及鳌合性能影响很大,从而影响溶垢剂溶垢效果,在溶垢时间为24 h 时,当pH 值从6 增加到12 的过程中,溶垢率 从8.37% 增加到81.26%,在油田施工时,可以考虑注入碱性前置液。  相似文献   

7.
以钾长石碱焙烧熟料为原料,研究熟料中二氧化硅的溶出规律.考察了溶出过程中溶出温度、溶出时间、搅拌强度、熟料粒度和Na OH溶液浓度对Si O2溶出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仪对熟料和碱溶渣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溶出过程.通过试验得到适合的溶出条件为:溶出温度95℃、溶出时间80 min、搅拌强度400 r/min、熟料粒度74~89μm、Na OH溶液浓度0.2 mol/L.在此条件下,Si O2溶出率可达到99%.溶出后Na2Si O3进入溶液,K和Al在渣中富集,得到分离.  相似文献   

8.
目前,实验室通用的评价溶垢剂溶垢效果的方法是失重法。采用失重法评价溶垢效果的实验过程繁琐、样品烘干时间较长、实验误差大。采用一种新的滴定方法评价溶垢剂的溶垢效果,该方法是根据溶垢剂与钡离子、镁离子的反应关系,滴定并计算出螯合型溶垢剂的溶垢率。实验数据准确度高,实验结果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快速。为评价新方法较传统的失重法测溶垢率的优越性,分别采用滴定法和失重法,对螯合型溶垢剂LQG-2的溶垢效果和溶垢剂浓度、温度、时间以及p H值等因素对该溶垢剂溶垢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室内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滴定法所测实验数据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当硫酸钡含量为0.5 g/100 m L,温度为75℃,溶垢剂浓度为8%,反应时间为24 h时,溶垢率高达79.32%。溶垢剂最佳反应浓度为8%,最佳反应温度为75℃,最佳反应时间24 h。另外,p H值对溶垢效果的影响较大,溶垢率随p H值的增加而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9.
氯化钠熔盐浸取法从钾长石中提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用NaCl熔盐浸取法从钾长石中提钾的工艺,重点考察了NaCl的配比、温度和时间对钾的熔出率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钾的总收率为70.3%。  相似文献   

10.
在超声波条件下,对苯甲醛Cannizzaro反应中影响产率的诸因素进行了考察,经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条件:在30.0 ℃,氢氧化钠的浓度为55.0 %,碱与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5,超声波功率为300 W时,反应20.0 min.该研究缩短了反应时间,由经典实验的24 h以上减小到20 min.苯甲酸和苯甲醇的总产率为84.35 %.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利用粘红酵母中的L-苯丙氨酸解氨酶催化反式肉桂酸转化成L-苯丙氨酸的基本条件,包括底物浓度、pH值、反应温度、时间、表面活性剂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粘红酵母在底物浓度为1%,溶液的pH值为10.0,反应温度为30℃,时间为3 h时,反式肉桂酸的转化率达40.1%.  相似文献   

12.
水中硝基苯的超声降解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影响超声波降解硝基苯的因素,探讨了在超声条件下反应温度、超声频率、处理时间对硝基苯降解的影响;并对超声/H2O2、超声/H2O2/CuO体系对硝基苯的降解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声条件下,当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为150.8mg/L、超声频率为40kHz、作用时间为6h时,硝基苯的降解率为18%;在超声/H2O2条件下,H2O2投加量为3.0mL时,降解率可提高至22.3%;向超声/H2O2体系中加入CuO可使硝基苯的降解率提高到38.7%.  相似文献   

13.
采用凯氏定氮法和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计算大豆浆液中大豆蛋白质的溶出率。通过对NaCO3浓度、料液比、浸泡时间和温度的改变优化大豆蛋白质的溶出条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最佳的浸泡条件为0.4%的NaCO3和16h的浸泡时间,根据对浆料蛋白浓度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料液比,在50℃条件下浸泡时间减少到6h。  相似文献   

14.
提出硝酸-超声波提取,在3.36 mol/L溴化钾、0.43 mol/L盐酸羟胺、7.32 mol/L磷酸、0.34 mol/L柠檬酸钠、0.5%动物胶体系中以单扫描极谱法测定土壤中游离铅的新方法。实验发现,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铅在-470 mV的峰电流与铅浓度在2~4 000 n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考察了超声时间对游离铅提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时间为50 min以内时,土壤中溶出铅离子浓度随超声时间的增加而上升,超过50 min后,溶出的铅离子浓度趋于恒定。试样在4 mol/L硝酸溶液中超声10 min,溶出的铅离子浓度与在相同试剂中浸泡12 h相当,说明超声提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对废弃一次性筷子的综合利用进行了探索性的实验研究,以一次性筷子为原料制备活性炭,采用条件实验比较氯化锌法和磷酸法对一次性筷子活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法制备出的活性炭性能优于另外一种方法。以磷酸为活化剂,研究了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剂浓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的得率和碘吸附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活化剂浓度50%,活化温度500℃,浸渍比3:1,活化时间60min,浸渍时间12h下,所制得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863.10mg/g。  相似文献   

16.
高铁铝土矿直接还原—溶出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以Na2CO3为添加剂、以煤为还原剂的还原分离方法,将原矿中铁的氧化物还原为铁单质粉末通过磁选分离回收,将水铝石矿物转化为铝酸钠溶出分离回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Na2CO3用量和还原剂用量对粉末铁品位、铁回收率和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反应的过程和机理.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实验参数,获得的最优条件为还原温度1150℃,还原时间45 min,Na2CO3用量40.47%,还原剂用量11.9%;在最优条件下,粉末铁品位为95.88%,铁回收率为89.92%,氧化铝溶出率为75.92%.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铝粉煤灰拜耳法溶出渣进行了脱碱工艺研究,考察了[n(C)/n(S)](CaO与SiO2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及体系碱浓度等对脱碱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脱碱过程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石灰的方式可以实现高铝粉煤灰拜耳法溶出渣中氧化钠的脱除,并回收部分氧化铝;反应温度对氧化钠和氧化铝回收率均造成显著影响,而[n(C)/n(S)]仅对氧化钠的溶出率影响较大;在温度260℃、氧化钠质量浓度小于80g/L、液固比4、[n(C)/n(S)]为1.8、反应时间2h条件下,脱碱率为91.2%,氧化铝回收率为28.0%;拜耳渣脱碱过程物相由水合铝硅酸钠向水化石榴石及铁水化石榴石转变.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氮气保护下,研究了w=2%醋酸溶液中壳聚糖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接枝共聚行为.重点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优化得到如下最佳反应条件,硝酸铈铵溶液浓度为0.0180mol.L-1,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溶液浓度为0.1690mol.L-1,壳聚糖溶液浓度为0.0617mol.L-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5h,可得到最大接枝率为70.4%.并通过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从而提供了一种生物相容性的亲水改性壳聚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土霉素菌渣中蛋白质溶出效率,采用酸/热联合法对土霉素菌渣进行溶胞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酸/热联合法提取土霉素菌渣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土霉素菌渣中蛋白质溶出的各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含水率、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在含水率为96%、pH为1.0、反应温度为120℃和反应时间为4 h时,蛋白质最高溶出率达到29.96%,溶出浓度达到4 784.2 mg/L。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土霉素菌渣中蛋白质溶出效率,采用酸/热联合法对土霉素菌渣进行溶胞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酸/热联合法提取土霉素菌渣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土霉素菌渣中蛋白质溶出的各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含水率、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在含水率为96%、pH值为1.0、反应温度为120℃和反应时间为4h时,蛋白质最高溶出率达到29.96%,溶出浓度达到4784.2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