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土地覆盖变化对高山草甸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根绪  程国栋  沈永平  钱鞠 《科学通报》2002,47(23):1771-1777
以青苦恼高原东南部高寒草甸草地为例,从土壤养分、土壤物理性质以及土壤水分含量,研究了高山草甸土壤特性在不同土地覆盖下的变化特征。随地表植被退化、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壤密实度下降,原有的致密根系层逐渐风化剥离,地下生物量显著减小,水土流失加剧,砾石含量增加,土壤显著粗砺化。上层土壤(0-20cm)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随植被覆盖度变化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当高寒草甸植被盖度大于60%时,随植被覆盖度增加,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急剧增加。覆盖度小于30%时,植被盖度减少,土壤养分要素含量也随之明显递减,但在覆盖度30%-60%之间变化时,土壤养分含量呈相对稳定状态;从统计角度提出了描述这种相互关系的数学方程。上层土壤含水量随植被覆盖度而增加,土壤含水量随植被覆盖变化规律呈现显著的二次抛物线性过程。深层土壤的养分与水分变化较复杂,与植被覆盖度之间没有明显依存关系。初步估算表明:植被覆盖度从90%下降到30%以下时,高山草甸土壤有机质将流失14890kg/hm^2,氮素损失将达到5505kg/hm^2。  相似文献   

2.
土壤分类是土壤学研究成果交流和推广、实现土壤资源现代化管理的基础. 回顾了土壤发生分类(GSCC)的完善过程, 阐述了参比研究的数据基础和研究方法. 参比研究以《中国土种志(共六卷)》和部分省土种志为基本素材, 共计收集全国2540个土种资料, 根据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的检索, 解译出每个土种在ST分类中所对应的土纲、亚纲、土类和亚类的归属. 根据土壤类型法, 把2540个土种的解译结果逐个地连接到最近才完成的全国1︰100万数字化土壤图相应的图斑上. 根据每个土种在两个分类系统各高级分类单元中的归属及其所代表的分布面积, 按GSCC土类与ST土纲统计出它们之间可以参比的面积. 提出了参比度和最大参比度的概念, 并以GSCC土类与ST土纲的最大参比度为依据, 分类型讨论了GSCC土类与ST土纲参比的全貌, 认为20个最大参比度大于95%和15个最大参比度介于70% ~ 95%的土类可以作为这两个分类系统参比的基准, 而25个低参比度的土类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取回样品的重量和成本科学家们着眼于把火星的二氧化碳变成推进剂供返航使用。大约6年前,国家航空航天局管理人员起草了一项关于100亿美元任务的建议,要把1个无人驾驶航天器和自主式越野车送到火星,去收集岩石、土壤和大气标本,并把它们运回地球。今天,这个掌握经费的管理局正在安排一项不太豪迈的任务,只用2亿美元于2005年运回火星样品。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们认为,降低成本的关键是,开采火星的资源,用来制造把样品运回地球所需的推进剂。所谓的利用当地资源,这种想法涉及到把生产推进剂的“工厂”装入飞往火星的航天器…  相似文献   

4.
尽管美国天文学家最早推断出暗能量的存在,并在2011年成功证实且赢得当年度的诺贝尔奖。让整个物理学界接受了暗能量存在这一事实。然而,美国却未能把这种发展势头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在林间、花圃或田埂上漫步时,通常很难想象,在脚 下的泥土中竟然生存着千千万万形态各异的微小动物。它们出 生、成长、繁衍后代,世世代代忙个不停地“工作”着,千百万 年来默默无闻地为人类的生存作出贡献。然而时至今日,它们的 奉献却尚未被多数人所了解。 1840年,达尔文对蚯蚓生活习性的研究,使人们开始注意到 土壤动物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急需增产各类食品;作 战双方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土壤上。这时欧 洲和美洲的许多动物学家,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工作中发现,土壤 无脊椎动物对土壤有机物…  相似文献   

6.
墨尔本历史悠久,享有盛名,人口300万,除拥有著名的菲利普港之外,碧波荡漾的“雅拉”(土著语,意即“流动”)河穿城而过。这是该城的生命之泉,曾被早期开拓者描述为“坐落在一个适于居住区域的一条伟大的河流”。1802年,英国人首次进人菲利普港湾。1835年,一位名叫约翰·巴特曼的牧场主从塔斯马尼亚岛渡海北上,从菲利普港登陆后,意外地发现了这片土壤肥沃的辽阔地域。后来,他同友善的土著居民签订了合约,并耐心说服了8个土著部落,把他们的图腾标记印在了合约上。就这样,巴特曼以每年供应土著100条毯子、50把刀、50把斧、50把…  相似文献   

7.
在道路施工中,公路路基压实度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基础。要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必须解决好路基土壤的选择、含水量的控制、铺土厚度的控制和压实度的检测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生物因子与土壤生成土壤学由於В.В.杜库契也夫的经典著作而形成为一门科学。В.В.杜库契也夫的功绩在於他创造了土壤学说,这个学说把土壤看成在一系列自然因子共同影响下发育的特殊的自然历史体。按照В.В.杜库契也夫学说,成土过程的特性决定於:(1)母质、(2)氣候、(3)植物、(4)地形、(5)地区年龄。В.В.杜库契也夫强调指出上述每一因子对於土壤形成都是同等重要的。В.В.杜库契也夫明确地说明了土壤这一概念。按照他的意见,应该把那些由於水分、空气  相似文献   

9.
在道路施工中,公路路基压实度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基础.要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必须解决好路基土壤的选择、含水量的控制、铺土厚度的控制和压实度的检测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顾频 《世界科学》1997,(9):36-36
火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在表面上无可置疑是破坏性的,但是从生态意义上讲,它可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一种调节生态系统的管理手段,火至少从中石器时代开始就被利用。而且,它很有可能早在这之前就被开发作为一种驱赶猎物的打猎技术。但是火到底对生态系统,特别是对土壤有什么影响,现在知之甚少。木炭,作为火的一种产物,在火灾中大量地产生。木炭一般被认为是对土壤的一种情性添加物,它对土壤的物理影响往往大于化学影响。然而,众所周知.木炭能吸附有机分子,例如酚,而这些被木炭吸附的有机分子在土壤生态中是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在…  相似文献   

11.
土壤普查的目的是实现大面积高产。土壤普查应当用统一体的观点、历史的观点、改造的观点、和活的土壤等观点进行。土壤是类生物体,是统一体的主要组成分,统一体的肥力表现在光、热、水、肥、气等因子的运动要适合植物生理变化的要求,这些因素都有历史的变化过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宏观环境影响土壤肥力因素的变化,彼此相互联系制约统一体肥力的发展,只有把统一体作为研究对象,才能使土壤普查和高产联系起来。土壤普查的成果就是大面积高产。用统一体的“大土壤”观点进行区划,摸清生产问题,研究矛盾类型及性质,制订规划,把普查、区划、规划结合起来就可以为大面积高产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李慶逵 《科学通报》1954,(11):14-14
在農業增產措施中,施用礦質肥料顯然是一個重要環節。我國有大面積的酸性土壤急迫地需要磷肥,也有一部分土壤,需要不時地補給磷肥始能維持一定的產量。目前我國的磷礦已經大量開採,這項原料的合理利用,是一個重要的任務。爲了把這項試驗  相似文献   

13.
南极好冷     
地球的寒极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很多人都能比较轻松地猜到——南极。确实,冰天雪地的南极堪称地球的“寒极”南极有多冷呢?在南极极点处,美国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的队员竖着一块木牌子,上面写着“平均气温华氏-56度”(折算成摄氏温度即为零下79度)但这还算是南极非常“温柔”的温度在南极的孚斯多克湖上的冰面,前苏联的科学考察队员曾测对地球上有记录的最低气温:摄氏零下88.3度!这样低的气温意味着什么呢?在这样的气温下,把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的却是一阵冰雹;一块坚硬的钢板掉在地上,你会发现它竟然像冰一样摔裂了…  相似文献   

14.
沈葹 《世界科学》2005,(3):7-12
爱因斯坦在其广义相对论圆满完成之后,花了三、四十年光阴探索统一场论,试图把相对论性电磁场理论和相对论性引力场理论综合起来,作为相对论体系的第三层次。爱氏对时空度规作了种种数学处理,以寻求统一表示电磁场和引力场的总场的时空度规;但无论他如何绞尽脑汁,终究未找到成功的统一模型。对此,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大师感慨不已,他告诉朋友:“我完成不了这项工作了;  相似文献   

15.
栾颖  梁媛媛 《科学之友》2009,(8):166-166,F0003
在园林绿化中,结合自身特点,对土壤的使用和质量要求应尊重自然,合理规划,寻求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最佳关系,开发建设时,好的土壤应储备,建立土壤信息共享网,合理调配,实施绿化用土储备制度。对土壤较差地实行生态改良,确保园林绿化土壤的优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正>月球、金星、火星、银河系外的行星、陨石中的玻璃……全球各大科学网站,几乎每天都有天文学新研究成果发布。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最近一些引起关注的天文学新发现。嫦娥5号带回月球样本揭示月球岩石年龄由中国发射的嫦娥5号月球探测器,最近把一些新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带回了地球。这是过去40年来探测器首次把月球样本带回地球。根据这些新样本,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已经确定这些月球岩石的年龄接近19.7亿年。科学家认为,嫦娥5号带回的样本填补了10亿年的空白。此话怎讲?  相似文献   

17.
古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粗根生物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粗根分布和生物量的研究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传统破坏性取样方法费时、费力,而且只能获得有限的调查样本,限制了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描述与森林碳储量的准确估算.此外,土壤、地形、树种丰富度、树木密度、优势种多度等环境和生物因素对粗根碳存储能力影响的研究也很少,内部机制未知.本文应用探地雷达技术对浙江古田山24 hm2大样地粗根(直径1.5 cm)分布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ⅰ)15个10 m×10 m样方,土壤深度60 cm的探地雷达扫描范围内,粗根生物量平均为1105.38 g m-2,3个生境、5个海拔梯度之间粗根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20~40 cm土层粗根生物量占0~60 cm粗根生物量的71.58%.(ⅱ)40~60 cm深层土壤全磷、氮矿化速率与粗根生物量线性回归关系显著(P0.01),0~60 cm土层全碳、氮矿化速率与粗根生物量线性回归关系显著(P0.01);地形因子对粗根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ⅲ)随树种丰富度、稀疏丰富度的增加,40~60 cm深层土壤粗根生物量显著降低,解释量分别为53.2%和29.2%,树种丰富度、稀疏丰富度比优势树种个体数更能反映树木粗根的碳存储能力.同时,我们发现古田山自然保护区24 hm2监测样地内,环境资源供应的差异可能导致了生境内树种丰富度的不同,树种丰富度及树种稀疏丰富度的变化显著影响了粗根生物量的大小.因此,从粗根较大空间尺度及非破坏性研究的角度出发,探地雷达对粗根生物量分布的研究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人提起土壤都会不以为然,只是有“脏”的印象,然而,土壤却是人类环境极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土壤具有复杂的结构,独特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性质。它为初级生产者──植物提供水分和营养,从而为其它陆地生态系统提供了食物链的基础。除了极少部分食物来自水体,几乎所有的人类食物都来自土壤中生长的农作物,或是来自以草为食的动物,而这些草也是在土壤上生长的。由于过度开发、污染和使用不当,土壤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许多关于土地利用的决策没有考虑到其下的土壤,为了提出严肃的建议以保证土地的持续利用,必须对土壤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编制了青藏铁路沿线50 km范围生态系统类型和脆弱度分区图, 用叠图法研究了各类工程活动对沿线生态系统的影响范围和影响面积以及影响指数. 类比青藏公路, 研究了青藏铁路高寒生态系统的恢复机制, 预测了其恢复程度和恢复速度. 研究表明, 铁路工程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地表原始土壤受破坏和扰动的程度以及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性. 植被覆盖度与物种丰富度的恢复与地表原始土壤的破坏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与恢复年限、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而与海拔高度及气温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在年降水量大于200 mm的地段, 只要地表能够保留一定比例的原始土壤, 工程结束后30年左右物种多样性基本上可恢复到破坏前的水平, 而植被覆盖度至少需要45~60年以上才能恢复到破坏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大行星之一。木星绕太阳一周大致为12年,它每年在绕太阳运行的黄道上移过的角度约为30度,是一周的1/12,30度相当一年。中国有12生肖,按木星在天空的角度位置,可以推断出这一年是12生肖的哪一年,例如鼠年、龙年或者其他什么年,因此,中国古代把木星叫做“岁星”。由于木星身躯十分庞大,西方把木星称为朱庇特(Jupiter),他是罗马神话中的主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