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使用PDC钻头钻井时,岩屑破碎得很细,通过岩屑录井来判断地层岩性十分困难。对PDC钻头切削刃进行了受力平衡分析,建立了地层识别因子与钻井操作参数、钻头结构参数的关系模型。根据已钻井的录井、测井、地质资料提取地层变化规律,利用随钻录井数据预测了地层岩性。编制了相应的地质分层软件,并进行了实例预测。预测结果与测井解释结果比较,符合率为65%~70%,说明该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钻井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PDC钻头受到广泛地应用,PDC钻头在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却由于钻屑细小而给岩屑录井、钻时卡层等带来诸多困难。笔者根据在川西气田十余口井PDC钻头钻井的岩屑录井经验,总结出根据不同钻井参数条件下的PDC钻头使用期法来识别细小真实岩屑,从而提高PDC钻头钻进中的地层剖面恢复符合率。  相似文献   

3.
自从1991年吐哈油田推广应用PDC钻头以来,PDC钻头以其使用效率高,能显著提高机械钻速、降低成本、经济效益好等特.点,被广泛推广应用,由于PDC钻头主要适应钻软至中硬地层,钻头下井工作时间长,所钻井段也较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起钻拨活塞、下钻划眼等复杂情况,严重影响PDC钻头的使用效果,我们从PDC钻头的破岩机理,所钻地层的岩性特点入手,对使用PDC钻头的钻井液性能参数及现场维护处理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达到提高机械钻速,减少并下复杂情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张昱煜  郝龙 《科技资讯》2013,(8):97-97,99
近年来随着PDC钻头在钻井中大规模使用,勘探速度得到极大改善,钻井效益日益彰显。但同时由于钻井速度的加快,传统录井技术逐步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缺陷,比如,岩性识别率大幅降低,地层剖面归位困难,卡层取心等都技术都需要改进。本文在长庆气田长期作业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与PDC钻头相适应录井方法,实践证明本套方法不仅兼顾了传统录井技术的固有的优势,而且在充分利用综合录井、气测录井、岩屑录井等方法上有所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PDC钻头切削齿受力试验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设计了新型组合齿试验装置的基础止,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方法,在模拟钻头实际工作方式的条件下,确定了切削齿受力与钻头结构参数及布齿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确定了切削齿受力与侧转角,切削深度及岩性的关系;建立了钻头上切削齿受力的综合计算模式,从而为PDC钻头的受力,布龄设计提供了依据,并为分析PDC钻头的性能提供了方式便可靠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国内引进POC钻头技术以来,PDC钻头以其较高的钻井时效和较大的经济效益而受到钻井公司的青睐.然而由于PDC钻头条件下上返的岩屑整体细小、混杂给常规录井技术中岩性、油气显示和识别带来较大的干扰.  相似文献   

7.
元素录井是在钻井现场快速分析岩屑(岩心)样品中元素含量,并根据元素含量及其组合关系的变化进行随钻岩性识别和地层评价的录井技术。在冀东油田上古生界沉积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X射线荧光分析试验,选定对岩石分析的元素种类,研究岩石元素组合特征,并利用其成果及时、准确地识别岩性和判断地层,正确指导钻井生产,形成基于X射线荧光分析的随钻地质解释评价技术。X射线荧光录井的开展,为PDC钻头、空气钻井条件下的岩性识别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同时定量的元素分析资料,在复杂岩性的识别、储层评价、地层判别及沉积相的研究等方面,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设计了新型组合齿试验装置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方法,在模拟钻头实际工作方式的条件下,确定了切削齿受力与钻头结构参数及布齿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确定了切削齿受力与侧转角、切削深度及岩性的关系建立了钻头上切削齿受力的综合计算模式,从而为PDC钻头的受力分析、布齿设计提供了依据,并为分析PDC钻头的性能提供了方便可靠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石油钻井中,岩屑录井是用于鉴别地层的岩性以及含油性、物性的直接鉴别方式,只录井技术中较为重要的方式。岩屑录井技术是石油钻井过程中直接鉴别地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的重要钻井录井方法。在实际的生产中,岩屑录井技术检测的数据能够作为定位目的层、完井作业以及工程故障处理和测试、测井解释等依据。所以岩屑录井技术的研究对于现代石油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摩擦与磨损原理,研究了两种齿形的PDC钻头在不同钻井参数下钻进过程中进行简易取心时岩石的磨损状况,分析了切削齿的磨损速度与岩石的岩性、钻压以及转速的关系,并进一步确定了切削齿的磨损速度与磨损高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PDC钻头几何学研究的基础上,以保持切削齿工作面的空间方位不变为前提,建立了胎体和钢体两类PDC钻头结构参数互相转换的数学关系,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利用此程序可以准确地实现胎体PDC钻头和钢体PDC钻头结构参数之间的相互转换,使两类PDC钻头的设计计算过程和设计软件能够完全兼容。这对于PDC钻头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摩擦与磨损原理,研究了两种齿形的PDC钻头在不同钻井参数下钻进过程中进行简易取心时岩石的磨损状况,分析了切削齿的磨损速度与岩石的岩性、钻压以及转速的关系,并进一步确定了切削齿的磨损速度与磨损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钻头切削齿的磨损速度与钻压、转速成非线性关系,并且磨损速度受磨损高度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钻头切削齿磨损速度的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利用岩屑波速随钻检测地层可钻性及优选钻头类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制了随钻测量钻井岩屑声波速度的便携式钻屑波速测试系统,并对岩屑波速进行了测试,建立了岩屑波速与可钻性级值的关系模型。利用该模型,可随钻标定地层的可钻性级值。对数百只钻头的使用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钻头类型与地层可钻性级值的对应关系。根据地层可钻性的随钻标定结果及变化趋势,利用钻头类型与地层可钻性级值的对应关系,即可优选出适合于待钻井段的钻头类型。在DW-1井上进行了钻头优选现场试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塔河油田在钻进中广泛使用PDC钻头加螺杆,导致钻时变快、岩屑细小,影响岩性鉴定、地层划分及层位卡取的情况,现场充分利用碳酸盐岩分析仪采集的碳酸钙质量分数变化情况来进行岩性的鉴定,通过多口井的地质卡层,证实了碳酸盐岩分析仪在塔河油田钻井中的实用性、可靠性,提高了地层划分及层位卡取的准确性,对录井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胎体与钢体PDC钻头结构参数的相互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DC钻头几何学研究的基础上,以保持切削齿工作面的空间方位不变为前提,建立了胎体和钢体两类PDC钻头结构参数互相转换的数学关系,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利用此程序可以准确地实现胎体PDC钻头和钢体PDC钻头结构参数之间的相互转换,使两类PDC钻头的设计计算过程和设计软件能够完全兼容。这对于PDC钻头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个微型计算机通用钻头数据库管理系统,确立了一套选择PDC钻头类型的方法和步骤.该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但能进行常规的数据检索,还实现了快速、可靠的PDC钻头选型,为钻头设计和制造人员提供大量可不的数据及正确进行PDC钻头选择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岩屑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PDC钻井过程中,如何自动、实时、客观地识别岩性是录井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论文针对这个问题,对岩屑的颜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采用代数平均的办法对不同岩性的岩屑图像进行颜色GRB分量提取和分析,提取了反映不同岩屑岩性的特征参数,最后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应用到岩屑的识别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通过对四川大邑4口天然气井的现场随钻采样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算法识别正确率达到90%以上,为快速分析录井现场岩屑的岩性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个微型计算机通用钻头数据库管理系统,确立了一套选择PDC钻头类型的方法和步骤,该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但能进行常规的数据检索,还实现了快速,可靠的PDC钻头选型,为钻头设计和制造人员提供大量可靠的数据及正确进行PDC钻头选择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9.
PDC钻头切削齿运动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PDC钻头的运动特点及工作特点,建立了描述PDC钻头各个切削齿运动规律的理论分析体系,给出了计算或确定各切削齿运动速度、切削面积、井底角、旋转一周的破岩体系、切削齿的工作部位等参数的具体方法,为分析和评价或定量计算各切削齿工作条件和钻头总体性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研制了随钻测量钻井岩屑声波速度的便携式钻屑波速测试系统,并对岩屑波速进行了测试,建立了岩屑波速与可钻性级值的关系模型。利用该模型,可随钻标定地层的可钻性级值。对数百只钻头的使用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钻头类型与地层可钻性级值的对应关系。根据地层可钻性的随钻标定结果及变化趋势,利用钻头类型与地层可钻性级值的对应关系,即可优选出适合于待钻井段的钻头类型。在DW 1井上进行了钻头优选现场试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