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是由美国提出的。1990年老布什总统宣布“美洲事业倡议”后,美国与拉美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谈判也开始启动。1994年初,北美自由贸易区启动;同年底首次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在迈阿密举行。今年4月22日落幕的魁北克美洲首脑会议,已经是美洲首脑的第三次峰会,最终确定了2005年正式启动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时间表。  相似文献   

2.
90年代初,墨西哥曾是拉美经济发艮的“明星”。前总统萨利纳斯实行的经济改革曾令批美各国刮目相看。然而。1994年12月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它倾刻间从“改革的洋板”变成了“反而教员”,许多拉美国家纷纷以墨西哥金融危机为鉴,凋整经济政策,避免重蹈覆辙。如今,危机虽已过去,但一年来墨西哥经济所受到的强烈冲击,以及对今年发展前景可能带来的影响,仍然令人关注。墨西哥经济目前困难重重,一波三折。比人们预料  相似文献   

3.
90年代初,墨西哥曾是拉美经济发展的“明星”.前总统萨利纳斯实行的经济改革曾令拉美各国刮目相看.然而,1994年12月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它倾刻间从“改革的样板”变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以来接连炮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围绕着NAFTA,美加墨三国的角逐已经"箭在弦上"。特朗普在总统竞选中就声称NAFTA是"美国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协定",并承诺当选后重新谈判或废除协定。在正式就任美国总统的第三天(1月22日),特朗普就迫不及待地表示将在同加拿大和墨西哥领导人会面时商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智利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势头,各项经济指标普遍看好,被认为是拉美地区经济最成熟的国家。今年,智利又成功地避免了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冲击,被称为是拉美投资风险最小的国家。一些国家纷纷效法“智利模式”。美洲银行将智利看作拉美的样版,德国报刊称其为“一只拉美虎”。  相似文献   

6.
正8月27日,美国贸易代表(USTR)办公室发布声明,美国和墨西哥达成初步贸易协定。此时距离2017年8月16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重启北美自贸协定(NAFTA)谈判过去了一年。一年来,美加墨三国共完成七轮谈判,就部分章节的内容达成一致。但在特朗普政府强势施压下,三方的初心并未一一得到满足,也成为新版NAFTA尚未达成一致的重要原因。重启谈判时美国兴致勃勃,但墨西哥并不情愿。尽管加拿大希  相似文献   

7.
到今年1月1日,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已成立两周年。以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为转折点,这个区域经济集团由高歌猛进陡然转为深陷泥泞。它的经验教训实在值得研究。乐观预期受到大冲击从1994年初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直到年底,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在一片乐观情绪中渡过的。11月美国商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和加拿大是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关系都非常紧密的邻国和盟国。但自特朗普政府上台开始,美加关系急转直下。先有特朗普在多种场合批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并指责加拿大和墨西哥在与美国的贸易中获得了"不公平"的收益;后有美国执意重启NAFTA谈判,并采取了多种贸易措施"真枪实弹"地制裁加拿大。最近的钢铝产品贸易战更引爆了美国特朗普总统和加拿大特鲁多总理的口水战。G7领导  相似文献   

9.
引进了先进技术,多创了外汇,增加了就业,富裕了一部分地区。近几年,墨西哥工业部门普遍萧条,难独客户工业一枝独秀,发展势头方兴未艾,在墨西哥经济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墨西哥的客户工业实际上是由  相似文献   

10.
去年12月20日,刚当选总统才20天的塞迪略在外资流入锐减、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居高不下、外汇储备枯竭的情况下,宣布新比索贬值,没想到由此新比索失控狂跌,以致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特别是国际上短期流动资金,即所谓“热钱”流动出现暂时的收缩、减缓以至停滞,对拉美、亚洲等地区股市产生强烈冲击,也给美国政治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强烈冲击“新兴市场”国家近年来,随着亚洲、拉美等地区不少国家经济出现高速增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新兴股市应运而生,并被投资者看好。由于90年代初期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不振、国际利率持续低落,国际资金因此较多地流入这批新兴市场国家,那里的股市交易呈现一片活跃。现在墨西哥作为有代表性的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11.
周密 《世界知识》2020,(15):62-63
7月1日,《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正式生效,成为特朗普实现其2016年竞选核心承诺的重要政绩。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声明,宣称自己推动达成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公平、最平衡的贸易协定”。特朗普上任以来,多次以“造成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为由威胁终止1994年1月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要求重谈。  相似文献   

12.
外刊要论     
美国正在失去拉美?Peter H akim(“美洲国家间对话组织”主席)《外交》(双月刊)2006年第1期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出版如今的美国与拉美国家关系已降至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在诸多问题上,美国对拉美国家的表现感到失望:经济上,拉美国家的政策不稳,缺乏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政治上,一向被美国视为“民主橱窗”的拉美国家在过去十年中,有十几位民选总统被迫下台,其政府和领导人得不到民众的充分信任。而最使美国不满的是,拉美国家同美国后9.11时代的许多安全议程唱反调。同时,美国也担心中国在拉美国家影响力会日益上升,许多美国国会议员视中国…  相似文献   

13.
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意孤行的退出威胁下,已经开启了两轮的重新谈判,基本敲定了"NAFTA2.0"谈判的方向、目标和大致框架内容。按照美加墨三方对谈判时间的安排,新协定要在2018年墨西哥总统大选和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之前达成。2017年8月中旬在美国进行了首轮谈判  相似文献   

14.
拉美是第三世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早在三十年代,许多拉美国家就开始通过经济现代化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拉美的矿产品,如铜、银、锡、铁和铝土,早就饮誉全球,七十年代以来,石油生产发展也很快,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已成为重要的石油输出国。二次大战后,拉美地区还是世界粮食和畜产品重要供应基地之一,曾有“世界面包篮”之称,它的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有相当规模,某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大的竞争力。然而拉美经济发展经历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目前许多国家正在进行艰巨的努力和政策调整,以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引人注目的高速增长如果说拉美经济发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后,墨西哥和其他一些拉美国家仅用半年多时间就基本上渡过了危机。1996年拉美经济增长了3.5%。1997年,拉美经济形势继续好转。据权威机构预测,1997年拉美经济的增长率可望达到5.3%。拉美经济继续好转与外国资本大量流入不无关系。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后外资减少的不良局面很快就得到扭转。1996年,流入拉美的外资为630亿美元左右。1997年估计达7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相似文献   

16.
“悄悄的入侵者”到过美国迈阿密、休斯敦、达拉斯、洛杉矶、纽约的人,都有这样的印象,来自拉美、操西班牙语的移民随处可见。有些地区几乎成了拉丁美洲人的天下。他们居住集中,保留着拉美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拉丁美洲人大批移居美国是从1960年以后开始的。据美国官方1979年统计,合法的拉美移民约1,210万。其中墨西哥人约730万,波多黎各人170万,古巴人80万,中、南美洲人84万,来自拉美其余各国的130万。拉美移民85%左右定居在城  相似文献   

17.
1982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美国总统里根亲赴拉美,访问了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洪都拉斯,还会晤了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的领导人。这是他就任总统以来第一次出访拉美国家。里根此行的目的何在?简言之,为了巩固美国的“后院”和“南大门”,维护美国在拉美的重大经济利益,修补美国与拉美之间的裂痕,缓和经济矛盾,加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倡议”谋求建立“泛美自由贸易区”,保住美国在拉美后院的传统利益,同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势力抗衡。6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向拉美国家的使节和美国工商界代表发表讲话,提出了一项对拉美的新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9.
3.11与9.11也许有太多的机缘巧合。3.11发生在9.11后的第911天,它对欧洲的震撼丝毫不亚于9.11之于美国。9.11之后在反恐问题上出现了新老欧洲之说,9.11成了欧洲分裂的起爆剂。而3.11之后新老欧洲又在反恐中重新聚合,3.11反倒成了欧洲的粘合剂9.11之后,虽然欧洲各国喊出了“我们都是美国人”的口号,但是欧洲人只是把恐怖袭击视为“潜在威胁”,一些国家甚至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争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分裂”,形成了以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为代表的“老欧洲”反战派和以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和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新欧洲”…  相似文献   

20.
拉丁美洲长期被视为美国的后院。早在1823年,美国就抛出了独占拉美的“门罗主义”。“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门罗主义是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基石。”(1)30年代,罗斯福对美国的拉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奉行“睦邻政策”。二战以来近半个世纪,美国对拉美政策也历经风风雨雨,本文拟就二战后美国对拉美政策的历史演进,分阶段作一粗浅铺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