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洞穴追凶     
正近几年中,上百万只北美蝙蝠不明不白地神秘死去,令科学家们忧心忡忡。谁是杀害蝙蝠的元凶?科学家们进入洞穴,展开调查……在马默斯洞追踪罪魁祸首在美国肯塔基州中部猛犸洞穴国家公园,有一个名叫"马默斯洞"的洞穴。"马默斯"在英语中是"猛犸"的意思,因此马默斯洞也被叫作"猛犸洞"。马默斯洞既深又长,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长的洞穴。终年幽蔽、潮湿的洞穴里,正在冬眠的蝙蝠蜷缩着身躯悬掉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科学家在圭亚那新发现了一种生活在陆地上的,没有鼻孔、肺或腿的两栖类巨"虫"——实际上是一种蚓螈,而此前科学家仅知有—种蚓螈无肺。  相似文献   

3.
中华奇洞多     
我国是洞穴最多的国家,中华奇洞也不少。这里介绍的是近几年发现的一些奇特洞穴。贵州是我国洞穴最多的地方。经中外洞穴考察队员探测,位于该省绥阳县的双河洞是我国最长的洞,洞长35.2公里。超过了第11届国际洞穴大会文集公布的中华第一长洞——湖北省利川县的腾龙洞(33.52公里)。洞中有3条地下河,还未探明其来龙去脉。此洞具有极高的旅游、科研价值。是贵州高原上继安顺龙宫、织金打鸡洞之后的又一奇洞——中华第一长洞。  相似文献   

4.
远古的拥抱     
<正>最近,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一个叫作"狐狸洞"的古老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大约5800年前的墓葬,其中完美保存着一对相拥在一起的成年男女的骨架。"狐狸洞"是欧洲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墓葬遗址之一,其巨大的洞穴墓室伸进海湾山腰超过500米,使用年代从公元前_年持续到公元前3200年,里面至少埋葬了170人。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一场地震导致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05,(5):30-31
万新南教授从事洞穴研究已近30年。过去由于探洞设备与技术落后,一般只是在洞口进行观测,最多也只人洞百米左右。但未知的地下世界深深地吸引着他,使他与洞穴、暗河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他先后在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以及意大利的沙丁岛等地进行洞穴、暗河研究。特别自1995年以来,他与法国专家合作,深入一些大型、复杂且危险的洞穴,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勘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以下展示的是他亲眼所见的地下世界。——编者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位古生物学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现了一只生活在2.9亿年前的“奇怪”动物的化石。2004年。这副化石在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被再度发现。科学家最近经过研究发现,这只体长不到12厘米的动物兼具蛙类和蝾螈的双重特征,因此戏称它为“蛙螈”,并推测它是两栖类进化树上缺失的一环。从外形看,蛙螈有点像蝾螈,但却有短而粗的尾巴,  相似文献   

7.
中国洞穴石笋年代学和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学者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热电离质谱(TIMS)铀系法测定第四纪地质年龄,并已在古气候、古环境、古海洋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本文介绍目前我们用MAT-262质谱仪对洞穴石笋的TIMS铀系定年法对贵州荔波董歌洞、龙泉洞、衙门洞以及贵州都匀七星洞洞穴的次生碳酸岩石笋进行年代学研究的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8.
走进黑暗世界:探访绥阳双河溶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测双河溶洞,始于1988年双河溶洞位于贵州省绥阳县温泉镇境内,目前已实际探测长度达161.788千米,为中国第一长洞。双河溶洞发育于寒武系娄山关组白云岩中,是世界上发育于白云岩中最长的洞穴。对双河溶洞的第一次考察要追溯到1988年,此次考察对该区域的几个主要洞穴进行了探测,实测长度达25千米。虽然此次考察并没有将这些洞穴相互连接,但从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上分析,这应该是一个超长的洞穴系统。为此,在20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9.
考察洞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不仅可以进行科学研究,还可以观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洞穴中的冬暖夏凉,接受洞穴中一些放射性物质的有益照射。但是,洞穴环境是一个无光、恒温、恒湿的封闭环境,洞穴形态多种多样,洞道纵横交错,如果贸然进洞,也会有不少危险。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9,(2):7-7
最近,一个探险队首次对老挝中部鲜为人知的谢邦费河洞(河洞指任何有流水源源不断通过的洞穴)进行了深入探索并绘制了地图。谢邦费河洞长达9500千米,探险队在其中见到了全球河洞中最大的洞室和最宏伟的结构。洞中的一切都堪称巨无霸,其中一种直径达25厘米的巨型蜘蛛尤其令人恐惧。1905年,一位法国探险家曾乘竹筏初探过谢邦费河洞。此后,因种种原因此洞很少被人光顾。  相似文献   

11.
正圣保罗岛上的冰河期巨兽们,比大陆上的同伴多活了好几千年。那么,它们为什么最终也灭绝了?几千年前的一天,在白令海中央一座小岛上,一头长毛猛犸象(也称长毛象,简称猛犸)失足掉入一个无法逃出的坑状洞穴,然后死在那里。2003年,美国宾州大学古生物学家格雷汉姆与同事进入这个洞中,搬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10,(1):7-7
<正>最近,科学家评出了2009年全球发现的最怪异物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五大怪物。●洞鳗2009年,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大陆地面下发现了850种新物种,图中这条盲眼洞鳗是其中之一。在黑暗的栖息环境里,洞鳗  相似文献   

13.
已知的动物约5/6是昆虫,它们似乎无处不在。从南极到北极,在洞穴、湖泊、荒漠、热带雨林、温泉、甚至在池塘中,它们都能繁衍生息。可是奇怪得很,在海洋中却是例外。这是为什么呢?荷兰科学家杰伦·范·德黑格认为,海洋中没有几种昆虫是因为那里没有显花植  相似文献   

14.
“这就是蚓螈,一种如同恐龙一样古老的动物.然而,恐龙在几千万年前就死光了,蚓螈却还隐秘地生活在地球上”,印度德里大学的生物学家沙迪亚巴马·达斯·比朱一边向来访的记者介绍,一边展示着装在塑料饭盒里的动物.在若干记者的好奇目光中,饭盒里的几条黄褐色动物不安地扭动着身体.“这不就是蚯蚓吗?”有记者小声地嘟哝道.比朱听到这句话,笑着说:“它们的确很像蚯蚓,所以名字中有一个蚓字.不过,你们仔细看看,它们有嘴巴,有眼睛.它们还吃蚯蚓呢.”  相似文献   

15.
在匈牙利巴拉德的石灰岩洞里,栖息的动物有300多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肯塔基及澳大利亚卡凌契省的一些地下礁岩洞穴里也栖息着鼠、蛙、虾和昆虫等100多种动物。这些在黑暗世界中生活的动物,几乎全部是没长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怎样失去的?它们又是怎样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和生存延续呢?原来,这些动物原先都是长有眼睛的,后来眼睛逐渐退化,甚至完全消失了。生活在山洞水潭里的墨西哥穴居鱼,最早也有一对真正的眼睛,有瞳孔、水晶体和视网膜,但不能感觉到运动中的物体。由于其长期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下,在成长过程中眼睛根本不起应有的作用而逐…  相似文献   

16.
1978年我们在浙江镇海、义乌采集到两种罕见的蝾螈——镇海疣螈和中国小鲵。这两种蝾螈自1932年以来,报导极少,这次我们采集到镇海疣螈8雄2雌及各个时期的幼体;中国小鲵6雄2雌、幼体及卵胶带,并对它们的生态作了初步的观察研究,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寻常的海底洞穴 初秋的一个早晨,法国职业潜水员昂利·库斯奎来到地中海的摩休奥湾,潜入了40米深的海底.突然,他发现崖壁上有一个黑乎乎的洞,就小心翼翼地潜入洞里.洞口四周布满了珊瑚,他认定这是一个天然的海底洞穴.后来洞变得越来越小,穿着潜水服、背着氧气筒的他,艰难地在这1米宽的水下隧道中摸索着前进.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最近发现,从古新世到始新世曾经出现全球升温,促使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开始了长途迁徙。动物们只花了不到两万年时间就从亚洲来到北美,几乎扩散到整个北半球。科学家分别在中国、比利时和美国发现德氏猴(见题图)的化石。德氏猴是一种个头与花栗鼠差不多大的远古灵长类动物,活跃在树丛中。考古证明,生活在中国的德氏猴比生活在欧洲的更原始,而生活在欧洲的又比生活在美国的更原始。科学家由此推测,当时德氏猴的扩散过程是由中国到欧洲再到北美。在这两万年里,全球气温大约上升了5℃,如今的北极地区在当时的温暖条件下很可能存在陆桥,因而…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华盛顿特区大学的生物学教授戴维·卡尔内尔多年致力于洞穴生物的研究。他认为,在美国4.5万多个幽暗的洞穴中,栖息着很多生物,这些隐身在不同暗洞中的生物各不相同,一个洞通常只适宜某些特殊的生物生存。所以,如果某一个暗洞中的生物被彻底消灭,我们的地球就会永远地失去这些生物种类。 笼中的“金丝雀” 卡尔内尔最近对美国1000多个暗洞中的生物进行了普查,他指出,“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特殊的生存条件,生存环境的任何细微变化都可能危及物种的生存。” 与卡尔内尔一道进行此项研究的专家有:波士顿自然保护研究所的劳伦…  相似文献   

20.
<正>洞穴本身已经够可怕的了,如果里面再有鳄鱼的话简直就恐怖爆了。正在参与洞穴考察项目的科学家被吓了一大跳。他们当时正沿着洞穴爬行,突然就出现了两只红色的眼睛,"真是吓死人了!"鳄鱼有时的确会因干旱而躲到地下,但这是首个被发现长期居于洞穴中的鳄鱼种群。科学家很快就明白了鳄鱼定居在这里的原因——蝙蝠。作为鳄鱼的食物,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