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野     
《大自然探索》2015,(2):4-9
<正>火星裂缝space太空在这幅由美国宇航局近日发布的图片上,火星南极"印加城市"地带的季节性冰层中正在出现裂缝。随着暗色条纹从这些裂口呈扇形散开,沙尘也显露身影。研究认为,当气体在冰层下累积且无法通过薄弱地点逃逸时,冰面上的裂缝就会形成。发现101座土卫二喷泉space太空恩克拉多斯(土卫二)是土星的一颗小小冰质卫星。过去7年中,环绕土星的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  相似文献   

2.
恩克拉多斯(土卫二)是土星的一颗小小冰质卫星。过去7年中,环绕土星的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飞船仔细勘察了这颗土卫的南极地貌,这里以4条“虎纹带”及一些间歇泉(由细小冰粒和水蒸气构成、最早发现于近10年前)而闻名。7年的勘测总共发现了101座间歇泉,其中每一座都从一条虎纹带裂缝喷出,这就指明了间歇泉的来源。发现间歇泉后,科学家曾怀疑:随着土卫二环绕土星,土星潮汐力对土卫二的挠曲作用会影响间歇泉的行为。对间歇泉成因的一种推测是,裂缝中两侧岩壁的一些部位摩擦生热,把冰转化成蒸气和液体,从而形成间歇泉。另一种观点认为,裂缝的开闭使得来自于地下的水蒸气到达土卫二地表,由此形成间歇泉。其中哪一种猜测准确呢?得益于“卡西尼号”的最新探测数据,科学家现在终于基本确定土卫二间歇泉的唯一可能来源是:疑似存在于这颗土卫冰壳下的海洋(现在它被普遍相信存在)。他们还发现,从地下海洋的海面穿越冰壳,一直到达土卫二表面的狭窄通道能够保持打开。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11,(12):9-9
天文学家最近宣布,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轨道器的探测结果表明,土星的卫星恩克拉多斯(土卫二)看起来被大约100米厚的冰层覆盖。组成冰层的超细冰屑微粒的直径只有几分之一毫米,可能来源于土卫二南半球被称为“虎纹带”的长裂缝喷出的间歇泉状射流,射流炯羽中的一些冰屑回落到土卫二表面,在一种缓慢的累积过程中覆盖了较古老的裂缝和陨击坑。下图为艺术家想象的一条活跃虎纹带,其中发蓝的区域有新近暴露出来的水冰。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飞船于2005年发回地球的图像表明,直径仅500千米的土星卫星——恩克拉多斯(土卫二)的表面存在间歇性喷泉(这样的地带被称作虎纹带)。从那时起,科学家一直推测土卫二的冰冻表面下存在大型水体。2010年4月到2012年5月,"卡西尼号"三次近距离飞过土卫二,并进行了引力测试。利用"卡西尼号"发回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2006年,"卡西尼"飞越土卫二时,在其南极上方拍摄到了某种类似喷泉的照片。科学家当时发现,土卫二南极地区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裂缝和喷口,有大量的冰屑、  相似文献   

6.
天文学家在2007年3月12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举办的"月球与行星科学年会"上提出,土星卫星土卫二内核的放射物衰变可能为这颗卫星提供了持续热能.如获证实,这意味着土卫二已具备产生生命的三大条件:地下热源、有机物和液态水.  相似文献   

7.
液态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必要条件。随着"卡西尼"成像小组的科学家宣布"恩塞尔阿多斯"(土卫二)这颗小小土卫的南极地下可能存在大量液态水,土卫二一  相似文献   

8.
天文学家在2007年3月12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举办的"月球与行星科学年会"上提出,土星卫星土卫二内核的放射物衰变可能为这颗卫星提供了持续热能。如获证实,这意味着土卫二已具备产生生命的三大条件:地下热源、有机物和液态水。太空"喷泉"  相似文献   

9.
《科学之友》2014,(5):50-51
<正>土卫二是土星的第六大卫星,于1789年为威廉·赫歇尔所发现。在"旅行者"号于1980年探测土星之前,人们只知道土卫二是一个被冰覆盖的卫星。"旅行者"号探测显示,土卫二的直径约为500 km(相当于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直径的1/10),其地表包括山脊、裂谷、悬崖、平原、地缝等类型,星球表面覆盖有一层固态冰,致使其表面几乎能反射百分之百的阳光。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9,(2):6-6
天文学家最近报告说,根据“卡西尼号”飞船的探测结果,从土星的卫星恩克拉多斯(土卫二)表面喷出的超音速水蒸气流,都来自那些大小相当于一个专业体育场的喷口。2005年,科学家首次注意到,在土卫二的南极地区正在喷出由水蒸气和尘埃组成的喷流柱。随后,他们确定了这种热水喷泉的喷射速度约为每小时1609千米,并且这些喷射流都来自于同一个长约160千米的条状地带。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飞船近观土星达13年之久。它发现,与地球的球状卫星月球不同,靠近土星的那些土卫(土星卫星的简称)都奇形怪状,例如潘(土卫十八,如图)和阿特拉斯(土卫十五)的形状像意大利方水饺,而普罗米修斯(土卫十六)的形状像白鲸、土豆和科幻画家笔下外星人头颅的混合形状。之前的研究猜测了每一颗土卫怪异形状的形成原因,但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涵盖土卫的所有奇怪形态。最近,一个科学团队  相似文献   

12.
《知识就是力量》2012,(8):F0003-F0003
这幅图像是由“卡西尼号”探测器在飞临“土卫二”时拍下,图片大部分是“土卫二”表面,是被从土星反射的阳光所照亮。因此,这颗平常雪白的卫星,倒映了土星云端的金色光泽。由于反射光大多来自影像左方,使得迷宫似的山脊在影像的中右方,投下了明显的暗影。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们认为:南北极地区巨大的冰层是造成南极大陆和北极的格陵兰岛内陆地区没有发生任何地震的主要原因。南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冰层极厚。据测算,冰层达到了这些地区总面积的80% ̄90%。厚大的冰层对底部产生巨大的压力,使底部几乎处于一种"熔融"状态。  相似文献   

14.
<正>小卫星成为“明星”1789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了土星的一颗卫星,这颗卫星被命名为“恩克拉多斯”,即土卫二。恩克拉多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巨人,然而土卫二却并非如此。它的直径只有500千米左右,约为月球直径的七分之一、土卫六(土星最大的卫星)直径的十分之一。在只靠望远镜观测星空的时代,这颗小星球幸运地被发现,但有关它的更多情况,人们就很难再依靠望远镜去获知了。  相似文献   

15.
<正>飞往木星系统的“果汁号”太阳系中有一些寒冷的天体,它们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冰冻卫星,人们称之为“冰卫星”。例如,土卫二就是一颗围绕土星运行的“冰卫星”,它的表面覆盖着极为寒冷的冰层,因此成为太阳系中已知最亮的卫星。海卫一也是一颗“冰卫星”,它的表面也呈现为耀眼的冰冻世界,白色的极冠覆盖了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极冠的物质组成是冻结的氮、一氧化碳和甲烷。  相似文献   

16.
天文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发现了第61颗正环绕巨行星土星运行的土星卫星.这颗土卫镶嵌在土星的最外环中,从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号"探测飞船上看去,它只是一个光芒微弱的"针尖".  相似文献   

17.
正在环绕土星的13年历程中,"卡西尼号"探测器发回地球的照片大大改变了科学家对太阳系行星和卫星的看法。发现泰坦(土卫六)的甲烷湖、含冰土卫二恩克拉多斯表面的热水喷泉、海绵状的亥伯龙(土卫七)、百叶包形状的潘(土卫十八)和阿特拉斯(土卫十五)、伊阿珀托斯(土卫八)及其布满古老陨击坑的赤道脊,对土星环的近距离拍照,以及对土星两极超巨型飓风的特写……所有这一切,都属于"卡西尼号"探测器(以下简称"卡西尼号")的功勋。  相似文献   

18.
2004年6月,"卡西尼"在逼近土星的途中拍下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高分辨率土卫九照片,展现了这个小"月亮"伤痕累累的表面特征。大量的证据表明,这个小天体  相似文献   

19.
魔星敢死队     
<正>"这是一颗新星!一颗土星的卫星!"1655年3月25日,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惠更斯发现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6"。科学家用古希腊神话中神仙家族的"大力神"命名这颗卫星,英文名为"泰坦"(Titan)。  相似文献   

20.
南极是一块被冰雪覆盖的大陆南极大陆总面积1400平方公里,大于中国和印度的面积之和,相当于一个半美国的面积。这本是块起伏不平的高原,有平地,也有山谷,但银白色的冰雪却掩盖了一切,南极成了一个广阔无垠的冰原c据统计,南极大陆除了不到2%的地方有裸露的山岩之外,其余超过98%的地方全为冰雪所覆盖。从高空俯瞰,可以发现南极大陆是一个由隆起的中部向四周逐渐倾斜的高原,巨大而深厚的冰层就像一个银铸的大锅盖,倒扣在地球的南极。因此,人们又形象地把南极大陆上的冰层称为冰共JllLo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冰盖,它堪称地球的冰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