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领域是一个奥妙无穷的科学神殿,同时又是一个深不可测、浩瀚无际的聚宝盆。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价值宏大得不可估量。目前科学家在这个领域的工作状态如同小蚂蚁在啃大骨头,科学家正一步步探索着这座神秘的宫殿,一点点啃噬着这块可造福于人类的宝藏,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正是这个领域的旗帜性人物。  相似文献   

2.
王芷 《创新科技》2006,(11):30-31
人类基因研究领域是一个奥妙无穷的科学神殿,同时又是一个深不可测、浩瀚无际的聚宝盆。目前科学家在这个领域的工作状态如同一只小蚂蚁在啃一块大骨头:科学家正一步步探索着这座神秘的宫殿,一点点啃噬着这块可造福于人类的宝藏,攻下一关,庆贺一番;啃下一块,抢而食之;科学家们既要有蚂蚁啃骨头、耐得住寂寞的“坐功”,又要有不顾斯文“抢食吃”的竞争意识。谁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恒,谁就会有收获;谁的工作群体战斗力更高,竞争意识更强,谁的收获就会更加丰盛。  相似文献   

3.
成为一名成功科学家的另一个关键,是要走进而不是远离你所在领域的科学共同体.专业期刊和学术会议的存在都说着这个科学共同体充满活力的一个个故事.  相似文献   

4.
宇宙中大约有1000亿个星系。这众多的星系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见的这个宇宙今天这种复杂的“大尺度结构”。然而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在这个宇宙中,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物质数量实在太少了。靠这样少的物质,在宇宙诞生以来的一百几十亿年间根本来不及形成这样的大尺度结构,更来不及诞生出一个个的星系。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科学家假设宇宙中还存在着大量我们眼睛看不见的“暗物质”。近年来,天文学家使用当今世界上顶尖级的望远镜正在一步步地勘查这种看不见的暗物质的分布。本文就来介绍科学家千方百计寻找这种尽管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的暗物质所获得的最新成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科学世界》2008,(3):96-96
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结果出来了,钱学森院士荣登榜首。作为科学家的他,用毕生精力辛勤工作、报效祖国,他无疑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同样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无数科学家像钱学森院士一样,扎根在自己的岗位上潜心研究、笔耕不辍,用自己的成绩影响着世界,感动着中国。谢家麟院士就是他们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陈丹 《前沿科学》2013,(1):92-93
多年来,全球的科学家们一直梦想着制造一个完整的、功能齐全的人造细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18日报道,现在,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材料与界面系的研究团队在这个方向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在玻璃芯片上创建了一个二维的类细胞系统。  相似文献   

7.
孙刚 《安徽科技》2006,(6):52-54
2006年5月18日,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解读人体基因密码的"生命之书"宣告完成.多少年来,人类对生命领域的探索,无一不与遗传基因DNA的研究息息相关.正是经过无数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一步一步揭示那美妙的双螺旋,生命科学才得以飞速发展,为人类深入了解生命并进而改造生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合成过程关键的一步,由肽酰转移酶参与的肽键形成机理是一个基础的被长期讨论的生物分子学问题.早在三十几年前,就已经知道肽酰转移酶对肽键的合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也知道肽酰转移酶是一个大的核蛋白,即包括很多蛋白质和RNA的大分子.但是一直以来科学家都认为,这个反应机理应该和丝氨酸水解酶水解蛋白质一样,是一个基于蛋白质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指出我们这个宇宙是一个“四维时空”,在具有长、宽、高三维的空间之上还要加上时间这个“第四维”。爱因斯坦的这种宇宙观也受到了挑战,有几种突破性的理论如今正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它们的要点是:“宇宙也许还存在着‘第五维’……”  相似文献   

10.
逻辑学是数学甚至是整个科学的基础领域,这种说法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数学家和哲学家。逻辑学的现代发展与GeorgeBoole(1815—1864)这个名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虽然几位较早的科学家也对此做出了贡献,但是是Boole最终在19世纪创立了命题逻辑。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非常冷僻的数学领域一夜之间竟成了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发展开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  相似文献   

11.
《安徽科技》2008,(3):55-56
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是新生命产生的第一步。一个小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受精卵,在40周的时间里就能发育成呱呱坠地的胎儿。像许多人一样,或许你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在这个神奇的过程中,是什么控制着生命体的发育? 今天,成千上万的科学研究者正在努力工作,试图回答这个和我们人类息息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赵玉 《科技信息》2008,(1):334-335
著名的科学家卡尔·萨根在他的科普名著<魔鬼出没的世界>中曾引用<奥义书>中的一句话来描述我们这个伪科学泛滥的世界,"这个世界魔鬼出没,有些地方漆黑一片."并将科学喻为照亮黑暗世界的蜡烛.在心理治疗领域存在着众多在科学上存疑的万金油(panacea),我认为实证支持的治疗即照亮心理治疗领域的蜡烛,并阐述其必要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纸币的秘密     
先赞 《青年科学》2010,(2):43-43
钱,我们每天都接触,但是,大家知道纸币里隐藏着的秘密吗?如果你想扫描一张百元大钞然后用Photoshop打印出来的话,Photoshop会弹出一个警告,说你正试图打印钞票。这个软件怎么知道你在印钞票呢?最先发现这个秘密的人是德国计算机科学家Markus Kuhn,一次他试图使用Xerox复印机印钞票时发现机器拒绝复印.  相似文献   

14.
<正>人类的智力由何决定?数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的科学家。在漫长的科学历程中,有许多做出了重要发现的科学家,都曾被人们誉为"天才"。但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劳一分才",在科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几乎无一例外,都付出了数倍于常人的努力与汗水。从这个角度看,说"他们都是天才"好像有些不太公平。那么,他们之中是否真的有天才?人类的智力水平高低,真的是天生的吗?  相似文献   

15.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06,(3):F0005-F0005
够难为科学家的,达尔文的一个进化论让人类联系到自身的演化,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题目让众多的科学家苦苦追寻了100多年。因为疑点颇多,至今也只有一个大概线索,还难有一个完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12月5日)各位青年科学家:早上好!在讨论开始之前,我想先谈一下我的想法。早在上大学甚至更早的时候,我就对沙龙特别感兴趣。为什么感兴趣呢?那时我脑海中有一个印象,有个哥本哈根学派,他们当年组织了一个沙龙,大家围绕一个主题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自由讨论。我们这个论坛前两天还是以报告为主,每一个报告都很精彩。有这样成功的论坛,一方面感谢我们青年科学家有这么好的研究成果一起分享,同时也特别感谢中国科协主办这个青年科学家论坛。今天我们想回归到沙龙本意,大家畅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神经化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这一学科将神经学与化学结合起来研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意识活动和机理等。分子神经学运用分子生物技术,进行有关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诊断及治疗。分子生物技术的运用,使得科学家对疾病的认识向前迈进一大步,包括人体本身基因变异的机理或病原菌的基因结构、人体基因变异或病原菌感染导致细胞病变的脉络及基因变异导致临床症状的多型性等等。这个领域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在天文学中,探索太阳系如何形成的分支学科叫做“行星科学”。太阳系的各个行星是如何诞生出来的?它们经过了怎样的演化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行星科学家们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探索这些问题.希望为行星的诞生描述一个追溯至46亿年前的真实故事。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个“故事”仍然缺乏细节.即使勾勒出来的粗线条也不完整.尚留有大量未解决的难题。这就好比一个拼图游戏,还有好些位置没有找到正确的拼块。那么,行星科学家们绞尽脑汁仍然没有解决的是些什么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他们又尝试着做过怎样的回答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很多学生甚至同行都曾经问过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外交人员,然后一步一步爬向这个职业的顶峰。我觉得如果只是这么单纯考虑问题,并非明智,不过这个行业的确存在着某种要求,想想列出十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人的一生中,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由此可见睡眠对每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睡眠的质量决定着生命的质量。可是一个人为什么要睡眠?这个问题一直是科学家想要彻底解决的问题。最近,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科学家们针对睡眠的原因提出了几种说法,从养精蓄锐的浅显理论到涉及记忆处理的复杂理论,对人类的睡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