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血液检验用于贫血鉴别诊断的价值。选取甘肃省永登县人民医院收治地中海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各45例,分为地中海组以及缺铁性组,另选取45例于永登县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液检验,观察各项指标的结果。地中海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与平均红细胞容积比值(RBC/MCV)以及红细胞计数(RBC)显著高于缺铁性组,缺铁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显著高于地中海组以及对照组。此外,地中海组以及缺铁性组的平均红细胞比容(MCV),血红蛋白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地中海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均低于缺铁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贫血患者进血液检验可以明确贫血类型,进行早期诊断,同时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较高,对贫血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析血液检验对贫血患者的鉴别诊断效果。将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地中海贫血组,7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缺铁性贫血组,将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收集肘静脉血2m L,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采取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对比三组患者血液各项指标含量,包括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三组血液检验结果显示,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地中海贫血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缺铁性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鉴别诊断过程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分析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的具体价值。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接收的贫血患者62例,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62例健康体检者,将其设定为对照组,检验所有受检者的血液红细胞参数,并进一步鉴别患者的不同贫血类型。62例贫血患者中,缺铁性贫血38例,溶血性贫血24例,其中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Hb)(75.69±0.71)g/L、红细胞数量(RBC)(3.85±0.92)×1012/L,溶血性贫血患者的Hb、RBC分别为(1.03±0.62)g/L、(2.09±0.87)×1012/L,组别差异较大,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52.64±1.31)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0.15±1.52)pg/L、红细胞分布密度(RDW)(17.86±1.13)%,溶血性贫血患者的MCV、MCH、RDW分别为(77.19±1.25)fl、(25.47±1.24)pg/L、(22.96±1.08)%,组别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检验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4.
分析血液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从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贫血患者中抽取84例作为观察组,按贫血类型分成两组:地中海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并将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血液常规检验,统计检验结果。地中海贫血组患者的红细胞、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缺铁性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患者RBC/MCV指标高于地中海贫血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体积高于观察组,组间统计有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组患者符合率为78.6%,灵敏度为92.9%,特异性为69.0%。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符合率为81.0%,灵敏度为95.2%,特异性为71.4%,组间统计有意义(P0.05)。贫血鉴别诊断中实施血液常规检查,不但能保证检验结果,还能为疾病诊断提供便利,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史国瑞 《甘肃科技》2022,(5):101-103
探究不同采血部位对血常规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将在甘肃省定西市中医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80例患者按照检验先后顺序分为静脉血组和末梢血组,各90例。其中静脉血组采集肘静脉血进行检验,末梢血组采集指尖血检验。对比2组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水平,血液标本合格率、准确率。静脉血组患者WBC水平明显低于末梢血组(P<0.05),RBC、Hct、Hb、PLT、MCHC、MCV、NRUT、BASON、EOS、LYMPHN、MONON水平明显高于末梢血组(P<0.05)。静脉血组检验准确率、合格率分别为97.78%、97.78%均明显高于末梢血组87.79%、80.00%(P<0.05)。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取肘静脉血进行检验能够明显提高检验准确率、合格率,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物腹泻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运用i-STAT血气分析仪,测定了15例腹泻犊牛血液pH、Hb、TCO2、PCO2、PO2、HCO3-、SO2、BEecf、HcT、血液细胞的MCH、MCHC、RDW、WBC、LYM、MID、GRN、RBC、HGB、HcT、MCV和电解质Na+、K+指标.结果:腹泻犊牛的PCO2、HcT、SO2、MCHC、HGB、WBC(P<0.01)、MID(P<0.01)、HcT、MCV显著高于健康牛;而MCH、GRN、RBC也都低于健康奶牛.结论:犊牛腹泻时其血液细胞成分和血气指标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甘南藏族自治州成人的血常规检测分析,了解该地区人群的血细胞参数的水平及差异。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甘南州藏医院就诊的患者8260例,其中男性3426例,女性4834例,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比容(MCV)血细胞指标,观察上述指标异常及性别分组的差异。在血细胞参数中,男性及女性的WBC、RBC、Hb、HCT、MCV、MCH、MCHC、PLT检测平均值均在正常参考范围。男性的WBC、RBC、Hb、HCT、MCV、MCH、MCHC测定的平均值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PLT测定的平均值低于女性,无统计学意义。检测结果低于正常情况的统计分析中,男性的WBC、Hb、HCT、MCV、MCH、MCHC的异常检出率均低于女性,并且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的RBC、PLT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检测结果高于正常情况的统计分析中,男性的WBC、RBC、Hb、HCT、MCV、MCH、MCHC的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其中MCH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的PLT异常检出率低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甘南藏族自治州血细胞参数存在较高的异常率,男女之间有差异,反应甘南藏族自治州男女健康状况,可建立本地区血细胞参数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8.
肖新碧 《甘肃科技》2016,(5):112-113
探讨分析临床上不同类型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的结果。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贫血患者8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在甘肃省高台县人民医院体检的8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血液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检验后,与对照组正常体检者相比,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和慢性感染贫血患者体内的RDW明显增加,而体内的MCV、MCH和MCHC均明显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液样本中各项指标的检验结果,与正常体检者相比变化很小,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上对不同类型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不仅能保证贫血类型诊断的准确性,而且能为贫血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血铅、镉、铜、锌、钙、镁、铁浓度与血细胞参数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血球计数仪分别对门诊健康体检小儿297人进行金属元素浓度测定与血细胞计数,并以SPSS11.5统计软件对金属元素浓度与红细胞(RBC)、WBC(白细胞)、血小板(PLT)等常项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外周WBC、PLT受血镁、血铁浓度影响大;RBC受血锌,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受血钙与血铁,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受血锌、血钙和血铁,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受血锌和血铁,淋巴细胞比率(L%)、中间细胞比率(M%)和PLT受血镉浓度影响大;偏回归系数经检验有显著性意义。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小儿血铅浓度与血镉浓度、血钙浓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大,分别为0.28、-0.13,钙浓度与铁浓度相关系数为-0.28,P值均小于0.05。结论小儿外周血液RBC、Hb、PLT数量的波动与血液中金属元素间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浓度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探究复方硫酸亚铁在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取秦安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32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硫酸亚铁片联合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硫酸亚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红细胞三种身体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9%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后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及红细胞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使用复方硫酸亚铁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对机体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红细胞三种身体指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朝阳 《甘肃科技》2022,(11):125-127
探究使用生血宝合剂联合硫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从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贫血患者病例中选出76例进行效果评价,病例收集时间为2018年8月—2020年8月,分组方式选择数字随机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硫酸亚铁片治疗,观察组在口服硫酸亚铁片的基础上加用生血宝合剂,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21%,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以及铁蛋白水平(SF)指标在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MCV以及SF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大幅度改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比较,观察组5.26%比较对照组21.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生血宝合剂与硫酸亚铁片治疗缺血性贫血,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指标,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控制和症状缓解,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平均血红蛋白量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外周血平均血红蛋白量(MCH)以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基因检测为地中海贫血患者或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的外周AMCV、MCH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0例α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单一MCV<80fl者265例,吻合率为63.10%;单一MCH<27pg者417例,吻合率为99.29%;384例p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单一McV<80fl者360例,吻合率为93.75%,单--MCH<27Pg者380例,吻合率为98.96%.结论:在地中海贫血高发人群中,MCH、MCV低于正常时应高度怀疑为地中海贫血.  相似文献   

13.
朱文鹏  王春霞 《甘肃科技》2011,27(22):153-154,162
检测了血清铁(SerumIron)、铁蛋白(Ferritin)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Tfe)等指标,并分析了这些指标在诊断妊娠妇女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采用免疫分析法和比色法测定43例妊娠24—28周妇女和同期收集的30例健康妇女的血清铁、铁蛋白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的水平,利用SPSS10.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妊娠组血清铁、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均值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铁蛋白均值为19.62±11.52ng/L,明显低于对照组61.14±39.92ng/L(P〈0.05)。按血红蛋白浓度的高低分为4组:1组为Hb〈100g/L,2组为Hb100~110g/L,3组为Hb110—120g/L,4组为Hb〉120s/L。1组只有铁蛋白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5),2组铁蛋白、VitB13和转铁蛋白受体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别(P〈0.05),3组和4组铁蛋白和VitB13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5)。在诊断妊娠妇女缺铁性贫血中,铁蛋白是估计人体铁状态的最好参数,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测定在怀孕期间没有显著变化,如有功能性铁缺乏会出现sTfe浓度升高。而血清铁是检测缺铁及铁负荷过多疾病的有效指标,但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不明显,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
MCV和RDW测定在地中海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 ean corpuscu lar volum e,MCV)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 lood cell volum e d istribution w idth,RDW)对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MD)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血,M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不同病因的贫血患者的MCV和RDW值。结果:MD患者,MCV降低,RDW升高,且α-地贫与β-地贫无差异;MA患者,MCV和RDW升高;急性失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p lastic anem ia,AA)患者,MCV和RDW正常。结论:MCV和RDW红细胞参数,可作为贫血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参考线索,对地贫和巨幼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维铁缓释片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选取武山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108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维铁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血清铁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及红细胞计数水平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对照组为12.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铁缓释片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及红细胞计数水平,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通常将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将循环血液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1],贫血常常是一个症状[1],但许多原因不同的贫血常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和血细胞形象学方面的变化,本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自动化全血细胞仪对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进行测定,从值的变化探讨对各种贫血疾病诊断的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 血标本全部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临床诊断贫血221例,男103例,女108例,年龄18~56岁,中数年龄37岁。健康对照组46例,男18例,女28例,年龄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轻型轻型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孕妇全血微量元素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基因诊断318例地贫孕妇,其中静止型α地贫32例、标准型α地贫171例,β地贫杂合子(β+地贫)104例,α,β混合型地贫11例,对照组120例,统计分析全血微量元素与红细胞参数及全血微量元素相互之间关系.结果:1轻型地贫孕妇与对照组相比,全血铁(Fe)、镁(Mg)明显降低(P0.01);除静止型α地贫外,全血锌(Zn)均升高(P0.01).Fe含量α地贫组高于β+地贫(P0.01);Zn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α,β混合型地贫和标准型α地贫[(113.33±21.74)、(111.94±17.06)μmol/L]β+地贫(98.71±15.04)μmol/L静止型α地贫(89.93±17.19)μmol/L(P0.01).2轻型地贫孕妇与对照组相比,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降低,红细胞(RBC)(除静止型α地贫)升高(均P0.01);标准型α地贫RBC高于β+地贫(P0.01);β+地贫Hb低于其他地贫组(P0.05或P0.01).3与健康孕妇相比,轻型地贫孕妇Ca与红细胞参数呈负相关,且相关性减低,而Fe、Zn、Mg与红细胞参数呈正相关,且相关性升高;各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除Zn和Mg之间明显升高外,其他相关性减低或无明显差异.结论:特殊贫血状态(RBC升高,HB减低)、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导致地贫孕妇微量元素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与颈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体检中心120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70例体检正常的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l-medial wall thickness,IMT),根据IMT厚度分为正常、内膜增厚、斑块形成3组,评估4组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IMT内膜增厚56例,斑块形成64例,其中不稳定斑块34例,稳定斑块30例;健康对照组各血常规指标与脑梗死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梗死组MCV为(83.61±5.27)f 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85.83±6.91)f L),WBC,RBC,HCT,MPV,RDW及PLT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内膜增厚组与斑块组WBC,M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BC,HCT,MPV,RDW,PLT均显著低于斑块组(P0.05);稳定斑块组WBC,HCT,MCV,RDW指标与不稳定斑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BC,MPV,PLT均显著高于不稳定斑块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细胞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可发生改变,对脑梗死患者展开血常规检测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选取平均体质量(150±2)g的埃及尼罗、美国尼罗和美国奥利亚罗非鱼各90尾,随机分为25、15和12℃共3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组,每重复10尾,应用人工室内降温,研究不同低温胁迫对罗非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 0、5、10、16d昏迷和12℃ 0、36、72h时,与对照组(25℃)相比,3种罗非鱼血液红细胞数量(RBC)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压积(HCT)降低(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显著降低(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显著提高(P<0.05);血清总蛋白(TP)浓度显著提高(P<0.05),白蛋白(ALB)浓度降低(P>0.05);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15℃ 0、5、10d和昏迷时升高(P>0.05),在12℃ 0、36、72h时降低(P>0.05)。  相似文献   

20.
探究血清铁蛋白检测在贫血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选取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贫血性疾病患者98例作为观察对象,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并比较。缺铁性贫血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恶性贫血性疾病组以及恶性贫血性疾病缓解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贫血性疾病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贫血性疾病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贫血性疾病组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性贫血性疾病组中,血清铁蛋白水平低于800μg/L患者的病情缓解率显著高于血清铁蛋白水平超过800μg/L患者(P0.05)。血清铁蛋白检测不仅有利于贫血性疾病诊断,还可以对临床疗效进行有效评估并指导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