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從八月十六日到十九日的四天内,加尔各答——人口四百萬的全印第一大城——經歷了印度有史以來最慘烈的印回衝突;據不完全的統計,雙方一共犧牲了四千人,傷萬餘人,流離失所的近十萬人。 這那里是衝突!單看數字就算得一場不小的戰爭。而這場戰爭是以木棍、磚塊、鐵棒,小刀進行的;無組織,沒理性,不分皂白,也就格外殘酷。加爾各答有一家英國人出版的報紙把它叫做“加爾各  相似文献   

2.
用戰爭來解救經濟危機,用漫無節制的軍費開支來給日益萎縮的企業活動輸血,這就是美國壟斷資本的看家寶.面臨着經濟危機的到来而惶惶不安的美國富豪們,現在企圖在加緊干涉印度支那戰爭的冒險行動中,找尋出路,這是不足爲奇的.歸根結底,美國當局擴大印度支那戰爭的種種佈置和美國外交家們旨在破壞協商談判的無窮無盡的狡猾辭令,無一不與美國資本家的錢袋有關.  相似文献   

3.
在軍部操縱之下目前日本政治上的主要趨向,是造成所謂準戰時體制;這就是要把整個日本的國家機構,以至一切工業資源,放在準備戰爭的基礎上。這計畫,在一切都是貧乏的日本,自然祇有增加人民的痛苦,所以一般人民當然反對,甚至它的工業界以至财閥,也都表示反對。但軍部為了推進它的向外侵略的計畫,却堅决的要這樣做;在這點上显示了日本内部的一個重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歐洲風雲日益緊張,演操、總動員、加緊防空、艦隊的移動、軍事人物的往來,這一切的一切,顯得戰爭的火燄,已經迫於眉睫了。也許實際上大戰的爆發不會像一般人想像的迅速,但各國都已在準備戰爭的到來,則是毫無疑問的事情。那麽,假如大戰一旦爆發,各主要交戰國的將領,將是那一些人呢?這是值得預先介紹一下的。下面是德、法、英在未來戰爭最可能的重要將领。  相似文献   

5.
在前兩次文中,我們已說明了經濟恐慌的狂潮帶來了戰爭的威脅,法西斯主義的上台促進了重分世界戰爭的早日爆發,但是要希望戰爭的結果,能够摧毁敵人的力量而獲得最後的勝利,則自然非大規模擴充軍備,增强殺人的力量不可。所以自從國際的危機展開以來,各大强國莫不疯狂的擴充軍備。軍備擴充愈劇烈,則國際局面愈緊張,戰爭的威脅愈增大;而國際局面愈緊急,戰爭的威脅愈增大,則軍備的競賽也愈劇烈;這兩者互相影響,互爲因果,以致到了現在,全世界疯狂的軍備競賽已經到達最白熱化的階段了。一 國防費的增加最近軍備競賽的白熱化,我們從全世界軍事費的急劇增加中,最可明顯的看出來。據今年出版的國際聯盟「軍備年鑑」所載,一九三八年  相似文献   

6.
一 幣制借款的意義 接着去年年底中美和中英信用借款的成功,三月八日英國西門財長又在衆院宣布中英幣制借款的消息。據西門財長宣布:中國政府準備籌一千萬鎊以爲安定幣制之基金,英國銀行已有兩家願代籌五百萬鎊,由英國財部担保損失,餘款由中國兩家政府銀行負担。這次借款的成立,是英國實踐國際援華决議之進一步的表示,其目  相似文献   

7.
第四個五年計劃史太林在他的競選演說裏,曾舉出一些材料,來說明以往蘇聯的生產發展情形。同時,他又縣起了今後的五年計劃的鵠的。根據史太林所說,一九一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一年——俄羅斯的生産數字如下:  相似文献   

8.
蘇聯耗費了四年的光陰來擊潰德国的作戰機構,但是要使她重建德国在蘇聯境內所作的破壞,那又需要多少時间呢? 在這一代蘇聯人的生命之中,蘇聯的土地已經是第二次遭受到破壞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造成的损失,其程度尤遠過於第一次大战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国軍隊,澈底或者部份地焚燬破壞了一千七百十个蘇联的城镇,七萬座村莊,使二千五百萬的人  相似文献   

9.
日报悲鸣录     
一九三九年度,普通預算三十六億九千四百萬,陸海軍一般追加預算六億六千七百萬,軍事費特別預算四十六億五百萬,新發公債六十億,新增租稅二億,新儲蓄八十億圓。搾,刮,「一百八十度」的搾,刮。躲在這一連串的數字後面,是多少血和淚!日本侵略者正站在這血和淚的上面,踏上崩潰之路。看已,看它在崩潰綫上掙扎的喊聲。空唱  相似文献   

10.
东北四省沦陷敵手已满七周年了,我全民族正以神聖的血,來湔洗這莫大的恥辱。在六周年紀念的時候,上海月餘的搏斗開始粉碎了敵人速戰速决的迷夢,戰爭繼續下去的结果使敵人不能不加緊剝削和壓迫我東北同胞,補救牠的人力物力的恐慌。但是今日的中國民族已不是七週年前的中国民族了。在今天我們首先看到東北二三十萬的有組织有政治意識的抗日聯軍,给日寇的軍事的後方以重大的威脅。華北華中的游擊队的活躍,使敵軍不能安枕,特别是晉冀察边区的游擊  相似文献   

11.
西班牙軍團黨(Phalanx)「綱領」第三條載着:『西班牙人須為西班牙堅决爭取在歐洲的優勢地位,而不能忍受外國的干涉和國際的孤立。』這一條綱領好像發出最痛苦的讥誚的声音,尤其是現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情况之下。這一次戰爭使西班牙的布爾喬亞得到了快樂的刺激。他們記起了第一次大戰帶給了西  相似文献   

12.
從谣言说起     
謠言年年有,惟獨今年多。和謠剛吹散了不久,忽然又起了一阵戰爭的谣言。這星期的上梅市場上盛传‘伯林事件已经碰僵,美蘇巳開火’。大家皇皇然奔走相告,一传二,二傳…十,像煞戰爭業已千真萬确的打起來。誰知也就是這時候,史大林正在克里姆林宮接見美英法三国使节,据報载欧美方面还‘充滿樂观空氣’哩。 這年頭兒(?)消息也真不容易,一忽兒謠和,一忽儿谣戰。和平與戰爭,相去十萬八千里。一夜之間,可以從戰到和,也可以從和到戰,那莫非是‘人心思變’,或大家都患了極度的神精衰弱症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哀里烏特(George Fielding Eliot),是美國的一個軍事學家,去年會以所著「假如戰爭爆發」一書著名。本文是從純粹軍事的观點来討論關島設防問題的,雖然他所抱的是懷疑態度,但對於關島在日美戰爭中的價值,却是述得非常明白的。原文載於二月一日出版的「新共和」週刊。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译自十月六日美国下午報。作者在當時已指出貝文外交政策是違反英国的民意的,並且预言英国的外交政策必要修改。最近英國一部分工黨議員發生反對貝文外交的風潮,此文可供參攷。作者温爾納,是美國軍事評論的權威,著有‘列強軍力論’‘聯合國的大攻势’等書。戰爭結束後,他改寫政治外交戰的文字了。本文是他在倫敦寫的。  相似文献   

15.
一盈和虚作爲資本主義發展的爆炸點的兩次世界大戰,深深地刻劃成美國國力及其世界地位轉捩的兩大界碑。就一方面說,無論美國的國力,或其世界地位,這兩大界碑都標示着美國的向上和發展。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做了世界的最大債權國,不是偶然的,新大陸特有的豐富資源及其他優越的工業條件,使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得以後來居上,迅速超過了所有的工業國家,甚至超過了老牌的一等强大的英國。這種强大的國力,當然會成爲當年協約國勝利,戰後救濟及世界金融安定所不可少的有力因素(但德國的東山再起,美元也是一大支補血針)。只是由於戰爭的‘適可而止’  相似文献   

16.
瞭望台     
西方國家和中国发生经济的政治的关係英國並不是第一個遠在英國之前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國早就和中國通商往來了但是英國却是中國在世界上第一次遇見的勁敵。俗語說“不打不成相識”一八四○年的中英戰爭打開了幾千年來封鎖着的古國因此百年以來和中國往來最密切的也首推英  相似文献   

17.
德蘇戰局之因德大軍又向莫斯科進攻而趋于緊张,這不但使英國朝野發生了关於反攻问题的辯论,同时也使美國朝野發生了关於援蘇问題的辯論,不过,由於美國民眾的一再提出要求,以及美国大總統羅斯福的一再明白表示,無論反對的如何辯难,美国的繼續援蘇及加强援蘇,大概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相似文献   

18.
西班牙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緊隨着希特勒利用法西斯軍事舉動向西班牙人民進攻之後,希特勒即向自由的歐洲人民開始了血腥的進軍。西班牙軍事將领們的叛變開始於一九三六年的七月十八日,這一叛變事件的發生把西班牙人民推到了他們不能不用决心來面對着的十字路上。要嗎投降不抵抗,讓法西斯政府取得一個輕便的勝利,在我們的歷史上,扯起可恥的怯懦的旗幟;要嗎以我們當時所有的不平等的條件以及不能不付出的巨大犧牲,去迎接这一鬥爭。  相似文献   

19.
瞭望台     
誰在叫嚷戰爭? 二次大戰所給予各国人民的损害和創傷,还沒有完全恢復,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呼声又在到處叫嚷了。我們這一代,在短短的三十年中已歷受了兩次可怕的災難,这两次災難所造成的物質和精神上的深刻创伤,决不是短时期内所能復原。在今天,无论那一個國家,凡是愛好和平的人民,都無不希望  相似文献   

20.
苦難的中國     
苦難的中國,和平聾音已經低得聽不見了。國軍仍加緊埋頭於軍事進攻。當記者執筆時,煙台正在激烈巷戰中。可是中央社的消息,卻沒有一字關於戰况的報道,奸像中國並無戰事似的。第三方面一切的努力似乎落了空。政府始終堅持其‘八共項’,後來又堅持八項中的末一項,即:‘要停戰,得先交出國大代表名單!’中共方面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