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球温度"计时器"估测年龄:7 000万年 测算方法:19世纪,与牛顿齐名的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曾对地球年龄的推算做过一个大胆的假设:地球是一个被太阳抛出的、由熔融状岩石组成的物体,脱离太阳后,它的温度逐渐冷却,经过千百万年的漫长岁月,它才降到了现在这个适宜生命出现的温度.  相似文献   

2.
你知道吗?不管是人造卫星还是其他人造空间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时,它们的温度控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世界上有不少飞行器就是由于温度控制不好而出现故障的.大家知道,太阳是一个大热源,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地球上,夏季当气温达到35~40℃时,人们就感到很不舒服,遍体生津,大汗淋淋,甚至感到憋气,如果温度再高,就会出问题,起码出现中暑.如果你把汽车停在太阳光下,过一会儿,你再进入车厢时是不是感到很热?这都是太阳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那你肯定没戏."我给他泼了一盆凉水. "为什么?"尼尔愣愣地看着我. "地球上之所以有生物,"我笑着指出说,"大气,特别是氧气固然重要,但却只是条件之一,你怎么能得你诺贝尔奖呢?" "还有水啊!"尼尔举起茶杯,轻轻地晃动着说,"你知道地球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水吗?" 不等我的回答,尼尔就已经开始自信满满地说着:"地球上的水,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首先是火山活动.火山喷出来的气体,有80%多是水蒸气.可以想象,地壳形成初期,地球上是没有水的,但却到处有火山爆发.火山喷发出来的水蒸气,一遇到冷空气,就会变成乌云,下起暴雨.雨水顺流而下,冲刷出了江河.河水流到低处,聚集起来,越积越多,就变成了湖海.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上,火山活动非常多,水也就越积越多,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所以,从太空看地球,大部分都是蓝色的."  相似文献   

4.
恐龙知多少     
恐龙为什么能长这么大? 以下是科学家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推论. 在中生代时期,也就是从距今2.5亿年的三叠纪开始,到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白垩纪为止,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如今要高得多,这就意味着那时的全球气候比现在要热得多(如果你经常关注全球变暧的话题,就会知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与全球气候变暖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提起飞碟,准确地说是"不明飞行物体"(UFO),有可能地球人都知道。但你是否知道,在辽阔的大海里,可能也存在着一种"不明水下航行物体"(USO)。  相似文献   

6.
<正>不可否认,人类总是缺乏安全感。当你每天需要驾驶汽车半小时以上才能到达目的地时,你希望能有一位司机替你效劳。但如果这位"司机"就是你的爱车呢,你还放心吗?科技发展的速度总是让人惊叹,就当我们还在膜拜特斯拉的大屏操作系统时,自动驾驶汽车就已经从图纸设计走向了实车试验,并将很快大规模投入市场。也许就在10年前,谁也不曾想过,我们的代步工具汽车也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贴身服务者。与人类司机相比,自动驾驶汽车简直就是"完美驾驶者"。它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对紧急情况能更快速地作出反应,面对拥堵复杂的道路,也能更妥善地处理。更诱人的是,它从不害怕、生气,也绝不会眨眼。面对离我们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你养有宠物,它们的一些表现也许会让你感到纳闷:当你打算带你养的猫去看兽医时,猫儿会躲起来不让你找到它;当你打算出去打篮球时,你的宠物狗会高兴地围着你直打转……它们真的就像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对于动物的这些看起来相当善解人意的现象,我们能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吗?在西方,有一种被叫作"通灵"或"灵媒"的职业。通灵者声称自己能够和灵魂对话。据说,在美国刑事界,当案情毫无进展或没有头绪时,一些侦查人员就会去求助灵媒,请他们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8.
据最近报道,联邦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利用重力透镜效应成功地测出了宇宙的年龄,他们测出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30亿年。本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发现,宇宙正在膨胀,远方的银河正在高速远离地球,远离速度同它与地球的距离成正比。因此,知道了某银河的远离速度和它到地球的距离,就可以知道宇宙的年龄。根据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光谱红移,能比较容易测得远离速度,距离的测定却非常困难,而且测定结果相差  相似文献   

9.
正在距今40多亿年前的"冥古宙"时期,地球的地壳还不稳定,地外物体时时刻刻撞击地表,当时的地球就是一个岩浆球。科学家通过模拟发现,虽然地球在该时期受到过密集的"轰炸",但是地球表面某些区域依然具备适合微生物生活的环境。如果接下来的模拟结果真的能反应当时地球表面的环境,那么地球的生命元年将被大大提前。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相似文献   

10.
正说起生物圈,我们都再熟悉不过:每天吃的、相处的都跳不出生物圈。不过我们对生物圈的了解其实很肤浅,原有的认识也已经太陈旧。如果你升到太空回头看地球,可以把生物圈看作地球系统的一个圈层;如果你穿越地质历史看今天,在地球演变中看生物圈的发展,那就会发现一个你很不熟悉的生物圈。自从  相似文献   

11.
对于我们来说,地球气候有着许多不解之谜,只要想一想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中每天都在进行中的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上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之间的相互交叉作用,其复杂难解也就不足为怪了。尽管如此,我们对气候也并非一无所知,还是能够了解到其中的一些变化趋势,比如地球正在变暖,而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暖的最大因素。那么,地球气候变暖的速度有多快?对全球以及局部地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地球生命?对于所有这些,我们又知道多少呢?在本文中,有关专家将就我们所知道的和我们所不知道的"气候变暖"这一热门话题进行详尽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如果白垩纪末期没有生物戏剧性的大灭绝,如果恐龙还能继续繁荣,这世界还不知道会是怎样的情景。有专家认为,如果恐龙没有灭绝,那么今天的地球统治者恐怕就不会是人类,而是恐龙的后代——"恐人"……  相似文献   

13.
你知道吗?不管是人造卫星还是其他人造空间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时,它们的温度控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世界上有不少飞行器就是由于温度控制不好而出现故障的。大家知道,太阳是一个大热源,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地球上,夏季当气温达到35~40℃时,人们就感到很  相似文献   

14.
地球的年龄     
"地球的年龄是多少呢?"如果今天问这样的问题,大多数中学生都会脱口而出:"46亿年!"。可事实上,在这一问题上,那些"创世说"的忠实追随者们与自然科学家们已经辩论了数百年,直到现在,如果在Google网站上键入"地球的年龄",仍然会搜索到1亿多条资讯在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地球的年龄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自然关心一个问题:地球的年龄有多大?科学家指出,地球形成已经有46亿年了。但是,这一结论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呢?西方的神甫告诉人们,上帝创造了人类,地球自然也是上帝创造的,而人类创造地球的时间是公元前4000年。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是人类在蒙昧时期用来欺骗自己的谎言。从很早开始,许多勤于思考的有识之士就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推测地球的年龄。17世纪至18世纪期间,有人试图通过测算海洋的盐度来推算地球的年龄。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假定在地球形成之初,海洋中的水全部是淡水,经过后来漫长的演变,陆地上的河…  相似文献   

16.
致命入侵     
正如果有人说,某种猫科动物的寄生虫能劫持我们的大脑,你一定会觉得这是某部影片里才有的场景。事实上,这一切都是真的!想象一下,在你的体内生活着一个有着能篡改你的神经化学递质、控制你的日常行为并能改变人们对你看法的入侵者——寄生虫,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这种寄生虫能影响人的神智,让人变成它的傀儡。但不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正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科学家很久以前就知道某些寄生虫能干扰宿主的思维。  相似文献   

17.
地球年龄     
正科学家花了300年时间才得以确定地球的年龄。这项复杂任务的参与者和它涉及到的许多实验一样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历史长达45.4亿年(加减1%)。早在58年前,也就是1956年,科学家就首次确定了这个数字,从那时起到现在,这个数字的误差越来越小。为什么科学家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得以确定地球的年龄?为什么他们能确信这个数字是准确的?要想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得把时钟回拨到300年前。  相似文献   

18.
我们做菜、进食时,总是会习惯性地丢弃食物中的某一部分。比如处理鱼的时候,总是会丢弃鱼鳞,吃橘子时,把橘络择得干干净净。可就在我们这样不断丢弃食物"废品"的时候,我们也丢弃了营养。你更想象不到的是,这些"废品"中,往往还含有比我们经常食用的"正品"还多的营养价值。聪明的你,只要多花些心思,就能将这些食物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生物吗?或许不少人会说,大约几十万种吧。而联合国环境署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地球上共有870万种生物,其中包括650万种陆地生物和220万种海洋生物。870万种生物是个什么概念?假如我们能活100岁,假如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每天不间断地参观各种生物,那么每天需要  相似文献   

20.
看,月亮!     
提起月亮,我们马上会联想起弯弯的娥眉或是圆圆的满月。即使你未曾特别留意过这个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一定不会对它感到陌生。 月球,古称"太阴",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大家都知道,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我们平常看到的任一形状的明月都是它被太阳光照亮的地方。月亮围绕着地球运转,随着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相对位置的不同,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月亮有规律的盈亏形态变化,叫做"月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